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逆光重启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海滨市的清晨总带着点雾蒙蒙的软,程潇刚走到青旅门口,就看见林澈站在凤凰木下,脚边放着两辆自行车,一辆银灰色,一辆天蓝色,车把上还挂着两个装着矿泉水的布兜。

“早啊!阿潇,我问老板借了两辆,今天天气好,环岛路肯定特别舒服。”林澈笑着挥手,把银灰色的自行车推过来,“这辆给你,刹车我试过了,没问题。”他昨晚回去后特意查了 “环岛路骑行攻略”,还记了几个必停的观景点,此刻正兴奋地跟程潇念叨:“我们从音乐广场出发,一路能看到沙滩,还能路过书法广场,最后到黄厝海滨,听说那边的日出特别美,不过今天赶不上,看看日落也行。”

两人推着车往环岛路走,晨光穿过凤凰木的枝叶,在路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偶尔有早起锻炼人慢跑经过,整个城市都透着慵懒的惬意。

骑上环岛路时,海风刚好吹过来,带着海水的咸湿气息,拂起两人的衣角。程潇故意放慢速度,让林澈骑在靠近沙滩的一边;遇到上坡路,他悄悄加快蹬车的力度,帮林澈推一把,林澈看在眼里,没说什么,只在坡顶停下来时,递过一瓶冰镇矿泉水:“歇会儿再走,刚骑上坡,别中暑。”

程潇接过水,仰头喝了大半瓶,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还是林大哥体力好,我高中一直读书都没什么运动,突然骑车倒是有点骑不动。”林澈靠在护栏上,看着远处的沙滩,忽然清唱起了那首《巷口的三角梅》,这次加了新改的副歌,“风把花瓣吹到车把上,你把笑声落在我后座旁”,歌声混着海风,轻得像一片羽毛。

程潇靠在旁边听着,看着海浪一次次漫过沙滩,又轻轻退回去,阳光洒在林澈的侧脸上,把他的睫毛映得透亮。这一刻没有信息栏的潜力评价,没有未来的规划,只有眼前的海风、歌声和朋友的笑容,程潇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无比珍贵。

骑到海大附近时,已经是中午。两人锁好自行车,跟着人流走进校园,2009年的海大还没那么多游客,芙蓉湖边的柳树垂到水面,偶尔有白鹭掠过,连空气里都飘着书卷气。林澈拉着程潇去看标志性的建南大会堂,红砖墙配着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格外好看;又绕到芙蓉隧道的入口,虽然那时还没有后来的涂鸦,却能看到学生们随手画在墙上的小画,可爱又鲜活。

“我以前来海大参加过音乐比赛,”林澈指着大会堂前的台阶,语气里带着怀念,“当时还在这唱过歌,就是太紧张,忘词了。”程潇笑着说:“林大哥现在再唱肯定不会忘。”林澈愣了愣,随即点头,他知道程潇说的是“心里的事”,这份懂得,比任何夸奖都让他开心。

傍晚时分,两人逛到中山路小吃街,林澈熟门熟路地拉着程潇钻进一家巷子里的沙茶面店:“阿潇,这家是我常来的,沙茶汤熬了四个小时,加一份炸五香,绝了!”老板看到林澈,笑着打招呼:“小林,今天带朋友来啦?还是老样子?”林澈点头,刚想掏钱,程潇已经先把两张五十块递了过去:“两份沙茶面,都加炸五香,再来两份土笋冻。”

“哎,我来我来!阿潇!”林澈连忙去掏钱包,却被程潇按住了手。“林大哥,谢谢你今天带我逛,这顿我请,”程潇笑着说,“而且我之前兼职赚了点钱。” 他语气自然,没有丝毫刻意,林澈看着他的眼睛,心里想着等以后程潇去沪市,他一定要请程潇吃爸妈做的面。

