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那句没能说出的喜欢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开学前的日子过得很快,像指间漏下的沙,攥不住。转眼就到了临行前夜。

江宁最后一次检查行李。箱子合上又打开,总担心漏了什么。手机亮着,时淮旭的名字停留在聊天界面最上方,最后一条消息是半小时前:「收拾好了吗?」

「差不多了。」江宁回。

窗外夜色浓重,对面楼栋的灯光一盏盏熄灭。他把那封皱巴巴的情书从抽屉深处拿出来,指尖在已经有些模糊的字迹上轻轻抚过。三年来的忐忑、酸涩、隐秘的欢喜,都压在这薄薄的几页纸里。

最终,他还是把情书小心地夹进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塞进了背包夹层。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车站里已经挤满了送行的家长和学生,空气里弥漫着离愁和期待。

江宁到的时候,时淮旭已经等在进站口了。他今天穿了件简单的白色T恤,身姿挺拔,在熙攘的人群里很显眼。看见江宁,他快步走过来,很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行李箱。

“吃早饭了吗?”他问,声音带着清晨的微哑。

“吃了点。”江宁看着他眼下淡淡的青黑,“你没睡好?”

“还行。”时淮旭没否认,目光落在他脸上,“你呢?”

江宁摇摇头。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情绪——不是伤感,而是一种迈向新阶段的郑重。

候车室里,他们找到两个并排的空位坐下。时淮旭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透明盒子,里面装着洗好的樱桃,水珠还挂在上面。

“路上吃。”他把盒子递给江宁。

江宁接过,指尖碰到冰凉的盒壁。他拿起一颗樱桃放进嘴里,清甜的汁水在口中漫开。时淮旭就坐在旁边,安静地看着他吃。

广播开始播报他们的车次。人群骚动起来,纷纷起身排队。

时淮旭拉起两人的行李箱,江宁背着背包跟在旁边。检票,进站,走上月台。清晨的风带着凉意,吹动了衣角。

找到座位安顿好行李,离开车还有几分钟。他们并肩站在车窗边,看着站台上那些拥抱、叮嘱、抹眼泪的画面。

“到了发消息。”时淮旭说。

“嗯。”江宁点头。

火车缓缓启动,站台开始后退。时淮旭的身影在窗外越来越小,最后融入晨光里,看不分明了。

江宁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摸着背包夹层里笔记本的轮廓。窗外熟悉的城市景致飞速掠过,渐渐被田野取代。

时淮旭就坐在他斜对面的位置,已经拿出耳机戴上了一只,另一只递过来:“听吗?”

江宁接过,塞进耳朵。是舒缓的轻音乐,隔绝了车厢里的嘈杂。

火车匀速前行,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时淮旭放在小桌板的手上。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敲着节奏,指甲修剪得很干净。

江宁看着,忽然就安下心来。

他拿出那盒樱桃,递过去一半。时淮旭接过,很轻地笑了下。

三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大多时间安静着。偶尔低声交谈几句,关于学校的布局,关于可能会遇到的课程。更多的时候,只是各自看着窗外,或者闭目养神。

但江宁能感觉到,时淮旭的视线总会不经意地落在他身上。当他看向窗外时,当他低头看书时,当他因为困倦轻轻靠在窗玻璃上时。

那种被默默注视的感觉,很轻,却很踏实。

列车广播响起,提示即将到站。车厢里再次骚动起来。

时淮旭收起耳机,站起身拿下行李。他的动作不紧不慢,和往常一样从容。

“到了。”他说,朝江宁伸出手。

江宁犹豫了一瞬,把手放进他掌心。时淮旭轻轻握了一下,很快松开,转而接过他的背包。

“走吧。”

随着人流走出车厢,站台上人来人往,陌生的城市气息扑面而来。九月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有些刺眼。

时淮旭停下脚步,等江宁走到他身边。

“看,”他指着出站口的指示牌,“A大接驳车在那边。”

顺着他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印着校徽的大巴车。江宁深吸一口气,点点头。

时淮旭看着他,眼神温和:“跟紧我。”

就这三个字,让江宁心里最后那点不安也消散了。他跟上时淮旭的脚步,朝着那片崭新的、充满未知的天地走去。

阳光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地上,挨得很近。

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站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举着各校接站牌的学生志愿者,以及远处城市的轮廓。

“A大新生请往这边走!”一个举着红色牌子的女生高声喊道。

时淮旭回头看了江宁一眼随后两人便随着人流走向出站口,很快就找到了A大的接驳车停放处。

大巴车前已经排起了队伍,大多是和他们一样的新生,脸上带着相似的期待与忐忑。有父母陪同的,正依依不舍地叮嘱着;也有独自一人的,安静地站在队伍中。

时淮旭把两人的行李交给志愿者放入车厢,然后和江宁一前一后上了车。车厢里冷气很足,与外面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选了中间靠窗的两个位置。

