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女教授重回八零年代 > 第146章 初唐四杰

第146章 初唐四杰

回去没几天学校就开学了,两个人都忙了起来。老柳开始博一的学习,余苒这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写毕业论文,论文初稿已经写了七七八八,只等着后边精改了。除此外,每周二上午还要给二年级本科生上半天专业课---《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又是余苒非常熟悉的领域,这课准备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开学第一周的四节课奉献给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盛唐时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诗佛王维。余苒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到王勃,很多学生当堂背诵他的《滕王阁序》,还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起骆宾王,学生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咏鹅》,简直是耳熟能详,这是孩童的启蒙读物啊。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也非常有名,这四位流传下来的诗词并不太多,但他们诗词中的一些诗句却流传了一千多年。余苒一问,很多同学就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余苒接着引导他们总结四杰的诗词特点。

盛唐时期出现的三位大神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一提名字,同学们就能随口背诵很多首。余苒自己讲的并不多,而是留了作业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周二的课上完,余苒踏踏实实开始写小说。在谭雪梅的提议下,村里拿出一部分钱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学习取得进步的孩子,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家长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鼓励自家孩子努力学习,像谭老师一样造福乡里。谭雪梅进了镇上的中学教历史,开始时带着儿子战旗住学校宿舍,后来感觉不便,就在镇上租了一个院子,自己做饭吃,战胜来镇里开会办事时也有地方住,周末再带孩子回小山村与战胜团聚。这个小院也成了村里对外联系的窗口,有人过来找她帮忙,她也是尽其所能帮助他们。村里有钱了,日子好过了,有村民开始打牌,还说什么小赌怡情。怎样引导村民们养成正确的花钱方式,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谭老师建议战胜组织大家讨论。由此,村里建了图书室、活动站、科学种田小组,经常从县里、镇里请专家、技术人员下来给大家讲课,鼓励大家搞养殖、科学种田、开发多种途径劳动致富。

这一写,余苒就写到了周四晚上,又写了四万多字。然后余苒就把文稿放到一边,修改毕业论文了。这论文的题目《时代巨变对诗人诗风的影响—以杜甫为例》还是受宋颉教授的启迪。余苒现在要做的是提供更多的诗词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论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百姓的流离失所。国泰民安时杜甫的诗清新自然,如《望岳》。经历了社会动荡时期,安史之乱后,他的诗作中的沉郁顿挫,在“三吏三别”中得到生动的体现。

周五,老柳回来问余苒:“放假的时候,你说让我老爸、还有弟弟妹妹过来认个门,还让他们过来吗?哪天合适?”

余苒拍拍自己的脑门,一忙起来就忙忘了,“这周日吧。想起来了,就赶紧做吧。免得忙起来再给忘了。”说完,指指电话,让老柳去打电话。

老柳打完电话,就和余苒商量做什么吃的,最后两人敲定了红烧排骨,酱牛肉,烧鸡,酸菜鱼四个肉菜,干煸扁豆,地三鲜,大拌菜,蚝油生菜八个菜,菜量不需要太大。

小余老师开讲了!求收藏[求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6章 初唐四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宁得岁岁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