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梦锁红楼 > 第54章 黛玉手书望夫吟,宝玉中举宴朋宾

第54章 黛玉手书望夫吟,宝玉中举宴朋宾

(77)

且说自从水溶出征之后,黛玉在府中日日思念不已。经常独自一人登上王府中的石山,坐在山顶的亭子里,双目眺望北方,默默为夫君祈祷。

一日夜间,黛玉忽然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水溶浑身是血躺在荒草之中昏迷不醒,四周围着一群野狼,空中盘旋着几只秃鹫。黛玉见状,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护住他的身体,一匹野狼也瞬间扑上来咬住了自己的脚踝。黛玉一声惊叫,从梦中醒来,方知道是一场噩梦,身上已是大汗淋漓。醒来之后却再难以入睡,披衣来到窗前,但见落月低悬、星汉漫天。想到夫君,更觉沉沉思念,不知他今夜可曾入睡,睡梦是否香甜… 嗟吁良久,黛玉走到桌边提笔写下一首诗:

雪域霜天孤雁飞,将军征战恨难回

菱花镜中秦娥泪,墨下平宣心向北

不知北地风几何,铁衣寒夜岂得脱

长烟落日望萧索,马声嘶嘶踏冰河

血刃纷纷箭雨落,三军鏖战乱枪戈

愿将妾心寄明月,随君一去护藩国

手擎明月对君语,千里星辰传期许

古来骁勇多情志,焉知吾心今如是

一展捷报待君知,勒石镌功狼居胥

写讫,黛玉又提笔看了一遍,在诗的空白处款款题了三个字:‘望夫吟’。

翌日晨起之后,黛玉将这首诗誊写在一张淡青色的信筏上,命人立即给水溶寄去。

黛玉吃过早饭,去向太妃请安。见太妃也在担心水溶,便又陪着太妃说了好一阵子话,宽慰太妃不要过度担心。两人正说着,忽听管家来报:“太妃,门口来了一个人,说是贾府来的,要见林王妃。”

太妃一听是贾府来人,让黛玉赶快去接见。黛玉跟着管家来到门口,只见此人精神抖擞,满面笑容,身穿贾府小厮的服饰,圆圆脸,一双机灵的大眼透出精干的目光,正是宝玉的贴身小厮茗烟。茗烟一见黛玉,立即躬身行礼,朗声道:“给王妃请安了!”

黛玉欲将他迎进来,他却说:“不了,我来就是告诉王妃,宝二爷中举了!老爷今日要在府中大摆筵席,请王妃赶快过去赴宴呢!”原来宝玉奉贾政之命参加了今年的秋闱,昨日揭榜,中了举人。贾政闻之大喜,在贾府中设下酒宴,请亲朋好友共来祝贺。

黛玉一听,也大喜过望,连忙让茗烟先回去,自己去向太妃禀报。

太妃听到宝玉中举的消息,也连连点头称赞,吩咐管家从王府库房中挑出一些上好的礼品,让黛玉带去贾府祝贺。

黛玉精心梳洗了一番,乘车来到贾府。只见此时的贾府之中已是一片红灯高挂、喜气洋洋。黛玉先去贾政处祝贺,又来到宝玉和宝钗的房间,只见宝玉一身雪青色锦缎袍服,腰束墨玉蹀躞带,头戴紫金冠,玉树临风、神清气朗。宝钗也是满头珠翠,身穿绯红绫罗绣裙,云丝褙子,显得愈发高贵端庄。湘云、迎春、惜春等人也围在旁边笑语欢声,其乐融融。

“恭喜宝哥哥!今日高中举人,实至名归!”黛玉笑道。

“林妹妹言过了,若不是父亲逼得紧,我才不去考这劳什子。你是知道我的,不愿以心为形役,只图采菊东篱。”宝玉悠然自得地说道,一面打量黛玉,发现她多日不见,脸庞似丰腴了一些,身材也不似之前那般单薄,显得愈发娇艳动人。

黛玉听了宝玉之语,微笑道:“哥哥所言,黛玉不敢苟同。如今国家外有强敌、内有饥馑,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像哥哥这样的人,正当奋发图强、齐家治国、兼济天下才是,怎能苟安一室、不问苍穹?”

