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事了,楚子衿携时初返回京城,一时间风光无两。圣上将其擢升为翰林院侍读,时常召入宫中议事,恩宠日隆。
这日,御书房内,上官浩看着案上滁州送来的结案奏报,对身旁的上官芷蓉笑道:“蓉儿,你看这楚子衿,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才干,不仅平息了滁州瘟疫,还揪出了李誉这等国之蛀虫,实在难得。”
上官芷蓉捧着茶盏,闻言脸颊微红,轻声道:“父皇识人善用,才让楚公子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上官浩何等精明,早已看出女儿心意,故意逗她:“哦?只是施展才华这么简单?朕倒觉得,这楚子衿一表人才,与你倒是颇为相配。”
上官芷蓉闻言,头垂得更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心中却如小鹿乱撞。
几日后,一道圣旨传遍京城——皇帝赐婚,将静娴公主上官芷蓉许配给翰林院侍读楚子衿,择日完婚。
消息传到楚府(皇帝特赐的宅院),时初正在给子衿整理书案,闻言手中的砚台“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墨汁溅了满地。
“姐姐,怎么了?”子衿闻声从内室走出,见她脸色苍白,忙问道。
时初慌忙蹲下身收拾碎片,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没……没什么,就是手滑了。恭喜你,子衿,得蒙圣恩,娶得公主。”
她低着头,子衿看不见她眼底的涩意。十年相伴,从乡野茅庐到京城宅院,她早已将一颗心系在他身上,只是身份有别,从未敢宣之于口。如今他要娶公主为妻,她能做的,唯有祝福。
子衿看着她单薄的背影,心中微沉。他不是不知时初的心意,只是他心中装着血海深仇,又背负着“九王爷之子”的隐秘,实在不敢回应任何人的感情,哪怕是对他青眼有加的公主。
“这门婚事,我未必会应。”子衿低声道。
时初猛地抬头:“为何?这是天大的荣耀,而且……公主她对你一片真心。”
子衿苦笑:“有些事,姐姐你不懂。我若娶了公主,便是将她卷入我的漩涡,我不能这么做。”他没说出口的是,若他真是九王爷之子,娶了皇帝的女儿,岂不成了近亲联姻?这既是对皇家的不敬,也是对自己身世的讽刺。
次日,子衿入宫面圣,欲请辞赐婚。刚走到御花园,便见上官芷蓉坐在湖边的亭中,望着水面发呆,神情落寞。
他犹豫片刻,还是走上前:“公主。”
上官芷蓉回头,见是他,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随即又黯淡下去:“楚公子。”
“陛下的赐婚……”子衿刚想开口,却被她打断。
“楚公子是来告诉我,你要拒婚的,对吗?”上官芷蓉声音轻得像羽毛,“是因为我不够好,还是因为……你心里有人了?”
子衿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心中一痛,却只能硬起心肠:“公主身份尊贵,在下蒲柳之姿,实在不配。且在下尚有家事未了,不敢耽误公主。”
“家事?”上官芷蓉追问,“是因为时初姑娘吗?我见过她,温柔贤淑,确实是好女子。”
“姐姐于我有恩,如同亲人,并非公主所想。”子衿避开她的目光,“此事还望公主向陛下求情,收回成命。”
说罢,他躬身一礼,转身便走,没看见身后上官芷蓉落下的泪珠,滴在湖面,漾开一圈圈涟漪。
接连几日,子衿都称病在家,不愿入宫。上官芷蓉则整日闭门不出,宫中侍女都看得出公主心绪不宁,却无人敢劝。
这日,子衿正在书房查阅当年楚府旧案的卷宗,试图找到更多关于九王爷的线索,忽闻门外传来通报:“公子,吏部侍郎家的公子苏文轩来访。”
苏文轩是新晋的榜眼,与子衿同科,为人爽朗,两人在翰林院偶有交集,算得上点头之交。
“请他进来。”
苏文轩一身锦袍,笑容满面地走进来:“楚兄,几日不见,你这府里倒是越来越雅致了。”
“苏兄取笑了。”子衿请他坐下,“不知苏兄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见教谈不上,就是听说楚兄拒了公主的婚事,特来劝劝你。”苏文轩开门见山,“楚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你怎么说拒就拒了?”
子衿苦笑:“苏兄不知其中缘由。”
“我不管什么缘由,”苏文轩摆手,“我只知道,公主殿下对你的心意,全京城的人都看在眼里。那日在御花园,我亲眼看见她为了你掉眼泪,那样骄傲的一个人,何曾如此委屈过?”
