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演还没完,”他转身往外走去,“我先回去了,免得真被老师抓包。”
走到后门时,他又回头,“我要上台了。”话音落下,人影已消失在门口,只留下一缕若有似无的青柠香,和他那句没头没尾的话一起,轻飘飘地悬在安静的空气里。
陈予微看着空荡荡的门框,眨了眨眼,满心都是问号。
他要上台了?
然后呢?
特意跟她说干嘛?她又不用上去……
难道……是要她过去看吗?
这个念头让她心头莫名一跳,随即又被自己否决——他为什么会希望她去看?…这人还真是越来越莫名其妙了!
她趴在桌上,侧脸贴着微凉的桌面。指尖无意识地戳着刚才王源珹坐过的椅子,木纹的触感硌得指腹发痒。
窗外的欢呼声又高了几寸,大概是哪个班的节目得了满堂彩。
过了几分钟,陈予微才慢吞吞去往操场,回到座位时,苏沐转过来,脸上还带着兴奋样,但还是担心道:“予微,你怎么去了这么久啊?是遇到什么事了吗?”
陈予微的目光下意识地飘向舞台——辩论赛似乎正要开始,辩手们正在入座。
她收回视线,对苏沐笑了笑,随口应道:“没有,就是……还上了个厕所,所以久了,看表演吧。”说着,用下巴朝台上方向示意了一下。
苏沐松了口气:“哦,行吧,没事就好。”视线刚落回台上没几秒,又像被磁铁吸着似的转过来,压低声音兴奋地说:“欸,予微,你说初二和初三谁能赢?两边都挺强的,但我觉得初三胜算大些,毕竟多学一年不是白学的,看那气场都不一样。”
陈予微的目光在台上逡巡。初二阵营里,魏澍扬端正地坐在正方三辩的位置上,少年的侧脸格外认真。
她心头微微一紧,同作为初二学生,自然希望能赢,更何况……她一直悄悄喜欢着魏澍扬,心底是更盼着他能出彩。
然而,目光扫过反方三辩的王源珹时,微妙的矛盾感又涌了上来。
这人除了总爱吓她,好像也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有时甚至还挺照顾人!?她心底某个角落隐隐希望他也能表现得好。
希望魏澍扬赢……还是王源珹赢?这个念头让她觉得荒唐,手心微微沁出薄汗。
这选择题,比做语文题还难啊。
陈予微皱着眉回答苏沐:“不好说,看着去吧。”
这时,台上已经开始了,议题是主任提前定好的,接下来全靠正反方自己辩论。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操场,带着少有的严肃:“各位同学,在辩论开始前,我必须强调本次辩论的底线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歧视性言论及篡改事实数据。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话题——‘面对校园霸凌,旁观者应该挺身而出/优先自保’。正方初二代表队持‘应该挺身而出’立场,反方初三代表队持‘应优先自保’立场。现在,辩论开始!”
1. 立论陈词 (各1.5分钟)
正方一辩 (初二) 起身,语气坚定:“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认为,面对霸凌,旁观者必须挺身而出!沉默即是纵容,每一次退缩都可能让受害者陷入更深的绝望。挺身而出不仅是道德责任,更是打破霸凌循环的关键力量!试想,若人人自保,霸凌者将肆无忌惮,校园将失去安全与公正的基石!我们呼吁,用勇气和行动守护身边的同学!”
反方一辩 (初三) 沉稳回应:“评委,对方辩友。我方理解正方的道德诉求,但现实往往复杂。优先自保并非冷漠,而是基于现实的理性选择。未成年旁观者贸然介入,可能引火烧身,造成更大伤害甚至二次伤害。我们更应强调安全、有效的干预方式,如及时报告老师、寻求成人帮助,而非鼓励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保护自己是保护他人的前提!”
2. 驳论/质询 (各1.5分钟) - 采用“双方二辩驳论”形式 (适应学生能力)
正方二辩 (初二) 直接反驳反方立论:“对方辩友强调‘安全有效’,却忽略了霸凌发生的即时性与隐蔽性!老师不可能无处不在!当霸凌发生时,受害者的眼神需要的是当下的支持!一个坚定的眼神,一句‘住手’,就可能阻止伤害升级!‘优先自保’的说辞,往往成为怯懦的借口,让受害者孤立无援!”
反方二辩 (初三) 冷静应对:“对方辩友将‘优先自保’等同于‘怯懦’,这是偷换概念!我们强调的是智慧的干预。鼓励学生不顾自身安全去对抗力量悬殊的霸凌者,是否过于理想化?甚至可能刺激霸凌者变本加厉?我们倡导的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运用更聪明的方式阻止霸凌,如记录证据、联合其他同学共同报告、安抚受害者。这才是可持续、可推广的保护之道!”