宝玉一直将黛玉视为红颜知己,认为黛玉和自己一样,均是不图功名利禄,只愿清心淡泊之人。今日见黛玉之言与昔日迥异,心中不觉吃惊。心想:“林妹妹才嫁入北静王府几天,竟变得和以前判若两人!如此功利,定是受那水溶的影响…哼!她还真是与那水溶同心同德!”因此心中不快,低下头去。本想与她争论一番,但转念一想,罢了,今日大喜的日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先不和她理论,免得她在人前下不来台。

宝钗听到黛玉所言正说到自己心坎里,心中高兴。心想,我之前曾多次对宝玉苦苦相劝,他却只当是耳边风一般。如今连黛玉也这么讲,看他今后还怎么说… 不禁用眼睛悄悄观察宝玉,见他不反驳黛玉,还以为他真的听进去了。

此时袭人从外面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盆新鲜草莓,散发着诱人的甜香,放在桌上,拿着分给众人吃。

湘云道:“今日天气甚好,好久没去大观园里了,咱们一起去园中赏花如何?”大家点头说好,于是大家相携着纷纷走出房门,向大观园中走去。

阳春三月,大观园中草木繁茂、花影扶疏,正是一片暮春景色。大家三三两两,谈天说地,心旷神怡地正在观赏,忽见前方有一窈窕女子冉冉走来,素衣青鬓,目若秋水,面似银绢,正是妙玉。原来妙玉听闻宝玉中举的消息,也前来道贺。

大家知道妙玉是贾府礼聘的栊翠庵住持,对她素来尊敬有加,但见今日她竟亲自来到庵外给宝玉道贺,心中不禁微微侧目。和她表面上说了一些礼节上的客套话,便陆续走开了,最后只剩宝玉和妙玉并肩而行,两人温言软语,对视频频,远远地拉在众人后面。

妙玉见四周无人,从袖中取出一个粉色信笺,递给宝玉。宝玉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用端庄秀丽的小楷写着一首诗:

雪浸月华仙满台,万烛摇映宝镜开,

怡红云槽扶辇下,采芹公子驾山来。

槛内人妙玉恭祝

(备注:此诗暗藏怡红公子与曹公雪芹本名。谨以此诗向曹公谢罪,把您的书改得面目全非,请多多包涵!)

宝玉看了这诗,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低头道:“妙玉,多谢你前来道贺。不过,我这次中举,其实只是为了遵从父命而已。”又叹了一口气,悠悠道,“人人都来给我道喜,却无人知晓我心中之苦…”

妙玉轻轻瞥了一眼宝玉,说:“哦?果真无人?公子之前不是一直以那林姑娘为红颜知己吗?难道她也不懂你…”

宝玉谈起眼来,望了望远处黛玉的身影,一声轻嗤,说:“她?她现在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妙玉淡淡一笑,道:“看来公子之前是看错了人。不过…. 我早就知道她也只是俗胎凡骨而已。”

宝玉听闻此话,目光疑惑地落在妙玉脸上,笑意已不见。

妙玉继续道:“那年,我只是无意间说了一句玩笑话,说她品不出那梅花上的雪水,她便从此再不理我了,可见她心胸之狭窄。”

“姑娘是误会她了。她其实并不是心胸狭窄之人。”

“好吧,就算我误会她了。可公子对她一往情深,她却负心跟了北静王爷,可见她即使不是心胸狭窄,也是个见异思迁、趋炎附势的势利之人。”

此话戳到了宝玉的痛处,宝玉不禁低头哑然。妙玉见宝玉脸色倏然变了,于是不再言语,内心却有一丝莫名的畅意。

彼时,湘云、迎春、惜春等人见水边的红芍药开得正艳,纷纷跑去驻足观看。黛玉、宝钗两人便逐渐走到一处假山之上的亭子里坐下。宝钗一回头,忽然远远看到宝玉和妙玉两人并肩而行、侃侃而谈,心中来气,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黛玉看到,明白她的感受,想故意引开她的目光,便说一些其他的话打岔。却只听得宝钗叹道:“黛玉,还是你的命好。嫁给一个疼你、爱你的人…. 而我,却整日在这大宅子里煎熬,表面上是风风光光的宝二奶奶,其实…”说着,嘴角牵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脸上露出落寞的表情。

