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涅槃 > 第4章 蛛丝

第4章 蛛丝

省状元的风波,在沈家内部引发了一场持续数日的低气压。

沈建国显然无法轻易接受女儿脱离掌控的事实,几次试图以“经验不足”、“风险太大”为由,干涉那五百万资金的使用,甚至提出要派沈氏的财务顾问“协助”她。

沈清澜的应对一如既往的平静而坚决。

“爸,赌约的内容是‘启动资金’,如何使用,应该由我做主。这也是锻炼的一部分,不是吗?”她搬出赌约,堵得沈建国哑口无言,只能阴沉着脸看着她,眼神里的审视和忌惮一日深过一日。

王婉茹则改变了策略,不再明着劝阻,而是更加“慈爱”地嘘寒问暖,话里话外却总是在打探她接下来的计划,是否接触了什么人,钱打算投到哪里。沈清澜兵来将挡,敷衍得滴水不漏,偶尔还会“不经意”地透露几个虚假的、看似符合她年龄和认知的“投资想法”,比如想开个网红咖啡馆,或者投资某个小众设计师品牌,成功地将王婉茹的注意力引向了错误的方向。

苏晚晴更是将嫉妒写在了脸上,却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冷嘲热讽,只是那双看向沈清澜的眼睛,怨毒之色几乎要溢出来。她似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讨好沈建国和顾言深上,沈清澜乐得清静。

表面的顺从与平静,是沈清澜最好的保护色。她深知,在自身羽翼未丰之前,过早地暴露全部实力和意图,无异于自杀。尤其是在确认了顾言深也可能重生的情况下,她必须更加谨慎。

她的顺从,是为了争取时间和空间。

她的平静,是为了掩盖暗涌的激流。

在所有人,包括那个可能隐藏在暗处的顾言深,都将注意力放在她那“突如其来”的学霸身份和那“即将被挥霍”的五百万上时,沈清澜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她真正的第一步——收集证据。

复仇不是匹夫之勇,需要精准的打击。她要的不是沈家破产那么简单(那太便宜他们了),她要的是身败名裂,是要将他们最在意的东西,在他们眼前亲手打碎。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掌握足以一击致命的筹码。

前世,她是在无意中接触到沈家和顾家那个涉及巨额资金、非法交易和利益输送的黑色链条的核心证据后,才招来了杀身之祸。这一世,她必须主动出击,在悲剧发生前,就牢牢握住这些证据。

她首先将目标锁定在沈家内部。

沈氏集团看似光鲜,但沈清澜知道,在父亲沈建国看似强硬的掌控下,内部早已千疮百孔。管理层僵化,派系林立,尤其是以她那个志大才疏的弟弟沈明辉为首的一批沈家年轻子弟,利用职务之便,在多个项目中中饱私囊,挪用的资金数额惊人。这些,在前世她接手集团核心业务后,才逐渐浮出水面,但当时为了维持集团稳定,沈建国选择了内部消化,掩盖了下去。

现在,这些脓疮,正是她最好的突破口。

她利用省状元带来的短暂“自由”和“话语权”,以“了解家族企业,为未来做准备”为借口,向沈建国提出想去集团总部和一些下属公司“参观学习”。

沈建国虽然疑虑,但沈清澜刚刚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他无法直接拒绝这个“积极向上”的请求,尤其是在几位前来道贺的生意伙伴面前,他更需要维持一个“开明”、“培养继承人”的形象。他勉强同意,安排了他的一个心腹助理,名义上陪同引导,实则监视。

沈清澜对此心知肚明,并不点破。

接下来的几天,她像一个真正充满好奇的准大学生,出现在沈氏集团总部大楼。她穿着简单的衬衫和牛仔裤,素面朝天,背着双肩包,认真听着助理的介绍,对公司的业务流程、部门架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时提出一些看似天真,实则切中要害的问题,让那位助理时常冷汗涔涔,不得不更加小心应对。

她参观财务部时,会“无意间”问起某个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在项目部,会“好奇”地翻阅一些非核心的招标文件;甚至在茶水间,也会和几个看似普通的员工“闲聊”几句,话题无非是工作压力、公司福利之类。

她的表现无懈可击,完全符合一个想要融入家族企业的年轻女孩的形象。就连那个负责监视的助理,在向沈建国汇报时,也只能说“大小姐很好学,问的问题都很……有深度,但都在合理范围内。”

没有人注意到,在她那双清澈专注的眼睛背后,大脑正在飞速运转,将看到的每一个细节,听到的每一句闲聊,与她前世的记忆相互印证、拼接。

她记住了财务部某个副总监在汇报时,眼神的瞬间闪烁和数据的微小矛盾——那可能关联着一个被隐藏的亏损项目。

她记住了项目部经理提到某个长期合作方时,语气里那一丝不自然的亲昵——那可能指向非常规的利益输送。

她甚至在一次“偶然”路过沈明辉的办公室时,透过虚掩的门缝,瞥见了他电脑屏幕上快速切换的,与工作完全无关的境外□□网站界面。

这些看似零碎的碎片,在她脑海中逐渐勾勒出沈氏内部,尤其是沈明辉一系,可能存在的资金漏洞和违规操作的模糊轮廓。

但这还不够。这些碎片无法形成有效的证据链。

她需要更直接,更核心的东西。

沈清澜将目光投向了家里的书房——沈建国的家庭办公室。那里,或许存放着一些不便于放在公司,却又至关重要的文件。

沈家的书房,平时是沈建国的禁地,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连打扫都是由他信了多年的老佣人负责。想要进去,并且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查找证据,难度极高。

