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之盟”既立,林晚便在守拙村暂住了下来。谷尘老人为她安排了一间清净的石屋,推开窗便能望见那片生机盎然的湖泊与远山积雪。
村中之人对这位唤醒“祖藤之芽”的同道充满了好奇与敬意,但并未过多打扰,依旧遵循着古老的节奏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这片他们世代守护的土地同呼吸。
林晚很快发现,守拙村的“蕴灵之道”,与《归源筑鼎篇》的霸道筑基、破军戟的杀伐战意截然不同,它走的是另一条极致内敛与温和的道路。
他们不追求力量的快速增长,也不刻意汲取外界的源初之力。他们的修行,融入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
清晨,有村民在湖边静坐,并非练气,而是将自身神识如同蛛网般轻轻散开,感受湖水微澜的韵律,感受水汽中蕴含的生机,与之共鸣,引导其滋养湖畔的莎草与药田。他们的力量增长缓慢,却与这片土地的联系紧密到不可思议,仿佛他们本身就是这片谷地生长出的草木。
照料药田的村民,会用手轻柔地触碰那些奇特的植株,哼唱着没有固定词句、却充满安抚与滋养意味的古调。林晚能“看”到,随着他们的哼唱和触摸,一丝丝微不可察的、充满生机的力量从他们体内流出,渗入植株,而植株反馈出的、更加精纯的木属性源气,又反过来温养着他们的身体。这是一种平等的、循环的交换。
就连那划船的少女阿禾,在摆渡时,也能通过木桨与湖水的接触,感知到水下鱼群的动向,甚至能引导水流,更省力地推动木筏。她对“水性”源气的运用,已成本能。
谷尘老人带着林晚漫步在村边的药田旁,指着一株叶片蜷缩、色泽暗淡的“凝露花”说道:“此花受前几日寒潮所侵,生机受损。若按外界丹道,或需炼制‘驱寒丹’,或以温和灵力强行滋养。但我等之法,乃是引动地脉中一丝‘暖阳之源气’,混合自身生机意念,如春雨般缓缓浸润其根茎,助其自行复苏。”
他边说,边将枯瘦的手掌虚按在花株上方。林晚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阳光般暖意的土黄色气流,从老者掌心渗出,如同母亲温柔的手,抚过那受损的植株。不过半日,那“凝露花”蜷缩的叶片,竟真的舒展了几分,色泽也鲜活了起来。
此法效率极低,耗时颇长,却将对植株的损伤降到了最低,且能激发其自身的生命力。
“掠夺易,滋养难。”谷尘收回手,对林晚温言道,“源初之力,乃万物母气。若只知索取,终有尽时。唯有理解其‘生’之意,与之共舞,方能生生不息。此即我守拙村‘蕴灵’之本。”
林晚深受触动。她回想起自己之前熔炼“星火”材料,虽也讲究引导共鸣,但本质上仍是“汲取”与“占有”。而守拙村的道路,更侧重于“滋养”与“循环”。
她尝试着改变。在帮助村民照料一片略显贫瘠的药田时,她没有直接渡入月白力量,而是学着村民的样子,将力量化作极其温和的雨露之意,缓缓洒落,同时引导地底微弱的土性源气上行。过程缓慢,但她能感觉到,那片土地本身的“活力”,正在被一点点唤醒。
她也将自己对于不同属性源气的感悟,尤其是那空谷中“空”之意境和遗民石刻的悲怆历史,与谷尘及几位村中长者交流。这些经历让守拙村的村民们唏嘘不已,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守护脚下这片绿洲的决心。
作为回报,谷尘老人则将守拙村世代传承的、关于如何与不同属性的生灵、地脉进行“共鸣”与“滋养”的诸多小巧法门,倾囊相授。这些法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源初”本质最质朴而深刻的理解,让林晚对力量的掌控,进入了一个更加精微的层面。
她体内的月白力量,在这种“蕴灵”理念的浸润下,变得更加柔和、包容,运转起来圆融无碍。那趋于透明的色泽中,隐隐多了一丝生命的翠意与土地的厚重。
脑海中,系统的光点对于这种偏向“辅助”与“共生”的力量运用方式,依旧保持着沉默。它似乎无法从这种模式中提取出高效的“战斗”或“净化”数据,同步率维持在原位,仿佛这片小小的村落,是它分析逻辑中的一个“盲区”。
林晚乐得如此。她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充实,如同干涸的土地终于迎来了甘霖。她不仅是在学习法门,更是在修补自己因背叛和杀戮而变得有些冰冷坚硬的心境。
这一日,她正与阿禾在湖边尝试引导水汽滋养一丛新移栽的“冰纹苇”,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向村口的方向。
几乎同时,村中示警用的、悬挂在古树上的一个风铃,发出了清脆而急促的响声!
谷尘老人神色一凝,沉声道:“有外人闯入谷外迷阵,煞气颇重,非是善类!”
宁静,被打破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