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莫惜金缕衣 > 第30章 名臣受诬告

第30章 名臣受诬告

大唐大和八年(西元834年)深秋,原任中书侍郎的李德裕被贬出京,降职为他一度担任过的浙西观察使,治所在润州(后世的江苏省镇江市)。李德裕前往润州之前,收到了皇帝的诏书,命令他到任后要妥善安置曾任漳王傅姆的杜秋。于是,李德裕走马上任不久,就指示部属去安排杜秋迁往润州城外一所道观。

等到获报杜秋已在道观安顿了下来,李德裕不期然想到了据说杜秋年轻时相貌很美,可比杨贵妃。李德裕出于好奇心,就派人去通知道观,要在下个旬休日见一见杜秋。

由于杜秋自知一年多以前的素颜曾让堂弟杜牧看了觉得很老,这次在李德裕到访之前,杜秋特地用黑豆汁染黑了两鬓白发,也抹粉来遮盖黑眼圈,以及天癸将竭(体内激素不稳定)所导致的斑点。在梳妆的过程中,杜秋未免感慨万千,回顾过去李纯、李恒两位先帝在世时,自己去面圣,通常都不施脂粉!

尽管杜秋从未读过诗人张祜的绝句《集灵台》,她在三十七八岁之前可都仗着天生肤色白净,恰如《集灵台》描写虢国夫人那两句“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化妆只需要画一画黛眉、抹一抹红唇即可,最多在胎斑褪去后所剩餘少许小粒淡褐色痕迹上面轻按一点点粉来遮掩,而不必整脸涂粉。为什么岁月流去无痕,却会在原本宛如白玉的肌肤上留下明显的瑕疵呢?

杜秋怀着惆怅的心情,走向道观附设的会客亭。这座会客亭位于道观院墙外一侧,有长青的翠竹掩映,在初冬时节的阴天下午,特显幽静。

李德裕坐在亭子内,眼看杜秋姗姗走来,还有一名小厮跟在后面来送热茶。李德裕初见杜秋,感想倒与杜牧恰恰相反,直觉杜秋比自己原先想像中年轻!

或许,这其中原因不止于杜秋薄施脂粉和稍染鬓发,李德裕本身的岁数也是一大因素。相对于比杜秋小十七岁的杜牧,李德裕只比杜秋小一岁,无异于同龄人,而李德裕的正妻刘致柔还比李德裕小一岁,亦即比杜秋小两岁,但刘致柔的下颔较鬆,肌肤状态不如杜秋。既然李德裕心目中的对照组是刘致柔以及另一些他所熟识的四十多岁妇女,就看不出杜秋虚岁已有四十九,而估计杜秋还不到四十五。杜秋五官原有的美丽也都还依稀让李德裕看得出来。

正在李德裕欣赏杜秋犹存的风韵之际,杜秋瞧见了李德裕的眼袋,不禁油然记起了李恒的眼袋。当然,虚岁四十八的李德裕有眼袋很正常,不像李恒早在少年时代就有,但是,类似的肿泡形眼袋却不知为何,带给了杜秋一阵难以形容的亲切感!

杜秋走到了李德裕面前,正要行礼,却被李德裕以手势拦阻了。

“杜傅姆不必多礼!”李德裕爽快说道:“据本官所知,杜傅姆曾是宪宗皇帝的二品德仪,而本官在宦海浮沉,官阶品级上上下下,干脆不放在心上了。请杜傅姆跟本官平起平坐吧!”

“是!多谢李大人不弃!“ 杜秋彬彬有礼回道。

杜秋坐到了李德裕对面的座位上,先以庄重的目光望向李德裕,才谨慎问道:“请问李大人,今日来访,是否有事赐教?”

“噢,那倒没有。”李德裕莞尔笑道:“本官只想来看看,这所道观的环境可还过得去,才好向皇上交代。毕竟,要选一所道观,让杜傅姆作为安身立命之处,乃是皇上的圣意。”

“这正是秋娘不解的问题。”杜秋小心翼翼问道:“秋娘何德何能,何足让皇上费心呢?”

“本官也不太明白,倒想问杜傅姆,谁有可能为杜傅姆在皇上面前进言呢?”李德裕反问。

李德裕此问令杜秋想到了三弟杜悰。既然杜悰是当朝天子李昂的姑父,应能找得到机会私下求见皇帝。会不会,杜悰对皇帝坦白讲出了杜傅姆实为京兆杜氏家族女儿,博取了皇帝同情?

