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觉得自己可能误入了某种 “平行宇宙”。
眼前的摄影棚里,纳特正微微低头,指尖轻轻划过普林的下巴,眼神深邃得仿佛能溺死人。灯光打在两人交叠的身影上,勾勒出暧昧的轮廓,连空气里都漂浮着粉红色的泡泡。
“卡!完美!” 导演兴奋地喊停,“这组‘雨中对视’的镜头太绝了,粉丝肯定要疯!”
纳特立刻直起身,脸上的深情瞬间褪去,抬手揉了揉普林的头发,用泰语笑着说了句什么。普林无奈地拍开他的手,眼底却带着纵容的笑意。
前一秒还在演 “世纪虐恋”,下一秒就像小学生打闹 —— 这就是顶流 CP 的日常吗?
林薇坐在监视器旁,手里拿着笔记本,努力消化着眼前的 “魔幻现实主义” 场景。她今天的任务是跟进 NatPur 组合为中国某视频平台拍摄的宣传海报,顺便收集素材,为后续的粉丝互动活动做准备。
“林薇,觉得怎么样?” 阿雅走过来,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正在补妆的两人,语气带着一丝调侃,“是不是比看剧还刺激?”
“确实…… 很有冲击力。” 林薇诚实地说,“他们的默契不是装出来的。”
“那是自然,” 阿雅挑眉,“Nat 和普林认识五年,合作三年,早就比亲兄弟还亲。这种默契,是多少人想模仿都模仿不来的,也是他们 CP 能火的核心原因。”
林薇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CP 核心竞争力:自然默契 真实友情基础。” 作为商科出身的职场人,她习惯用理性的框架分析一切,包括这种在她看来有些 “超现实” 的 CP 文化。
从商业角度看,NatPur 组合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他们的 CP 超话活跃度常年霸榜,周边产品卖到断货,合体直播的观看人数轻松破千万。粉丝们为他们写同人文、画插画、剪辑视频,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活跃的 “生态圈”。
但看着监视器里纳特和普林那些刻意设计的亲密互动 —— 额头相抵、十指紧扣、含情脉脉的对视 —— 林薇还是忍不住思考: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自己真的完全接受这种 “被捆绑” 的状态吗?
“在想什么?”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林薇回头,看到普林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瓶水,递了一瓶给她。他刚补完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眼神干净而通透。
“没什么,” 林薇接过水,道谢,“在看你们的拍摄素材,很专业。”
“谢谢,” 普林在她身边坐下,目光投向正在和摄影师沟通的纳特,“纳特今天状态很好,平时他拍这种‘营业镜头’,总会故意搞怪。”
“看得出来,他很信任你。” 林薇说。
普林笑了:“我们是朋友,也是战友。在这个圈子里,能遇到一个既能并肩作战,又能互相理解的人,不容易。” 他顿了顿,看向林薇,“你好像对 CP 文化不太熟悉?”
“确实,” 林薇没有隐瞒,“中国也有类似的组合,但可能没有这么…… 深入。我还在学习和理解中。”
“其实没什么复杂的,” 普林语气坦诚,“对我们来说,这是工作的一部分。粉丝喜欢看我们在一起,公司需要我们维持热度,我们能获得更多资源 —— 这是一种平衡。”
“那你们自己呢?” 林薇忍不住问,“不会觉得…… 累吗?”
普林沉默了一下,随即笑了:“累肯定是有的。尤其是需要时刻注意言行,不能让粉丝‘失望’。但我们有自己的底线,也会互相保护。比如,私下里我们就是正常的朋友,不会刻意模仿荧幕形象。”
他看向正在和工作人员说笑的纳特,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又有一丝心疼:“纳特比我更抗拒这些。他性格本来就很跳脱,不喜欢被束缚。只是…… 他对粉丝很心软,不想让他们难过。”
林薇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正好看到纳特被化妆师姐姐捏了捏脸颊,他夸张地叫了一声,引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阳光下,他笑得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和刚才那个 “深情男神” 判若两人。
原来,那个看起来没心没肺的顶流,也有自己的挣扎和坚持。
“粉丝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林薇又问。在她看来,粉丝既是艺人的 “衣食父母”,也可能是最沉重的 “枷锁”。
“是动力,也是责任。” 普林的回答很认真,“没有粉丝的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所以,我们会努力回报他们的爱,但也希望他们能理解,我们不仅仅是‘NatPur’,我们也是纳特和普林。”
林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又写了一句:“个体诉求与 CP 身份的平衡 —— 长期发展的关键。” 她开始理解,为什么阿雅会说他们的默契是 “核心竞争力”—— 这种互相理解、共同进退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
这时,纳特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两串烤肠,递了一串给普林,又把另一串递到林薇面前,眼睛亮晶晶的:“林薇,尝尝!片场附近的烤肠,超好吃!”