黛玉赶紧依偎着宝钗坐在她身边,轻轻抚着她的手,说:“宝姐姐说哪里话,宝哥哥是非常疼你的,姐姐快别瞎想…”

宝钗停了一会儿,又说:“他疼我…倒是不假。只是在他眼里,哪个女子都是一样值得他疼爱,不管是丫鬟还是姑子….”

黛玉听了,心里想去宽慰她,可嘴上却不知如何措辞,斟酌了片刻,只得说:“姐姐多心了… 世上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姐姐还需从宽处着想,见仁见智,在于自己。”

“咱们这些姐妹们,要说嫁得好的,就属你了!我看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宝钗含着醋意点了一下黛玉的鼻尖,笑着揶揄道。

“姐姐干嘛把嫁人放在首位?依我看,不管嫁的怎样,都要善待自己、善待别人,自强、自珍、自重,这样别人才会珍惜。”

“那如果还是没人珍惜呢?”

黛玉顿了一下,又道:“即便世上没人珍惜,也要相信天上的神仙会珍惜。”

宝钗的眼神凝滞了一刻,沉思着点了点头,没想到黛玉这个往日里弱不禁风的泪罐子如今竟变得如此柔韧刚强,似与探春一般。

“记得之前我还曾自以为是地谆谆教导你,没想到,如今听了你这话,反而是受教了!”宝钗笑道。

“妹妹哪里敢教导姐姐,不过是说几句肺腑之言罢了。”

宝钗看着黛玉调皮的眼神,忽然又想到探春,想到探春远在北国不知生死,也叹了口气。说:“是啊,人生在世,哪有几天是欢快舒畅的。正所谓人生一逆旅,乐者短暂,忧者无尽… 左不过是,要学会睁只眼闭只眼,自己寻自己的开心罢了。”

正说着,忽听小厮和丫鬟们在下面喊叫,叫大家快去荣禧堂中吃饭了。日已近午,饭菜都已摆好,只等大家入席了。于是,大家纷纷聚拢返回。妙玉也辞别了宝玉,独自回庵中去了。

黛玉和众人来到荣禧堂,只见酒席已摆满好几桌,最前面的两桌分列两旁,是给贾府各位主人及贵客来宾准备的,珍馐罗列、琼浆满溢,尤为丰盛。左手边是女眷,右手边是男宾。今天贾母也出席了,老太太因孙子中举心里高兴,穿着大红一品诰命服,鹤发童颜、容光焕发,正和凤姐、李纨、尤氏等人坐在左边的桌旁摆龙门阵。

众人拜过贾母,入了席。朝中一些官员得知贾政之子中举,也纷纷前来道贺,大多是平日里贾政在官场中的一些故旧门生。一见贾政,皆拱手拜道:“令郎芝兰玉树,七步之才,小小年纪便高中举人,将来蟾宫折桂一定是指日可待啊!”贾政表面上谦辞一番,心里却十分受用。

贾政、贾珍、贾琏等人领着男宾们在另一处的桌上坐了吃酒。宝玉身为男子,且是今天众人道贺的对象,况且有贾政吩咐在先,自然也在那处桌上坐着用心接待各位来宾,但宝玉牵挂贾母和众姐妹,席间也时不时地回到贾母这一桌上说上几句。

酒过三巡,大家意兴正浓,忽见宝玉领着一个中年官员来到贾母的桌边,此人身材修长,身穿大红官服,头戴乌纱,浓眉大眼,三捋胡须,干净面容,看起来文质彬彬。

待来到桌前,宝玉对贾母说:“老祖宗,这位是贾雨村贾大人,贾大人听闻老祖宗高寿,今日特意要给您行礼来着!”

贾雨村顺势给贾母俯身下拜,口称:“下官今日有幸拜谒贾老太君,实乃三生有幸,祝老太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平安喜乐、永享遐年!”

