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的红日升起,缓缓地照进室内。
他们像疯了一样,似乎察觉不到精疲力尽。
臧琳迎着日光,像拯救他的太阳神。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颗尘埃,而臧琳就是主宰生命的法老。
这是一个全新、未知的世界。
臧琳牵着他的手,对着太阳发出呐喊。
他心甘情愿成为臣子,送别他的君主。
当理智不在,**重现,灵魂像第一次饮用到生命之泉,疯狂地生长。
刘玘重重地喘气,抵上她的额头。那双英气的眉眼直勾勾地盯着他,他一遍又一遍地亲吻。
“臧琳,我是个好丈夫,对吧?”——臧琳,我们能不能不离婚?刘玘没说出后话。
她奖励似的亲过他的唇,“当然。”
他们一整天都沉沦在尼罗河畔,听着河水的冲击声,发出悦耳的声音,灵魂携手共舞。
刘玘格外珍惜,他将臧琳拥入怀中。可惜了,他生命中的太阳来得太晚了。
他与臧琳日夜都黏在一块,两个人像真正的夫妻,牵手漫步在阿斯旺的街头。
臧琳会在他吃冰淇凌时,偷偷亲上他的脸颊。像逗猫一样逗着他。
他们去吃埃及菜,嚼着埃及当地的大饼。会在咖啡店坐一个下午,臧琳热情地与人交谈,她的语言天赋异禀,很快学会了几句阿拉伯语。
没有工作的打扰,一切烦恼抛之九霄。他们悠闲地融入当地,享受着这段旅程。
臧琳会举着相机拍照,她拍下埃及的天空、巍峨的建筑……她最喜欢孩子的笑脸。每次和小孩拍照时,她都会认真询问,然后捧出一大把糖果。
刘玘学着她摄影的姿势,拍下臧琳与孩子们的合影。二人来到照相馆,将这些照片洗出来。
照片上,臧琳被孩子们簇拥着,笑意盎然。她身后是风沙,眼中是热忱。
刘玘偷偷让老板多洗了一张,而臧琳从一堆照片中惊呼,举着他在金字塔前的那张背影。
“送你了。”臧琳大方地塞进他的手中。
那两张照片就这样在他口袋中交叠,一个背影映上另一个背影,两颗心意外地贴合在一起。
他们回到开罗,又去了一趟埃及博物馆。门口有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他已经秃顶,却笑容满面,谦虚有礼。
那件西装体面却老套,就像埃及的一切。
他向路过的人们一遍遍推销着中文讲解。他走到刘玘面前,刘玘本想婉拒,可臧琳却笑着答应。
“每个人讨生活都不容易,”臧琳道,“我在纽约时,何尝不是和他一样?只有主动才能活下去。为了活下去,没什么丢人的。如今我能自己赚钱,我愿意帮助曾经和我一样的。”
刘玘望着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冲击他的心。
臧琳家世显赫,放眼帝都都是顶尖。这样一个千金,却不肯与父亲低头。纽约何其繁华,要想活下去,臧琳得付出多少努力。
正是这份努力,成就了生机蓬勃的她。
刘玘自愧不如。
“臧琳,你真的很厉害。”他轻声说。
臧琳很是骄傲:“有我带着你,你可以出去吹牛了,在埃及从没被骗过。”
中年男子变戏法般拿出一支芦苇,带着他们重游博物馆。他卖力专业地讲解,让二人身临其中。
临了,中年男子将芦苇送上,祝福着他们:“愿你们永远幸福。”
刘玘的胸口微微发烫,这份幸福貌似无法永恒。
律师已经拟好协议,刘玘将它打印出来,明日是最后一日,他将与臧琳签下离婚协议书。
这场刚开始的恋爱始于结束。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刘玘第一次恋爱,第一次心动,也是第一次打开身体。
臧琳带来了太多第一次。
第一次被鸽,也是她。成功与失败,都是她。
等到最后一日,二人出现在卢克索。
臧琳就是这么奇思妙想,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
卢克索的热气球在凌晨四点开始,臧琳租了车,载着他奔向未知的风景。
刘玘摇下车窗,感受着风呼啸而过。好像和臧琳在一起,什么都是冒险。
车中放着悠悠的乡村音乐,臧琳轻轻哼着,一对大耳环随着节奏摇摆。
尼罗河西岸早已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人,他们慕名而来,只为亲眼目睹日出。
刘玘包下了一整个热气球。彼时天未亮,只有隐隐的红光浮现。
他们随着热气球的腾飞,来到天空之中,俯瞰着整个卢克索。古埃及的陵墓与神庙尽收眼底,他忽然醒悟到埃及的真谛:死亡并非终结,而是轮回。
“臧琳。”他开口。
然后,刘玘在逐渐升起的日光中吐露真心,“我很高兴,当初答应结婚。在与你结婚之前,我早已接受婚姻不能自主的现实。因此,我从未幻想过我的妻子。对我来说,仿佛什么都是平静的。
“当我摸着熟悉的棋子,我会摆弄我的命运。直到与你来到埃及。你的冲动,你的冒险,让我明白还有另一种人生活法。
“前二十八年,我保持着冷静。但是在埃及的伟大之中,我发现尼罗河在呼唤我,唤醒我沉睡的心。臧琳,谢谢你。正因为你做自己,所以我才爱上了你。”
她微微侧目,目光温和有力。
“刘玘,我也谢谢你。”
“臧琳,我们能不能,不离婚?”