“喝水吗?”时淮旭从背包侧袋拿出水瓶,递给江宁。

江宁接过来,抿了一小口。车窗外的景色缓缓移动,大巴驶离车站,汇入城市的车流。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建筑,一切都昭示着他们生活的新开端。

大约四十分钟后,大巴驶入A大校园。透过车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的校门,上面镌刻着校名。校园内绿树成荫,红砖建筑错落有致,随处可见欢迎新生的横幅。

“计算机系的在这边下车!”随车志愿者喊道。

时淮旭拍了拍江宁的肩膀:“到了。”

下车后,他们按照指示牌来到计算机系的新生报到处。队伍排得很长,但移动速度不慢。江宁从包里拿出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时淮旭就站在他身后,保持着恰当的距离,却又能在他需要时及时上前。

“江宁,一班,宿舍楼7栋302室。”工作人员快速办理完手续,递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有宿舍钥匙、校园卡和新生指南。”

轮到时淮旭时,工作人员查看他的通知书后抬头微笑:“时淮旭同学,物理系精英班,你的宿舍在8栋501室。”

两人领完材料,推着行李箱走向宿舍区。校园很大,沿途经过图书馆、教学楼和运动场。不少高年级学生摆着摊位,为各种社团招新宣传。

“我们先去你的宿舍。”时淮旭说,很自然地推着两个行李箱,“安顿好了再去找我的。”

江宁点点头。他其实有点意外两人的宿舍不在同一栋楼,但想想也是,不同院系的宿舍本来就会分开安排。

7栋是栋六层楼的老建筑,外墙爬满了常春藤,显得古朴而宁静。302室在走廊尽头,门虚掩着。江宁轻轻推开门,发现已经有两位室友到了。

“你好,我是王睿,本地的。”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从床上探出头来,友好地打招呼。

“李浩然,山东的。”另一个正在整理书桌的高个子男生转过身,露出爽朗的笑容。

“你们好,我是江宁。”江宁微笑着回应,侧身让时淮旭把行李箱推进来。

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上床下桌,带独立卫生间和一个小阳台。江宁的床位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正好洒在桌面上。

时淮旭帮他把行李箱推到床边,低声问:“帮你整理吧,之前说好了的”

江宁摇摇头:“真的不用了,我自己可以的。”江宁又很小声的叫了时淮旭一声“男朋友”

时淮旭没坚持,只是说:“那我去放行李,一小时后在楼下等你?我们可以一起去食堂吃午饭。”

“好。”江宁应道。

时淮旭离开后,王睿好奇地问:“那是你朋友?”

“嗯,高中同学。”江宁一边打开行李箱,一边回答。

“真好,有个熟人一起来。”李浩然感慨道,“我谁也不认识,一路上紧张得要命。”

简单的交谈中,江宁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他把衣服一件件挂进衣柜,书本整齐地码在书架上,台灯放在桌角,最后把奶奶给的咸菜罐子小心地放在书架最里侧。

整理到一半时,最后一位室友也到了。陈宇,一个来自江南水乡的男生,说话带着软糯的口音,性格腼腆。

等江宁收拾得差不多,刚好过去一小时。他看了眼手机,时淮旭十分钟前发来消息:「我在楼下。」

“我去吃饭了。”江宁对室友们说。

王睿正沉浸在游戏世界中,头也不抬地挥挥手;李浩然和陈宇相约去探索校园,正准备出门。

下楼时,江宁看到时淮旭正站在宿舍楼前的梧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换了件浅灰色的T恤,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利落。

“都整理好了?”时淮旭问。

“差不多了。”江宁走到他身边,“你的宿舍怎么样?”

“四人间,室友都到了,看起来都挺好相处的。”时淮旭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校园地图,“食堂在这边,走吧。”

去食堂的路上,时淮旭自然地接过江宁肩上的背包。校园里到处都是新生和家长,热闹非凡。道路两旁悬挂着各色横幅,社团招新的摊位前围满了人。

“你想参加什么社团吗?”江宁问。

时淮旭思考片刻:“可能会看看学术类的,物理学会或者数学建模协会。你呢?”

