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泥阶 > 第104章 瘟劫试金

第104章 瘟劫试金

吉普车在坑洼的村道上癫狂疾驰,扬起的尘土如同一条焦黄的尾巴。周砥紧攥着车顶扶手,指节发白,目光死死盯住前方,仿佛要穿透层叠的山峦,直接落到西山沟王老五那口即将酿成大祸的鱼塘上。车厢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引擎的嘶吼和轮胎碾压石子的刺耳声响。

滥用剧毒农药!这六个字像冰锥一样扎在周砥心上。一旦成真,不仅王老五自家鱼塘彻底报废,残留的剧毒物质将通过水体渗透、流淌,污染下游土壤、水源,毒死鱼虾,危及人畜,整个柳湾河下游生态系统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前所有的努力、达成的协议、渺茫的希望,都将化为泡影,甚至引发一场远超以往的生态灾难和群体**件!

“再快一点!”周砥嘶哑地催促,尽管司机已经将油门踩到了底。

赶到西山沟村口,远远就看见王老五家鱼塘边围了不少人,吵嚷声隔着车窗都能听见。周砥推开车门,几乎是跌撞着冲过去拨开人群。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王老五赤红着眼睛,手里死死抓着一个绿色的农药瓶,正和几个村民拉扯着,他老婆孩子在一旁哭天抢地。塘边水面上,已经漂浮起一层白花花的死鱼,散发着一股腥臭和隐约的腐烂气味。

“王老五!把东西放下!”周砥一声断喝,声音因急切而劈裂。

王老五猛地回头,看到周砥,情绪更加激动,挥舞着农药瓶:“周乡长!你别拦我!我完了!全完了!投了多少本钱啊!眼看就能卖了,全死光了!不消毒,这塘就废了!谁拦我我跟谁拼命!”

“胡闹!”周砥一步上前,毫不畏惧地盯着他,“你用这剧毒玩意消毒?你是消毒还是投毒?这药一下去,你这塘三年都养不了鱼!流到河里,下游的人喝了水出了事,你是要坐牢杀头的!”

“我管不了那么多!我活不下去了,谁都别想好过!”王老五已经完全失去理智。

“你想让你孩子以后指着脊梁骨骂你是个投毒犯吗?”周砥猛地指向他哭泣的孩子,“你想让李家洼的人抬着中毒的人来找你偿命吗?”

这话像一记重锤,砸得王老五动作一滞。周砥趁机对旁边几个还保持着清醒的村民和赶来的村干部吼道:“还愣着干什么!把他手里的东西抢下来!”

众人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夺下了农药瓶。王老五像被抽走了骨头一样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危机暂时解除,但根源问题丝毫未变。满塘的死鱼和弥漫的绝望,比任何对抗都更令人窒息。

周砥强压下翻腾的情绪,蹲下身,查看死鱼的情况。鱼体表有明显的溃烂和寄生虫迹象。“农业站的人呢?到了没有?”他急问。

“到了到了!”农业站长老刘气喘吁吁地挤进来,身后跟着技术员。他们迅速取样、查看。

“像是爆发性出血病混合寄生虫感染,可能和水质恶化、前段时间应激有关。”老刘初步判断,“得立刻用对症的温和性药物控制,不然扩散开来,整个片区的塘子都危险。但绝对不能乱用猛药!”

“听见了吗?”周砥看向瘫软的王老五和其他闻讯赶来的养殖户,“光知道哭、知道蛮干有用吗?要靠科学!现在,所有人,都听刘站长指挥!立刻对各自鱼塘进行排查,有异常马上报告!王老五这口塘,隔离处理!”

在他的强力组织下,恐慌的养殖户们暂时找到了主心骨,开始配合农业站进行紧急处理。但周砥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如何彻底杜绝这种风险?如何让养殖户们相信,除了这种杀鸡取卵式的蛮干,还有更好的出路?

