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镂尘宝器录 > 第85章 宿在谁身

第85章 宿在谁身

消息来的如此快,只消半日便取回各处记录文书百件,即便庞大人不说她也知道其中大理寺出力最多,是当真十分高兴。

她两步上前站到庞大人身前,极利落的单手撩下摆单膝落地,同给俞泊峤见礼一般给这位长者道谢。

“晚辈替卫遣司,多谢大人相助”

俞蕴把后背挺的很直,远山眉下狐狸眼盛着盈盈微光,于沉静中掩不住锐利的锋芒,意气风发的模样看得庞大人一晃神。

无数个故人身影叠在她身上又飞速略去,各不相同的神态眉眼,如出一辙的年轻模样。

最后一个划过他眼前的人影久久停在俞蕴身上,比先前淡如风的身影浓上不知道多少,是驱也驱不散的朝霞。

也对,少年志气也还在这小子身上。

庞大人眨眼间神色未变,他又是轻松豁达的呵呵笑着唤俞蕴快起来,到老夫身边来。

于是俞蕴照做,毫不犹豫的到距离庞大人椅子一步之外停下,桌旁还有温热茶水,她替他取来捧到手边,待他的敬重不亚于待自己的父亲。

“嗯,好茶,叫我这波折一日的愁思疏解不少”

庞大人与夫人相伴一生本无儿女,如今却也能借着老友的光享受一把子孙在侧颐养天年的福分,不由得挑衅似的去看俞泊峤。

老友现已经重为院长,久等在外的侍从捧着各样公务鱼贯而入等他批阅,本来就头疼的俞泊峤烦躁的摆了摆手不愿意理他。

庞大人便等着他向文书低头,厌烦于自己的挑衅再也不分神关注这边之时,温和慈祥的眼神才突然生变。

茶杯在唇边吹着浮叶,他用只够俞蕴听见的声音对她发出提问。

“同行月余,文故知如何?”

“赤诚衷心,于国为良将,于民为好官”,俞蕴垂眼神色未变,唇边是大方得体的笑容,她负手而立,应答自如。

“嗯,是他的性子”,庞大人先是应声,似乎对她的回答很是认同,抿了一口茶水却又摇头,那杯中一小片茶叶被带着翻滚不停,漂浮无依。

“赤诚便易直率不稳重,衷心便易蒙骗无自我,于国于民如何,要为国为民时才知道。如此泛泛,非我想听的结果,你没有别的要告诉我吗?”

俞蕴面对庞大人的时候不多,几乎次次都有俞泊峤在场从中调节。

大理寺卿脾性古怪为京城人人皆知,但作为挚友之子的她得到的都是由身份带来的优待,她此前是并不觉得庞大人板起脸有多骇人。

可这两句话却让她听得真切,站在身前犹如站在大理寺堂下,长者未看她却犹如看透了她。

仿佛世间所有秘密都已经叫这位智慧的判官参透,只剩下揭穿与不揭穿的区别。

俞蕴谨慎的斟酌措辞,在无法窥得风往哪边吹之前,她并不准备对这位文统领从小到大的师傅说出什么关于他的坏话。

“是,文统领少年将才,性情是张扬些,也是应当的”,好半晌,等到庞大人都喝上了第二口茶,她才悠悠开口。

精挑细选的缺点也只是个不痛不痒的“张扬”,性情张扬能算什么缺点?顶多是日后为官要多多注意为人处世,少说多做,圆滑些也就罢了。

俞蕴深知自己与他不过同行的交情,有些默契,能够得上一句朋友,兴许还有点别的什么她暂时无法简单归类,便也就称作朋友。

所以挑他的错毫无意义,跟他师傅告状也是徒劳,难道真让她说文故知动手恐吓许崇山?

还是让她说文故知因济宁军旧案而日日忧心愁苦,自造牢笼,困于仇恨无法脱身?