杜秋有鉴于杜悰曾经委讬杜牧探访姐姐,晓得杜悰很关心姐姐,由此判断:杜悰八成会去跪求皇帝施恩于姐姐。然而,杜秋不想对初次见面的李德裕透露自己的身世,就仅仅摇了摇头,淡淡一笑。

杜秋的笑容虽不如从前美艳,却依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媚态,加上饱经沧桑所带来的韵味,顿时令李德裕心中一动!自从李德裕的愛妾徐盼在大和三年(西元829年)病故之后,这五年来,李德裕都以为自己再也不会为任何女人动心了…

徐盼也是润州人,名字的盼字来自于一双流盼生辉的大眼睛,纵然眼神比较纯真,并无杜秋的成熟风情,却因为两人眼睛都大,而显得眼形有些相似。尽管杜秋目前上眼皮鬆弛,眼睛变小了些许,但比起一般女人的眼睛还是较大,以致引起了李德裕联想:假如盼盼能活得过四十岁,会像或是不像眼前杜秋的模样?

移情作用使得李德裕开始找藉口,尽量在旬休日携带一些礼物来给杜秋,讬辞杜傅姆既是皇上指名要确保衣食无忧之人,自己理当多加关照。杜秋则看得出李德裕的用心,却推不掉李德裕的热心,只能装糊涂。

其实,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唐朝的道观更崇尚自由,甚至放任女道士时常外宿或者让男客人留宿,更不会干涉像杜秋这种并未出家、只是寄居道观的道友。如果杜秋愿意,她很快就会变成李德裕的外室了,但是,杜秋迟迟不肯。

随着冬日天气渐寒,道观院墙外面的会客亭变得太冷,不宜招待客人,杜秋不得不请李德裕进入道观别院内自己所住套房的外间小厅,对坐于暖炉旁边喝茶。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要擦出火花真是太容易了!偏偏,杜秋言行举止都特别谨守分寸,让李德裕抓不到任何可趁之机,乃致每一次话过了家常、用过了茶点,李德裕就不好意思不怅然告辞…

尽管如此,李德裕还是很喜欢跟杜秋聊天。杜秋非常了解男人心理,总在李德裕自述某些经历之时,使用不像谄媚的含蓄语句赞扬李德裕的成就,往往令李德裕心花怒放,也就乐此不疲。官府一个月三个旬休日,李德裕至少会抽出两个来会见杜秋。

两三个月过后,阴历新年来临。在年假期间,李德裕都陪伴着家人,没来找杜秋。杜秋则原本计划去巢县,要和视如亲生儿子的李凑一起过年,不料身受宦官监管的李凑回信告知:巢县公府不能接待任何访客。杜秋未能成行,留在不庆祝凡俗年节的道观,大年夜过得冷冷清清,未免深感落寞,而期待尽快再见到李德裕...

直到大和九年阴历正月二十日(西元835年阳历二月二十一日),李德裕才终于又来访。他感受到了杜秋乍见他的兴奋眼神,也很开心,就提议趁着天晴,两人一道出去走走。

时值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连日多雨,难得放晴。虽然春寒料峭,大地却已回春,郊外许多杏树都开满了从粉白、粉红到嫣红的各色杏花。

李德裕刻意攀折了一枝繁花朵朵的红杏,递给了杜秋,并且含笑说道:“送你回去插花。”

“谢谢!”杜秋粲然笑着道谢:“陋室之中,只要插上了一枝花,气氛就不一样了。”

“就是啊!”李德裕开朗笑道:“人生不止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该有琴棋书画诗酒花。之前我每次来探望你,都只管问你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未免太俗气了!早该问问你心情如何才对。你独自住在道观一个小小的别院,是不是太寂寞了?要不要去住女道士宿舍?”

