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的一番话并没有立即开解到张玉兰,她沉默着,思考着,一点点消化着。
回去路上,谢宣瑜打开话匣子逗媳妇说话,“你说董飞和崔梅如何?”
“什么如何?”
“就是能不能成?”
“能吧,”张玉兰说得勉强,“大梅子看阿飞的眼神总是怪怪的,有时候像母亲看儿子般慈爱,有时候又像看猎物般发光,就是不像青年男女的那种,那种眼神。”
谢宣瑜噗嗤一笑,想说张玉兰观察的还挺仔细,崔梅是重生,看董飞可不就是看个小孩,至于猎物般的眼光应该是董飞日后大有作为。
又听张玉兰继续说:“其实别看阿飞别别扭扭的样,他心里高兴,他也渴望母亲,小时候我阿妈给他一个粑粑,他就追在后面喊阿妈,大梅子,大点有大点的好,疼人。”
处心积虑的盘算董飞,好不好也只有他俩自己知道。
两人回了屋,张玉兰翻出了记账本,之前谢宣瑜教过她简单的记账原理,账务基础工作就是做好票据保存和登记,也幸好她有收拾将之前几次的售卖的收据保存完好。
张玉兰拿着本子坐到床边让男人检查,“我这个行不?”
“行,好得很,”谢宣瑜随便扫了眼,“简单的流水账又不复杂。”
张玉兰轻推了下男人,“又乱讲,”
“本来就很好,还非要我鸡蛋里挑骨头,你做这个是练手,没想到正经用上了,”谢宣瑜亲昵的叭了口媳妇脸颊,“以你小学学历这都不错了。”
张玉兰抹了抹脸上残留的口水,“你别动手动脚,我要好好想想明天怎么做,”抖了抖手里的单据,“这就是阿婆说的规矩。”
“我欻(chuā,断)起个手我怎么动手动脚,”谢宣瑜不满,“我亲亲收收利息,”
张玉兰起身把本子放桌上,转身开柜子摸出铁皮盒。
谢宣瑜只一眼就明白媳妇的想法,半开玩笑说:“小玉,你可是个好人呐。”
“我是好人?”张玉兰看着手中的铁皮盒,“我只是稍微比她们过得富足点的人。”
显然阿婆的话潜移默化的起了些作用,但因为太年轻还要时间来琢磨,谢宣瑜此时再开口就不会被敏感的媳妇当作是嘲讽,“富长良心,穷生奸计,有一定经济基础便敢于承担责任,这便是试错成本的高低,之前看你们做的热火朝天我提醒过你,可你不当回事,这人一多心思就多,各打各的小算盘,光有一颗好心是不够的,”
“更要有规矩和秩序,”张玉兰似乎摸到点门边,对着本子数准了钱,“我揽的事,我认,认活该,认罚。”
谢宣瑜心里明白,任何事只要心里认了活该,这件事就真的过去了,只会成为教训而不是心结,伸出左手搂住媳妇的肩,“有些事上吃亏是福,别心疼这点钱,用最少的钱买来最贵的感悟已经是赚了,”亲了亲媳妇小脸蛋,“我和阿飞商量了,他早上放完鸡就送我去李二哥那,我慢慢捯饬几辆自行车了给咱家搞个收音机回来。”
“那怎么行?你还得养病。”张玉兰不同意,
谢宣瑜站直身走了几步给她看,“除了手还要吊着,我其他那儿那儿都好了,在家呆得发闷,我去挣点外快把你的损失补起来。”
张玉兰眼眶瞬间红了,扁着嘴巴,大颗的泪珠滚了下来,“要不是我大包大揽,咱家也不会赔钱。”
“没有,没有,”谢宣瑜赶紧拉过盆架上的帕子给媳妇擦,“你那儿才几个钱,我是真的在家呆得无聊,再说李二哥那里堆的废车太多他也喊我早点去清扫清扫。”
温声软语哄了好半天,张玉兰才止住了抽噎,哭过了,就好了,事也渐渐过去了。
翌日,张玉兰起个大早拿着本子挨家挨户送钱,先去了后屋场的张富贵家,面对张富贵的妈,她淡淡的说了声找齐艳,便不再言语,等齐艳来了,让她看了之前的收据,点了钱给她。
齐艳握着钱面露愧色,“嫂子,那些话真不是我说的,宣哥不是那样的人…”
张玉兰有些失望,“阿宣虽然嘴上说不让我给你东西,可每次我给了他也没说么子,可你婆婆说这种话,你也没阻拦,这是真伤人心。”
看着张玉兰离开的背影,齐艳攥紧了拳头,指甲在手心掐出了血痕,她是真后悔嫁到这家来,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张玉兰转身去了知青宿舍,刘敏正好端着洗簌完的水出来倒,“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有事?”
