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泥阶 > 第111章 暗渠

第111章 暗渠

李家洼河滩的惊魂一夜虽暂告平息,但涟漪远未消散。周砥回到乡里,来不及合眼,便陷入了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

县公安局环境侦查大队的介入,让废弃泵房偷排事件正式立案。物证确凿,但追查嫌疑人却如同大海捞针。泵房早已废弃多年,产权混乱,周边缺乏有效监控,那些化工原料包装桶也是常见型号,难以溯源。侦查员初步判断,这是一起有预谋、利用雨夜和下游纠纷为掩护的精准偷排,作案者对当地环境十分熟悉。

消息传回县里,马副县长的态度变得微妙。他在电话里肯定了周砥前期处置得当,避免了□□升级,但语气却加重了对“稳定”的强调:“周砥啊,案子交给公安去办,你们乡里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保稳定、促和谐上。尤其是生态养殖试点,现在是敏感时期,一定要严格按照县里的要求来,不能再出任何岔子。下游群众的损失安抚工作要做好,乡里财政紧张,也要想办法克服,必要时我可以协调县里支持一点,但大头还要你们自己承担。”

这番话,听起来是支持,实则处处是约束。破案的压力甩给了公安,而安抚赔偿的沉重包袱和试点工作的紧箍咒,则牢牢套在了周砥和柳湾乡的头上。周砥甚至能感觉到,马副县长似乎并不希望偷排案被深挖下去,那句“必要时协调县里支持一点”更像是一种暗示——拿钱平事,息事宁人。

几乎同时,市报记者林静那篇关于柳湾乡下游污染事件的初稿,也引发了波澜。她遵循新闻规律,客观报道了事件经过、群众损失、乡政府的应急措施以及存在的偷排嫌疑,但文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西山沟生态养殖试点近期备受关注,以及县里对其规模的限制。这篇报道被市报内部有些背景的人物压了下来,未能即时见报,理由是“需要进一步核实,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联想和矛盾”。

林静私下给周砥发信,语气有些无奈:“周乡长,稿子被暂缓了。台里有人打招呼,说涉及农业创新和环保敏感话题,要慎重。我会继续跟进,但阻力不小。”

周砥回复表示理解,心中却雪亮。这绝不仅仅是“慎重”,而是有一股力量在暗中运作,试图捂住盖子,模糊焦点,将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好能悄无声息地让它过去。

压力从明处转为了暗处,像无数条看不见的绳索,从四面八方缠绕过来。周砥感到一种窒息感,但他知道,此时绝不能退缩。一旦松劲,不仅李家洼的乡亲得不到公道,生态养殖试点可能被永远扼杀,那隐藏在幕后的黑手更会逍遥法外,日后变本加厉。

他必须破局。

明面上的调查由公安负责,他不能过度干预。赔偿安抚工作需要钱,乡里财政捉襟见肘,县里支持杯水车薪且附带条件。他想了想,指示乡财政所先挤出一部分应急资金,同时让民政办摸底统计受损最严重的几户,考虑先从乡里的临时救助渠道解决一部分,稳住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找到突破口,打破信息封锁和幕后操纵。

他想到了那个县委办的“熟人”。再次联系,对方更加谨慎,只隐晦地提示:“钱局那边最近和‘昌盛渔业’的孙总走得挺近,孙总好像对下游出事挺关心。”昌盛渔业,正是那条短信里提到的、由某位老领导公子孙伟代理渔药饲料的公司。

线索似乎串起来了。周砥决定兵行险着。他不再试图从正规渠道获得支持,而是动用了自己极其有限却关键的人脉——一位在省报业集团工作的大学同学。他没有要求发稿,只是将林静被压下的报道初稿和一些现场照片,通过私人渠道,辗转送到了省里一位以敢言著称的环保领域老记者手中。这位老记者常年关注基层环保问题,与某些环保 NGO 也有联系。

同时,周砥指示刘茂才,在不违反县里规定的前提下,将西山沟试点塘口和柳湾河多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以及偷排嫌疑点的照片、公安立案告知书(隐去敏感信息)等,整理成一份清晰的图文材料,通过生态养殖互助小组的渠道,暗中向所有感兴趣的养殖户、村民代表传播,甚至扩散到邻乡。他要利用群众的好奇心和最朴素的正义感,让真相以非官方的形式流动起来,形成一种无形的舆论监督。

他还做了一件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事:他以加强全乡养殖户安全培训、排查污染隐患的名义,要求农业站和水利员对全乡所有可能通向柳湾河及其支流的沟渠、涵管、废弃设施进行一次“拉网式”摸底登记,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曾有企业或养殖场存在过的区域。这个行动光明正大,合情合理,但其深层目的,是摸清所有可能的排污暗渠,绘制一张潜在的“风险地图”,让下一次可能的偷排无所遁形。

这些动作,如暗流涌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几天后,效果开始显现。先是省里那位老记者在他的个人专栏和社交媒体上,以“柳湾河之痛:发展困境下的环保谜团”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虽未点名,但直指基层环保监管漏洞、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以及农民维权之难,引发了小范围的关注和讨论。紧接着,关于柳湾乡偷排和试点风波的种种细节,开始在梨安县甚至平湘市的民间舆论场、尤其是养殖户圈子里流传,版本众多,但核心事实清晰,矛头若隐若现地指向某些获利方。

这些暗地里的风波,终究还是吹到了县里某些人的耳边。

钱斌局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在一次部门联席会议上,他不点名地批评了“某些乡镇”不把精力放在踏实工作上,反而热衷于制造舆论,混淆视听,给上级添乱。马副县长也再次给周砥打电话,语气严厉地警告他:“要顾全大局,不要节外生枝,有些没根据的话不要乱传,注意影响!”

周砥听着训斥,嘴上唯唯诺诺,心中却冷笑。对方越是着急捂盖子,越是说明他们心虚,说明自己暗渡陈仓的方向打对了。

就在他似乎看到一丝曙光时,又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门来。

王老五和其他几户试点养殖户被县农业执法大队突然抽查,理由是“接到举报”,称他们“使用的非标生物制剂和中草药来源不明,涉嫌使用违禁添加物”。执法队员态度强硬,封存了部分样品,带走了所有的使用记录。

这显然是一次精准的打击,直指试点工作的核心——技术安全性。一旦被坐实,哪怕只是怀疑,也足以彻底摧毁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信任。

周砥接到电话时,正在下乡的路上。他立刻调转车头,赶往西山沟。他知道,这是对方组合拳的一部分,正面调查受阻,就从侧面迂回攻击,动摇他的根基。

车窗外,田野苍翠,远山如黛。周砥的心情却沉重如铅。脚下的路,仿佛布满了看不见的陷阱和暗渠,每一步都需格外小心。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并未熄灭,反而更加锐利。

这场斗争,已从理念之争,彻底变成了你死我活的较量。他不能输,也输不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