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向汇集点前进。
俞蕴收着身上的钩锁,与等在其中的一卫乌使交谈,那人穿着与跟随她登船的卫乌使略有不同,同样的玉兰花青鸟衔枝绣文是覆盖在橙色的官袍上。
毕竟是收容攻击性极强的器灵,经此一事俞蕴也十分疲惫,她在返程路上复盘船上的战局。
酒杯为御船上用品,做工精细非凡用料更是上上品,要查来历应该不难,只是形成器灵的原因和具有攻击性的原因还需仔细检查。
事情涉及皇亲贵胄或船上朝臣,调查起来怕是不会容易。
还有那个名为文故知的,俞蕴想起船上合作时他的种种表现,沉稳冷静又身手矫健,年纪轻轻就做了禁军统领。
倒有几分将才的意思,她想,只可惜不能为我卫遣司所用,不然收容器灵必是一把好手。
“禀司卿,城内混乱都清剿完毕了”,那橙衣卫乌使向她汇报
“嗯,鉴器司要有的忙了”,俞蕴说着,乌篷船船舱低矮,她弯下腰走出站到船尾。
清风徐来,明月当空。
夜已深,岸上的行人三三两两,树上缠满百姓祈福的红绸。
晚风带起她高束的马尾轻轻摇,俞蕴颇为享受的深吸一口气,捕捉到其中携带的丝丝缕缕梅花香。
“收容情况如何?”,她随口发问,语气轻松带着几分微不可察的愉悦笑意
“这....”
那人犹豫着,看了看下船后舱内在休整上药的卫乌使,走到俞蕴身边去附耳低声说了什么。
“什么?!”
俞蕴倏地瞪大了眼睛,一把攥住那人衣领
“全城内一个器灵都没有捉到?”
“是,各处器灵状态都不一样,咱们的人负责城西,过去时按着规律调查和捕捉,谁知道突然之间刮起强风”
“我们自然放弃收容优先保护百姓,却没想只是眨眼的功夫,所有器灵踪迹随着那阵风就这么消失了,多番盘查也没有再捕捉到任何一个”
“我来时先到汇集点见过二处,三处,五处的人,情况与我们基本相同,一阵风过都消失了,确实一个都没有捉到”
“坏了”,俞蕴低声惊叫道,她一把抓起收好的抓钩,快速绑上腰封,快步穿越小舟到船头见艄公
“卢公,传令下去,改道西北,全速赶回尚器监典册院”
“好,好”
艄公在哼唱小曲,船头上先前抱着琵琶的歌女已经不在了,半百老头船桨摇的稳健,猝不及防被俞蕴吓了一跳。
伏了伏胸口,穿着草鞋的脚踩住船桨下半截,将那船桨当作杠杆似的从上往下施力。
老头悠悠哉哉哼着歌下船头竟然在他脚下像个玩具,随他心意轻松调转了方向
“出什么事了这么急”,老艄公招手向其他船示意,齐齐调转的功夫这艘小船船头突然猛地下沉几寸又弹起来。
回应老艄公喊声的只有借力飞跃出去,此刻已剩个背影的俞蕴
“哎!你这娃娃.....”
他呵呵笑一声,哼着小曲继续挥动船桨控制乌篷船追在她身后。
却没想到尚器监典册院内一片尸横遍野。
过多的回想只会令俞蕴思绪更加烦乱。
御船驰援已经是几个时辰前的事了,作乱的器灵被抓获,船上朝臣都是轻伤,无人死亡。
圣旨赋予她的职责已经完成,眼下院中陈尸四十五具,俞蕴强迫自己从后悔的愁绪中脱出身来,
“各处指挥使都返回了吗”
携剑坐在议事堂内,她回院以来第一次开口说话。
“属下在”
话音落,堂外走出四个人,他们早早等待在此,听得司卿召唤便并肩上前来向俞蕴双手抱拳举过头顶,单膝下跪行礼。
“传令下去,二处去鉴器司,三处去典录司,五处分散顶替各岗哨,即刻封 锁院落,你们三人单独面见各司司卿,将尚器监遇刺之事告知”。
“要他们配合盘查院内所有人身份,司卿也要核验腰牌。任何人都不能放过”。
俞蕴声音很轻,冷静判断着局势,她下了命令。
“是!”,左侧两个青年男子与最右侧年轻女子得令起身,带着各自属下卫乌使急速穿过廊桥向四处散去。
堂上只留下没有被点到的四处指挥使,是位中年女子。
她左半张脸覆盖着青面獠牙的鬼面具,从额头中心斜着遮盖到下颌,镂空的眼睛部分露出略显浑浊的瞳孔,透过面具的间隙隐约可见眼周萎缩的肌肉。
右半张脸却是柔和慈爱的妇人模样,不笑时也眉眼弯弯。
正是在院内最久的,资历最深的一位指挥使,梅之榕。
今夜她带领四处卫乌使负责器灵活动最密集的花灯市集区,大鳌山就放置在其中,是百姓人群最密集的位置。
也是离尚器监典册院最近的一组。
事发后四处是最早返回院中的,正是这位指挥使在议事堂截住了要冲出门去寻找院长的俞蕴。
“梅姨”,堂上人走远了,俞蕴继续喊道。
“我派洳年带着一处飞驳已经前往藏器阁驻守,藏器阁是重中之重,旁人我不放心,四处.....”