俞蕴想,文故知大概不会希望她对庞大人说这些。

“是,没有别的了”,她答道。

从容不迫,面不改色的替文故知将一切隐瞒。

庞大人只看她一眼,没同意,也没揭穿。

“很好,你能接纳那混小子为同盟,老夫也算对得起他文家”

茶杯落回桌面,庞大人以双手支撑着椅子要起身告辞回府,他待的够久了,家里夫人还等着他用膳。

许是坐的太久了,长者起身时有些脚步不稳。俞蕴眼疾手快上前托住了他的手臂扶着他向前,正在这时听见了耳畔庞大人的嘱咐。

“文故知心性有异,你与他同行,多加小心没错”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后庞大人不再多说,甚至刚刚那一句都轻的像是穿过耳畔的风声引发的幻觉。

俞蕴再转头想要确认时只见到长者神色如常的同俞泊峤告辞,而父亲挚友要离去,上面院长忙的脱不开身,刚巧给了她自请相送的机会。

俞泊峤想也没想挥手答应,庞大人明知她意图自然不会反对,便让俞蕴得以借由送客出门的功夫同他再细聊几句。

两人到大门要穿过屋内回廊。

走廊上唯有庞大人一人脚步声稳稳向前,俞蕴有心隐匿行踪不叫俞泊峤发现,刻意将脚步放的极轻,好同庞大人再说些话。

“方才在堂上人多口杂俞儿听得不真切,还望您明言”

俞蕴搀扶着老者的手臂走在身侧,她脚步落在他身后半步维持着身为卫遣司司卿对大理寺卿的尊重,而选择自称俞儿则是以老友之子的身份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两层身份叠加,意味着庞大人接下来无论同她说什么都无需顾虑是否会祸从口出,或是引火烧身。

这场走廊上的对话注定会随着老人迈出尚器监典册院大门的脚步,永远封存在俞蕴心中,再无第三人知晓。

庞大人听着身后俞泊峤办公的动静越来越远,回荡在耳边的脚步声越来越大,终究还是停在了距离大门的一步之遥。

“我同你父亲讲过许多次,俞儿,你是绝无仅有的好苗子”,庞大人转身以正面对她。

“所以有些事我自认为还是应当叫你这个局内人知道知道,得全部清楚了,才能做决断。”

细看之下老迈的皱纹已经爬上长者的眼角,但大理寺卿如鹰的双眼如年轻一般清明,无半点浑浊。

此时落在俞蕴身上,将她脸上原本温和的笑意一点点带成正色的严肃,随着唇角最后一点弧度消失殆尽,身为卫遣司司卿的她得到了大理寺卿解惑的机会。

庞大人的不自觉地瞥了眼身后俞泊峤的方向,似乎仍有疑虑,但最终还是决定同眼前的孩子说个明白。

只是令俞蕴没想到的是,他提起的竟是元宵夜宴那日因调虎离山而遭窃的典录司藏品,济宁军残旗。

“甲袁兵变后,你院前任院长方泱亲去贡康战场将济宁军旗取回,混在各州府器灵信息记录册中收入典录司藏书阁秘密保存至今,这些,你可知道?”

如此话题被直白提起令静候在旁的俞蕴有些措手不及。

先前事态愈演愈烈,接连不断的忙碌使得她能够暂时将那日之事搁置在脑后,优先为阻止还未发生的惨剧奔波,为留下更多百姓的生命而夜以继日追踪线索。

但如今提起被盗走的济宁军残旗,等同于提起了那日她中敌人圈套任由对方盗走藏品,也等于提起那因留守院中而逝去的四十条生命。

身为他们最信任的司卿,俞蕴到现在都没能做到手刃敌寇为卫乌使报仇。

突如其来的挫败感与悔恨加倍涌上心头,她也只能沉默着点头。

“知道,事后为追查失窃物下落,院长曾对我将前因后果尽数告知”

“那便好,你也好理解些”,庞大人兀自沉思,也许是没发现她的情绪,也许是觉得即将大仇得报,逝去的生命终究能够一起得到解脱。

这些过往挣扎在大局面前不足一提,他没有出言宽慰俞蕴的打算,在做足心理建设分析好选择利弊后,对于济宁军残旗,他有额外的消息想要传达。

“那残旗入京当夜出现了异状,方泱竭力压制也徒劳,盘踞在半空的灵气险些令你院秘密前往贡康战场的事被先帝发现”