贾母没见过此人,先是一愣,继而听见他口中祝祷之词,随即满脸堆笑地说:“贾大人太客气了!真是折杀老身了!快快请起!”说着伸手想把贾雨村搀扶起来,但自己行动不方便,站不起来,旁边的丫鬟们赶紧示意贾雨村自己站起来。贾雨村起来之后,又再三谢了贾母,然后一边缓缓向后退,一边却向对面的黛玉看去。

宝玉知道贾雨村曾是黛玉的老师,此时见他目光移向黛玉,于是对黛玉道:“林妹妹,你还记得贾大人不?”

黛玉自然认识贾雨村。不过,黛玉对这位老师可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他当年一贯对父亲阿谀奉承,极尽讨好,而父亲离世之时,他却未曾寄来只言片语。另外,黛玉听闻香菱一案他更是收受了薛蟠的贿银,趋炎附势、徇私舞弊,因此黛玉从心中瞧他不起。现在知道他凭借父亲和舅舅的举荐,今日已飞黄腾达、身居高位,再也不是过去的穷先生了,便在明面上给他微微福了一福,但在心底里不想搭理他。

雨村也听说黛玉今日已贵为北静王妃,谄媚的眼神不禁上下翻飞打量着黛玉,见自己当年的那个小女学生,如今已长成一位绝世美人,这通身的气派、气质、容颜,真似姮娥下凡一般。一见黛玉向自己行礼,急忙躬身向黛玉还礼,口中说道:“哎呀,黛玉!不!王妃!王妃这是要折杀老朽啊!多年不见,王妃身体可好?”

黛玉假装没有听见,兀自坐了却不接话。雨村站在那里像个木桩一般,尬笑了两声,一脸臊红,只觉得手脚长毛不知如何放置。

宝玉见他被黛玉搞得下不来台,急忙打个圆场将他目光引向黛玉身旁的宝钗,一边抬手示意一边说道:“贾大人,这位是我的内人薛宝钗。”

宝钗恭然站起身来,给贾雨村道了个万福,口中谢道:“多谢贾大人光临寒舍,民女薛宝钗祝大人福寿安康、官运亨通!”

雨村暗自试了一把汗,心中感谢宝玉,急忙借坡下驴给宝钗还礼道:“多谢少夫人吉言!贾某才疏德薄,岂敢岂敢!” 抬起头来,猛然目光似被胶着了一般。但见那宝钗面如银盘,目若秋水,双眉不描而黛,丹唇不涂而红,眉目之间颇似自己的夫人娇杏年轻时的样子,却比娇杏多了三分妩媚,七分风雅。刹那之间,自己多年前所作的一首诗恍然浮上心头:‘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自己的字,可不就是那‘时飞’吗…

一晃神之间,雨村发现宝玉又在介绍宝钗身边的几位给自己相识,连忙敛容一一还礼,后再次对各位作揖道谢后随宝玉而去。

原来这贾雨村听说自己当年的学生林黛玉已嫁进北静王府,心里便萌生了一个主意,想和黛玉套套近乎,以便结交水溶,为自己今后的仕途再添一把火。可一贯找不到机会,今日刚好在贾府宴席上碰到,真正是天赐良机,所以故意装作要来和贾母行礼的样子,其实是想找机会和黛玉搭话,不料黛玉对他却不冷不热,让他吃了个软钉子。

宴席后,雨村坐在回府的轿子上闷闷不乐,怨恨黛玉的自视清高。

雨村回到家中,夫人娇杏前来相迎。雨村下轿瞥了她一眼,立即皱起了眉头。娇杏的年老珠黄,愈发衬托得那宝钗天香国色,这不自觉的对比,又使他徒增了些烦恼。

回到书房,雨村正坐在书桌旁望着窗外发愣,忽然见自己的师爷黄崇走过来说:“老爷愁眉不展,不知因何事而烦心?”

