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快穿之为你俯首 > 第10章 禹州水患与朝堂博弈

第10章 禹州水患与朝堂博弈

时机在两年后的一个盛夏,伴随着急骤的雨点和八百里加急的马蹄声,到来了。黄河支流于禹州境内决堤,洪水如猛兽般吞噬了良田村庄,无数灾民流离失所,更糟的是,大水过后,时疫开始萌芽,奏报上的字句触目惊心。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皇帝面色铁青,将奏报重重拍在御案上:“众卿,禹州危急,赈灾如救火,谁愿为朕分忧,前往主持?”

短暂的沉默后,四皇子贺瑾率先出列,他身姿挺拔,带着边关磨砺出的锐气:“父皇!儿臣愿往!可率精锐驰援,开仓放粮,若有刁民趁机作乱,或地方官员阳奉阴违,儿臣定以军法严惩不贷,必以雷霆手段稳住局势!”他的方案带着军人特有的直接和强硬,核心在于镇压与秩序。

皇帝沉吟未语,贺瑾的方法固然能快速控制局面,但在大灾之后,是否过于酷烈,容易激化矛盾?

这时,二皇子贺琮眼珠一转,也站了出来,语气却显得谨慎许多:“父皇,四弟勇武过人,儿臣佩服。只是此番水患凶猛,兼有时疫,情况复杂异常。非是儿臣不愿为父皇分忧,实是担心才疏学浅,经验不足,若处置不当,反误了大事。还需一位更为稳重持重之臣前往为宜。”他巧妙地将自己摘了出去,暗示此事棘手,风险太大。

三皇子贺琅立刻附和二哥:“二哥所言极是。禹州如今犹如泥潭,疫病横行,万一有个闪失,岂不辜负父皇信任?还是需从长计议,选派极有经验的能臣干吏为好。”他将疫病横行和闪失咬得略重,分明是提醒众人此去的凶险。

几位被皇帝目光扫过的老臣也纷纷低头,或言年老体衰,或言本部事务缠身,无人敢轻易接下这烫手山芋。一时间,朝堂上弥漫着一种畏难的气息。

就在这片沉默与推诿之中,一个清晰却略显单薄的声音从队列末尾响起:

“父皇,儿臣愿往禹州,主持赈灾事宜!”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大皇子贺卓缓缓出列,撩起衣摆,郑重跪地。他身形依旧比兄弟们瘦弱,脸色在殿内明暗交错的光线下带着一丝惯有的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澈坚定。

他先是对贺瑾微微颔首,语气诚恳:“四弟勇武善战,善于平定乱局,儿臣钦佩。”随即,他转向皇帝,声音提高了些许,足以让每个人听清他的道理:“然儿臣以为,禹州当下之危,核心在于灾民!他们家园被毁,亲人离散,饥寒交迫,病痛缠身,心中充满恐惧与绝望。此时若一味以兵戈强压,恐非但不能安抚,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朝廷无情,逼使他们鋌而走险,将天灾酿成**!”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陈述,将自己的劣势全然转化为优势:“儿臣自知,于行军打仗一窍不通,体魄亦不如弟弟们强健。但儿臣愿以此残躯,亲赴灾区,走到灾民之中,让他们亲眼看到皇子与他们同在!儿臣要做的,是尽快让他们有遮身之棚,有果腹之粮,有治病之药!儿臣要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父皇没有放弃他们!此非战场,却亦是战场x一场争夺民心的战场!儿臣恳请父皇,给儿臣这个机会,让儿臣以怀柔安抚之策,为父皇,为朝廷,赢下这场民心之战!”

他句句在理,字字恳切,将自己放在了仁德的制高点上,与贺瑾的武力方案形成了鲜明对比,又巧妙地回应了二皇子、三皇子对“风险”的担忧,他愿意亲自去承担这份风险,去践行仁政。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显得如此弱小却又如此勇敢的长子,再对比刚才推诿的臣子和部分皇子,心中百感交集。贺卓的话,说到了他作为帝王最在意的地方,民心向背。在灾难面前,彰显朝廷仁德,收拢民心,其长远意义,确实远大于一时的武力威慑。

“好!皇长子贺卓,仁心可嘉,勇于任事,体恤民情,朕心甚慰!”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声音洪亮,“特命贺卓为钦差大臣,全权主持禹州赈灾事宜!太医院行走陈琰,随行照料殿下身体,并协助防治疫病!各部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儿臣(微臣)领旨!”贺卓与陈琰同时应道。

贺卓在起身的瞬间,与陈琰的目光有一瞬的交汇。那眼神里,没有天真,只有冷静的评估和一种我们此刻在同一条船上的默契。他知道,他争取到了机会,但也将自己置于了更复杂的境地。那些在朝堂上退缩的人,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他立功,前方的明枪暗箭,只会更多。

而四皇子贺瑾,面沉如水,退回队列,他深深看了一眼贺卓,眼中闪过一丝被驳了面子的不悦和更深的审视。二皇子与三皇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勾起难以察觉的冷笑,仿佛在说:去吧,看你能在那泥潭里扑腾出什么花样。

朝堂之争暂告段落,但真正的风雨,此刻才刚拉开序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