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余苒的肚子,老爸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小被子、小棉衣做少了,跟余苒念叨得去找二姑再做几件。余苒告诉老爸:“我们是搭我哥去市里公干的车回来的,他跟我说老妈也准备了,我哥知道我怀的是双胞胎,肯定没少准备,再说我婆婆肯定也准备了。再说三月份出生,也穿不了多长时间棉袄,楼房里可能都穿不着。”老爸这才不操心这件事了。
现在老爸跟自己过,余苒要操心的事还不少。首先大年初四姑姑们来给老爸过生日,肯定要在饭店里定个两三桌,这事得让老柳马上去办。本来余苒这个出嫁的姑娘跟姑姑们的关系并不亲近,逢年过节碰上了问个好就过去了,用老家的话说就是没追Wong,没打算以后走动。现在老爸跟自己过,自己是顶门立户的那个,从老爸这儿来说也不可能和自己的妹妹们断了来往。三个姑姑,余苒也要准备一份年礼。问过老爸后,一家两盒京城老字号的点心、两瓶酒(一瓶汾酒、一瓶竹叶青)、两袋儿大白兔奶糖、一大袋儿新鲜水果。就等着什么时候让老柳跟老爸跑一趟了。
余苒还好奇老爸怎么现在就在家休息了,老爸瞪了余苒一眼:“我不是跟你说了,就干到年底。我申请提前退休,现在已经办的差不多了,当然不用再跑去上班了。”老柳听了这话,跑到楼上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张图纸给老爸看:“那正好,您在家,咱们爷俩儿研究下这个。苒苒让我设计个双人儿童推车,给双胞胎用的,我是参考单人推车设计的,您看看有没有问题。”
老柳的草图考虑到了推车的安全性(设计了刹车系统、安全带)、结构的稳定性、实用性(可折叠、可拆卸、收纳功能)、转向的灵活性,其他的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舒适性,可能就有些疏忽了,没有想到该有放水杯/奶瓶的地方。翁婿二人凑在一起,推车的设计也日趋完善。等到二人都觉得没问题了,老柳找到了机械厂。金属材料自己家里肯定没有,只能求助外援。还有设计上有没有问题,老柳也希望机械厂的工程师能帮自己把把关。
老柳找到当初接待自己的孙副厂长,说了自己的需求。孙副厂长带他去见了机械厂的总工程师,介绍之后就让他们自己沟通了。然后,他就去找了李厂长,说了自己的想法:机械厂现在的订单不多,厂里能不能借着这股东风,拿出一个车间来生产童车。李厂长的想法是静观其变,等,等老柳的童车做出来再说。
老柳这边和总工沟通的特别顺畅,人家总工也不是吃白饭的,真的找出几处小瑕疵,老柳当场就做出修改,也让总工心中叹服。等到知道老柳为什么花功夫、不计金钱设计这款童车后,更是佩服不已。双胞胎不是没有,为了孩子自己亲自下场设计童车的,真没见过。
老柳拿着完善的图纸去找孙副厂长,需要厂里提供材料、提供干活的师傅。材料选用轻便的铝合金,干活的人,自家老岳父算一个(老爷子明确表示要为外孙子/外孙女出份力),孙副厂长又给找了位赵师傅。老柳问孙副厂长怎么收费,孙副厂长很是客气,“没多少钱,先做出来再说。”老柳莫名觉得自己被算计了,但是为了自己的宝贝闺女,算计就算计了吧,不就是张图纸吗,这点老柳想的开。
翌日老柳带着余苒从网上订购的四个橡胶轮胎,和老爸一起去了机械厂。两个老师傅,再加上老柳这个打下手兼把关的,两天功夫就把这款童车做出来了。头一天装上了轮胎,第二天带着余苒网上定做的纱帘、布帘、坐垫儿,一一装上,这款童车算是完工了。厂长、副厂长都来围观,没有孩子,几人从别处找来十几斤重、五花八门的东西,包裹好放上童车,试了刹车、转向,真的很好用。老柳和几位厂长谈起收费问题,结果被请到了厂长办公室。
不出所料,李厂长提的就是图纸的使用问题。经历了前世的老柳太明白图纸的重要性了,自己设计的这款童车的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绝对在国内领先,要不他也不会亲自监工,把图纸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了。老柳明确表示:“双人童车和单人童车正在申请专利。如果机械厂想生产童车,专利授权使用、专利费上我会予以优惠。”算是皆大欢喜吧。机械厂立刻把早就准备好的生产童车的申请交到了县政府。