“感谢李大人这般为秋娘设想!”杜秋委婉回道:“不过不用麻烦了!住别院原本是依照秋娘所提出的请求,因为,秋娘愛吹紫竹箫,如果去住女道士宿舍,只怕会打扰她们清修。”

“你会吹紫竹箫?”李德裕顿感惊喜,脱口说道:“我曾有个小妾,她也很会吹紫竹箫。”

“为什么说曾有?”杜秋不由自主问出了口,才唯恐不妥,但来不及收回了。

“她不慎小产,出血过多,回天乏术。”李德裕黯然答道。

“啊!真抱歉,提起李大人的伤心事了。”杜秋连忙道歉。

“没事!她去了快六年了,我总该慢慢适应没有她的日子。”李德裕尽量压抑着情绪波动,平静回道:“只不过,她给了我将近七年美好时光,很难淡忘,我也不愿淡忘。今生今世,我大概不会再纳妾了。”

“李大人这样念旧的情怀,秋娘很能体会。”杜秋柔声附和道:“秋娘铭记着先帝的恩情,固然未曾去为先帝守陵,这些年却一直为先帝守节,准备守一辈子。”

杜秋此言所指的先帝是穆宗李恒,但李德裕听了,当然会以为那是宪宗李纯。杜秋故意引导李德裕去那样断定,也有意藉此,不着痕迹打消李德裕对秋娘多少怀有的非份之想。

果然,李德裕的反应正如杜秋所愿。不过,李德裕并未因此就再也不见杜秋了。他虽没在阴历正月第三个旬休日出现,却在阴历二月的第二个旬休日来了。他的想法是,不妨减少相见次数,改成一个月只见一次。

李德裕仍然很欣赏杜秋,而认为即使无法要杜秋作外室,两人保持无关性别的友谊也无妨。何况,李德裕懂得女人心趋向于日久生情,就没有彻底放弃。

后来在阴历三月,李德裕还是打算在第二个旬休日去找杜秋。不料在那之前,李德裕就因为被人发现与杜秋来往,而被告了御状!

左丞王璠和户部侍郎李汉联名上书,控诉李德裕在润州以大量财物贿赂曾任漳王傅姆的杜秋。他们的结论是,李德裕必定有心巴结从漳王降为巢县公的李凑,图谋不轨。

青年皇帝李昂为此传召李德裕回京。等到李德裕抵达京城长安,李昂就在阴历四月于蓬莱殿召集王涯、李固言、路随、王璠、李汉、郑注等大臣,当着他们的面,质问李德裕,也征询大臣们的意见。

王璠、李汉极力诬蔑李德裕,强调李德裕若非意图襄助巢县公东山再起,实在毫无必要常去探视杜秋。李德裕百口莫辩。他于情于理,都不该谎称自己和理应为宪宗皇帝守贞的杜秋之间有私情。那么,他还能提出什么足以服众的理由?

所幸,皇帝信任的路随拼命担保李德裕无辜,而王璠、李汉等人也提不出李德裕谋反的具体证据。李德裕终究没有获罪,但被降职为太子宾客,调往东都洛阳。

李德裕到了洛阳以后,写了一封长信给杜秋,详述自己蒙冤受审的前因后果,也表示希望将来还有机会重逢。杜秋则只回了一封短简,祝福李大人阖府平安。这时候,杜秋根本无心去预测未来能否再见李德裕,只顾祈求上苍:千万别让李凑遭到池鱼之殃啊!

杜秋深知,帝王心理有多么容不下一粒沙!经过四年前的宋申锡一案,李昂对李凑已有猜忌,如今再加上李德裕一案,李昂对李凑可会更加疑心?这是杜秋最烦恼的问题,导致她频频惶惑自问,日夜不宁…

本章所描写李德裕遵照圣旨去安置杜秋,以及后来因与杜秋走得太近而遭到奸臣诬告,皆是依据史实。这正是本书作者认为杜秋身世不凡的最主要原因,不然皇帝没必要善待已被贬归故乡的杜秋。显然朝廷中有人为杜秋进言。杜秋在返乡之后所受到的官方关注,加上杜牧的探访,很能让人推测杜秋与京兆杜氏应有渊源。这就是为何本书作者大胆假设杜秋是杜式方的私生女。

此外,本章所提到李德裕的早逝愛妾徐氏也是确有其人。本书作者总尽量促使书中细节符合正史记载。

本书是《惊世殊宠》系列第七部,女主角是唐宪宗时代宠冠后宫的杜秋娘。连载期间多半在中国的周五、美国的周四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追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名臣受诬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六十二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