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老爸要不要与市里的战友、朋友聚聚,余苒又开始操心这件事了。“爸,您年前要和贾大爷、蒋叔叔他们聚聚吗?还是等春节回来了再说?”
“我打电话问问。上次聚会他们还说要来咱们家认认门呢。”老爸说着,去客厅打电话。
老爸打完电话,告诉余苒:“你贾大爷他们说这周末来咱们家认门儿。中午咱们还是去外边吃,你拿两瓶你泡的果酒出来,他们喜欢这个。”亏了自己打电话了,贾大忠这个老东西居然以为我做不了闺女的主,不敢请他们上门,他们是怎么想的?我是怕他们受刺激好吗!
“行。他们什么时候过来?您也把您住的小三居好好收拾下,带点儿水果、干果过去,你们老哥儿几个好好聚聚。”双胞胎出生后,余苒就告诉老马前边的小三居以后不往外租了,得在供暖前把房子腾出来,给老爸住。正好老马自己出租的一个两居室暑假时合同到期了,就让同学搬他那儿去了。现在老爸带着小黄和小德住在小三居。
老爸的战友兼工友、徒弟一共有六个人过来,时间就定在这周日。余苒特意去附近的一家味道不错的家常菜馆定了雅间。
周日早晨不到九点,老爸就在家里坐不住了,不顾严寒,跑到114公交车站等人去了。余苒备好热茶、干果、水果就给双胞胎读故事了。这次是阿凡提的故事,两个小包子还挺爱听,阿凡提幽默、饱含智慧的语言常常让两个小家伙哈哈大笑,这个故事两人居然要求余苒读第二遍,真是稀奇。
读完第二遍,余苒抱两个孩子去了卫生间放水,然后又喂了果汁,娘儿三个正嘻嘻哈哈说笑的时候,门口有了动静,先是敲门声,然后就是开锁的声音,余苒明白老爸是提醒他们来客人了。
余苒站起来,看着站在门口的六个人。六个人余苒只认识三个。贾大忠贾大爷比老爸大五岁,应该已经退休了。蒋叔叔蒋国志跟老爸同岁,听老爸说他提前退休了,把工作转给了小儿子。这两人都是老爸的战友,脸上岁月的痕迹很是明显。另一个四十出头的男子,叫□□,是老爸的徒弟,不过老爸说后来他不搞技术,去坐办公室了。
“贾大爷,蒋叔叔,张大哥,你们来了,快请坐。”
老爸一边请客人坐,一边说:“我家苒苒你们可是好多年没见了,还能看出来小时候的模样吗?”
又给余苒介绍:“苒苒,另外这三个你不认识,我给你介绍下。坐你蒋叔叔旁边的这个是你姜叔叔,姜建国,跟我是一个车间的。那会儿我们俩带着一帮小年轻搞技术革新,关系挺好的。你姜叔叔边上这个我们都叫他大老刘,刘东,是另一个车间的,跟我们是竞争对手,不过私下里我们关系不错。坐你张大哥边上的这个是我的小徒弟,于明远,进厂后就跟着我,现在已经是六级钳工了。”听这语气,老爸很是为这个小徒弟自豪。
余苒赶忙招呼几人:“姜叔叔好!刘叔叔好!于大哥好!欢迎你们来家里做客。”
“苒苒,你好!打扰你们了!”几人也说着客气话。
余苒跟老爸说了句:“我去泡茶。”走进了厨房。
就听到老爸接着说:“我最后给你们介绍下我家的龙凤胎。我外孙柳知行,小名小行,我外孙女柳知语,小名小语。两个小家伙儿可聪明了!”
看了半天热闹的双胞胎开口说话了:“爷爷好!伯伯好!欢迎你们!”
余苒端着托盘走过来,就听见贾大爷说:“老余,你家这双胞胎还不到一周岁吧?说话这么利落了?”
老爸拿起沙发扶手上的故事书,“看到没?俩孩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说话早。”
余苒将茶杯一一端给六人,最后是老爸的专用杯子。“喝口水,外边挺冷的吧?”
“今天是个大晴天,风不大。苒苒,这要是在街上遇到你,我肯定不敢认。”蒋叔叔说。
“是呀。苒苒小时候瘦瘦的,还有点儿挑食,就显着一双大眼睛了。现在这个子,随了你老爸了。”贾大爷这么说。
“苒苒,你爱人没在家?听你爸说你爱人是清大的博士,研究机械的?”刘东刘叔叔问。另外几个人的眼睛也亮了,闪着光。
“他去学校了,估计吃饭前能回来。下半年他就该毕业了,事情比较多。”余苒解释。
双胞胎不干了,闹着要听故事,余苒知道这两个估计一会儿就要睡了。“不好意思啊,这俩开始闹觉了,你们随意,我带他们去卧室讲故事。”
余苒带小包子进了卧室,没读完一个故事,俩儿宝就睡着了。出来一看,老柳已经回来了,正和老爸的几个同事讨论轴承的问题。
看到余苒出来,老爸知道两个孩子已经睡了。“苒苒,过会儿我们出去吃饭,你在家陪着孩子,想吃什么我给你打包回来?”
余苒摇摇头,“不用,家里有吃的。让老柳陪你们过去就行。酒放在酒柜上了,您看到了吧?”
“看到了。”
看时间快到十一点半了,老柳带着几人拿着酒去了定好的餐馆。空间里有糖醋排骨,鲫鱼汤,余苒又给自己炒了一个蚝油生菜,配上米饭美餐了一顿。
老柳回来时余苒娘仨儿已经午睡起来了,正和两个小包子玩猜猜看的游戏。“老爸他们呢?”
“老爸带着他们回前边了。这样他们自在咱们也舒服。”
老爸余刚带着六人去了前边的小三居,打开门,喝退小黄和小德,请几人进屋。“这套房子小了点儿,平时就我自己住。大家都随便点儿。”
“老余,你这房子还算小?人家住上这三居室都得美的冒泡儿。这也是苒苒两口子买的?”贾大忠问。
“这是苒苒刚上大学的时候买的,想不到吧?”余刚自豪地说。
余刚的小徒弟于明轩坐在靠边的沙发上,旁边的小茶几上放了一摞的《萌芽》杂志,便抱过来和大徒弟□□一起翻看,看着杂志上的目录,里边有《从头再来》,作者千家雨,两人如醍醐灌顶,难怪觉得余苒这名字很耳熟。
“师傅,苒苒是不是就是千家雨,写《从头再来》的那个?”
“是。苒苒从高二就开始写小说了,我也是这两年才知道的。”
“师傅,苒苒也太有出息了!”
“老余,你这辈子有苒苒这样一个女儿,值了!”贾大爷贾大忠拍着老爸的肩膀说。蒋叔叔蒋国志则说:“你看你现在的日子多舒服,含饴弄孙,一点儿负担都没有。”自家虽然不担心吃喝,但日子真的不是多富裕。
刘叔叔刘东和姜叔叔姜建国也说:“是呀,老余,你看看你这闺女女婿多有出息,都是大知识分子!你看把咱们厂里遇到的技术难题,就那个轴承的问题,跟小柳一说,他三言两语就给说明白了。”
几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吃着水果、干果,聊着大家熟悉的人和事,很是惬意。
临近四点时候,几人过来打招呼,说是该回去了。余苒给每人准备了两瓶果酒,本来还想拒绝的几人,一看袋子里装的是中午喝的果酒,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