没两天,老柳又接到了冯副县长的电话。冯副县长从机械厂生产童车的申请中了解到了背后的故事,这有知识、有技术就是不一样。自己也是被驾校的赵校长逼的没办法了,驾校的教练车又趴窝了好几辆,再修不好,就离关门不远了。冯副县长是来向老柳求助的,技术援助。
老柳在驾校泡了三天,开回来一辆捷达车。跟余苒和老爸说这是自己修车的报酬,花了三千块钱,买回来的驾校的淘汰车。“你们不知道,驾校里的车趴窝了一半儿,就我暑假给修的那两辆车一点儿毛病都没有。赵校长说如果我也修不好,这些车就只能淘汰卖废品了。我检查了一遍,就和赵校长商量能不能我给修好了,他们淘汰一辆卖给我,赵校长一听能修好就同意了。这车咱们开三年没问题,到那会儿想买辆新车应该也不难了。”
腊月二十八,余苒让老柳开着车带着老爸去三个姑姑家跑一趟,去送年礼顺便通知下大年初四聚会的地点。有了车真是方便了好多。三个姑姑看着从车上下来的意气风发的大哥,旁边双手拎满年礼的侄女婿,真心觉得大哥离婚了日子倒越过越好了,看看这人多精神。
余苒自己呢,把人送走后,打了一圈儿电话。深发展长的差不多了,25块左右清仓吧,年前落袋为安。余苒自己挂单25.1元,全部清仓了,这一次余苒挣了四百多万。
老哥余鸣也清了仓,算算自己能挣二十多万,拿出十万去市里买两套房,还能剩十多万呢,想想心里就美得冒泡。大家年前都挣了钱了,兴谷县上上下下兴奋不已、喜气洋洋,好在马上就过年了,不然喜不自禁、时不时咧嘴笑两声,真会让人以为自己遇到了神经病。
宋家三兄妹一起清了仓,每人至少收入四、五万,欣喜不已。三兄妹本想着等买了房再和老爸老妈交代,没想到自家老爸经过暑假那一出后,这次在县政府的办公楼里又遇到了同样的场景,回家后再看到自家这三个孩子的表情,不用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宋桉调侃三个孩子:“看你们这表情,又挣了大钱了吧?这次不请我和你老妈吃大餐了?”
小家雀哪斗得过老狐狸,宋县长这么一炸,两个小的就老实交代了。“你们说是你们余姐姐借给你们每人10万块钱让你们去炒股?清仓了,让你们拿挣到的钱去买房?”
三兄妹点头。
十万块啊,三个人就是三十万,宋县长咬咬后槽牙,自己忙活多半辈子了,五万块的积蓄都没有。这要是受贿,自己都得进去踩缝纫机踩到终老了。
“你们柳姐夫为什么鼓动你们向余姐姐借钱啊?”
小丫头宋歆快言快语:“余姐姐说房价就要进入快速上涨阶段,让我们挣了钱马上去买房,不要等,越等越买不起。”
宋县长摸摸下巴,“哦,你们余姐姐为什么这么说?”
“余姐姐说房价一直在上涨,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余姐姐以大哥买的那个三居室为例,大哥的三居室103平米,三万块钱。余姐姐两年前买的同一小区的房子,128平米,三万一千块钱。两年时间,涨了多少?还有余姐姐暑假在咱们小区买的那套房子,两万五买的,如果按照咱们县定的集资房的成本价计算,那套别墅得是多少钱啊?”
宋县长无话可说,宋夫人章闽则对三个孩子说:“你们余姐姐也没有什么要求咱们家办的事,能这样对你们,是你们之间的情分。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余姐姐待你们的一片真心。”
宋县长不再纠结这件事,孩子们之间的事,自己就不要瞎操心了。想起送过去的大鹅,问三兄妹:“那只大鹅怎么样了?肉好吃吗?光听人说铁锅炖大鹅了,我还真没吃过。”
三兄妹鄙视地看着自家老爸,原来你是这样的老爸!
宋小妹说:“鹅肉没吃过,鹅蛋倒是没少吃。”宋家两兄弟跟着点头。
宋桉和章闽都很惊讶,“你是说那只鹅是只母鹅?还下蛋了?”
三兄妹点头。“余姐姐说我们走的那天下午大鹅就产了一个蛋,有时候还一天下两个。我们在余姐姐家没少吃,有时候还拿走几个,余姐姐让回家煮了当早饭吃。”
宋县长宋桉感叹:“这大鹅在咱们家怎么就没下个蛋让我尝尝呢?!”
章闽问了句:“那大鹅来了后,你喂过吗?反正我没喂。”
宋县长被问住了。
原来原因在这里。
娘儿四个哈哈大笑。
亲们,还是两章合一[红心][红心][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1章 车子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