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食同样也有食客早早地等在了门口。
不过此时国子监尚未散学,等着的都是老食客,见沈春蕙打开门,便笑呵呵地跟她打招呼。
“大娘子,晚食的菜够的吧,没做得像早食那样少了吧,今早好多人都说没吃上呢。”有人半开玩笑似的道。
沈春蕙笑道:“肯定够,你们来这么早,要是都没得吃,我看我也别做生意了,关门回家种田去得了。”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有人捧腹笑道:“那不能,你回家种田了,我们吃什么。”
沈春蕙也笑了起来,又大声道:“今儿有葱油鸡丝、水晶猪蹄、凉拌胡瓜、凉面、红豆沙、杨梅酥山酪和香辣田螺,你们想吃点什么,量管够!”
紫苏炒田螺卖了好一阵子,现在换了口味,换成了香辣田螺,不过同样的受人欢迎。
大多数食客都爱点上一份,就着小酒吃。
他们纷纷开始点菜。
“我要份水晶猪蹄还有凉面,红豆沙也来一碗!”
“我要一碟田螺,再来一壶杨梅酒……”
雅间的食客还没有来,沈春蕙和孙六娘一起招呼他们。
今日做的都是凉菜,像葱油鸡丝、凉拌胡瓜和凉面都是拌好的了,直接装盘摆个好看的造型就可以端出来了。
水晶猪蹄也已经切好整整齐齐地摆在大瓷盆里了,只需拿出来摆盘就好。
因此上菜的速度极快,不一会儿菜就上齐了,沈春蕙反倒闲下来了,侧身靠着柜台,手指一下一下地敲着貔貅的头。
李二郎今早过来见人太多,便主动请缨当了一回上菜小二,想着晚食人应该更多,便早早地来了,不料还没进门就见蕙姐儿这般空闲,不由得疑惑地问:“现在不忙吗?”他进门便侧头往另一边瞧了一眼,见大半的位置坐了人,心中疑惑更甚。
沈春蕙遥遥地指了指食客桌上的吃食,“你看他们桌上吃的是什么?”
李二郎一拍脑袋,“还得是你们脑瓜子聪明。”
沈春蕙笑道:“你想吃什么?还是一样来一份?我去给你拿。”不等他说话,她又道,“国子监还没有散学,现在人还不多,等人多了六娘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玉娘又要看店,也只能麻烦你了。”
李二郎爽快地应下:“行,我尽量快点吃,田螺给我留着,我回去的时候再买壶酒来下酒吃。”
“酒不用买,我们请你吃。”沈春蕙说了一句便往传菜口走去。
然而还没等到国子监散学,人就多起来了,开始排队了,李二郎迅速吃好晚食,便提着木桶去收拾碟子碗筷,见门外有人来就去他们发竹片,有人走了就去喊号。
他刚喊完一个号,转头发现街口方向来了乌泱泱一群人,吓了一大跳,细看见个个都是年轻郎君,还穿着国子监的衣袍。
李二郎咽了咽口水,抬眸就见有人直直地冲过来了。
他连忙张开手臂,声嘶力竭地喊道:“排队,没有位置了,排队排队!”
人群中顿时传来阵阵哀嚎。
“又没位置了,怎么又没有位置了!”
“我都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先溜了,怎么还要排队啊!”
为首的年轻郎君是个机灵的,脑子一转,就对李二郎道:“我想外带,可以先点菜吗?”
李二郎摇了摇头,“晚食不能外带,以后就算可以外带,也要和堂食的人一起排队,早食也是这样!”今早将堂食和外带分开排队是六娘的主意,这主意并不好,一个不慎就乱得很,所以现在是拨乱反正了。
年轻郎君满脸失望,但又不忍离去,拿了竹片就往旁边等着去了。
李二郎给他们发了竹片,便马不停蹄地去收拾碗筷,方才有四五个人吃完走了,桌上的碗筷还等着他收拾呢。
等他把碗筷收好,桌子擦好,又匆匆忙忙地到门口来喊号。
号才喊完,就又有人来了,只好让他们稍等一会,先领着食客去里边坐下。
他一个人干着三样活,忙得脚不沾地,连饮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幸好没过多久雅间的菜全炒好了,宜姐儿也能腾出手来接过厨房的活计,萱娘便被派来招呼客人了。多了一人,他也有空饮口水,歇歇脚了。
今日人是真多,即使准备多了许多菜,但依然远远不够,有好多后边来的人都没有吃上。
戌时过半,最后一个食客终于走了。
往日都是未到戌时便关门了,今日足足晚了半个多时辰。
沈春蕙笑吟吟地把人送出门,回来一屁股坐在长凳上,浑身透着一股子疲惫,“累死我了,让我先歇一会。”
她们常年累日做习惯了还好,只是身体有点疲惫,但李二郎就不一样了,他年纪大了,也少干粗活,现在可不就遭殃了,腰跟被大车压过一般,又酸又痛,要不是跟前全是年轻小娘子,他都要撑着腰哎呀哎哟了。
李二郎现在只想回家躺着,让萱娘给他装好田螺和酒,拎着食盒说了一声“没什么事我就先回了。”就扶着腰走了。
沈春蕙瞅着他放在后头边走边捶腰的手,“也是难为他了,六娘你回去的时候顺路去惠民药局买几张膏药给他贴贴。”惠民药局就在巷子口那里,走几步路的距离,六娘这个月提前几日预支了工钱,搬了家,如今住得离李二郎不远。
孙六娘应下,吃了晚食,打扫好卫生,便带着杨桃杨柳回了。
才出门,就见不远处站着方才才来过的严郎君,愣了一下,就听得严郎君轻声道:“她可得闲了?”
