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莫惜金缕衣 > 第19章 帝崩疑雲多

第19章 帝崩疑雲多

大唐元和十五年阴历正月二十六日(西元820年阳历二月十三日),义成节度使刘悟入朝 ,进宫拜见了当朝天子李纯。这是李纯自从因病取消元旦大朝会以来,首次接见臣子。众臣风闻了,皆判断皇帝的病情必定已有起色,应有希望康复。

孰料,次日(西元820年阳历二月十四日)清晨,大明宫的中和殿陡然发出了一阵杂乱的噪音,似乎有兵器撞击,也有人声嘶喊。稍后,中和殿归于平静,却有宦官出来宣告皇帝驾崩!

当在后宫位居二品德仪的杜秋惊闻噩耗时,她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问题赫然是:昨夜轮到去中和殿值夜的妃嫔是谁?

如果杜秋没记错轮班顺序,她记得那位妃嫔应是贵妃郭莹。正因为最后守在皇帝病榻旁边的妃嫔是郭莹,所以,杜秋不禁怀疑:龙体最近几天分明好转了不少,曾让自己庆幸祷告灵验了,为什么却突然断气了呢?会不会是,郭莹主谋策划的一场动乱所导致?

根据杜秋听到的小道消息,中和殿在破晓时分,可能经历了宦官们兵戎相见的搏斗,战胜者包括王守澄、陈弘志等人。然而,朝廷对外一字不提宦官内斗,仅仅宣布皇帝病重不治。

无论皇帝到底为何丧生,他反正已经不在人间了!杜秋明白追究无用,只能按捺满怀猜疑,唯独放任哀悼皇帝的悲痛决碮,流下了滚滚热泪…

就在杜秋落泪不止之际,她风闻受封右武卫大将军的宦官梁守谦一刀刺杀了澧王李恽。在同一天之内,梁守谦也跟王守澄、陈弘志联手除掉了向来支持李恽的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

这一项接一项武装行动进展得太快了,实在像是早有预谋,才使得李恽和吐突承璀那一方猝不及防,双方交锋结果一面倒。倘若太子党这一边的宦官们果真事先布置了兵力,那么,他们是太受不了皇帝中毒后喜怒无常、动辄惩罚,以致宁愿提前促使太子登上皇位,就自动自发作乱?还是收取了郭莹的贿赂,而听命于郭莹与李恒母子?

忽然间,杜秋记起了元夕那一夜,李恒本来预备待在中和殿,却被他母妃派遣宫女来传唤到贵妃寝宫去了。宫女传话表示贵妃娘娘有要事必须跟太子殿下商量,难道那不是藉口,而是实话?难道,郭莹要跟李恒“商量”的“要事”,就是如何买通宦官?

倘若从郭莹的角度来看,李纯既不曾爱过郭莹,又已有多年不再碰郭莹,而且在名份上,尽管郭莹曾是李纯登基前的正妃,但自从李纯登基以来,郭莹却一直不得正式入主中宫,那么,郭莹怎会想要李纯安然渡过这一关呢?李纯活下来,对郭莹一点好处也没有。倒是李纯一旦去了,郭莹所生的李恒继位,郭莹就必定是太后,身后也将会有皇后的谥号。郭莹梦寐以求的后位,唯有在李纯身后才得以荣登!杜秋分析至此,就能断定:郭莹不会顾念夫妻之情!

不过,虽然凭着杜秋对郭莹的了解,足以推论郭莹八成是太子党宦官们的幕后主使人,但杜秋却很不愿意相信,李恒也参予了他们的密谋,不惜弑父杀兄!或许由于每次见面,李恒总对杜秋甜言蜜语,留给了杜秋良好的印象,杜秋总觉得李恒本性纯真,一点也不像他那位老谋深算的母妃。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李恒受到了那些涉嫌弑君的宦官们拥戴。李恒于闰正月初三(阳历二月二十日)在太极殿登基。

李恒将父皇暴崩完全归咎于丹药中毒,下令杖杀方士柳泌与僧人大通。李恒还想处决举荐柳泌的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镈,但看在某些大臣求情份上,从宽处置,只贬谪皇甫镈为崖州司户。

既然公诸于世的先帝崩殂原因与宦官无关,那几名发动禁军内斗的宦官就都没受审查,反而都升了官。纵然宫廷内外有些人不信官方说法,却无人提出抗议。

李恒一旦处理完毕父皇的命案,就急着册封母后为皇太后,在宣政殿前庭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这一天,百官都来道贺,朝廷命妇们也都到光顺门外来行礼。太后郭莹享尽了风光,弥补了十多年未能当上皇后的憾恨。她的两位兄长也顺势高升了。新皇帝李恒提拔大舅舅郭钊为刑部尚书,二舅舅郭鏦为金吾大将军。

有了舅家在文、武两方面撑腰,李恒自觉政权日趋稳固,竟在阴历二月突发奇想,从吉利的春分日,亦即阴历二月五日(阳历三月二十二日)开始,改元永新。本来皇帝继位都等到次年才换年号。李恒打破了惯例,难免引起了群臣反对。李恒起初不为所动,但就连他两位舅舅都提出了异议,总算说服了李恒把年号改回元和。

这时候,先帝李纯仍然停灵于皇宫中。先帝的妃嫔们除了已荣升太后的郭莹以外,都必须轮班去灵堂守夜。新皇帝李恒则每晚都在晚膳后去祭拜。

先帝灵堂夜夜灯火通明。李恒通常来去匆匆。只有轮到杜秋值班的夜晚,李恒会在叩拜过父皇灵柩之后逗留。

杜秋一身缟素,看在李恒眼里,比起五颜六色的宫服,另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尤其因为杜秋在守丧时期脂粉不施,更让李恒发现杜秋的天然肤色有多么白皙。尽管杜秋生育过后留下的胎斑并未全消,但那几粒小小的淡褐色斑点实在瑕不掩瑜。

“瞧你,简直像是羊脂白玉刻出来的雕像!”李恒忍不住赞叹道:“从前还以为,你大概稍微涂了一点粉,只是涂得很薄,而像是没擦粉。今夜才看出来,你天生肤色就是这么白!”