黄崇是雨村门下的一名幕僚,自从雨村升官至应天府知府便投奔在他的门下,在公务上一直给他出谋划策,如何避坑、如何迎合上意,都安排得滴水不漏,深得雨村信任。

“哦,倒也没什么。”雨村说道,一边示意黄崇坐下。“今日去贾府,见到我之前的一个女学生,哼!如今乌鸡变凤凰,侥幸成了北静王妃。我本想让她将我引荐给北静王爷,不料她却自视甚高,全然不念当日师生情谊…”

“哦… 老爷不必和一个无知女子生气,天下又不是只有北静王府一个去处。”

雨村睨了一眼黄崇,叹道:“唉!元妃去世之后,贾府已经穷途末路,无法再给我提携了。”

黄崇意味深长地看了一下雨村,说道:“我指的不是贾府…”

雨村不解的眼光看向黄崇,“哦?先生可否明示?”

黄崇笑了一下,捋了捋颔下三缕胡须,说:“老爷不见如今忠顺王府正得皇上信任?那宫中的懿贵妃就是忠顺王爷的女儿啊!”

“这个…. ”雨村低头捋了一下胡须,问道:“先生难道是让我去投奔忠顺王爷?”

黄崇微微点了一下头。

雨村的眉头微皱,在屋里踱了两步,又说道:“可忠顺王府和贾府素来不和,我又是贾政举荐的,那忠顺王爷能信任我吗?”

黄崇:“老爷不必担心…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今朝中官员上上下下大多依附于他,老爷只要用心争取,就一定能成。况且,以老爷旷世之才,圣人之德,那忠顺王爷岂有不用之理?”

雨村听完默默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希冀的目光。“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对于那贾政,我总觉得有所亏欠…”

“老爷多虑了….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欲成大事便不能拘泥于小节。老爷之前替贾家压下来那么多状子,难道不是已经报答过他了吗?”说着,黄崇的眼中泛出精明的微笑。

雨村听了,微微颔首。

宴席过后,黛玉告别众人要启程回府,宝玉忽然走过来说:“林妹妹这就走了?我送妹妹出门吧!”说着便只身来送黛玉出府。

疏影横斜的花木中,一丝清风送来袅袅蕊间花气的芬芳,却与宝玉脸上的沉闷不是很相称。两人穿过花园即将走至花园门口,宝玉见四下无人,忽然冷冷问道:“林妹妹,关于元春姐姐的案子,你和王爷讲了吗?为何这么久都没见王爷那边有什么动静?”

关于元妃之案,黛玉和水溶其实十分上心,只因尹公那边的调查迟迟没有进展,所以便暂时搁置了下来。

黛玉见宝玉面容忧郁,知道他心中焦躁,想对他告以实情,又怕他走漏了风声,于是说道:“此事,我和王爷讲过了。但王爷说,事关重大、不能仓促,还需从长计议。王爷已经在派人秘密调查此事,寻求更多的证据…”

宝玉经妙玉的挑拨,本来就对黛玉不满,此时一听黛玉之言,心中更加厌烦。冷笑道:“寻求证据?不知还要找什么证据?元春姐姐留下来的信还不足为证吗?哼!没想到他贵为北静王爷,竟然也惧怕忠顺王府的势力!” 说着鄙夷地摇了摇头。

黛玉听了,心中有些生气,想为自己的夫君辩解,忙说:“不是这样的!我了解王爷,他在战场上几经生死,连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怎会惧怕忠顺王府的势力?只是现在懿贵妃深受皇上宠爱,元妃姐姐被陷害之事又没有人能够作证,若我们贸然翻案,必难成功。到时候不仅不能给元妃姐姐伸冤,反而会害了贾府和北静王府!”

宝玉听了,冷哼了一声,道:“既然你害怕连累北静王府,那以后也不劳烦你和王爷了!”

黛玉知道宝玉误解了,忙说:“宝哥哥何出此言?王爷并没说不管此案,只是现在还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一旦有了证据,再禀报皇上不迟…”

宝玉不等黛玉说完便不耐烦地说道:“不用说了!我知道了。以后我贾宝玉自会考取进士、谋取功名、光宗耀祖、为元春姐姐报仇!贾家的事情我自己来处理、不劳烦你忧心!”说着,拂袖而去。

黛玉站在花园门口,望着宝玉离去的身影,摇头叹了口气,独自出了贾府大门上车而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