“我不知道。”江宁老实回答,“以前没参加过社团。”

“没关系,招新周可以慢慢了解。”时淮旭说。

食堂是一座三层楼的现代化建筑,此时人山人海。他们在一楼转了转,最后决定去人相对少些的三楼。时淮旭让江宁去找座位,自己则去窗口打饭。

江宁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能看见楼下的林荫道和远处的篮球场。不一会儿,时淮旭端着两个餐盘回来,每个盘子里都盛着两荤一素的搭配。

“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就打了招牌菜。”他把其中一个餐盘推到江宁面前。

“谢谢。”江宁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糖醋里脊,味道意外地不错。

吃饭时,他们安静地观察着周围。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们聚在一起,兴奋地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活力与对未来的憧憬。

“下午要去领军训服装。”时淮旭看着新生指南说,“明天开始军训。”

江宁轻轻叹了口气。他最怕的就是夏天的烈日和严苛的军训。

“坚持一下,两周很快就过去了。”时淮旭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安慰道。

饭后,他们一起去领了军训服装。江宁领到的是M码,时淮旭则是L码。回到宿舍试穿,江宁的作训服稍微有些大,时淮旭的却刚好合身。

“需要我帮你改一下裤脚吗?”时淮旭问,“我带了针线包。”

江宁惊讶地看着他:“你还会这个?”

“小时候跟我奶奶学的。”时淮旭轻描淡写地说,“简单的缝补没问题。”

于是那天下午,当时淮旭坐在江宁的床沿,低头为他修改裤脚时,江宁看着他那专注的侧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阳光从阳台门斜射进来,为时淮旭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他修长的手指捏着细针,动作熟练而轻柔。

“好了。”时淮旭咬断线头,把裤子递给江宁,“试试看。”

江宁穿上修改后的裤子,长度刚刚好。

“谢谢你。”他真诚地说。

时淮旭只是笑了笑,开始收拾针线。

傍晚时分,时淮旭回到自己的宿舍。江宁送他到楼下,看着他走向8栋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这是他们第一次不在同一个屋檐下过夜。

回到宿舍,四位室友开始熟悉彼此。王睿是个游戏迷,李浩然热爱篮球,陈宇喜欢文学,而江宁则被发现在绘画方面有些天赋——他在笔记本上随手画的教学楼速写让室友们惊叹不已。

“明天六点就要集合军训,早点睡吧。”李浩然看了眼时间,提醒大家。

洗漱完毕后,江宁爬上床,拿出手机。屏幕上有一条未读消息,是时淮旭发来的:「x:室友们都挺好的。明天军训记得涂防晒,天气预报说会很热。」

江宁不自觉地微笑起来,回复道:「柠只:你也是。晚安。」

「X:晚安。」

放下手机,江宁躺在床上,听着室友们逐渐平稳的呼吸声,透过窗帘的缝隙看着外面的月光。

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床铺,但他心里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在这个偌大的校园里,有一个人,会一直在他身边。

第二天清晨,尖锐的哨声划破宁静。新生们匆匆起床,换上统一的作训服,奔向各自的集合地点。

计算机系和物理系的训练场地相邻,只隔着一个操场。站军姿时,江宁能远远地看到物理系方阵中的时淮旭。

他站得笔直,阳光下的侧脸线条分明,神情专注。

军训的日子的确艰苦。九月的阳光依然毒辣,站军姿、踢正步、跑步,每一项训练都考验着新生们的体力和意志。

休息时间,大家纷纷躲到树荫下,拼命补充水分。

第三天下午,江宁在训练中感到一阵眩晕。他强撑着没有出声,但脸色明显苍白。

休息哨声一响,他就踉跄着走到树荫下,靠着树干坐下。

“小江宁,你没事吧?”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江宁抬起头,看见时淮旭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边,眉头微蹙,眼神里满是担忧。

“有点头晕。”江宁小声说,不想引起太多注意。

时淮旭蹲下身,从自己的水壶里倒出一杯水,递给江宁:“喝点水,可能是中暑前兆。”

江宁接过水杯,小口喝着。时淮旭则拿出一把小扇子,轻轻为他扇风。

清凉的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慰藉。

“我带了藿香正气水,待会给你拿过来。”时淮旭说。

“不用麻烦...”

“不麻烦。”时淮旭打断他,语气不容拒绝。

这时,教官的哨声响起,休息时间结束。时淮旭快速站起身:“坚持一下,今天下午的训练快结束了。解散后等我。”

看着时淮旭跑回自己方阵的背影,江宁感觉好多了。

不是因为那杯水或者那把扇子,而是因为那份无言的关心。

那天晚上解散后,时淮旭果然等在训练场边。

他递给江宁一个小袋子,里面不仅有藿香正气水,还有一盒清凉油和一包冰糖。

“谢谢。”江宁接过袋子,心里暖暖的。

“明天记得在太阳穴上涂点清凉油,预防中暑。”时淮旭叮嘱道,“冰糖可以泡水喝,补充能量。”

从那天起,每天训练休息时,时淮旭都会过来看看江宁的情况。

有时递给他一瓶冰水,有时是一包纸巾,更多时候只是简单地问候几句。

这些小举动并不显眼,却让江宁在艰苦的军训中感到莫名的安心。

军训第二周,学校组织了一次野外拉练。新生们需要背着行囊,徒步前往距离校园十公里外的一个训练基地。

那天气温很高,阳光炙烤着大地。队伍行进到一半时,许多人体力不支。

江宁的脚后跟磨出了血,每走一步都感到刺痛,但他咬牙坚持着。

“还好吗?”时淮旭不知何时放慢脚步,与他并行。

江宁点点头,不想让他担心。

时淮旭看了他一眼,突然伸手接过他的背包:“我帮你背一段。”

“不用,我自己可以...”

