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门后的黑夜 > 第10章 第 10 章

第10章 第 10 章

林早的数理成绩在近一年心照不宣的“秘密补习”中,竟真的稳步提升了。

刘娟将这一切细细地收在眼里,心情像是被揉皱又试图抚平的纸,满是复杂的折痕。

每天晚上,书房那扇门一关就是两三个小时。门内台灯的光晕透过磨砂玻璃,映出两个年轻人伏案的剪影。大多数时候,里面静悄悄的,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会传来杨辰压低的、讲解题目的声音,听不清内容,但语调是难得的平稳,没有白日的尖刺。

这画面,是她曾经不敢奢望的“家和”景象,如今真切地发生着,她心里是滚烫的、实实在在的感激。看着女儿林早眉宇间因为听懂一个知识点而骤然亮起的光,她比谁都欣慰。

但这欣慰底下,总缠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像鞋子里一粒看不见的沙砾,膈应着她。她总是悬着心,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墙上滴答的时钟。“这么晚了……小辰自己的功课怎么办?” 这个念头反复啃噬着她。

她怕杨建国会觉得是她和女儿拖累了他儿子更进一步的可能——哪怕这种“可能”在杨辰的水平上已经微乎其微。她也怕这日复一日的付出,会在某个不经意间,成为杨辰心中新的积怨源头,打破这来之不易的、脆弱的平静。

这种担忧让她变得格外小心翼翼。她会在九点多的时候,轻手轻脚地切一盘水果,用指节极轻地叩两下书房门,柔声说:“小辰,早早,休息一下,吃点水果。”

她推门进去,迅速扫一眼书桌——杨辰的竞赛习题集往往摊开在另一边,这让她能稍微安心一秒。她会把水果放在离杨辰更近的地方,嘴上说着“你们都辛苦了”,眼神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探询,飞快地掠过杨辰的脸,试图捕捉他是否有丝毫的不耐烦。

杨辰通常只是“嗯”一声,头也不抬,注意力似乎仍在题目上。反倒是林早会抬起头,给她一个“妈妈别担心”的眼神。

退出书房,刘娟会轻轻带上门,靠在门边的墙上,无声地舒一口气。这一刻的安宁,像是偷来的。

她甚至不敢和杨建国过多讨论这件事,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就点破了这层珍贵的窗户纸。她只能把这份混杂着感激与忧虑的心情默默咽下,化作更精心的照料,希望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偿还这份她不知该如何衡量的“情”。

不过她的担心显然是多余了。杨辰的数学常年保持满分,物理更是奥赛金牌水准。他的天赋,仿佛就是为了衬托普通人的努力有多么笨拙。

时间过得飞快,林早的最后一次质检成绩出来了。

连班主任都感到惊讶,林早的总分比高二期末时猛地拔高了八十多分,尤其是曾经拖后腿的数学和物理,实现了惊人的跨越:物理81分,数学122分,虽然远算不上顶尖,但已稳稳跻身班级中上游。

课间,甚至有同学凑过来,小声打听她是不是请了什么厉害的“一对一”家教,也想在最后关头突击一下。

晚上吃饭时,林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刘娟立刻笑逐颜开,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不住地给杨辰夹菜:“小辰,真是多亏了你,辛苦了辛苦了!” 杨建国脸上也难得地露出宽慰的笑容,看着儿子,眼神里带着赞许,点了点头。

然而,坐在对面的杨辰,却只是掀了掀眼皮,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带着点理所当然的倨傲。他扒拉着碗里的饭,用一种略带嫌弃、却又莫名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口吻,淡淡地说:

“教了这么久,才考这点分,基础也太差了。”

这话听起来刻薄,但配上他那张没什么表情却棱角分明的脸,以及那份碾压众生的成绩单,却奇异地具有说服力。

餐桌上没有人觉得他狂妄,反而都一副“他有资格这么说”的表情。刘娟更是笑着打圆场:“是是是,不能跟你比,早早有这个进步,阿姨已经非常开心了!”

林早低着头,默默吃饭,没吭声。她知道杨辰是在故意摆姿态,用贬低她来彰显他的优越,维持他那点可怜的自尊。

但奇异的是,她心里并没有太多反感。或许是因为成绩提升的喜悦是真实的,或许是因为……长久以来,她早已习惯了他这种别扭的相处方式。

甚至,在这种看似贬低的言辞背后,她隐约感觉到一丝他未曾言明的、对她努力的认可?也许只是错觉。

餐桌上的气氛,因为这个小插曲,反而显得更加真实和……融洽。一种各怀心事,却又奇异地维持着表面和谐的融洽。

晚饭后,林早主动收拾碗筷,杨辰则照例起身回房。在走进书房前,他脚步顿了一下,侧过半张脸,目光并未看向林早,像是随口一提,声音依旧没什么温度:

“最后几天,把错题本再看一遍。别最后关头掉链子。”

说完,也不等回应,便径直进了房间。

林早端着碗碟的手微微一顿。看错题本,这是他辅导时常强调的方法。她看着他那紧闭的房门,心里忽然涌起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