“嗯,一点小事,”张玉兰站在门口从袋子里掏出本子和钱,“你先看看账,对了,就点钱。”
刘敏连连推辞,“算了算了,谢知青都被打了,几个篮子不值当。”
张玉兰把本子往前推,“这事本来也是我揽的,该我负责,你点点。”
两人在门口推来推去,王昭穿好衣服出来,“收了吧刘敏。”
“对,收了吧。”张玉兰把钱塞在刘敏手里转身离开了。
刘敏看着手里的钱,埋怨男人,“你怎么就同意了。”
王昭目光落在媳妇的大肚子上,叹了口气,人穷志短,他还能说什么。
张玉兰随后去了二队赵家,
胖丫在院里梳头,“大清早的,你咋个来了?”
“来给你送钱啊。”张玉兰笑着说:“你那个几个篮子的钱,你点点。”
胖丫挥手拒绝,“你这是干啥,不要不要,别听那些人的瞎嚼塞。”
张玉兰虎着脸,“别跟我扯,赶紧拿着,我还有好几家要走,”摸了摸肚皮,“赶紧弄完了事,我肚里的小上海都饿了。”
胖丫接了钱回屋,对着床上抱着儿子玩的解树说,“你看,人家那是你想的那样,这都是小玉姐自己贴的。”
解树眼皮不抬,逗着儿子玩乐,“那是她乐意,烧包,对不对啊,这下好,你们这个编织估计干不下去了,正好在家好好看儿子。”
张玉兰最后去的她二叔家,“翠英嫂子,你来下。”
照旧是一番推辞,张玉兰说:“拿着吧,我知道你交的篮子里有奶奶的,真不给她,她得骂人。”
一旁的大妮活泼的问张玉兰:“小姑父还吃拐子不?”
翠英轻敲了大闺女一个栗子,“你是想拿拐子换你小姑父的奶糖吧。”
大妮摸着头小声嘟囔,“小妮上次就是这么换的。”
张玉兰与翠英相视一笑,“你姑父不爱吃拐子,谢谢你。”
大妮小眼珠骨碌一转,仰着头问张玉兰,“小姑姑,你爱吃个么子,我给你摘。”
翠英又敲了下小脑袋,“你个小丫头,心眼多,这边不行换一边是吧。”
大妮这次改双手抱头揉,“阿妈,你会把我敲傻的,那你以后指望谁啊。”扭头跑去和小妮玩了。
翠英指了指小孩,无奈摇摇头,
张玉兰笑道:“嫂子,大妮可真聪明。”
闲聊了几句,张玉兰要回家了,刚走没几步,翠英又跑着追上来,递给她一个碗,“拿着,奶奶给的。”
“辣子鮓?”张玉兰有些惊诧,
翠英把东西往她手里一撂,“不是谢知青喜欢吃这个噶,回去给他炒洋芋片(土豆)吃。”
张玉兰端着辣子鮓晃晃悠悠回了屋,见男人起来,直接杵到他面前,“看看,这是什么?”
“榨广椒,哪来的?”谢宣瑜刚起床迷迷糊糊。
张玉兰有些小得意,“奶奶给的,专门给你的。”
谢宣瑜嘁了声,“昨天骂我,今天道歉?这可不像她。”又见媳妇手里拿着本子,心里猜了个七八分,“还不是拿钱买的,我可不领她的情。”
“你不是想吃嘛,我让阿妈给你伙到洋芋里炒。”张玉兰不管那么多,撂下本子就要走。
“等等,你别动,”谢宣瑜嗓音陡然高了七八度,急切叫住媳妇,佝着头仔仔细细的看她屁股。”
张玉兰有些不好意思,用手去扯后面,“一惊一乍的搞么子,”
谢宣瑜扒开媳妇的手,“我看清楚下,”撩开裙子径直钻了进看,羞得张玉兰脸通红,
“一大早别闹。”
谢宣瑜并不做理会,钻出裙底,一面叮嘱媳妇别动,一面疾步往门口走,扯着嗓子喊,“阿妈,你快看看,”声音里是掩盖不住的焦急。
张妈急急跑进屋,“啷门哒(怎么)?”
