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逆光重启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从鼓浪屿回来时,程潇看着林澈收拾吉他的动作,忽然开口:“林大哥,这里离我住的青旅不远,要不要去坐坐?公共区有热水,我们还能再聊会儿。”林澈眼睛亮了亮,立刻点头:“好啊,刚好我也不想太早回去,宿舍里太吵,没法静下来写东西。”

两人并肩往青旅走,夜晚的风比傍晚凉了些,吹在脸上很舒服。路过巷口的便利店时,程潇买了两杯矿泉水,递了一瓶给林澈:“林大哥唱了这么久的歌,渴了吧,喝点水。” 林澈接过矿泉水,心里一暖,他平时卖唱到深夜,很少有人会在意他是不是渴了饿了。

青旅的公共休息区在一楼大厅角落,用书架隔出一片小空间,里面摆着两张布艺沙发和一张原木茶几,天花板垂着一盏暖黄色的小吊灯,灯光刚好罩住整个区域。此时只有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坐在书架旁看书,整个空间安静又松弛。

程潇和林澈一起在沙发上坐下,林澈从吉他包里掏出那个旧笔记本,摊在膝盖上,指尖轻轻划过纸页:“其实我还有好多没写完的歌,有的就写了两句,有的只编了一半和弦,总觉得不够好,就一直放着。”他翻到一页写着《渔火》的歌词,字迹比其他页更潦草,“这首是上个月看到码头的渔火写的,总觉得副歌少点感觉,阿潇你帮我看看?”

程潇凑过去看,歌词里写着“点点微光,浪尖上的闪烁,思念如浪水般奔向天际”,心里忽然软了一下,这是林澈对家人的思念,藏在简单的句子里。他没急着评价,反而问:“写这句的时候,林大哥你想起家人了吗?”

林澈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想起妈妈在灯下给我缝校服扣子,灯光落在她手上,跟码头的渔火特别像。”

“那就把这种‘像’写得再具体点,” 程潇轻声说,“把渔火和妈妈的手连起来,副歌的情感就落得更实了。” 他没讲复杂的乐理,只从“情感落地”的角度提建议。

林澈眼睛瞬间亮了,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修改,嘴里还念叨着:“对!就是这种感觉!我之前总想着要写得‘好听’,忘了最该写的是‘心里的事’。”他抬头看向程潇,语气里满是惊喜,“以前跟同学聊这些,他们都觉得我不切实际,说‘写歌能当饭吃吗’,还是阿潇你懂我想表达的东西。”

程潇笑了笑,拿起矿泉水喝了一口:“林大哥,我以前也迷茫过,总想着要‘一下子做好’,后来才明白,不管是写歌还是做别的,都得先把‘心里的事’说清楚,再慢慢打磨技巧。那些停下来听你唱歌的人,不是因为你技巧多好,是因为你唱的歌里有他们的影子。”他没提重生的事,只把“重生后踏实走每一步”的感悟,转化为普通人能懂的“慢慢来”。

林澈低下头,手指摩挲着笔记本的边缘,声音轻了些:“其实我有时候也怕,怕一直写下去,还是没人听,怕爸妈觉得我在浪费时间……他们总说‘找个稳定的工作才好’,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可我真的喜欢音乐。”

“稳定不是‘找个别人觉得好的工作’,是‘能靠自己喜欢的事活下去’,”程潇看着他的眼睛,语气认真,“林大哥现在能唱歌赚生活费,还能攒钱买吉他,已经在靠喜欢的事活着了。要是觉得怕,就先从小事做:比如把每次卖唱的片段录下来,发在音乐论坛上,慢慢积累喜欢的人;等以后回沪市看爸妈,还能去那边的清吧问问,能不能驻唱,林大哥你一定行的”

这些话不是空泛的鼓励,而是程潇结合“未来音乐传播趋势”(2009年已有音乐论坛,后续会有短视频平台)给出的具体方向,既符合当下语境,又藏着对林澈的长远考量。林澈听得很认真,还拿出笔在笔记本上记下来,字迹比平时用力:“录片段、**坛、沪市清吧……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总觉得‘成功’是很远的事。”

“成功本来就不是一下子的事,”程潇笑着说,“就像你写歌,不是一坐下就能写出完整的,得一句一句磨。我们都一样,慢慢来就好。”

两人就这么聊到深夜,从林澈的原创歌词聊到海滨市的音乐氛围,从沪市的大学聊到林澈父母的工作(林澈说爸妈在沪市开了家小面馆,周末总盼着他能过去),甚至聊到小时候的事,林澈说他第一次摸吉他是在初中音乐教室,程潇说他第一次对“老物件”感兴趣是因为爷爷的旧怀表。书架旁的女生早已离开,公共区只剩下他们两人的声音。

快到十一点时,林澈看了眼手机:“阿潇,我得回去了,宿舍门快关了。”他收起笔记本,把吉他带挎在肩上,却没立刻走,而是看着程潇,认真地说:“阿潇,虽然你比我年纪小,但是我们特别聊得来,能认识你真的特别幸运。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像在海边走,身边都是赶路的人,没人愿意停下来听我唱歌、听我说这些‘不切实际’的话,只有你懂我。”

程潇心里也暖暖的,站起身送他到门口:“我也一样,能听到林大哥的歌,跟你聊这些,觉得特别踏实。以后不管在海滨市还是沪市,有心事都可以跟我说,要是去沪市,我们还能一起去看你爸妈,吃他们做的面。”

林澈用力点头,走到门口时又回头,挥了挥手:“那我走了,demo录好第一时间发给你!”月光落在他身上,吉他带在身后晃了晃,像揣着一整个星空。

程潇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轻轻带上门。回到公共休息区休息,他想起信息栏里“音乐S级潜力”的评价,却觉得此刻最珍贵的,不是林澈未来的“潜力”,而是他现在眼里的光、笔记本里的歌词,还有那份在迷茫里不肯放弃的纯粹,这份真诚,比任何“天赋”都更动人。

青旅的灯渐渐暗了下来,程潇收拾好茶几,往二楼走。走廊里很静,他摸出手机,看着通讯录里“林澈(海滨市)” 的名字,嘴角忍不住上扬。这场海滨市之行,他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友谊,这份友谊,像今晚的海风和音乐一样,会成为他未来日子里,最温暖的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