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余苒把《从头再来》的稿子捋了一遍,打印了出来。她把刘老师的那首《从头再来》放在了卷首,没办法,抄袭就抄袭吧,每次听到这首歌余苒都会热泪盈眶,斗志昂扬。余苒真心觉得只有这首歌才能表现千千万万个下岗工人不服输的精神,他们是华夏的脊梁。
余苒给沅沅姐打电话,还没有说两句,沅沅姐就说:“我给你打了两次电话,都没有找到你,正发愁怎么办呢。你的小说周巧芝写的不错,作协要安排人采访。”
“怎么又要采访啊?我在老家呢。等回了市里再说行不行?”
“我问问张主任。你这个电话是?”
“是我家里的电话,电话号码是9XX4321。沅沅姐,我给你打电话是我写了一部有关下岗工人的小说,回家后受了点儿触动,有了创作灵感,写了差不多二十万字了,想先跟你说一声,再给你寄过去。”
“这个题材不错。你别急着寄过来,我先跟张主任汇报下,作协方面要是急着采访,你就不用寄了。”说完沅沅就挂了电话。
不到半个小时,余苒就接到了张主任的电话。“余苒,作协定下这个采访已经好几天了,你孩子小,就别折腾了。我安排人到你老家去采访你。”
“张主任,张伯伯,非要这么急吗?您不会弄得我以后有家不能回吧?”余苒着急了。
“不会不会,你不要杯弓蛇影。就在你家院子里接受个采访,拍几张照片就行了。”
“好吧。”余苒无可奈何,告诉了张主任春暖小区的地址。
“对了,沅沅作为你的责任编辑也要接受采访,明天她也要过去。”
不错,《从头再来》也不用寄了,明天可以亲手交到沅沅姐手里。
听说明天有记者来采访,老爸和老柳比余苒还要激动,把二层小别墅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回来了小一个月,有老爸的精心打理,小院儿里的花草、葡萄藤也焕发了勃勃生机。
第二天早晨九点多,《京都日报》的采访车就到了家门口。拿着采访器材一下车,周围遛弯儿、聊天的大妈、大爷们就注意到了。“这是去余苒家啊,什么事啊?”
识货的行家说:“这是《京都日报》的采访车,肯定是采访余苒来了。”
“我听我家闺女说了,余苒这次写的小说特别好看。”一位大妈说。
“是吗?哪本杂志?我也找来看看。”
余苒请记者和沅沅姐进来,就关上了大门。真怕这些大爷大妈们涌进来看热闹。
来的三人都是熟人。两位记者一位姓李,李雯,一位姓于,于莉,余苒原来就被她们二位采访过,跟沅沅姐更是熟悉。余苒招呼三人去客厅喝点儿水吃点儿水果。“余苒,你家这环境不错。”沅沅姐称赞道。“龙凤胎呢?我还没有见过呢。”
“在楼上玩呢。咱们先忙咱们的,过会儿再让你见。”
“那行。我先采访余苒,沅沅你随意。”
“等会儿,余苒你把新写的那个《从头再来》给我,让我看看。”
余苒上楼给沅沅姐拿打印稿。楼上的客厅里,老爸在看《萌芽》,老柳手里拿着那本《海底两万里》在给双胞胎念书。
双胞胎看见余苒上来,伸手啊啊了两声要抱。“妈妈要接受采访了,过会儿和你们俩儿玩。”
余苒下楼把打印稿交给沅沅姐,然后坐在沙发上接受采访。
李雯记者说:“余苒,你也不用紧张,咱们都是老熟人了。咱们随便聊聊。你这部小说写了多长时间?”
“一个寒假。我那会儿考完期末考试,一下子放松下来,有点儿无所事事,就想着要不写本小说吧。这个故事是早就构思过的。真的要动笔写,又把大纲细纲捋了一遍,做了些补充。”
“你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主题?”
“我想歌颂的是中国妇女心地善良、吃苦耐劳、为了孩子为母则刚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在奋斗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证明女性一样可以撑起一片天。”
“你小说的开头,对周巧芝的描写挺招人恨的。你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我们的生活中不乏爱情至上这种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不顾家人的劝阻,一条道走到黑,最后苦不堪言。我想对恋爱中的女孩说,如果你不是家里的小可怜,是父母的宝贝,兄长珍视的妹妹,恋爱时一定要考虑下他们的意见,他们不会害你。”
“余苒,春节时,作协的年会你没有参加,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余苒不好意思地说:“我那会怀着孕,挺着个大肚子,就不好意思去给大家添麻烦了。”
“这么说你已经做了母亲?”
“对,现在有儿有女,特别满足。对母亲这个角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闲聊般,余苒和两个记者聊了不短的时间。然后又在客厅、院子里给余苒拍了几张照片。
采访结束,沅沅姐还没有看完《从头再来》的打印稿,她恋恋不舍地放下稿子,“苒苒,你这本《从头再来》会大火,会超过《你为谁辩护》和周巧芝。你是怎么想到写下岗工人这个题材的?”
“我有一天去看我老妈,碰到她和原来的同事王姨在聊天。因为还没有到退休年龄,这个王姨每个月只能拿最低工资,一家人要吃饭,孩子要上学,老人要赡养,她和她爱人不得不上街摆摊儿贴补家用。由此我就想到了那些自谋出路的下岗工人,小家稳定了,社会也就稳定了。更何况还有很多人走出逆境,成就一番事业,帮助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为国家建设出力、做贡献。我就想为这些自强不息的下岗工人写本书,他们挺起胸膛接受命运的挑战,是国家的脊梁!”
在场的三人都鼓掌喝彩,“说的太好了!”两个记者当即决定顺便为余苒的新书做做宣传。
李雯记者说:“余苒,我们的采访结束了。让你爱人和老爸抱孩子下来,让我们看看你家的龙凤胎。”
“行,我上去看看。”余苒上楼,发现两个宝宝还挺精神,“他们俩睡觉了吗?”
“睡了一觉,醒了。”老柳答。
“采访结束了,他们说要看看龙凤胎,咱们都下去吧。也到吃饭的点儿了,咱们去大鸭梨吃吧。”
余苒和老柳一人抱着一个孩子下楼,老爸断后。余苒给大家做了介绍,三位女士立刻就被两个小包子给吸引了、萌化了,围着龙凤胎爱不释手,两个宝贝儿双手捂着脸啊啊大叫,大家都给逗笑了。
“沅沅姐,李记者,于记者,也到中午了,咱们出去吃顿便饭吧。小区门口有一家饭馆还不错。”
余苒的话惹来李记者和于记者的抗议,“凭什么沅沅就是沅沅姐,我们俩就是于记者、李记者啊?”
余苒拍拍自己的嘴,“我的错,我请李姐、于姐吃饭赔礼行吗?”
“行,太行啦!”
第一次写文,感谢大家的收藏和关注[红心][红心][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1章 采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