谢宣瑜拉着他丈母娘去看媳妇屁股,“您看看,这是不是血?”
红白格子的孕妇裙上隐隐约约有个红点,张妈仰头看闺女,“你有没有那里不舒服?”
张玉兰一脸懵,“没有啊,我挺好的。”
张妈又斜了眼女婿,“我没看见血啊,你是不是没睡醒。”
谢宣瑜不信,抬手就要撩媳妇裙子,被一掌拍开,“这样,我出去,你把底裤脱了让阿妈看看。”
张玉兰觉得他大惊小怪,不愿理会,抬脚要出门,被男人拽住胳膊不让动,
“你要这样我就帮你脱了,”谢宣瑜半恐半吓,
“那你出去吧。”张玉兰是真拿男人没办法。
没多会,门里传来张妈的声音,“小谢,让你大哥去叫赤脚医生来 。”
哪轮得到叫张玉廷,谢宣瑜撒腿就跑,垫脚跑的像一阵风,拽着赤脚医生就来了。
赤脚医生气吁吁,“你个伤员跑的比我都快。”
谢宣瑜急得不行,“赶紧去看看吧。”
张玉兰躺在床上与赤脚医生一问一答,又撩起衣服让医生检查,
“这就完了?”谢宣瑜见赤脚医生挽了听筒器,这也太草率了吧。
赤脚医生一副淡然,“没多大点事,动了胎气,好好卧床养养就行。”
“怎么就动了胎气,怎么判断的?”谢宣瑜还是觉得不可靠,想带媳妇去县医院看看。
“原因有很多,情绪波动,受累都有可能。”赤脚医生转向对张妈说,“第一次当爹都紧张,”大概是看出谢宣瑜的不信任,沉了声说:“这十里八乡就我一个赤脚医生,我的经验不比县医院的医生差,你要是不信就送县医院。”
“信,信,”张妈笑着说和。
张玉兰躺在床上摩挲着肚皮,“难怪最近你不爱动,是上次你阿爸受伤吓到你了。”
这下好,一床上躺两个休养的,谢宣瑜伤的右手,睡外面方便,张玉兰要养胎睡里面憋的难受,看着窗外的阳光,谢宣瑜拿笔和纸画了个平面图重新规划了下摆放,叫来董飞和张玉廷帮忙,把床挪到了对面横放,两边都可进出,对穿的窗户既可以通风又能采光。
几人热火朝天干着,张妈看到气个仰倒,指着说:“你们瞎搞,怀孕是不能挪动床,会惊扰胎神。”
谢宣瑜说:“阿妈,小声点,别让人听见,破四旧就是要打破这些鬼神论,你这样,小心被批斗。”
张妈气哼哼瞪了眼谢宣瑜,“不听老人言,早晚要后悔。”眼不见为净,转身走了。
谢宣瑜笑嘿嘿,他可不信这些,挪了床,媳妇和自己上下都方便,还有什么比方便更重要的。
居然掉了个收藏,什么时候破80
回想我成长的过程正好也是浩浩荡荡的改革浪潮,也不是每个在改革中的人都能成功,只是失败的并没有被人提及,当年我楼下那家伯伯,在企业改制中与集体共同承包了厂,被选作厂长,员工集资后进了一批货去售卖,我记得是猪肚,那可一年不知道怎么回事人去送货后就消失了,当时报了警,一时间流言四起,说那批货价值20、30万,在95-98年前后绝对是一笔巨款,客人就这么消失了,有说赌博输了,有说带着钱和情人跑路了,隔了五六年楼下阿姨只能登报离婚,因为这事他的女儿也只能早早辍学,大概十几年后,他老丈人去世我们意外发现他回来了,人老了的不成样子,这才说当年他带出去的钱赔了,货也赔了,他自感觉一辈子都赔不起这么多钱,就跑回老家躲债,后面十几年都在老家种田度日。所以我常说能用小钱解决的问题其实不是大问题、试错成本有高有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赔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