“别逞强。”时淮旭已经把背包甩到自己的胸前,与他的背包一前一后地背着,“保存体力,还有五公里。”

看着时淮旭背着两个背包依然稳健的步伐,江宁心里五味杂陈。

他既感激时淮旭的体贴,又为自己的软弱感到羞愧。

最后三公里是最艰难的。许多同学已经开始互相搀扶前行。时淮旭始终走在江宁身边,时不时递水给他,偶尔说几句鼓励的话。

当训练基地的旗帜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到达目的地后,大家瘫坐在地上,累得说不出话来。

那天晚上,□□了篝火晚会。新生们围坐在篝火旁,唱歌、表演节目,气氛热烈。

江宁和时淮旭坐在人群外围,看着跳跃的火焰和满天繁星。

“今天谢谢你。”江宁轻声说。

时淮旭转过头,火光在他的眼眸中闪烁:“不用谢。”

他们安静地看着夜空。远离城市的光污染,这里的星星格外明亮。江宁仰着头,寻找着熟悉的星座。

“看,北斗七星。”时淮旭指着天空的一角。

江宁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看到了那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勺子形状。

“小时候,我奶奶告诉我,迷路的时候就找北斗星,它能指引方向。”时淮旭轻声说。

“我奶奶也说过类似的话。”江宁微笑道,“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星,照亮前行的路。”

时淮旭转过头,深深地看着江宁:“那你找到你的星星了吗?”

江宁与他对视,在时淮旭的眼眸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还有那跳跃的篝火。那一刻,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也许找到了。”他轻声回答。

时淮旭的嘴角微微上扬,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重新仰头看向星空:“明天就要回学校了。”

“嗯,军训快结束了。”

两周的军训确实改变了他们。不仅皮肤被晒黑了些,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结识了新朋友,也学会了独立生活。

回学校的那天,大巴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经过两周的共患难,新生们之间的关系明显拉近了许多。

江宁的室友们正热烈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而江宁则安静地看着窗外,心里想着时淮旭。

军训结束后,他们正式开始了大学课程。第一周的课程主要是导论和介绍,帮助新生了解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

时淮旭的物理系课程排得很满,而江宁的计算机系也不轻松。他们不再像军训时那样天天见面,但每天都会发消息,分享各自的生活。

“我们系有个教授特别严格,上课提问答不上来就要站着听课。”

“今天编程课上我第一个完成了练习,老师表扬了我。”

“食堂新开的窗口不错,明天带你去尝尝。”

这些简短的交流,成了他们忙碌学习生活中的小小慰藉。

周五下午,两人都没课,约好一起去图书馆。A大的图书馆是校园里最宏伟的建筑之一,藏书丰富,环境安静。

他们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温暖而不刺眼。

时淮旭在看物理学的专业书籍,眉头微蹙,神情专注;江宁则在预习下周的编程课程,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

偶尔,时淮旭会抬起头,看看江宁认真的侧脸,然后继续低头看书;有时,江宁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会轻轻碰碰时淮旭的手臂,低声请教。

时淮旭总是耐心解答,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概念。

学习间隙,他们到图书馆外的小花园散步。秋意渐浓,枫叶开始泛红,空气中弥漫着桂花香甜的气息。

“周末有什么计划吗?”时淮旭问。

江宁摇摇头:“可能就在宿舍看看书。你呢?”

“我想去市区买几本参考书。”时淮旭顿了顿,“要一起去吗?”

江宁的眼睛亮了起来:“好啊。”

他们约好周六早上出发。回到图书馆,继续各自的学习。阳光慢慢西斜,为图书馆披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当傍晚的钟声响起时,他们收拾好东西,并肩走出图书馆。校园里的路灯已经亮起,三三两两的学生走在林荫道上,讨论着课堂内容、社团活动或者周末计划。

“去食堂?”时淮旭问。

“嗯。”江宁点头。

他们随着人流走向食堂,身影在夕阳的余光中拉长,此刻,并肩走在熟悉的校园里,感受着秋日晚风的轻抚,一切都刚刚好。

江宁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有一个人会一直在他身边,就像北斗星一样,为他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路。

而这一次,他不再需要把心意藏在情书里,也不需要躲在暗处默默注视。他可以光明正大地走在时淮旭身边……

这章比较多,嘻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