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田几人果然回来的早了些。
吃过晚饭,肖玉树和黄燕围着喂牛,猪圈里时不时传来哞哞的叫声。
屋里,肖玉桃围着小盒写写画画,何田田在旁边纳着针线,油灯上的小火苗左右摇晃,时不时噼啪两声。
何田田见她一脸兴奋的描图案,有些好奇:“又整了些什么新玩意儿?”
“娘你看!”肖玉桃把几个小木盒推到她面前,五个一摞,严丝合缝,“这是陈济川做的套盒,我想在上面画缠枝梅花,再整个红漆描金——大的放针线,小的放首饰,放家里多漂亮呀!”
何田田一愣,拿过手里的针线笸箩,小小的一个:“咱家的针线首饰全在这里了,也用不上你这个盒子吧。”
肖玉桃用手指拨了拨半圆的笸箩,确实够用了,她们娘仨,一共就两对耳环,一只玉镯子,哪用得上这样精致的小盒呢?
肖玉桃还想挣扎一下,这明明是无印名创的爆款套盒啊,怎么会毫无用武之地呢:“娘你说我要是拿去卖呢?”
“那可得卖给官家娘子了,咱们这些个庄户人,就算买了,也没东西往里头搁啊。”
何田田倒是想起来一桩别的事,放下手上的针线,小声说:“过几天就是燕子的生辰了。我想着,今年种快播完了,到时候也没啥好忙的。娘想着用你那一百钱,买点猪肉,再杀只鸡,给燕子做一顿好的,再买件衣裳,你看行不?”
肖玉桃算算日子,才惊觉已经是五月了,连忙点头:“我在陈济川那还有两百钱,明日我一并拿来。咱一家子都去镇上吃吧,我记得燕燕早就想去城里瞧瞧了。”
何田田想了想:“那你把陈济川也叫上吧,这孩子总一个人,也怪可怜的。”
肖玉桃应了。
套盒暂时搁置了,她也没什么事做,想跟何田田一起补衣服,却被打了手,赶到了院里吹风。
黄燕戳戳肖玉树,凑近了小声道:“你发现没有,桃桃姐自从卖了小碗以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肖玉树回头看,姐姐正坐在门槛上,托着腮看月亮,半响才回过头:“哪不一样了?”
黄燕直捣肖玉树的胳膊:“你咋啥都看不出来,精气神,精气神不一样了啊,桃桃姐人都放光了!”
肖玉树挠挠头,姐就是笑得多了嘛,人哪能发光啊,又不是油灯。
---
陈济川一个人在家,正将杂物间的几张大木板全都抱出来,放在院里通风,一只小黑狗左蹦右跳着跟着他。
天气渐暖,之前的几只大狗都走了,许是更喜欢当侠客,在田野流浪。
只剩下这只最小的小黑,形影不离的跟着他。
陈济川两手抱着木板,脚下躲着小黑,走得小心翼翼,半响才搬完。
这些板子都涂过三遍油了,明日就能着手拼装了。
暖白的月光洒在院里,照出了他笑意盈盈的脸。
他又掀开了井盖,趁着还有些亮光,准备修水井。
屋里坏成这样,他怎么娶玉桃,怎么过日子呢。
陈济川看着发白的月亮,轻叹一声,又低下头继续做活了。
他伸头望了望,井壁没有损坏,井水也没干涸,只是不知井底的小龟是否还活着。
从前水井落成时,爹爹庄重的往里放了一只小龟。
如果乌龟还活着,说明水没变坏。如果乌龟死了,就说明水质变坏,不能喝了。
陈济川围着水井转了一圈,终于瞧见水里有块不正常的深色,那大概就是小龟了,瞧着长大了许多。
看来只有井口塌了。
陈济川有些奇怪,汲水的辘轳是木头做的,烂了还算正常,石头垒的井口,怎么也能塌了。
虽不知道原因,但陈济川还是动手修建。
他先彻底拆了辘轳,木头都坏了,绳子也受了风蚀,一抻就断了,这上面是彻底没什么能用的了。
丢开这些破木头,他反身查看井口,贴地的地方堆了许多跌落的石块,有大有小。
兴许是风沙侵蚀,才让石围栏倒了。
他拿来榔头棒子,敲打起井口。
之前家里打井的时候,陈济川才丁点大,不知道大人们忙里忙外的是在做什么。
等到今天他来拆这口井,才感觉到了父亲曾经的用心。
围成一圈的井栏已经看不出是什么木头了,全被水汽熏成了深深的黑色,每条缝隙中都藏着绿色的苔藓,看的陈济川头皮发麻。
原来是因为井栏烂了,石头这才支撑不住。
陈济川先推开石头,再拆除井栏。
父亲陈进做的井栏,木头打底,石块加固,很有木匠的特色。
陈济川推断,应是先削尖了圆木,再深深插入抹平的泥地。他伸手比划了一下,每个圆木间隔约摸两扎长。
一般的人家,做到这里就开始砌石头了,父亲还在圆木之间加上了小支架,每两根圆木之间都由一个“工”字型的构件连接,榫卯相接,十分精巧。
陈济川看着残存的两根完好的构件,忍着霉味研究了半天,才舍得拆掉。
全都拆完了,陈济川拿出铲子,先清走碎石,铺上细土,再用铲子拍平土地,最后洒了些水。
铺平的黄土中间一个黑乎乎的大洞,他本来还担心小黑乱跑,不小心掉进去。