沙茶面端上来时,香气立刻漫开,红亮的茶汤里卧着鲜虾、豆泡,炸五香外脆里嫩,咬一口满是肉香。两人坐在小桌前,边吃边聊,林澈说以后想开家小琴行,既能教吉他,又能卖自己写的歌;程潇说未来的大学生活。说着说着,两人都笑了,觉得未来的日子好像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旅程的最后二天,程潇要收拾行李准备明天去逛好东渡就返程。林澈特意来青旅送他,两人坐在之前聊天的公共休息区,气氛比平时安静了些。林澈从背包里掏出那个旧笔记本,翻到空白页,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号和手机号,字迹比平时工整了许多:“这个是我的手机号,随时能打通;□□我每天都上,有什么事就给我留言。”

程潇接过笔记本,也拿出自己的手机,让林澈把号码存进去,他的新手机里,通讯录“朋友”一栏,终于多了一个属于海滨市的名字。“林大哥,等我开学去沪市,你要是去看爸妈,一定要找我,”程潇看着林澈的眼睛,语气认真,“我们可以一起去逛沪市的外滩,到时候你在唱歌给我听”

林澈郑重地说:“肯定的!阿潇,我放假了就去沪市看爸妈,到时候一定找你!不管是你来看我,还是我去看你,我们都得再聚,再一起骑车,再一起吃好吃的。”

程潇把林澈写着联系方式的笔记本放进了帆布包的内袋,和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程潇背着包直奔东渡古玩街。这条街藏在老城区里,青石板路两旁摆满了摊位,有的铺着蓝布,摆着旧瓷碗、老铜锁;有的支着木架,挂着泛黄的字画,摊主们大多捧着搪瓷杯,慢悠悠地跟熟客聊天,透着老海滨市的闲适。程潇没急着下手,沿着摊位慢慢逛,指尖偶尔拂过摊位上的老物件,信息栏不时弹出“现代仿品”“民国普通瓷器”的提示,他耐心筛选着,心里清楚“捡漏”靠的是眼光和运气。

逛到中段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前,程潇的脚步顿住了,摊位角落摆着个巴掌大的瓷杯,杯身蒙着层薄灰,却隐约能看到上面的花纹。他蹲下身,假装看旁边的铜墨盒,指尖悄悄拂过瓷杯表面,信息栏瞬间弹出:【物品:清康熙青花五彩月季花神杯】【品相:杯口无冲线,釉色完好,底款“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真品)】【价值:市场参考价800-1200万元(花神杯一套十二只,单只月季花神杯存世量较少),拍卖价格预上浮40%】。

程潇的心脏猛地一跳,指尖却依旧平稳,他拿起铜墨盒问价:“老板,这个墨盒怎么卖?”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眯着眼说:“小伙子有眼光,这是民国的铜墨盒,要两百。”程潇跟老人讨价还价时,眼角余光一直留意着那只瓷杯。

“老板,你这杯子看着挺特别,一起买了能不能便宜点?”程潇指了指瓷杯,语气随意得像在说普通物件。老人瞥了眼瓷杯,摆摆手:“那是我收来的旧杯子,看着好玩就摆这了,你要是要墨盒,杯子算你50元,反正也不值钱。” 程潇心里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付了一百九十块买下墨盒,又“顺手”把瓷杯放进帆布包的内袋,垫在录取通知书下面,他特意用软布裹了两层,怕路上磕碰。

离开古玩街时,阳光已经升得很高。程潇背着包往车站走,内袋里的花神杯隔着布料传来温润的触感,和林澈的笔记本、录取通知书一起,成了海滨市之行最珍贵的收获。火车驶离海滨市时,他回头望了一眼,环岛路的海风仿佛还在耳边,林澈的歌声、花神杯的釉色、沙茶面的香气,一一在脑海里定格。

这场海滨市之旅,他不仅收获了一份友谊,遇到了意料之外的“花神杯”,更在放松与探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帆布包里装着的,不仅是旅行的纪念品,更是重生后踏实走过的每一步,从捡漏铜钱到学习调酒,从规划资金到结识林澈,再到此刻怀中的花神杯,每一份收获都让他更有底气,去奔赴即将到来的沪市新生活。火车缓缓启动,程潇看着窗外倒退的风景,嘴角忍不住上扬,未来的路还长,但他知道,只要一步一步走下去,总会遇到更多惊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