杜秋听了,真不知该如何反应,只好默默低下了头。隔了片刻,杜秋才缓缓开口:“时候不早了,皇上尽过了孝心,可要回寝宫去安歇了吧?”

“你别老是赶朕走!”李恒低声嘀咕道:“下人都退出去了,这灵堂里没别人。你不妨陪朕说说话。”

“皇上可以谈话的对象很多,何需庶母陪伴呢?”杜秋婉拒道。

“你别动不动提出你的庶母身份!”李恒提示道:“你只不过比朕大九岁而已,还不到十岁,根本不够作朕的长辈。还好我们不在民间!假如在民间,朕就得喊你姨娘,那怎么喊得出口?对了,朕叫你秋娘如何?或者,你是否比较喜欢父皇为你取的表字仲阳?”

“随皇上高兴怎么喊吧!”杜秋彬彬有礼答道。

“那朕就叫你秋娘!”李恒略带兴奋说道:“秋娘,很多人都说你歌舞乐器样样精通。可是,朕只听过你吹紫箫而已,既从没听过你唱歌,也没看过你跳舞。等到朕守孝期满之后,你可要让朕好好饱一饱眼福,还有耳福。”

“这,恐怕办不到吧!”杜秋轻叹道:“皇上知道的,秋娘的亲生儿子早已交给太后抚养了,而按照本朝的宫廷制度,二品以上的先帝妃嫔如果没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照料,也没有成年的儿子予以奉养,就一概必须为先帝守陵。说来,这比起二品以下的美人、才人必得出家,已经算是幸运了!”

“本朝的宫廷制度确实有那些规矩,不过并非不能变通。”李恒认真回道:“为了你,朕特地调阅了宫廷档案,看看有没有过例外,结果当真找到了一个例外!高祖皇帝的薛婕妤位居二品以下,按律该要出家,但是太宗皇帝留她在宫中。”

“真的?”杜秋讶然问道:“薛婕妤是如何得以破例呢?”

“太宗皇帝任用薛婕妤作为皇子的保姆,兼启蒙教师,称为傅姆。”李恒照实答道:“这既有前例,朕绝对可以照做。”

“那么,先帝赐予封号的妃嫔虽不多,却也不算很少,皇上是否都要留下来充任保姆呢?”杜秋探问道。

“不,朕只会留你一个。”李恒简答。

“这样行得通吗?”杜秋迟疑问道:“会不会惹人说闲话?”

“谁敢乱说闲话,就不要命了!”李恒斩钉截铁答道:“若连这点小事,朕都做不了主,朕还算什么皇帝?再说,这是后宫之内的小事,又不是要你母仪天下,朝廷大臣不会过问。”

“是!秋娘多谢皇上!”杜秋赶快恭谨致谢。

“朕不要你谢,朕只要你以后见到朕,别总这么紧张就好了。”李恒由衷说道:“现在倒是不能怪你诚惶诚恐,今夜你有守夜的任务,朕就不多待了。好在来日方长,朕不急。你安心守夜吧!朕回寝宫去了。”

诚恳的话声方落,李恒就举步往外走了。杜秋屈身恭送皇帝,表面平静,内心却忐忑不已…

杜秋看得出来,李恒是真心要将秋娘留在皇宫中。如果真能留得下来,那当然比去守陵要好过太多了!只是在皇宫中,令出必行的并不止李恒一人,李恒多少得要听从他的母后,而郭莹会不会容不下昔日的情敌呢?

念及郭莹,杜秋未免顿感头痛,甚至觉得:需要应付郭莹,恐怕还不如去守陵算了,省心一些!然而,唯有留在皇宫中,未来才有机会见得到亲生的恂儿啊!杜秋转念至此,就衷心盼望:李恒将会真有办法实现诺言,留下秋娘…

关于李纯驾崩的过程,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认为是郭妃主谋,本书作者深以为然。若论动机,郭妃确实最有动机要谋害李纯。

另外,李纯驾崩后,杜秋娘以保姆身份留在皇宫中,原因必不单纯。杜秋娘并不像唐高祖的薛婕妤那样以才学取胜,而适合作为皇子的启蒙教师。宫廷实在不需要像杜秋娘这种长相美艳、精通歌舞的女人来当保姆,而且要找保姆也容易得很,何必任用杜秋娘为保姆?这个问题似乎从没人提出过。本书作者算是发掘了尘封于正史之中的一段秘密恋情...

本书是《惊世殊宠》系列第七部,女主角是唐宪宗时代宠冠后宫的杜秋娘。杜秋娘与李恒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应是本书最精彩的部份。敬请关注!本书连载期间多半在中国的周五、美国的周四更新。欢迎按时追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帝崩疑雲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