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进入了期末考试周,余苒只有《中国诗学》、《中国赋学》两门课要考试,准备充分,轻轻松松就考完了。至于下学期的课怎么安排,余苒去找了系主任,看着她这硕大的肚子,不用说,系主任就明白是为了什么事。这会儿正式职工是有三个月的产假的,余苒一个在校博士生,如果再休三个月产假,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余苒和系主任说定孩子出了满月就回学校上课、耽误的课自己补上。下个学期就是博二了,学校开的课更少了,主要是学生自己读书做研究。
余苒在家无所事事,想着是不是再写一部小说。准备论文的时候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但真要是写起来,都得是大部头,估计孩子一两岁都写不完。现在余苒想塑造一个乡村母亲为母则刚的故事:在乡村为了儿子能够吃饱饭,努力干活多挣工分、各种谋划,恢复高考后拼命学习考上大学,抓住改开的机遇、努力创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故事。
小说分为四个部分:1)如愿。婚前与父母斗争,终于如愿以偿嫁给如意郎君。2)看清。婚后百般算计努力还债,日子越来越好。周巧芝也看清楚了赵振刚的本来面目: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自身利益各种算计,即便是亲儿子,也得排在他后面。3)婚变。恢复高考了,他们这对儿高中毕业生挑灯夜战、努力复习,赵振刚考上了本省的师范学院,开开心心地抛下老婆孩子还有寡母去省城上学去了。不到一个学期就传来消息,赵振刚跟班上的一个女生黏黏乎乎、关系不正常。周巧芝跑了趟省城抓到了赵振刚出轨的证据,顺势提出离婚,儿子也归了周巧芝。4)奋斗。经过半年心无旁骛的努力,周巧芝考上了京城的服装学院,去学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暑假后,周巧芝带着三岁的儿子去京城上学了。从此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写好大纲,又加了细纲,余苒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周家村支书家的姑娘周巧芝喜欢上了同村的小伙子赵振刚,家里一片反对声。原因无他,这赵家太穷了,一个寡母拉扯赵振刚长大,为了给他爹治病家里欠了一屁股债,最后人还是去了。还不上钱,债主过来有什么拿什么,真的是家徒四壁。赵振刚虽然半工半读读完了高中,家里的外债还没有还完呢。再说,你图他什么呀?难道就看他那一张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下地干活挣的工分也就比孩子强点儿,一天六七个工分,自己都养不活,这样的人家嫁去干什么?扶贫吗?不能拉拔家里的兄弟也就罢了,还得拉着全家去帮衬,哥哥嫂子能没有意见吗?无奈周巧芝是个死心眼,有情饮水饱,就认准赵振刚了。支书周大军和媳妇赵桂花是操碎了心,也说了,也劝了,也骂了,这么大的姑娘,总不能再打两顿吧,最后老两口儿放弃了。既然你认定了,我们就成全你,过好过坏,看你自己的本事。
这部分余苒写了四万多字。合上笔记本,余苒摸摸肚子,起身在空间溜达。余苒动了,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也活跃起来,你出一拳我伸一脚,余苒站在那儿抚摸着肚子,“你们俩儿差不多得了,我还想去摘水果呢。你们动个没完没了,不想吃水果了?”听了这话,肚子里的两个小家伙老实了,余苒继续往前走。
看到余苒从房间里出来,三小只也围了过来。“我们去摘水果,大黄去拿个篮子来。”大黄转身跑向杂物房。余苒领头去摘水果,先奔向了杨梅,摘了小半篮子放到大黄叼来的篮子里,然后是两个火龙果(这是去年空间扩大后新种的),一个菠萝,两个苹果、两个芒果,两个梨。余苒对三小只说:“我先送回去,你们在这儿等着我,看看你们有什么想吃的,等我回来咱们再去摘。”
然后拎着满满当当的篮子送回了厨房,又拎着个空篮子出现在三小只面前,“你们想吃什么,带我过去。”三小只领着她去看了波罗蜜、榴莲。余苒没摘,“咱们上次摘的榴莲和波罗蜜还有,走吧,回去吃。我先走了。”余苒拎着篮子飞回了厨房。
余苒先洗了杨梅,装了盘,自己吃了两颗。等到三小只过来,也各喂了一个。然后拿新摘的火龙果、芒果、苹果、梨各取一个,和菠萝一起清洗、去皮、切块儿,做成了果盘,分了一半儿给四小只。大鹅还没走回来,余苒将水果盆摆到了客厅中央,对三小只说:“大鹅还没有回来,你们一种水果给她留一块儿,不能错。万一错了,下次你们就等大鹅回来再一起吃水果。记住了吗?给大鹅留五块儿,一种水果一块儿。”
余苒退后,就看着三小只低下头来开吃。他们听懂我说的话了吗?余苒有点儿怀疑。等到三小只吃完抬起头,余苒探头一看,苹果梨各有两块儿,一块儿火龙果,总共五块儿。“你们三个没有给大鹅留芒果和菠萝。下次你们着急也没用,等大鹅来了你们一起吃水果。”
然后余苒就看见沐沐用爪子挠挠脸,张大了嘴巴,里边还含着一块儿水果,余苒赶紧制止,“你都吃进嘴里了,给大鹅也不算。”沐沐的嘴巴动了两下,咽下去了。
大鹅走进了客厅,余苒说:“大鹅,你吃水果吧,这是他们三个给你留的。明天他们三个等你一起吃水果。”大鹅走进水果盆,伸出头啄食水果,一会儿就吃完了。
余苒收拾好水果盆,端着自己的那一半果盘出了空间,靠在沙发上品尝美食,肚子里的两个这会儿也特别老实。余苒也不明白,难道自己吃完好东西,这俩儿立刻就能接收到?还是觉得这些食物是必需品,母子/女三人都要保证营养啊?