他虽没指名道姓,孙六娘也知她指的是二娘子,笑道:“严郎君稍等一会,我这就去同二娘子说一声。”说着,她匆匆转身往回走。
萱娘正想落锁呢,听得外边的声音,拔腿就往后院跑,跑到沈春宜面前气喘吁吁地道:“二娘子,严郎君来了,就在门外,我们要请他进来吗?”
孙六娘见萱娘去了,回身朝严松解释了一句,带着满脸好奇的杨桃好杨柳先走了。
严松安静地站在巷子里,身旁不时有人走过,有人目不斜视,仿佛他不存在一般,也有人满脸好奇,把他从头看到脚,走出老远都没收回视线,他忽然觉得有些不自在,不该来这一趟。
幸好他还没有决定好要走,萱娘就打开门让他进门了。
“坐吧。”桂花树下,沈春宜招呼他坐下,倒了一杯冬瓜皮凉水放到他跟前,“冬瓜皮荷叶凉水,清热解暑,你尝尝喝不喝得惯?”
见她神色举止轻松,仿佛见到老朋友一般,严松心里有些失落,更多的是轻松,紧张的情绪也慢慢地舒缓了下来,仰头喝了一大口凉水,细细地尝了尝,才笑道:“清清爽爽,还有一股子荷叶的清香,滋味怪好的。”
沈春宜笑道:“是吧,我们以前常喝。”
冬瓜皮和荷叶都是贱物,几文钱能买上好些,抓上几片就能煮一大锅,清热消暑,利尿去腻,安南县的夏日离不开它们。在安南县,立夏一过,街边的小铺子都会在门口摆上一桶冬瓜皮荷叶凉水,让人免费取用。
炎炎夏日,一碗凉丝丝的冬瓜皮荷叶凉水下肚,浑身舒爽,暑气尽消。沈春宜喝了许多年,倒也真喜欢上了这清清淡淡的滋味。
到了燕京,除了药铺之外,大街上没有让人免费取用的凉水了。
药铺的凉水,也多与药材有关,像紫苏凉水,荷叶凉水,菊花凉水,薄荷凉水等。
冬瓜皮荷叶凉水沈春宜还没有见到过,不过也有可能是她出门少,见得少的原因,并不是燕京人不爱喝。
“应该是冬瓜吃多了,闻不得冬瓜味。”严松半开玩笑似地道。
沈春宜觉得不无道理。燕京的冬瓜价贱如泥,一文钱能买上两斤,谁家都能吃得起,还是解暑的好物,没钱的人家天天吃,吃腻了不是没有可能。
她也开玩笑似地摇头叹道:“看来我这冬瓜皮荷叶凉水是卖不上好价钱了,还是放到门口,让人随意取用,看有没有人欣赏吧。”
严松道:“二娘子大善!”
沈春宜轻笑道:“你倒是高看我了,一桶不值几文钱的凉水就能被人称一句善人,也是物有所值了。”
“论迹不论心,二娘子做的是善举,不能以钱之多少来衡量。”严松认真地道。
沈春宜笑了笑,没再接话。对于严松的来意,她能猜到几分,但不能冒昧开口,让两人落入尴尬的境地,只能耐心等待,伺机而动。
严松又抿了口凉水,才开口道:“朱媒婆那边你不用觉得为难,我会去跟她说清楚,之前是我鲁莽了,我向你道歉。”
“你又没有做对不起我的事情,不必道歉。”沈春宜摆摆手,“我没有给朱媒婆准话是因为这几日太忙,实在抽不出身来,既然你要去,我就不多跑一趟了。”她抬眸看着他,半开玩笑似地道,“你这么好的一个青年才俊,朱媒婆听到我推托之词,定要在心里骂我有眼无珠,幸好是你去,才能免我一顿唠叨。”
严松也笑了,“那你还不多考虑考虑我?”
“哎呀,这是多考虑考虑的事情么。”沈春宜微微瞪大眼睛,“要是事事都能考虑的好,那世上岂不是事事圆满,没有遗憾了?没有遗憾,哪来的圆满?”
“是啊,有遗憾,才显得圆满可贵。”严松轻叹道,仰头喝完最后一口冬瓜皮荷叶凉水,放下杯子,满脸认真,“这凉水清清凉凉的,好喝,等你哪日在门口放上一大桶了,我定要来讨上一杯喝。”
沈春宜笑道:“不用讨,你随意取用就好。”
求收藏[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1章 第 10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