机会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悄然来临。

沈建国接到一个紧急电话,需要立刻去公司处理一件突发状况。王婉茹约了姐妹去做SPA,苏晚晴则和几个小姐妹有约会。家里只剩下几个佣人。

沈清澜在自己的房间里,透过窗户看到沈建国的车驶离,又确认王婉茹和苏晚晴都已出门后,她深吸一口气,走出了房间。

她并没有直接去书房,而是先去了厨房,端了一盘水果,然后神态自然地走向书房方向。在路过书房门口时,她“恰好”遇到了正在擦拭走廊花瓶的张妈。

“张妈,忙呢?”沈清澜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我端盘水果给爸爸送去,他刚才好像说有点头疼,在书房休息。”

张妈不疑有他,反而关切地说:“先生刚才急匆匆出去了,没说头疼啊?大小姐您记错了吧?”

“出去了?”沈清澜适时地表现出一点“惊讶”和“懊恼”,“哎呀,那我白跑一趟了。算了,水果我放他书房桌上吧,等他回来吃。”她说着,很自然地伸手去拧书房的门把手——意料之中,锁着。

“大小姐,书房锁着呢。”张妈连忙说,“钥匙只有先生和林管家有。”

“哦,对,我忘了。”沈清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仿佛才想起来,“那算了,我拿回自己房间吃吧。”她端着水果,若无其事地转身离开。

这个简单的试探,确认了书房常态锁闭,以及钥匙的保管人。林管家是沈建国的远房亲戚,对沈建国忠心耿耿,从他那里下手几乎不可能。

但沈清澜并没有气馁。她回到房间,打开电脑,连接上一个微型的、伪装成电源适配器的无线信号接收器。这是她前几天利用“逛街”的机会,偷偷购买并安装在书房窗外一盆茂盛绿植里的微型无线摄像头和窃听器。安装过程极其小心,利用了视觉盲区和植物叶片的遮挡。

她屏住呼吸,启动了接收程序。

屏幕上出现了书房的实时画面,角度略微仰视,正好能覆盖大半个书房,包括沈建国那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的大部分区域。音频信号也清晰稳定。

这是一种冒险,但也是目前获取核心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她必须冒这个险。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沈清澜一边处理着自己的投资事务(与谢知桓的合作协议已经签署,五十万资金顺利到位,谢知桓反馈团队士气大振,技术攻关取得了初步进展),一边分神留意着书房的监控画面。

书房大部分时间空无一人,寂静无声。

直到傍晚,沈建国回来了。他脸色阴沉,似乎公司的事情处理得并不顺利。他径直走进书房,重重地关上了门。

沈清澜立刻集中了注意力,戴上了耳机。

沈建国并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烦躁地松了松领带,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然后拿起桌上的座机,拨了一个号码。

“……事情压下去了吗?”沈建国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明辉这个混账!跟他说过多少次,手脚干净点!那几笔账,尽快给我抹平!对,从海外那个项目走……做得隐秘点,别再让审计那边抓到尾巴!”

沈清澜的心跳微微加速。海外项目?她立刻联想到前世沈氏后来暴雷的一个重大丑闻,就是与一个海外矿产投资项目的非法资金转移有关。难道这个时候,沈明辉就已经开始利用这个项目洗钱了?

“顾家那边……”沈建国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顾言深那边你接触一下,探探口风。那小子,最近有点让人看不透……合作可以,但底线要守住,不能让他拿了把柄。”

听到顾言深的名字,沈清澜眼神一凛。果然,沈家和顾家的勾结,早已开始。

沈建国又交代了几句关于资金周转和应付银行检查的事情,便挂断了电话。随后,他打开办公桌的一个带锁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份文件,皱着眉头翻阅起来。

通过摄像头,沈清澜无法看清文件的具体内容,但能看到文件的封面似乎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logo,以及“股权代持协议”几个模糊的字样。

股权代持?沈清澜心中一动。沈建国在用别人的名义持有资产?这背后隐藏的是什么?

沈建国看了很久那份文件,时而沉思,时而用手指敲击桌面,最终,他叹了口气,将文件重新锁回了抽屉。

监控持续到深夜沈建国离开书房。虽然没有得到决定性的证据,但沈清澜已经收获了大量宝贵的信息:

1. 沈明辉涉嫌挪用公款,并通过海外项目洗钱。

2. 沈家与顾家的合作已经开始,沈建国对顾言深抱有警惕。

3. 沈建国可能通过股权代持的方式隐藏了部分资产。

4. 那个带锁的抽屉里,很可能存放着更核心的秘密。

这些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虽然还不完整,但已经指明了下一步调查的方向。

沈清澜小心翼翼地保存好监控录像和录音,清除了电脑上的操作痕迹。她知道,这种行为如同走钢丝,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她没有退路。

关闭监控设备,房间里只剩下她均匀的呼吸声和电脑风扇的轻微嗡鸣。

窗外,月色清冷。

沈清澜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划过,眼神锐利如刀。

沈明辉的尾巴,已经露出来了。

沈建国的秘密抽屉,也标记在了她的地图上。

顾言深……看来,你也已经开始落子了。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谁能在暗处,织就一张更大的网。

她拿起笔,在一个崭新的笔记本上,写下了第一个名字:沈明辉。然后在旁边,画上了一个清晰的箭头,指向——海外矿产项目。

收集证据的行动,如同蛛丝般悄然蔓延,无声无息,却目标明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橘涂十一日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