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天幕上次亮起,已经过去了三天,这期间张载位至崇文院校书郎,众人平淡的生活,也因为天幕的存在又多了一些盼头。各朝受张载横渠四句的影响,儒家学说在各朝影响更甚,不少文人志士也因此心中有了更广阔的抱负,这于各朝代而言便是莫大的益处。
终于,天幕没辜负众人的期盼,在三天后再一次亮起。
熟悉的声音又一次从屏幕中传来。
【大家好,欢迎来到阿意直播间!我将跨越时间带大家去和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与故事相遇。那么开启我们今天的直播讲解内容,我们会抽到谁呢?
——OK,抽签内容为“清帝退位”。那这次我们抽到的并非历史人物,而是历史事件。】
清朝——
雍正年间,雍正与文武百官端坐,看着上面的天幕,却不似上次那么冷静,上次北宋张载于清朝而言,是历史,是过往,那是他知道的,但这次,这四个字明明白白,真切的出现在大清朝众人的面前,这让他们慌乱不堪。
雍正被这四个字震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帝王退位?这帝王是谁?为什么要退位?大清朝发生了什么?
万般疑问笼上了雍正的心头……
怡亲王允祥抬手行礼,言道:“皇兄,如今天幕仅有四字,许多事情尚且不明了,万一是后辈的某一位皇帝年岁已高方才退位的呢,皇兄,且听天幕如何说吧。”
【清帝退位这个历史事件呢,可是说是是在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之一,它标志着清朝统治的最终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彻底结束。】
此时,不仅是清朝处于慌乱了,上至秦,下至清,都被这短短的一句话震得外焦里嫩,文武大臣哗啦啦全跪下了,什么叫君主**彻底结束?什么叫君主**彻底结束?!意思是,自天幕中所说的清朝过后,便没有了君主,没有帝王了是吗?那还得了?!
秦朝——
秦始皇眼神骤变,双眼似乎要迸出火花;“怎敢?!偌大的疆土,群龙无首,何以治之?!”
汉朝—
汉武帝刘彻原本舒展的眉头在霎那见拧成了川字,发出心底而出的难以置信:“无帝?!无帝如何统御四夷?如何使万民臣服?!这后世着实是荒谬!”
唐朝太宗时期,李世民听闻天幕中所说,心中浪起翻涌,难以平静,可帝王的的威严让他知道,他必须保持冷静。
“无帝之世,无帝之世何人定国法,何人护国民?!若没有皇帝,如何国家一统,若是群雄并起,国家分裂又该如何?”万般的疑问笼罩在李世民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宋神宗猛地攥住了龙椅的扶手,指尖因用力有些泛白,咬牙切齿地说;“荒唐!简直荒唐!自三皇五帝至今,历朝历代都是君主临朝,统一天下,怎么,后代还要坏了这祖宗规矩不成?!”
底下大臣且不说看见君王发威会有多慌乱,单是看见天幕所说,这大逆不道之言便跪倒了一大片,发言尚且不敢。
明朝朱元璋闻此言,平日里透着威严的的三角眼此时瞪得滚圆:放你娘的屁,老子提着脑袋打了十几年的江山当上皇帝,你现在告诉我皇帝说没就没了,清朝,清朝哪个不争气的龟孙,打下江山守都守不住吗?!”
而此时的主角,清朝可谓是从上到下乱成一锅粥,雍正额角青筋暴起,严重似是要喷发出熊熊怒火,厉声喝骂道:“废物!我大清朝百年基业,到底是断送在了哪个不肖子孙手中?!要朕知道,要朕知道……朕必定将他千刀万剐,送下去给祖宗赎罪!”