子衿心中一震:“你……”
“我与公主自幼相识,也算青梅竹马,”苏文轩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随即又恢复如常,“我知道我配不上她,但我希望她能幸福。楚兄,你若真心对她,就别辜负了她。若你心中有顾虑,不妨说出来,或许我能帮你。”
子衿看着苏文轩坦荡的眼神,心中微动。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或许一直被“九王爷之子”的猜想困住了。为何不主动去查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苏兄,多谢提醒。”子衿站起身,“我还有事,先行告辞。”
他匆匆入宫,直奔宗人府。宗人府掌管皇室宗亲名册,若他真是九王爷之子,名册上定然有记载。
凭借皇帝赐予的特权,子衿顺利查阅了二十年前的宗室档案。翻到九王爷那一栏,子女名录中只有两个早夭的儿子,并无任何关于他的记载。他又仔细核对了九王爷当年的行踪记录,发现母亲初柔信中提到的“五年前在军营相遇”那段时间,九王爷根本不在虞国境内,而是作为使者出访邻国。
时间、地点,无一吻合。
子衿捧着卷宗,手指微微颤抖。这么多年的猜测,这么多年的挣扎,原来都是一场空。他不是九王爷的儿子,他就是楚云廷的儿子,是楚家的后人!
压在心头的巨石轰然落地,他只觉得浑身轻松,眼眶却忍不住发热。
从宗人府出来,子衿直奔皇宫,他要去找上官芷蓉,告诉她,他愿意娶她。
路过御花园时,恰逢上官芷蓉与一位女子并肩而行。那女子身着淡紫色衣裙,容貌清丽,气质温婉,正是户部尚书之女柳如烟。
柳如烟是京中有名的才女,与上官芷蓉交好,也是苏文轩的表妹。
“蓉儿,你别再想了,那楚子衿不识抬举,不值得你为他伤心。”柳如烟轻声安慰道。
上官芷蓉摇摇头:“我不是伤心他拒婚,我是不明白,他为何要拒婚。难道我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你别胡思乱想!”柳如烟急道,“是他瞎了眼!我表哥苏文轩对你一往情深,哪点比他差了?”
躲在树后的子衿听着这番话,心中又是愧疚又是欢喜。他深吸一口气,从树后走出:“公主。”
上官芷蓉和柳如烟同时回头,见是他,上官芷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别过脸去。
“楚公子有何贵干?”柳如烟挡在上官芷蓉身前,语气带着几分不善。
子衿看向上官芷蓉,目光诚恳:“公主,之前是在下糊涂,说了不该说的话,还望公主恕罪。陛下的赐婚,在下……愿意应下。”
上官芷蓉猛地回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你……你说真的?”
“千真万确。”子衿点头,“之前是在下心中有结,如今心结已解,只想问公主一句,是否还愿嫁给在下?”
上官芷蓉看着他眼中的真诚,脸颊飞红,轻轻点了点头。
柳如烟在一旁看得真切,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却为好友感到高兴,只是想起表哥苏文轩,又有些替他惋惜。
远处,苏文轩恰好路过,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他苦笑一声,转身离去。或许,这样的结局,对所有人都好。
赐婚之事定了下来,楚府上下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时初强颜欢笑地忙前忙后,将府中布置得焕然一新,只是夜深人静时,总会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天边的月亮发呆。
子衿看在眼里,心中愧疚更甚。他找到时初,轻声道:“姐姐,委屈你了。”
时初摇摇头,挤出一个笑容:“傻孩子,说什么委屈。你能得偿所愿,姐姐高兴还来不及。以后你成了驸马,更要好好待公主,莫要再让她伤心了。”
“我会的。”子衿点头,“姐姐,你放心,无论何时,你都是我唯一的姐姐,这府里,永远有你的位置。”
时初眼中泛起泪光,用力点了点头。
婚期渐近,京城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然而,无人知晓,一场针对楚子衿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九王爷上官珏得知子衿并非自己之子,又即将成为驸马,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这个楚子衿,知道的太多了,留着始终是个祸患。
而子衿,在解开身世之谜后,并未放松警惕。他知道,楚府灭门的真相还未查清,九王爷这条线索断了,必须从其他地方入手。他隐隐觉得,李誉的案子背后,似乎还藏着更深的秘密,而这秘密,或许就与十年前的那场大火有关。
大婚当日,红妆遍地,鼓乐喧天。楚子衿身着喜服,骑着高头大马,前往皇宫迎娶他的新娘。上官芷蓉穿着凤冠霞帔,坐在轿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两人在众人的祝福中拜堂成亲,成为了一对令人羡慕的璧人。只是,在这繁华喧嚣之下,暗流仍在涌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掀起惊涛骇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