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青走后,闻昭然撇了撇嘴。
这人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之前还想抢大哥夫的木工活儿计。
怎的这般大的脸,还好意思来。
木槿心下没怎的在意,家里活儿计多,没那么多的精力放旁人身上。
日头渐渐升起,木白在院子菜地那儿,寻了不少的虫子和蚂蚱。
他人小胆子大的紧,伸手捡到竹笼里,等会儿扔去鸡圈喂鸡鸭吃。
蝉鸣声声不绝,菜地桃树那儿的蝉蜕捡拾干净,放进灶屋里已攒了大半袋的麻袋里。
夏末秋初,孟秋之月,温风使至,秋老虎的威力,不比盛夏时节弱。
木槿擦了擦脸上的汗,把田里的最后一笼草锄完,回家洗了把脸。
白齐秋因着被夸,做饭的兴味儿正是最浓时,今儿的午饭便是他做的。
油煎知了,番茄豆角卤面,味儿真真是不错。
木槿自是把他又夸了一番,看白齐秋兴致勃勃的模样,今儿的晚饭,也不用他动手了。
木槿失笑,不用自己动手便有得吃,他自是乐见其成。
笑眯眯吃过午饭,紧着回卧房歇息了会儿。
家里的桃树,再摘上六七日,估摸着就没了。
木槿只着里衣,躺在床上的竹席上,手上轻轻摇着蒲扇,细细想着挣银钱的法子。
这个月,少了桃子,知了的进项,菜地里的蔬菜再收上七八日,多是该刨了,换种秋时的应季蔬菜。
秋豆角,和他种的晚茄子和晚辣椒还能再收上二十来日。
菜地里种下的南瓜,冬瓜和葫芦倒是到了收获的时候。
这个月,还要让周蔺在镇上把初秋要种的蔬菜种子买回来。
木槿细细想了想,菘菜萝卜定然是要种的,冬时必需的过冬的蔬菜。
芥菜和菠菜镇上米线铺子掌柜的需要,自是要多种上一些。
莴苣他挺爱吃的,种一小块儿够自家人吃的便成。
俗语云,“八月梨枣九月楂,十月栗子笑哈哈”。
等到了下个月,山里有了秋货,多捡一些,也能卖去镇上,换银钱。
如此想着,手上摇动的蒲扇渐渐停了下来,响起了浅浅的睡着了的浅眠的声音。
许是昨晚有些累到了,木槿这次午觉睡的很熟很沉。
悠悠转醒的时候,已过了一个多时辰。
白日睡太久,木槿醒来的时候,脑袋昏沉沉的。
躺着缓了会儿,等彻底清醒过来,起身穿上外衣出了门。
白齐秋夏时割了不少猪草,如今已经晾晒了九大麻袋。
怕不够家里的三只猪吃,今儿下午,和木白,闻昭然三人,又割了不少回来。
木槿一出门,便闻到了满院的猪草的草味。
白齐秋他们许是还在山脚那儿,夜枭守在大桃树下打盹儿,院子里空无一人。
木槿舀水,洗了把脸,扛着锄头出门,把田里剩下的几笼草给锄了。
周蔺忙完一日的活儿计,按着木槿的嘱咐,和木桁一道儿,驾着牛车,去铺子割了五斤羊肉。
发工钱的日子,木叔么昨儿心里头自也是高兴的紧。
因着今儿木桁也是带着自家夫郎的吩咐,捡着铺子里没吃过的海货,买了不少。
周蔺付完银子,让铺子伙计帮着割出一斤肉,放进了木桁带来的筐子里。
木桁看到,只笑了笑,没和自家徒弟假客气。
把筐子放板车上时,捡了一把海菜,放进了周蔺筐里。
周蔺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把篮子用早上盖蔬菜和桃子的麻布盖的严严实实。
外人绝对不能从外头一眼看到里头有啥东西。
木桁见状,问他要了块儿麻布,把自己买的东西,也盖了起来。
因着他之前是村里唯一的木匠,村里人他认识的不少。
若是遇到那脸皮厚的讨,抹不开面子,说不得得给出去些。
这段日子,日晒风吹的,挣了那么些银子。
自是不舍得把这般好的吃食,白白送给不怎的亲近的旁人。
收拾妥当,周蔺扬鞭,牛蹄声起,慢慢迈着步子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估摸着这个月月底赵府的活儿计便能干完了。”
木桁开口道,他还怪是舍不得这份活儿计的。
主家仁厚,夏时若是天儿太热,不仅有冰用,还会送冰酪来给他们解暑气。
日日午饭都沾着荤腥儿,且不说周蔺,他这段日子都胖了不少。
镇上的那三个木匠,性子也都淳厚,都是良善之人。
几人在赵府做工,没那些个勾心斗角的烦心事儿。
这些月,木桁和周蔺跟他们处的很好。
一想到要分别,心下还真有些不舍的紧。
在赵府做工,吃得好,还有人一道儿唠嗑儿,做起活儿来,不无聊,也有劲儿。
说真的,在自己家还真没在赵府做工来的身心畅快。
周蔺叹道:“田里的庄稼那时候多是也该收了,忙活完,说不得在镇上能寻到新的活儿计。”
他一想到自家夫郎的那副财迷开心样儿,就想多寻寻活儿计,多做工,挣银子,让自家夫郎再多高兴高兴。
木桁笑了笑,拍了拍他,道:“没得给你歇的,秋时,村里办喜宴的人家不少,你师么在家已接了好几家,给家里要出嫁的哥儿姐儿打陪嫁的活儿计,且得忙活到深秋去,虽说挣的比不得在赵府做工挣的银子,但过个年时没问题。”
木桁在家,多是接村里人的活儿计,为着省些银钱,他们多是自己从山里砍树下来。
挣的和镇上比,虽是不多,但算下来,也比村里多数人家要好多了。
周蔺轻轻点了点头,心下松了些。
他最是怕手里没活儿计,养不了家。
师徒二人边聊边赶着牛车,前头,渐渐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二弟。”
周明转头,看到周蔺,扯出些许笑容。
“大哥,做工完回家?”