清朝大臣垂首跪在阶下,顿首伏地,却是不敢说一句话,有大胆者,悄悄抬首瞄了雍正一眼,又慌忙低下头去,想把自己缩成一团揉进阴影里。
允祥亦躬身向雍正言道:“皇兄息怒,这大清江山既是祖宗的,是我们的,也是后辈的,若是将来这江山有气数将近的一日,那也是以后的事,后世之事纵使黄糖,难以置信,却并非一蹴而就,或许此时天幕给我们指引,就是想给我们扭转的机会呢,皇兄,未必没有改变的契机。”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清帝退位”这件历史事实,清帝退位呢发生于公元1912年,归根结底在于当时的时局所迫。那既然讲到了这段历史,那我们就往前推70年,从那时开始讲起。当时准备这一段讲解时我下载了一个视频,咱们先来跟着视频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1841年初春,残雪尚未融化干净,春天的阳光尚未光顾这片土地,阿七隔着光秃秃的田地望向远处的海面,海面上伫立着一艘艘冒着黑烟的轮船,这是阿七第一次见到轮船,这东西他们这儿好像没有。阿爹说,这是洋鬼子的轮船,他们就是拿这东西轰开了虎门的炮楼,他不曾见过这轮船轰炸虎门的样子,但他知道,就是因为有了洋鬼子,有了这东西,他的兄弟,他的邻里才会没有了家,没有了吃食。’
‘这世道啊,也不知道什么年头才能消停,阿七啊,你记住,无论什么日子,咱都得要先活着……咱庄稼人啊,命贱,可活着比啥都强……一定要把命保住,听见了吗……若是……若是有太平的那么一天,你来为父的坟前念一声……’
‘听见了,阿爹……’
这是阿爹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叮嘱他好好活着,叮嘱他家祭勿忘告乃翁。
当然,阿七听了。
一年后的阿七在洋行附近人来往多的地方找了一份营生,至少可以养活自己,因着来往的洋人较多,阿七潜移默化中也学会了几句拗口的洋文,至此,他才知道,原来报纸上印的那几个洋文是《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四个字。原来,香港是别人的了吗?怎么就是别人的了呢……
光绪二十年,此时的阿七已经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头了,早已回到了他年少时住过的地方。他望着远处渺无边际的海面,听着远处炮火连天的轰鸣,几日后,传来北洋致远舰全军覆没的消息,阿七望着海面,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庚子年,他听别人传来的消息,义和团正挥着大刀想去争一争这世道。怎奈,手中的大刀终是敌不过敌人手中的长枪,到底是石沉大海,救不了这世道……
直到传来李鸿章签订条约的消息……他坐在海边,眺望着远处,捡起一颗石头使劲扔向远方,泛起的涟漪,是不是像极了致远舰的甲片沉入海底……
宣统三年,阿七已经是一个走路要靠拐杖的老人了。
‘阿爹,听城里那些人说有一群革命党说要建立共和哩,说是在……武昌!说是在武昌已经打赢了!说是现在各省都要反呢!说是要让皇帝退位,把清朝推翻!’
蓦然听闻这个消息的阿七不知是惊还是喜,心里就像是打翻了酱缸,酸的,甜的,苦的,活了几辈子的的规矩啊,在他这一辈就这么没了,几千年都是皇帝管着啊,就这么突然间不管了……可是,心中更多的还是喜,终于有人去推翻这个腐朽的朝代了。这天……要变了……
‘去,去你阿爷坟前上柱香,告诉他,这天变了……离太平的那一天不远了……’”
“这个视频到这儿就结束了,视频呢,是以一个人的视角来写的,阿七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颗树藤,藤叶荣枯,全跟着那座王朝的气运走,直到清朝灭亡。这便是‘清帝退位’之前七十年的事,也可以说是它归根结底的原因。】
雍正此时期的恨不得将天幕中的皇帝扒皮抽筋,送他下十八层炼狱,他的目光如淬了冰的利刃,额边青筋暴起:“混账!一群混帐!祖宗披荆斩棘打下的基业,就让这帮败家子一纸诏书给送了出去,外有洋夷侵扰,内有乱民叫嚣,这群……这群废物……”
眼看着雍正的火越烧越大,张廷玉顶着帝王威压跪至阶下:“陛下息怒,可否听老臣一言。”
“讲。”
“陛下,不知陛下是否注意到,适才天幕中所放,我朝与外邦交手有一部分士兵用的是长枪,可外邦之国却用的是热武器。陛下,器械之力,关乎军威啊,若是我朝能引进并制作像外邦那样的武器,战斗力必定大大提升啊!”
“你的意思是让朕引进外邦经验,大开海禁吗?”
“回陛下,若是能有效引进外邦武器制作与其技术,那我大清朝国力必定会再上一台阶啊!望陛下三思!”
“嗯,你所说并不全无道理,若是朕不知道后世之事便罢,现在朕知道了,便决不能坐以待毙,可若是大开海禁,万一倭寇于民相勾结……”
“陛下可设立相关机构严加看管检查,学其术,防其心。”
雍正思虑再三,若是继续海禁,大清早晚要落后于外邦国家一大截,如此,面对外邦的坚船利炮,大清只有挨打的份,若是此时大开海禁,便有机会改变以后大清必亡的结局。最终,还是听取了张廷玉的意见。
“传朕旨意,即可弛禁许沿海通商,但需设立专司统管。不仅要学其枪炮,更要学习其锻造之法。选满蒙八旗弟子,汉人儒生之聪慧者学习西学。但有严禁倭寇与民兵相勾结,学其术,防其心,不可在我朝妖言惑众,不可丢了我朝纲常伦理。”
众大臣:“谨遵圣旨,皇上圣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