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末晞传 > 第18章 代号:回声

第18章 代号:回声

2016年底,北京某艺术学院主教学楼大礼堂。暖气与窗外严寒对峙,蒸腾着令人昏沉的闷热。

数百艺考生等待专业面试。空气凝滞,混杂紧张呼吸与廉价发胶气味。苏末晞坐在人群中,指尖无意识摩挲准考证边缘。有人默诵台词,有人活动关节,有人闭目颤抖。

寂静在某个瞬间被撕裂。

礼堂广播突然响起细微的电流声。伪装成工作人员的九局特工调整了设备,一段编码过的“冬眠”次声波开始播放。

极低频δ波混合心理暗示频率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指令在神经末梢回荡:你的努力毫无意义。

五分钟后,笔和乐谱陆续滑落。

十分钟后,鼾声在礼堂各处响起。

十五分钟后,未睡着的学生眼神呆滞,集体性心理放弃如瘟疫蔓延。

苏末晞感到心脏被冰冷石块压住。童年记忆碎片闪回——舞蹈房的批评、刺眼的灯光、那双欲推她的手。这些痛苦回响形成应激的精神铠甲,与次声波产生对抗。

她指甲掐进掌心,无意识形成微弱反刍力场。前排睡着的男生突然惊醒,满脸泪水喃喃:“我的画是垃圾。”

这次攻击导致当年艺考成绩集体异常下滑。苏虽撑过攻击,表现却大打折扣,成为职业生涯又一个心结。

艺考事件七十二小时后。

一间纯白的审讯室,空气冰冷。苏末晞坐在金属椅子上,对面是一面单向玻璃。门滑开,一名身着深色制服、眼神如鹰隼的老者走了进来,档案被他随手扔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苏末晞。”老者的声音低沉,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核心,“我们监测到了‘异常回响’。就在三天前,那个考场。”

他俯身,目光锐利如刀,紧盯着她。

“礼堂里三分之二的人睡着了,剩下的也成了行尸走肉。但你,你不一样。”

他调出一段模糊的脑波数据图谱,指向一个剧烈震荡的峰值。

“当‘冬眠’信号横扫一切时,你的精神壁垒——它‘反弹’了。你无意识中保护了自己,甚至……波及了你前排那个突然惊醒的考生。”

老者身体微微前倾,压迫感扑面而来。

“我们查清了你的过去。舞蹈房的‘意外’,电视台的‘巧合’……你以为那只是运气?”

他缓缓摇头,每个字都重若千钧。

“不。2016年冬天那场考试,更不是意外。有人,用一种你看不见的武器,系统性地摧毁了你们这代人中最优秀的艺术灵魂。”

他稍作停顿,让这句话的重量完全沉淀,然后一字一顿地抛出最终选择:

“现在,我们给你一个机会。看清那武器,掌握它的力量,然后——”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打回去。”

老者的话在冰冷的空气中回荡,“打回去”三个字如同子弹上膛的脆响。

苏末晞猛地抬头,长期被质疑、被污名化的敏感让她脱口而出:“你们凭什么查我?又凭什么认为我会相信这些……”

“就凭我是朱冬冬。”

老者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能压碎质疑的重量。他缓缓坐直,整个人的气质为之一变,不再是神秘的审讯者,而像一座骤然拔地而起的山岳。

“七四九局,隶属总参。我们的职责,是网罗‘奇人’,应对那些常规力量无法理解的威胁,守卫的,是国家的战略安全与民族精神的边疆。”他目光如炬,锁定苏末晞,“而你,苏末晞,你是我们寻找已久的‘回响’。”

“九局,”他话锋一转,寒意凛冽,“你经历的一切,他们的真面目,是一个受西方敌対势力资助的超能力组织。他们伪装成文化基金会,核心战术,就是使用‘文艺兵器’——将毁灭性的精神攻击,编码在音乐、美术、乃至一场看似普通的考试里,系统性地阉割、摧毁一个文明的根基与未来。”

他指向那份档案,上面是苏末晞童年至今所有“意外”的详细记录。

“你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情感共振与精神反刍’。你能像海豚用声波探测世界一样,感知、放大甚至反射空间中蕴含的集体情感与精神创伤。艺考现场,你无意识形成的‘反刍力场’,就是证明。”

“而你之所以能在‘冬眠’攻击中保持清醒,”朱冬冬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肯定,“源于你的被动天赋——‘精神免疫’。你童年所遭受的极致精神迫害与污名化,那些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磨砺出了你最坚硬的铠甲,让你对催眠、精神污染这类攻击,拥有极高的天然抗性。”

他最后的话,更是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并且,根据我们的评估,你的潜力远不止于此。我们相信你拥有‘浴火重生’的潜质——每一次,当你在精神层面被九局击溃至濒临崩溃时,你都有可能从自身最深的创伤记忆中提取能量,完成进化,并获得对敌方此次攻击手段的永久免疫力。”

朱冬冬身体前倾,目光灼灼:

“你的痛苦,你的‘不正常’,在这里,不是瑕疵,是武器。现在,告诉我,苏末晞,‘回响’——你准备好,让你的痛苦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吗?”