肚子越来越大,余苒很少出门了,活动范围就是四居室,好在她还有个空间能进去溜达溜达,要不得无聊死。前几天,导师过来说和师母商量好了,存款也都取了出来,找余苒帮忙联系中介。
本来余苒想亲自跑一趟,结果不管是师傅、还是老柳都给否了,理由也很一致,家里有电话,给余大哥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有了合适的房源,去看房有我陪着就行了。余苒屈服于民意,给余大哥打了电话,又让王教授和余大哥说清楚房子的具体要求,然后就静候佳音了。
这本新小说余苒直接取名为《我的妈妈周巧芝》,第一部分写完后,余苒检查后打印出来给沅沅姐寄走了。当然也提前给沅沅姐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然后就开始准备年礼,两位导师、沅沅姐、余大哥、王行长、张主任、还有三师兄,只能是老柳辛苦一下了。礼物无外乎水果、茶叶、果酱、果酒这些东西,两位导师多了份了西洋参片、人参酒。
休息两天后,余苒开始写第二部分。首先就是两人如愿结婚后,周巧芝面临的窘境。父母给了嫁妆,但也并没有赵振刚预想的那么多,想通过娶妻咸鱼翻身的梦想破灭了。经常听到的甜言蜜语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讽刺挖苦,周巧芝一度要崩溃了。可路是自己选的,父母、哥嫂的劝说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不服输的周巧芝抹着眼泪也要走下去。周巧芝首先掌管了家里的经济大权,虽然这个家里除了外债也没啥进项了,但如果周巧芝不管,婆婆是个软性子,儿子说啥就是啥,这个家别说还外债了,自家很快就会入不敷出、朝不保夕。家里家外的活,周巧芝安排的井井有条,不想干?有的是办法等着你。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耍无赖?自己有三个哥哥,虎视眈眈地等着揍他出气呢。两年时间,赵家还清了全部外债,开始一点点置办家当了。这时候,周巧芝才敢考虑要孩子的事。
虽然对赵振刚这个人失望了,但村子里大多数的女人不都是这样过的吗。周巧芝还抱着一线希望,觉得赵振刚能变好,会是个好丈夫、好父亲的。怀孕了,孕吐严重,婆婆嘘寒问暖,丈夫态度好了点儿,但也只是体验在语言上,冷嘲热讽、扎人心窝子的话没有了,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照顾体贴是不可能的,周巧芝眼泪往心里流。儿子出生了,周巧芝没做完月子就下地了,没办法,再不下地挣工分家里分不到多少粮食,要断顿儿了。孩子爹体会不到生活的压力,要吃要喝,孩子大了,给孩子准备的细粮辅食孩子爹都要争一口。理由很奇葩,他以后吃好东西的日子还长着呢,他不该孝顺他爹吗。跟不到一岁的小娃讲孝顺,真是日了狗了。周巧芝也生不起气来了。对牛弹琴,跟牛生气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生活中的鸡零狗碎余苒写了有小十万字。生活中的无奈、儿子会叫妈妈了带来的心喜、婆婆的吃苦耐劳似乎是每个家庭主妇都能体会到的酸甜苦辣,只是周巧芝体会到的无法跟人分享而已,她明白同一个村住着,她跟人聊天哪怕稍微露出口风,都会传到娘家人的耳朵里。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下去。
两天后,余苒把自己写的第二部分过了一遍,顺顺语序、改改错别字,然后打印出来,给沅沅姐寄了过去。
写完第二部分,余苒就想着歇歇了,剩下的两部分回老家再写了。悠哉了两天,余苒就接到了余鸣的电话,说是过两天要去市里办事,如果余苒学校里没事了,就顺便把她接回来。困扰余苒和老柳多日的回家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上次见过余苒后,余鸣就想着妹妹这么大的肚子,怎么回家过春节的事。想了两天,他就去找张所长了,说自己的妹妹余苒怀了双胞胎,肚子太大了,挤公交回家太不让人放心,所里有去市里的公干能不能交给他,他顺便把妹妹接回家过年。余鸣没有想到他这次的行为又改变了所长对他的印象。要知道上次人贩子的事出来后,张所长开始质疑自己看人的眼光,税务所的后备干部人选余鸣下降了好几个名次。
余苒和老柳就这样搭着余鸣公干的车在腊月二十早早回了家。家里的大门没锁,老柳敲开大门,过来开门的老爸看到余苒的肚子大吃一惊,这肚子也太大了。余苒摸摸肚子嘿嘿一笑,“老爸,是两个。惊不惊喜?”
老爸扬起了巴掌,还惊喜,是惊吓好不好!老柳在后边跟着缩了缩脖子,他也没有告诉自家老妈,自家老妈肯定不会像岳父这样雷声大雨点小,自己这即将当爹的人会不会遭遇父母的混合双打?
两章合一啦[红心][红心][红心]
[求求你了]求收藏啦[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0章 回老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