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暮雪长歌 > 第13章 童年生长

第13章 童年生长

暮色。

裴家老宅的餐厅里灯火通明。

水晶吊灯折射出过于明亮的光,照在光可鉴人的红木餐桌上,也照在裴嘉念微微蹙起的眉心上。

这是她接手"智慧谷"项目后的第一个家庭聚餐。

父亲裴浩坐在主位,一如既往地沉默。

母亲周曦忱坐在她对面,目光如手术刀般精准地扫过她全身,最后定格在她耳垂上。

"又打新的耳洞?"周曦忱的声音不高,却让餐厅的空气瞬间凝滞,"左耳一个还不够,右耳两个,现在还要一个。裴家的继承人,不该把心思放在这些地方。"

裴嘉念握着筷子的手指微微收紧。

她今天特意选了件高领羊绒衫,就是不想让耳洞成为话题。但母亲的观察力总是这样敏锐到令人窒息。

"现在年轻人不都这样。"

她试图让语气轻松些。

"你不是'年轻人'。"

周曦忱放下汤匙,瓷器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你是鑫屹未来的掌舵人。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裴家的形象。"

又是这句话。从小到大,这句话像一道紧箍咒,时刻提醒着她的身份和责任。

"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周曦忱看着她,眼神复杂。

有担忧,有失望,还有一种裴嘉念始终无法完全理解的执念,"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你,也比任何人都知道你能做到多好。"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裴嘉念盯着面前这碗熬得恰到好处的佛跳墙,热气氤氲中,她仿佛看见了十年前的自己,坐在这张餐桌的同一个位置,听着同样的话。

那时她刚上初中,第一次月考考了年级第二。她兴冲冲地拿着成绩单回家,以为会得到表扬。然而周曦忱只是扫了一眼成绩单,眉头就皱了起来:"为什么不能是第一?"

七岁的裴嘉念愣住了,小声辩解:"这次题目很难,最高分也只比我多三分......"

"三分也是分。"周曦忱把成绩单放在桌上,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裴家的女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从今天起,每天加做十道奥数题。"

那天晚上,裴嘉念躲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单曲循环着《Time Machine》。那是她偷偷攒零花钱买的第一张CD。歌手用空灵的嗓音唱着:"If I had a time machine......"

如果能有一台时光机,她想回到考试那天,告诉那个认真答题的自己:考第几名都不重要,反正永远不够好。

从回忆中抽离,裴嘉念发现自己的筷子还僵在半空。周曦忱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不满。

"筷子握得太高。"母亲突然伸手,按住她的手指,力道不轻不重,却让她瞬间回到了初学用筷的年纪,"说了多少次,握得高以后要远嫁的。你想嫁到哪里去?"

四十四岁的母亲,正在纠正二十二岁女儿的握筷姿势。这荒谬的一幕让裴嘉念几乎要笑出声,却又感到一阵心酸。

她顺从地调整了手势,思绪却再次飘远。

那是她四岁的冬天,第一次学用筷子。小手怎么都夹不稳那颗滑溜溜的花生米,周曦忱就坐在旁边,一遍遍地纠正她的动作。

当她第三次把花生米掉在桌上时,母亲的手突然重重地打在她的手背上。

"怎么连筷子都拿不好"

五岁的她强忍着眼泪,把红肿的手背偷偷贴在冰冷的窗玻璃上。

窗外飘着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她看着雪花,心想:如果我也是一片雪花就好了,飘到哪里都可以。

饭后,裴嘉念逃到了二楼的阳台。初冬的夜风带着凉意,她靠在栏杆上,戴上耳机。

《Time Machine》的旋律缓缓流淌,这是她多年来始终不变的安慰剂。

从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开始,每当感到窒息,她就会戴上耳机,让音乐把自己与外界隔绝。初中时因为舞蹈比赛失利,高中时因为模拟考错失年级第一,大学时因为焦虑症发作......无数个难以入眠的夜晚,都是这首歌陪她度过。

如果真的有时光机,她最想回到什么时候?