那中年女子站起身走上前来,她躬身温柔的替俞蕴拢了拢歪斜的外袍领口。
“四处正在藏器阁中,别担心”
俞蕴感受到她的指腹擦过颈侧皮肤,温热,轻柔,让她想起在廊桥时摸过柱子的手心。
温热,潮湿。
她目光留在院中陈尸的四十二人,又低头看了看掌心,血迹已经干涸成一片褐色。
俞蕴攥了攥拳,褐色碎成粉末从她掌心坠落。
她注视着褐色粉末落在黑石砖上消失无影,像不明白为什么血液会干涸,茫然的抬头去看梅之榕的身影,想从她哪里得到一个答案。
梅之榕知道她要问什么。
城内器灵作乱为什么捉不到,是否是调虎离山,与御船上的酒杯器灵是否有关。
屠杀尚器监典册院是寻仇,还是早有预谋。
满院卫乌使尸体,俞蕴是他们的司卿,她需要一个答案,卫乌使需要一个答案。
而梅之榕摇了摇头。
她眉目间透出的担忧和关切能轻轻托起俞蕴杂乱的心绪,却无法给出一个答案。
事态实在诡谲,她也看不清。
梅之榕只是在俞蕴身边坐下,半强硬的把她的头扳到自己肩上渡给她几分温暖。
两人面对这院门无言。
快回来吧,院长。梅之榕想。
不知道是否回应她的祈祷,院外响起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带着几人的身影向着议事堂而来。
堂上二人一起看去。
来的却不是院长,而是先前被俞蕴派往典录司的三处指挥使,柴苻。
他是军队上退下来的,原本是操练新兵的团练使,来卫遣司也不过十五年,负责院里一众卫乌使的训练工作。
是个黝黑憨厚的汉子。
见来人不是院长,梅之榕有点失望。
同样令她感到失望的是肩头消失的属于俞蕴的重量,她感受到肩头一轻。
像是曾经有一只小鸟停留又离去,那么轻,没有温度,无声无息,仿佛没有来过。
茫然的俞蕴又成为卫遣司的俞司卿。
她走下台阶迎向柴苻。
却没想到柴苻接下来说出的话成为了她的答案。
俞蕴转头看向梅之榕,后者已经站起身,正神情复杂的看着他们。
典录司遇袭。
尚器监典册院下属三个分部,鉴器司,典录司,卫遣司。
卫遣司负责收容,外派执行器灵捉捕任务,兼顾院内日常巡逻保卫工作,司内人员为卫乌使,经过特殊训练是武力部门。
鉴器司负责器灵的研究工作,卫遣司外捕的器灵都要交由鉴器司作研究,划分器灵等级、攻击性、类型等,通过多番实验判断器灵是否有利用价值,或对攻击□□灵作无害化处理,司中人员为则录郎,为着研究,少部分则录郎也擅长控制器灵作为日常辅助。
如遇险情,这两司从各方面来看都是敌人首要攻击目标,因此在布防上多有注意,也有在困境中自保的能力。
唯独典录司不同。
典录司为尚器监典册院负责收录器灵信息的部门,若一件无主器灵被捕获,研究的资料交到他们手中,则司内典录郎会根据器灵的来源进行走访,询问,调查。再根据收集到的器灵各类信息。
包括来源,原主,经历,职责等等,结合鉴器司对器灵功能的研究报告,编辑整理成那件器灵的“身份说明”,保存在院中。
典录司中典录郎为朝廷科考选拔,再根据意愿分配而来,是最传统的文士学子。
才华斐然,满腹经纶,却不要提抵抗什么袭击了。
柴苻想不通刺客袭击典录司的原因。
梅之榕留守正院议事堂,他带着俞蕴去典录司时那里已经被三处已经接管。
典录司司卿是个年近六旬的老者,坐在院中一把太师椅上止不住的叹气,双手在身前交叠,愁容满面。
见柴苻带着俞蕴来,他搀着椅子便要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候在身后的两名三处卫乌使赶忙上前搀扶。
俞蕴进院时便检查了周围环境,典录司在院中最深处,主要建筑最后方为贮存书籍典册的藏书阁,而院中景色宜人,横穿一道活水,又有石山与松竹造景。
典录司没有什么下人,只有典录郎和侍奉笔墨的书童,院内花草景观连同庭院洒扫都是这位老司卿带着一众典录郎亲历亲为。
文人喜欢这些,俞蕴想起些往事。
小时候她常到这里来。
如今再看,不同于外院和卫遣司尸横遍地人间炼狱的模样,典录司内近乎一切如常。
院落内没有明显打斗痕迹,各房屋门窗也都正常闭合。
路上柴苻与她介绍过,元宵节老司卿让典录司休沐,典录郎们大多出院去与家人相聚或参加雅集诗会,留守院中的不多。
留守的也只是被迷晕在各自房间里,迷香从窗户进去,毒性并不大,柴苻看过,再有约莫一刻钟便能醒来。
为何要袭击典录司。
柴苻摇摇头,老司卿只点名要与俞蕴说。
俞蕴站在眼前,老司卿依然闭不肯言,他头发已然花白,眼神却清明锐利,扫过在场三处卫乌使与柴苻。
甚至是屋内昏迷未醒的几个典录郎。
他要求所有人撤出院外,只留俞蕴一人。
有全文大纲,可放心入,不会坑
新文发布期间隔日更新,每晚9点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夜半遇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