烤肠还冒着热气,带着浓郁的烟火气。林薇看着他被酱汁沾到的手指,想起了上次在片场他啃烤鱿鱼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好像永远在吃?”
“因为工作消耗大啊!” 纳特理直气壮地咬了一大口烤肠,含糊不清地说,“而且,美食是治愈一切的良药!你看,普林一吃烤肠,拍哭戏的情绪就来了!”
普林无奈地拍了他一下:“别胡说。”
看着两人打打闹闹的样子,林薇突然觉得,那些刻意设计的亲密镜头或许只是工作,但他们之间的友情,是真实存在的。
下午的拍摄结束后,团队转战市中心的商场,参加一个粉丝签名会。
这是林薇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NatPur 的粉丝群体。还没到现场,商场外就已经排起了长龙,粉丝们举着应援牌、手幅,穿着印着两人名字的 T 恤,脸上带着激动又期待的神情。
“人好多……” 林薇有些惊讶。虽然做过数据调研,但亲眼看到这种阵仗,还是被震撼到了。
“这只是常规操作,” 阿雅习以为常地说,“上次他们去新加坡,粉丝直接把机场堵爆了。” 她拍了拍林薇的肩膀,“注意安全,跟着我就行。”
纳特和普林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进入会场,瞬间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尖叫。
“Nat!妈妈爱你!”
“普林!你今天好帅!”
“NatPur is real!锁死!”
各种语言的应援声交织在一起,热情得几乎要把屋顶掀翻。林薇跟在后面,被这股狂热的气氛裹挟着,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签名会开始了。纳特和普林坐在长桌后,微笑着接过粉丝递来的海报、专辑、玩偶,认真地签名,偶尔抬头和粉丝说几句话。
林薇站在侧面,观察着纳特。
他脸上带着标准的营业微笑,但眼神里没有丝毫不耐烦。面对一个哭着说 “谢谢你们的剧给了我力量” 的粉丝,他停下笔,认真地说:“谢谢你的支持,要好好生活,我们会一直在这里。”
面对一个拿着两人合照来签名的小女孩,他特意在照片上画了个可爱的小爱心,还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
面对一个要求 “比心合照” 的粉丝,他笑着比出心形,姿势熟练又自然,但林薇注意到,他的手指微微僵硬了一下 —— 那是他做不自然的动作时的小习惯。
原来,那个在片场啃烤鱿鱼、会故意教她错泰语的大男孩,在面对粉丝时,会收起所有的跳脱和调皮,展现出最温柔、最可靠的一面。
他不是在 “演”,而是真的在意那些喜欢他的人。
签名会持续了两个小时,结束时,纳特和普林的手臂都酸了,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们还是坚持着和最后几个粉丝合影,才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离开。
回到车上,纳特立刻瘫在后座,长长地舒了口气,卸下了所有的 “营业表情”,露出了疲惫但满足的神色。
“今天的粉丝好热情啊。” 普林递给他一瓶水。
“是啊,” 纳特灌了几口,语气带着点感慨,“有个小姑娘说,看了我们的剧,鼓起勇气向喜欢的人告白了。感觉…… 还挺有成就感的。”
“所以我们做的这些,也不全是没意义的。” 普林说。
纳特点点头,目光转向坐在前排的林薇,突然笑了:“林薇,你刚才是不是被吓到了?你的表情像看到了外星人。”
林薇回头,正好对上他带着点戏谑的眼神,脸颊微微发烫:“确实有点…… 太热情了。不过,你对粉丝很有耐心。”
“那是当然,” 纳特挑眉,语气带着点小骄傲,“粉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而且,她们的喜欢很真诚,我不能辜负。”
他的眼神很亮,带着一种纯粹的认真。林薇看着他,突然觉得之前那个 “用商业框架分析一切” 的自己有点可笑。
有些东西,是不能用数据和逻辑衡量的。比如粉丝的热爱,比如艺人的坚持,比如…… 眼前这个大男孩身上,那种真实的、闪闪发光的特质。
车子驶回市区,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林薇看着纳特和普林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讨论着晚上吃什么,吐槽着今天的妆发太浓。
他们是顶流,是国民 CP,是粉丝眼中的 “天选之子”。但在这些光环之下,他们也只是两个努力工作、珍惜朋友、渴望被真诚对待的年轻人。
林薇拿出笔记本,在之前写下的 “CP 核心竞争力” 旁边,又加了一行字:
真实的温度,才是最动人的。
她合上笔记本,心里对这个陌生的行业和眼前的人,多了一份理解,也多了一份…… 说不清道不明的好感。
也许,泰国的职场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和挑战。那些藏在聚光灯背后的真实与温暖,正在悄悄打动她那颗被 “理性” 包裹的心。而那个时而脱线、时而认真的顶流男神,也在她心里,留下了越来越清晰的印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