或许是十四岁那年的一个午后。

她在琴房练琴,趁着休息的间隙,偷偷用手机播放《Time Machine》。音乐刚响起,琴房的门就被推开了。她慌忙切回练习曲,心跳如擂鼓。

周曦忱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放下一盘削好的水果。苹果被切成均匀的小块,梨子去掉了核,连葡萄都细心地剥了皮。

那是母亲特有的关怀方式。

从不言语,却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

裴嘉念至今还记得,母亲离开时那个欲言又止的眼神。当时她以为那是责备,现在回想起来,那里面似乎还藏着别的什么。

夜风渐凉,裴嘉念准备回屋。在转身的刹那,她无意中瞥见书房虚掩的门缝里透出的灯光。鬼使神差地,她轻轻推开门。

周曦忱不在里面,书桌上摊开着几本相册。裴嘉念走近,发现那是她从小到大的照片。从百天照到大学毕业典礼,每一张都被仔细地标注了日期和地点。

她翻开一页,看见十六岁的自己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捧着全国中学生经济学竞赛的奖杯。

照片里的她笑得很灿烂,而台下,周曦忱站在角落里,眼神专注地看着她,嘴角带着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另一张是她高考前夜,趴在书桌上睡着的照片。桌角放着一杯牛奶,那是周曦忱每晚雷打不动给她送来的。照片背面有一行小字:"我相信你。"

裴嘉念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字迹。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以为母亲只关心她飞得高不高,却从未想过,母亲也许也在乎她飞得累不累。

她继续翻看,在一本旧相册的最后一页,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的周曦忱大约二十出头,穿着时髦的连衣裙,站在伦敦塔桥前,笑容明媚而自由。那是母亲留学英国时的照片,那时的她,眼里有光。

裴嘉念从未见过这样的母亲。

在她记忆里,母亲永远是严谨、克制、一丝不苟的。她几乎忘了,母亲也曾是个怀揣梦想的年轻女孩。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英文:"To be free, to be myself."(要自由,要做自己。)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裴嘉念心上。她突然意识到,母亲也许并非生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个曾经渴望自由的女孩,是如何变成了如今这个处处约束女儿的母亲?

离开书房时,裴嘉念在走廊遇见了周曦忱。母亲端着一碗醒酒汤,看见她从书房出来,眼神微微闪烁,却什么也没问。

"喝点汤。"周曦忱把碗递给她,语气依旧平淡,"你喝酒了。"

裴嘉念接过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她看着母亲转身离去的背影,突然发现那背影比记忆中单薄了许多。

回到自己的房间,裴嘉念站在浴室的镜子前。她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微微上挑的丹凤眼,挺直的鼻梁,鼻翼右侧那颗浅褐色的痣......这些年来,她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长得越来越像母亲了。

不仅是容貌,连皱眉时的神态,说话时的语气,甚至思考问题时的逻辑,都带着周曦忱的影子。这个发现让她感到一阵恐慌,却又莫名地安心。

裴嘉念闭上眼,想象着二十岁的周曦忱站在伦敦的街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那时的母亲,可曾想过自己会成为怎样的母亲?可曾想过,有一天会与自己的女儿陷入这样的拉锯战?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进房间,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裴嘉念想起很多个这样的夜晚,她独自在房间里学习,而母亲的书房也总是亮着灯。

她们就像两座孤岛,隔着一条名为"期望"的海峡,遥遥相望,却从不靠近。

但今夜,裴嘉念第一次产生了游过去的冲动。

她拿起手机,给周曦忱发了条信息:

"妈,谢谢你的醒酒汤。"

片刻后,手机屏幕亮起:

"早点休息。"

她关掉音乐,走到窗前。夜空中的月亮明亮而温柔,像母亲偶尔流露的、转瞬即逝的柔软。

《Time Machine》的旋律还在脑海中回旋,但这一次,裴嘉念不再想着逃离。

她在想,也许她不需要时光机。也许理解和和解,可以从现在开始。

夜风吹动窗帘,带来一丝凉意。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疼痛,但也许,疼痛的尽头是理解。

她关上灯,在黑暗中轻声说:

"晚安,妈妈。"

这句话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春坊怨

画皮鬼怎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