却不知什么时候,原本还在他脚边追着石头疯跑的小黑,已经趴在不远处睡着了。
他轻轻走回屋里,从角落挑了六根大小合适的木头,削了起来。
只是要削的尖些,这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踩着旋车,没一会就得到了六根尖尖的立柱。
削这个“工”字型的构件有些费力,他换了好几把刀,才削出差不多的。
月色明亮,他准备一鼓作气装好。
陈济川先比划好了位置,在铺过细土的地上圈好标记,就开始埋井栏。
按次序戳在地上,他回头看了一眼睡的正香的小狗,想将它抱回屋里。
不曾想刚一靠近,小黑的耳朵刷的立起,登时就站起来了,瞧见是他,这才开心的摇起了尾巴。
他摸摸小黑的脑袋,这才回去,抡起锤子敲这些立柱。大锤落下,发出咚咚的响声,吓得小黑跳起来汪汪大叫。
直到第一根立柱差不多到他的膝盖高时,陈济川擦了擦汗,还好,手艺还在,没有敲歪。
余下的几根也都敲到了相同的高度。
他从石堆里捡了些还能用的,肯定不够,他准备先垒一半,明日再出去找些其他的。
正捡着石头,敲门声响起,小黑汪汪大叫。
陈济川在院墙边瞧见来人,忙去开了门。
来人身形瘦小,一张粉雕玉琢的娃娃脸,朱唇皓齿,活像年画里走出来的小郎君。
小郎君名叫李宝,是陈济川从前书院里的同窗。
李宝见院里铺的满满当当,一时好奇:“子舟兄,这是做什么呢?”。
陈济川:“家里空荡荡的,我想着打几件家具。”
李宝表面点点头,心说你一个人,哪用得着这么多,难不成真想在这个小地方扎根了?
不过李宝也不好多言。
两人坐在树墩小桌旁,李宝摸着自己屁股下面那张薄薄的席子,打趣道:“子舟兄,你这是效仿先贤,苦修明志呢?”
“若珍,别嘲笑我了,我有几个钱你还不清楚吗?交代你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李宝看着对面之人身上的粗布青衫,收起玩笑,从怀中掏出一个绣工精致的锦囊:“已办妥了,这是五十两银子。”
“这么快。”陈济川接过,眼睛睁的更大了几分,“竟有这么多?”
当初他离家时,从家中拿走了属于自己的一半财物,却无处出手,这才想到同窗李宝,请他帮忙处理。
自己拿着为数不多的现银,赶来肖家村提亲。
他分明记得,当初拿到的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字画,和一些首饰,他估摸着最多能卖二十几两,现下竟多出这样多。
他猜测是若珍自己补贴了不少。
不过有了这些钱,他终于可以修缮房子,三媒六聘,风风光光的迎娶玉桃了。
“若珍,多谢你。”他掏出十两银子递给李宝,“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却难。”
李宝见陈济川要掏出银子,忙伸手去摁,硬是不肯接:“子舟兄,你这是做什么,当年你那样帮我,这份恩情我一直记得。你若是这样,我就要翻脸了。”
“可你来回车马,请客做东,都要用钱。”
“子舟兄,你莫要小瞧绸缎行老板的公子,我家虽比不上苏记,但也是汴京城里排得上号的铺子。”
李宝神情坚定,硬是不收,陈济川只好作罢,在心里记下这份情谊。
正事办完,李宝在陈济川的屋子里转来转去,摸摸墙皮,踩踩地板,心里暗自琢磨,早知道这里破成这样,他就该再多带点银子。
多日未见,两人就着小灯促膝而谈。
陈济川听闻自己哥哥当夜就报了官。
李宝要躲着官府,悄悄处理,定是十分为难。
自己还叫他一个富家公子,半夜跋山涉水到这小地方来给他送钱,与他同在这薄薄的铺盖上对付一晚,陈济川更是过意不去。
将铺盖往外多送了些,指望李宝能睡的舒服些。
李宝倒不拘小节。
他是家中独子,长这么大,也没什么兄弟,自从陈济川在书院救下他,替他扛了那样多的欺辱,他早已将陈济川当做自己的哥哥。
更何况他从未打过地铺,如今是第一次睡在这黑洞洞,又四面透风的屋里,竟觉得十分新奇。
他抱着薄被,笑得眼睛弯弯:“子舟兄,你说我们像不像志怪故事里,露宿破庙的书生?说不定半夜还会有离魂倩女,来与我们幽会。”
陈济川抖被子的手一顿,他这屋子,当真这样破败吗?
他明日一定要好好收拾!
“胡说什么,明日一大早你就回家去。走得晚了,路上的日头能把你这细皮嫩肉给晒脱了皮。”陈济川恐吓道。
吓得李宝连忙护着自己的脸:“子舟,你这里连个镜子都没有,我的脸脏不脏,你给我瞧瞧。”
“晚啦,倩女早闻着你的香气来了,瞧见你的脸,恐怕已厌弃离去了。”
逗得李宝哈哈大笑,陈济川吹了小灯,各自睡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