她迅速甩甩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开。现在,什么都不要想,高考才是最重要的。

当晚的“周六之约”,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

或许是因为成绩提升带来的松懈,或许是因为长久以来紧绷的对抗心态在“大学之约”的缓冲下悄然溶解,又或许,连林早自己也不愿深究,说不清到底是那份对杨辰智力上的崇拜,还是对他倾力辅导的感激。

黑暗中,她不再像过去那样全然被动地承受。她的回应里,少了几分僵硬的抵抗,多了几分生涩却真实的热情。

那些她曾坚决守护、不容侵犯的界限,在今夜似乎也变得模糊。当他试探的手再次触及那些敏感的禁区时,她只是身体微颤,却没有再坚决地推开制止。

这种默许,如同最烈的催化剂,点燃了杨辰。得到回应的侵略性,变得愈发大胆和急切。而在情潮翻涌、意识迷离的顶点,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甚至让林早颤抖地伸出手,不是推开,而是如同安抚一只焦躁的野兽,轻轻地帮他抚平了某种生理上的窘迫与激动。

风暴骤歇。

房间里只剩下两人粗重、未平的喘息,交织在寂静里。汗水、以及某种更私密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在最初的空白与疲惫过后,一种近乎温存的虚脱感笼罩下来。就在这片混沌的静谧中,杨辰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事后的沙哑,却异常清晰,砸碎了短暂的平静:

“你志愿……准备报北京吗?”

问题来得突兀,甚至有些没头没脑。林早还沉浸在方才的混乱余波中,一时没反应过来。

杨辰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补充道,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更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我明年……大概率是保送北京的学校。”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林早所有因**而混沌的思绪。

北京。

这两个字,不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城市名称。它在这一刻,被赋予了全新的、沉重无比的含义。

它意味着那个“大学之约”的具体地点。意味着眼前这个刚刚与她分享过最亲密接触的“弟弟”,希望在一年后,与她同处一座城市。

意味着他们之间这种扭曲的关系,将有可能脱离这个家这个封闭的舞台,在一个更广阔、也更无人约束的空间里,延续下去。

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裸的试探,也是一个单方面的宣告。

林早有些迷茫。北京?

这两个字像一块巨石投入她原本就涟漪阵阵的心湖,激起惊涛骇浪。如果去了北京,那无疑是对现状最彻底的确认——宣告了杨辰对自己从身体到精神的全方位占有。

脱离了杨叔叔和母亲的视线,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杨辰必然会要求以情侣的身份同居,将这段扭曲的关系置于阳光之下……可这样,真的可以吗?能见光吗?自己的内心,真的做好了准备吗?

她不知道。思绪乱成一团麻。

黑暗中,她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近在咫尺的杨辰。即使只有模糊的轮廓,那份逼人的帅气依旧清晰可辨,带着少年蜕变为青年特有的锐利。

鬼使神差地,她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到他的脸颊。皮肤的温热和真实的触感,让她心中那份无措感更加浓重了。

“我……”她的声音带着犹豫,“我也不知道。按我的成绩,如果硬要去北京……可能选不到什么好专业。”

这句话像一根针,轻轻扎破了某种充满期待的泡沫。

杨辰的肩膀几不可查地、但确实地垮了下来。一股显而易见的失落笼罩了他。

他无法反驳,林早说的是冰冷而现实的考量。在关乎前途的重大选择上,他那点扭曲的占有欲,显得如此苍白和无力。名校的好专业,和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自己”,孰轻孰重,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沉默在黑暗中蔓延,带着一丝尴尬和僵持。

不甘心。强烈的不甘心涌上心头。他突然伸出手,有些用力地将林早搂进怀里,手臂箍得紧紧的,仿佛怕她下一秒就会消失。他把脸埋在她颈窝,声音闷闷的,带着点赌气,又像是在哀求:

“那……你就报本地的学校。Z大也很好……到时候,一周……回来一次也行。”

这样也好……明年还有一年,不是吗?

一年后,他才高中毕业,才会去北京。而这一年,她还在本地读书,他们还在同一个城市,还在这个熟悉的家里……这意味着,“周六之约”仍将继续,那种隐秘的亲密和占有,并不会因为高考的结束而中断。

他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巩固这种关系,来让她更加……习惯,甚至依赖。

这个认知,像一剂强心针,暂时安抚了他因计划受挫而产生的焦躁。拥抱的力道,也从最初的赌气,渐渐带上了一种重新计算得失后的、复杂的占有欲。

林早被他抱着,身体依旧敏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情绪的变化——从失落到不甘,再到这种带着算计的平静。她当然猜不到他脑海里具体的“一年之期”,但这种态度的转变,反而让她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一些。

至少,眼前这一关,暂时过去了。去不去北京的问题,被延后了。

至于未来……走一步看一步吧。在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对现状的妥协中,她闭上了眼睛,任由自己沉浸在这片充满悖论的、短暂的宁静里。

夜空寂静,两颗年轻而混乱的心,在各怀鬼胎的盘算中,凭借着对方的体温,寻得了一隅畸形的安栖之地。风暴只是暂歇,未来的路,在黑暗中延伸向更未知的远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