庞大人语气沉沉,回忆起当年的凶险还是令他不自觉的噎一口气,许久才顺下来。

“幸而当日宫内太子突染时疫,储君缠绵病令先帝处乱作一团无暇顾及宫外情况,这才让众人勉强躲过一劫”

听着他叙述旧日之事的俞蕴百感交集,前人舍生取义拼死留下的只言片语,让济宁军案在十五年后的今天有了撬动真相的可能。

而从庞大人言语停顿处,她也捉到了对方提起此事的用意便是那残旗入京时展现出的属于器灵独有的异状。

“军旗为一军之骨,是凝聚众人精神所在,成器灵却又消散,实在可惜。”,她顺着对方的情绪表示惋惜。

起初她还以为是指那残旗器灵消散的事。

失窃那日在藏书阁时,典录司司卿荀丘历曾对着储藏处的落灰告诉她那里面的东西已经成为无用的残片。

就如同孟逾舟留下来的古旧铜铃,无论曾经如何搅动风云,一朝失去灵性后也只是作为最普通的铃铛而存在,本质上只是个空壳。

但显然庞大人想说的不是这些。

他一辈子为大理寺卿是断百姓案的,于器灵方面了解的广而不精,如何成灵为何消散这些他知之甚少,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必然不可能在俞蕴这专管器灵的面前辩论器灵事。

他所要做的就是一开始和她说的,把消息告诉有知情权的俞蕴,足够了。

摆摆手,庞大人铺垫好了前因,抬出了他这番话真正的目的。

“入京那夜的异样,乃是济宁军旗器灵择主的结果”

“择主?怎么会......”,俞蕴听得一惊,下意识上前一步压低了同对方交谈的声音。

“军旗意义深重,若为器灵则能力之大无可估计,在军中以全体将士赤胆衷心供养尚且说得通,但回京,寻常个人绝不可能承担得起代价啊”

“正因如此,我才特意提醒你万事小心。”

庞大人见她语速加快神情复杂便立刻以更坚定更沉着的声音将她的疑问压过,在俞蕴出现情绪波动之前尽可能将她稳定下来。

济宁军器灵曾在京中择主是不可逆的实情,无论是鉴器奇才梁延生还是铁腕治理的院长俞泊峤,哪怕是方泱在世,对此也无可奈何。

尤其是令庞大人惦记至今还不只是择主这么简单。

“当年局势动荡,明面上朝廷对此事态度强硬绝不许任何人提起,暗地里多方受阻,虽然方泱研究后对结契人选有所猜测,但困于条件约束,最终也没能确认与军旗结契之人”

“那么军旗器灵消散反倒是一桩好事”。

于庞大人停顿的当口,俞蕴冷静的接上了他未出口的后半句。

器灵消散,为其提供精神养分的主人独自存活的概率极小。

更多的情况中死去的往往先是主人,而后器灵才因滋养萎缩而日渐颓败,在执念崩塌后消散。

尤其是军旗这种极具危险性的器灵,如果不能掌握在走正道的自己人手中,那宁可任其萎缩颓败。

如有必要,更应该赶在对方尝试使用这股惊天力量之前出手。

俞蕴不想称其为谋杀主人。

她对这种行为的定义偏向于消除隐患,舍一人性命能保万人性命之时,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下手。

“被军旗器灵择主就无法置身事外了,自然也无论是否无辜”,她对庞大人说道,对自己的想法并未有半点隐藏。

她觉得身为断案几十年铁面无私大理寺卿的庞大人会理解并认同她,却没想到对方这次不知为何有了片刻犹豫。

俞蕴看在眼里,正推测他动机时脑中有什么一闪而过,这个荒谬中带着合理的推断令她不自觉瞪大了眼睛。

庞大人对她对望,没有肯定,却也没有摇头,千万言语,他只留下一句。

“你与他同行,万事小心”

———

今日汇报:优化了文名和文案~

感谢你喜欢我笔下的故事

喜欢文俞请多多支持!

也祝你天天开心!!!

新卷屯稿中,

有全文大纲,可放心入,不会坑

隔日更新,

祝你天天开心,我们明天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5章 宿在谁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