3. 自由辩论 (双方各3分钟)
气氛骤然紧张。双方辩手交替站起,语速加快,观点激烈碰撞:
正方:“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优先自保’,谁来给受害者希望?霸凌就是在‘没人敢管’的土壤里滋生的!”
反方:“希望不是靠让更多同学陷入危险来给予的!我们更希望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和成人干预体系,这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正方:“完善的机制需要时间!受害者现在就需要支持!一个站出来的身影,就是打破沉默的开始!”
反方:“一个不恰当的‘挺身而出’,可能演变成群殴或更严重的暴力事件!我们见过太多好心办坏事的悲剧!”
正方:“所以我们就该袖手旁观吗?看着同学被欺负而无动于衷,这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反方:“无动于衷不等于‘优先自保’!我们强调的是有效行动!及时报告老师、保安,寻求专业人士介入,难道不是更负责任的做法?”
(王源珹此时第一次发言,声音冷静):“对方辩友反复强调‘挺身而出’的道德高度,却刻意回避了风险评估和能力边界的问题。一个初中生,面对多名施暴者,他的‘挺身而出’除了可能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有多大实际效果?我们难道不该教会学生更聪明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吗?” (他发言时,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洞悉现实的清醒)。
(魏澍扬立刻反驳,语气带着理想主义的坚持):“反方辩友过于夸大了风险!很多时候,霸凌者就是看准了旁观者的沉默才敢肆无忌惮!一个清晰有力的制止声音,一群同学形成的支持气场,往往就能震慑住霸凌者!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万一’,就放弃所有‘可能’!” (他的发言赢得了不少初二学生的共鸣掌声)。
自由辩论环节火药味渐浓,但双方都严格遵守规则,发言简洁,在主持人提醒下保持了基本的辩论风度。王源珹和魏澍扬作为三辩,在自由辩论中后期才频频交锋,展现出核心辩手的控场能力。
4. 总结陈词 (各2分钟)
正方三辩 - 魏澍扬 (初二)
魏澍扬站起身,灯光下他的神情格外庄重:“评委,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讨论的不是一个抽象的选择题,而是当身边同学正在遭受痛苦时,我们该怎么做。反方反复强调风险,强调‘智慧’,强调等待成人。但霸凌的伤害是即时的,受害者的绝望是真实的。沉默,就是霸凌者的帮凶!”
他语气愈发激昂:“‘优先自保’看似理性,实则是责任的推卸!它传递的信号是:保护自己最重要,别人的苦难与我无关。这会让校园变得多么冷漠!挺身而出,传递的是拒绝霸凌、守望相助的校园精神!它可能只是一个眼神,一句制止,一次及时的报告。这需要勇气,但这份勇气,是照亮黑暗的光,是给受害者活下去的希望!我方坚信,唯有敢于挺身而出,才能汇聚成对抗霸凌的洪流,还校园以净土!谢谢!” 他的总结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芒和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引发热烈掌声。
反方三辩 - 王源珹 (初三)
王源珹缓缓起身,气质沉稳,与魏澍扬的热血形成鲜明对比。他没有立刻开口,目光平静地环视一周,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评委,对方辩友。我方完全理解正方对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正义的渴望。没有人能对霸凌无动于衷。但,”他话锋一转,声音清晰而有力,“正义感需要智慧的护航,同情心需要理性的支撑。”
“正方描绘了一幅勇敢者振臂一呼、霸凌者望风而逃的理想图景。然而,现实的校园霸凌往往发生在力量失衡、环境隐蔽的角落。鼓励未成年的学生,尤其是势单力薄的个体,去进行直接的、可能带有对抗性的‘挺身而出’,无异于将他们推向未知的危险漩涡。这不是怯懦,这是对生命安全的基本尊重。”
他语气更加恳切:“我方倡导的‘优先自保’,绝非冷漠旁观,而是安全第一原则下的有效干预。它要求我们:保持冷静观察(记住关键信息),迅速脱离现场寻求绝对安全的援助(老师、保安、家长),及时有效地报告,并在事后给予受害者坚定的支持和陪伴。这才是可持续、可复制、能真正保护到受害者,也保护了旁观者自身的路径。”
他最后看向评委和观众,目光深邃:“对抗霸凌,是一场需要智慧、耐心和集体力量的持久战。我们不能用热血替代策略,用口号掩盖风险。教会学生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如何更安全、更聪明、更有效地帮助他人,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干预机制,让受害者敢于发声,让施暴者无处遁形——这才是我们成年人和社会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我方坚持‘优先自保’立场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善良,是既想帮助他人,也懂得保护自己。谢谢大家!” 王源珹的总结理性克制,层层递进,充满了现实关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样赢得了许多深思的掌声,尤其是一些初三学生和老师。