他看着王老五绝望的背影,看着其他养殖户脸上兔死狐悲的惶恐,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不能再停留在纸上了。必须立刻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能让这些濒临绝望的农户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

他拿出手机,走到一边,再次拨通了省水产研究所那位专家的电话,不顾对方可能还在休息,详细描述了疫情和面临的困境。

“老师,情况紧急!常规药物控制恐怕只是暂时,而且成本高,下次还可能再犯。您上次提到的那个复合益生菌调水、中草药防治的理念,能不能……能不能立刻在我们这里找个塘子做应急示范?对,就是现在!效果可能慢一点,但我们要的是长远和安全!……费用?乡里先垫上!我来想办法!”

挂了电话,他又打给县农业局,软磨硬泡,请求紧急调拨一批他们之前提过的新型生物调水剂和中草药制剂样品。

然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他走到王老五面前,看着这个刚刚还要拼命的中年汉子。

“王老五,你的损失,乡里会想办法帮你争取一些救灾补助。但这塘鱼,光哭没用。”周砥语气沉缓却有力,“我现在给你两条路。第一条,你自己看着办,以后再用猛药,出了事自己担着。第二条,”他顿了顿,“信我一次,也信科学一次。我请了省里的专家,调了新型的生物药剂和中草药过来,免费在你塘子里做示范治疗。效果不敢说百分百,也可能慢一点,但绝对安全,如果能成,以后你这塘子就算走上正道了。你选哪条?”

王老五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挣扎和怀疑。周围的养殖户也都屏息看着。

“周乡长……那……那玩意能行吗?不要钱?”王老五嘶哑地问。

“不要你钱。乡里出钱出技术,你出地方,配合管理。成了,你赚了经验,以后少走弯路;不成,损失乡里承担大部分。”周砥斩钉截铁。

这是一场赌博。用乡里本就紧张的资金和政府的公信力,押在一个尚未经过本地实践验证的技术上,押在一个刚刚还要死要活的养殖户身上。

王老五看着周砥坦荡而坚定的眼神,又看看满塘的死鱼,最终一咬牙,一跺脚:“妈的!赌了!反正已经这样了!周乡长,我信你一回!”

“好!”周砥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刘站长,立刻按方案准备!其他人都看着,这就是我们以后要搞的生态养殖的样子!能不能成,让事实说话!”

接下来的几天,周砥几乎住在了西山沟。省里的专家通过视频远程指导,农业站的技术员日夜蹲守,生物制剂和中草药被小心施用。王老五像是换了个人,配合得无比积极,每天盯着水质变化,记录数据。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疫情时有反复,王老五的情绪也像过山车,时而充满希望,时而焦虑怀疑。周砥不断给他打气,也顶着压力协调各方资源。

消息传开, scepticism 和期待交织在整个柳湾乡。有人等着看笑话,看周砥如何收场;也有人暗暗希望,这条新路真的能走通。

一周后,奇迹悄然发生。王老五鱼塘的水质明显好转,透明度增加,异味减轻,虽然死鱼还有,但数量大大减少,新投放的少量鱼苗存活率很高。更重要的是,塘边以往滋生的蚊蝇都似乎少了很多。

数据不会说谎。检测显示,塘水多项有害指标显著下降。

王老五拿着最新的检测报告,手都在发抖,咧开嘴,想笑,眼圈却先红了。“周乡长……有……有戏!真有戏!”

这一刻,所有等待和质疑都有了答案。周砥长长吁出一口气,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场突如其来的鱼瘟劫难,阴差阳错地成了生态养殖技术最有力、最直观的试金石和广告。之前观望、抵触的养殖户们纷纷找上门,打听技术,询问加入示范园区的可能。

周砥知道,推开那扇新世界大门的门缝,终于被撬开了。他立刻组织农业站,将王老五塘子的数据变化、处理过程、成本对比做成通俗易懂的展板,在各个村巡回展示。

带着这份用风险和汗水换来的、沉甸甸的实践报告,周砥即将奔赴市里的农业创新项目评审会。他的脚步,比以往更加坚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