刘玘终于说出,那句埋藏在心底的话。
传说,尼罗河东岸是生者之地,西岸是死者之地。死亡即是重生,死亡亦是永生。
西岸的红日终于升起,世界化作橙红色的火焰,他们就像落进历史的尘埃,温柔注视着那千年岁月。
在漫天的热气球中,臧琳没有意外,而是目光灿烂,缓缓回答:“可以。”
“刘玘,你不能约束我。我会长居纽约,继续游走在世界各地。我们的相聚没有定时,一切随缘而行。你能接受吗?”她问。
望着臧琳,刘玘郑重点头,“我接受。”
只有自由才能留住臧琳。
臧琳不需要金钱,不需要珠宝,她只需要自由。
他愿意这样。因为只有臧琳,才能带给他新生。
蜜月结束,他们来到开罗机场。
刘玘想到落地时,抵达的大厅中,金色的塞尔凯特女神张开双臂,无声地对人们说:欢迎来到埃及。
这趟埃及之旅,让刘玘二十八年的生命,被重新定义。仿佛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他注定要来的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度,被伟大的文明重塑。
是起点,也是结束。
刘玘会继续回到伦敦。可他并未过问,臧琳要去何方。
他拿着返程的机票,离别在悄悄倒计时。
臧琳那乌黑的长发别在胸前,火红宽松的长裙像沙漠之花。没有多余的装饰,因为任何东西都束缚不了她。
她的灵魂是自由的。
最终,刘玘听见自己不理智地问,
“我们什么时候再见?”
臧琳耸耸肩,“等我档期。反正,我们是合法夫妻。”
这句话让刘玘安心。
能再见,足矣。
“你知道吗?我特别喜欢待在国际机场。望着屏幕上世界各地的名字,仿佛下一秒,我就能立刻抵达。当飞机起飞时,又将开始一个新的路途。”她目光期待。
此刻开罗的机场中,四周是各色不同的人。有的身着西装,有的衣着朴素,却都带着同样的神情。那期盼的目光,聚集在一架又一架的飞机上。
臧琳神秘一笑:“传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不管离开埃及多远,都会再次回到埃及。说不定,我们会在埃及,再次相遇。”
始于埃及,重聚埃及。法老透过神庙,注视着每一个来到又离去的人们。
刘玘心下一动,望着生机蓬勃的臧琳,情不自禁地问,
“臧琳,接下来,你会去哪里?”
他望见臧琳笑了,那英气的眉毛像挥舞着的刀剑,潇洒极了——
“我不知道。但是我的脚步,永远都不会停下。”
1.引用埃及古谚语: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不管离开埃及多远,都会再次回到埃及。
———
灵感来源于我去埃及旅行,那是一个人自由行。我时常在想,什么是自由?正如《卧虎藏龙》里玉娇龙说:“我看不见自由的边。”
时光倒流回高考前,当时我一意孤行拒绝了去上公费师生,然后复读。大学期间,我会攒钱、翘课,去不同的国家旅行。
自由真好。
每一次在路上,我都会被重塑。因为现实是琐碎的,是会消磨勇气和心气的。
我希望用旅行得来的一切,去塑造笔下的女孩。
她们会是鲜活的,勇敢的,哪怕有缺点,都是我的最爱。
《地点短篇》这栏将记录我去过的每一个地方。
希望在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都可以拥有自己想过的人生。不要勉强自己,因为人一生只活一次。只要我们的步伐没有停下,我们的人生就可以一直前进。
亲爱的女孩们,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离别的再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