周蔺点头,看了眼木桁,不知该不该喊周明跟着上牛车。
木桁虽不怎的喜周明,但看在周蔺的面儿上,还是开了口。
“二明,上来吧,一道儿回去。”
周明搬了一日的砖头,身心俱疲,闻言谢了木桁一番,翻身上牛车。
三人相顾无言了会儿。
周蔺先开了口,“二弟,你这是去镇上寻短工才回来?”
看他那般疲累的样子,应是去镇上找活儿计去了。
周明笑了笑道:“是,赵府盖新府邸,刚巧招人,我便去了,运了一日的砖瓦,真真是累人。”
周蔺不知周明竟也在赵府干活儿计,闻言道:“赵府的活儿计给的银钱也多,多是人要干的,你既得了,且要好生珍惜。”
“比不得大哥活儿计轻,在赵府挣得银子也多,为着你那未出生的侄儿,辛劳挣口糊口的银钱罢了,”
周蔺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道:“日子都是慢慢好起来的。”
周明坐在牛车上,歇了会儿,冲周蔺笑了笑。
“大哥,听说你和赵府的管家很熟,能不能与他说声儿,听说赵府在离咱村子不远的地儿,有个大庄子,若是我能去那儿做工,就不怕我寻不到活儿计,你那未出生的小侄儿,没吃没穿了。”
木桁轻笑道:“你听哪个大嘴巴说的,你还不知你大哥的性子,平时对着熟人,都说不了几句话,遇着那些个贵人,更是一个字儿都难说出口,莫说熟了,赵管家事儿多的紧,如今怕不是都没记着你大哥的名字样貌。”
周蔺默然,虽没自家师傅说的那般夸张,但他与赵管家也确实不怎的熟。
周明扯了扯嘴角,心下对周蔺更是看不起,在赵府里头做工,那般好的机会,都把握不好。
指望他,还不如他自己个儿努努力,跟新府邸那儿的小管事,打好关系。
如此想着,周明闭了嘴,不再言语。
木桁懒得看他那副势利眼的样儿,跟着周蔺,坐到了前头。
他本就不喜周明这般,有事儿喊大哥,无事儿是大蔺的样儿。
今儿一见,越发不喜周明,看一眼都嫌烦。
太阳渐渐西下,先送周明回了家,到了木桁家,周蔺拎起竹筐,没让自家师傅送,自己个儿走了回去。
“大哥夫,你可回来了。”
自木槿说了,周蔺今儿下午会买北疆的羊肉回来。
家里的几个哥儿便盼了一下午。
刚踏进院子的周蔺在他们眼中,就像是散发着香味儿的羊肉。
周蔺失笑,把手里的竹筐递过去。
“肉在里面呢。”
那般盯着他看,感觉自己就像是待煮的羊肉一般。
怪是瘆人的。
几个哥儿欢欢喜喜的把竹筐接过来,乐呵呵的回了灶屋。
炖了盆海菜汤,一大盘红烧肉羊肉,加上几盘凉拌菜。
一顿丰盛无比的晚饭,几人吃了个肚饱儿,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儿。
落霞与孤鹜齐飞,整个村子,静谧又祥和。
夜幕如约而临,周蔺和木槿配着他们仨寻了会儿知了,便回了屋。
“今儿回来的时候遇着二弟,他如今也在赵府做工,还想让我给他介绍活儿计。”
木槿笑道:“哦?我竟不知你有这般的本事。”
周蔺笑了笑,翻身躺在床里侧,“我也不知,后头师傅说了,我与赵管家其实不熟,二弟便没再说什么。”
木槿把床帘放下,“今儿二弟么也来家了一趟,我还说呢,二弟那般聪明,我还指着他拉你一把呢,不曾想竟央到咱们这儿来了。”
周蔺叹道:“是我没本事。”
木槿躺在他一旁,笑道:“你如今有手艺,能养家,在我心里,已是顶有本事的汉子了。”
想了想,又道:“二弟那儿的事儿,你切莫真的去问赵管家,若惹了他不快,家里的进项可就没了,再说了,二弟他能说会道,自是能靠他自己闯出一片天,你不也是慢慢靠着手艺,把家养起来的,会说,也是门嘴艺,哄得贵人赏识,还怕没活儿计?”
周蔺在黑暗中轻轻点了点头,有多大的本事端多大的碗,他能养家已是尽了全力,确实是没那个本事再帮着旁人。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周明[吃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第七十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