评委点评与颁奖:
校长作为主评进行点评:“感谢双方带来一场思想深刻、充满关怀的辩论!正方(初二)展现了强烈的道德勇气和社会责任感,魏澍扬同学的总结陈词极具感染力。反方(初三)则展现了成熟的现实考量和解决问题的务实思路,王源珹同学的论述逻辑严谨,发人深省。双方都很好地遵守了辩论规则。”
他特别提到:“今天,我们要颁发一个最佳风度奖。这个奖表彰在辩论中始终保持冷静、尊重对手、展现优雅风范的辩手。经过评委一致决定,这个奖授予——反方三辩,王源珹同学。”台下响起一阵掌声,校长继续解释,“他在激烈的交锋中始终言辞得体,坚持理性分析,展现了辩论的真正魅力——思想的碰撞而非情绪的对抗。”
王源珹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从容起身,鞠躬致谢。
随后评委团现场统分,主持人接过结果单,看着台下屏息期待的学生们,笑着宣布:“经过评委打分,本次辩论赛的最终结果是——平局!”话音刚落,台下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会心的笑声,“双方的论点各有千秋,都展现了出色的思辨能力,从不同角度阐述的观点也极具说服力,实在难分高下。”
赛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正反方队员走到舞台中央,互相握手致意。
魏澍扬主动走向王源珹,当魏澍扬主动伸出手,眼神真诚地说“你们的观点很务实,受教了”时,王源珹也自然地伸手相握,脸上带着礼貌性的淡笑。
然而,就在两人手掌相触的瞬间,王源珹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眼前这个清朗正直的少年,就是陈予微偷偷喜欢的人。
这个认知像一根细小的刺,毫无预兆地扎了他一下。他脸上礼节性的笑容未变,甚至嘴角的弧度都没动,但握着魏澍扬的手却无意识地骤然收紧,力道之大,让魏澍扬明显感到不适。
魏澍扬微微一怔,手上传来的压力让他有些错愕,脸上真诚的笑意僵了一下,随即化为一丝不解和尴尬。
他下意识地想抽回手,但对方握得很紧。他疑惑地看向王源珹,声音带着点迟疑:“王源珹同学,你……?”
王源珹仿佛被他的声音惊醒,眼底那丝因瞬间情绪波动而产生的锐利迅速敛去。他立刻松开了手,速度快得几乎像被烫到。
他脸上的笑容依旧维持着,但细看之下显得有些疏离和刻意,语气轻飘飘地带着点敷衍:“抱歉,刚走神了。不知道这手怎么突然……”
他顿了顿,目光从魏澍扬脸上移开,扫了一眼台下某个方向,又飞快收回,后半句说得有些含糊,“……不受控制了。”
说完,他甚至没再看魏澍扬,只是随意地点了下头,便转身,带着一种比平时略显急促的步伐,撤离了舞台中心,留下魏澍扬站在原地,看着自己微红的手掌,一脸茫然和莫名其妙。
台下的陈予微,将台上这短暂却微妙的一幕尽收眼底。
她清晰地看到了王源珹握手时那瞬间的僵硬和突然加重的力道,也看到了魏澍扬脸上闪过的错愕与尴尬,以及王源珹最后那近乎仓促的转身离开。
这完全不符合王源珹一贯的从容,甚至有些失礼。
她为魏澍扬在台上为“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充满理想光芒的样子而心动,那份少年人的赤诚让她移不开眼。
然而,王源珹那番关于“智慧护航正义感”、“安全第一原则下的有效干预”、“真正的善良是既想帮助他人,也懂得保护自己”的论述,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里激起了远比表面涟漪更深邃的震荡。
他那份超越年龄的清醒、务实和对潜在风险的深刻洞察,让她感到一种近乎震撼的折服。尤其是他获得“最佳风度奖”时那份沉稳从容,更让她看到了他截然不同的、充满魅力的另一面。
可台上那突兀的握手插曲,却像一颗小石子硌在了这复杂的情绪里。
她不明白王源珹为何会有那样反常的举动。
是因为获奖太兴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这份疑惑,让原本因魏澍扬主动握手、双方展现理解而松动的“支持谁赢”的纠结,又蒙上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迷雾。
陈予微目光追随着台上正反方队员互相拍着肩膀走下台的身影。魏澍扬正和队友说着什么,眉眼间扬着毫不掩饰的明朗笑意,仿佛完全没受刚才那幕影响。
而王源珹……
她只捕捉到他一个迅速消失在舞台周围的挺拔侧影,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冷硬,像是把刚才那片刻的失态,全收进了沉默里。
王源珹最后那句“真正的善良…”依然在她脑海中清晰回响,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她忽然觉得,关于“挺身而出”还是“优先自保”,或许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这场辩论在她心里种下的,是一颗需要更多阅历和思考才能发芽的种子。
怎么觉得这位陈某这么笨??
也是,陈某还在暗恋着魏某,没有心思放在王某身上。。。
魏某:要不是不允许,真想看看她的脑子哪条线搭错了,怎么就喜欢他了。
最近忙更新的慢,不要责怪啦[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辩论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