地下通道的异常频率

北京某处地下通道,潮湿的空气混杂着尾气和尘埃。苏末晞抱着旧吉他,坐在冰冷的台阶上,脚边的琴盒里散落着几枚硬币。

她闭着眼,唱着一首无人听过的歌。歌词是破碎的呓语,旋律在不和谐的音阶上徘徊,像钝器反复敲打神经。这不是取悦,是宣泄。

通道里行人匆匆,却都不自觉地放缓了脚步。

一个刚下班的男人听着听着,靠墙蹲下,无声地抹起眼泪。

另一对情侣开始低声争吵,怒火莫名被点燃。

一种无形的情感瘟疫,正通过声波在空气中蔓延。

通道尽头,两名七四九局外勤人员伪装成路人,袖扣里的微型频谱仪屏幕上,苏的歌声波形正剧烈畸变,呈现出刺眼的猩红色——“情感污染”正在实时发生。

《扭曲的童谣》测试

七四九局深层隔离室。纯白,无声,绝对密闭。

房间中央悬挂着一幅画:《扭曲的童谣》。画面上,色彩艳丽的儿童轮廓以违反人体结构的方式扭结在一起,背景是看似天真实则诡异的涂鸦。常人凝视超过十分钟,会引发不可控的焦虑与幻觉。

苏末晞被带入房间。

第一分钟,她只是静静看着。

第二分钟,画中那些扭曲的线条开始像蛆虫般微微蠕动。

第三分钟,异变陡生!整幅画的色彩剧烈翻涌,所有扭曲的“儿童”猛地转过头,无数双空洞的眼睛齐刷刷钉在苏身上!紧接着,漆黑的、粘稠的液体从它们眼眶中缓缓淌下——整幅画正在对她“哭泣”。

苏末晞脸色苍白,但眼神清明。她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向前一步,抬起手,虚按在画布前。

一股无形的力场以她为中心荡开。

画中流淌的黑色泪迹开始倒流,扭曲的人形发出无声的尖啸,色彩如同被净化般逐渐褪去那层令人不安的污浊感。三分钟后,画作恢复死寂,精神污染已被反向湮灭。

精神壁垒:淬炼于恶

观察室内,心理分析师将深度催眠的记录呈递给朱冬冬。

报告中写道:“进入目标记忆宫殿,其童年遭受的‘污名化’事件(‘花露水事件’、‘电视台污蔑’、‘两万元勒索’)并未被遗忘或压抑,而是被其潜意识系统性地重构为多层、复合的精神防御工事。每一次不公与恶意,都像淬火的锤击,将她的意志锻造成型。”

分析师最后用红笔标注:

“结论:目标个体的精神,是在极致的‘人性之恶’中淬炼出的完美抗体。她对负面精神能量的抗性并非天生,而是……后天习得的生存本能,已化为她存在的底层架构。”

九局攻击:《虚无协奏曲》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灯火璀璨。舞台中央,那位备受瞩目的、年轻的俄罗斯裔女钢琴家叶卡捷琳娜指尖落下,《虚无协奏曲》的诡谲音符流淌而出。

乐曲前半段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进入中段,异变陡生。一股人耳无法捕捉的次声波暗流,如同无形的毒雾,随着旋律弥散开来,精准地撩拨着每位听众心底最隐秘的恐惧与自我怀疑——你的存在毫无意义,你的热爱尽是虚妄。

现场失控

观众席开始躁动。一位衣着考究的绅士默默摘下眼镜,任泪水横流;旁边的女士开始无意识地撕扯自己的丝绸披肩,眼神空洞;压抑的抽泣声、绝望的叹息声在辉煌的厅堂中此起彼伏。集体性的精神崩溃如同瘟疫般蔓延。

“回响”的反击

苏末晞以工作人员身份潜伏在侧台阴影中。她闭上双眼,不再用耳朵去“听”,而是用整个精神去“感知”。在她的意识世界里,整个音乐厅化作了巨大的共鸣箱,那些充满恶意的频率如同黑色的潮水,汹涌澎湃。

她没有试图去阻挡这潮水。

她潜入自身记忆的最深处,精准地捕捉到那个被全校孤立、站在操场中央承受无数鄙夷目光的午后——那种冰冷刺骨的虚无感,与乐曲中的恶意频率何其相似!

“共振开始。”她心中默念。

她以自身刻骨铭心的创伤为基石,将那股外来的“虚无”之力强行捕捉、缠绕、叠加。这不是硬碰硬的对撞,而是一种更高级的扭曲与转化。她将自己的痛苦作为催化剂,注入那黑色的精神洪流之中。

悲壮的逆转

舞台上,叶卡捷琳娜的演奏愈发狂放,脸色却逐渐苍白,她感觉到自己释放出的力量正脱离掌控,如同撞上一面无形的、充满弹性的墙壁,并且……正在被反弹回来!

乐曲进入尾声。原本应坠入永恒沉寂的绝望旋律,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奇异的转向,音符间滋生出一股悲怆而坚韧的力量,仿佛在无边黑暗中硬生生凿出了一丝微光。观众们仍在流泪,但那不再是自我放弃的泪水,而是经历巨大痛苦后宣泄与共鸣的释放。

反噬

当最后一个沉重的和弦敲响,叶卡捷琳娜身体猛地一颤,一口鲜血毫无预兆地喷溅在黑白琴键上,刺目惊心。她整个人软倒在地,昏迷不醒——她被她自己释放、却被苏末晞扭曲反弹的精神武器,彻底反噬。

侧台阴影里,苏末晞缓缓睁开双眼,脸色同样苍白,但眼神锐利如初生的鹰隼。

首战,告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