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霞因为造谣诽谤他人,被派出所拘留了整整半个月。
消息一传出去,不但整个杏花村轰动了,连整个凤头乡轰动了。
不但整个凤头乡轰动了,连十里八乡都知道了陈巧霞的大名。
在陈巧霞被拘留的那半个月里,以及她从拘留所出来后的那几天,整个杏花村的村民都在议论纷纷。
“哎呦,这个女人可这是太恶毒了,不知道她在看守所里会不会被人打!”
“我今天上街,街上好多人都拉着我打听,你们村是不是有个叫陈巧霞的,恶毒造谣自己亲侄女?被逮起来了!”
“对对,我们上街也有人问我了,现在打听这事的人可多拉!”
“啧啧,你们知不知道,原本,我是想把我娘家侄女说给他们家三光做媳妇的,幸亏我没说,这样的人,当她儿媳妇,那不是死路一条!”
“对对!我家那个臭小子,看上了她们家大翠,去年就磨着我要去提亲,现在一知道这事,吓得赶紧拉着我,叫我千万不能去提!”
“那可不能,有这样的娘,能教出什么样的好女儿!可不能娶这样的丧门星进门啊!”
外界的议论纷纷,让周根喜爷儿五个再也不敢出门了。
好在,这些天月亮不错,爷几个下地干活,都是等晚上月亮升起来以后,才悄悄出去的。
周大翠天天躺在被窝里抹眼泪,也无心做家务烧饭,被周根喜吼着骂了一顿,才勉强起来烧火做饭。
这天中午,爷儿几个吃完饭,正在堂屋里闷坐,就听见院门外有人敲门。
周三光站起来要开门,却又迟疑了一下,望向父亲。
“去开吧!”周根喜嘶哑着嗓子道。
“开什么开!还不是那些无聊的人,不是借醋就借盐,存心想来看看我们家笑话的?不开!”周大翠恨恨地说。
周根喜不做声了。
这几天,的确是每天都有人故意找借口来自己家看笑话,这门,不开也罢!
“老大!老大!快点开门!”周老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是你爷爷,五光,快去开门。”
五光站起来,上前开了门。
周老汉和周奶奶颤颤巍巍走了进来。
“大翠,给你爷爷奶奶搬张板凳。”周根喜说。
周大翠就去墙角搬了两张小板凳:“爷爷奶奶,你们做。”
周老汉拉了老伴做定了,就说:“老大啊,光她妈干这个事的时候,你知道不知道?”
周根喜低了头,一言不发。
他能说什么呢,知道不知道,事情都出来了,老婆都身败名裂了,老婆身败名裂了,他也跟着身败名裂了。
“你好糊涂啊!膝下还有四个孩子没成家,居然纵容媳妇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老周家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这几天,我和你妈都躲着人不敢出门——”周老汉捂住胸口,剧烈地咳嗽起来。
“哎,你什么人的谣言不好造?非要造谣自己的亲侄女啊?你们跟二丫那孩子有多大仇多大恨啊!”周奶奶也苦着脸说。
“妈,事情已经这样了,我心里都够难受的了,你们就别说了!”周根喜低声道。
“是啊爷爷奶奶,妈过几天就出来了,她已经够受罪了,你们就别说她了!”想起她妈在受苦,周大翠又要哭了。
周奶奶瞪了周大翠一眼:“你说得轻巧,你可知道这件事出来以后,本来想给你们讲对象的人,都退了?你是女孩子家还好,你三个哥哥以后恐怕就要打光棍了啊!”
听了这话,三个光的脸色都有些发白了。
“爸!爸!奶奶说得是不是真的?”三光带着哭腔问。
周根喜长叹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周大翠则嚎啕大哭起来。
此刻,周根民一家正在堂屋吃饭。
饭桌上,有豆角烧肉,有鲫鱼豆腐汤,还有一碟青椒炒肉丝,一大碗虾仁蒸蛋。
全家人的胃口都很好,尤其是周雷,简直是要把红烧肉当饭吃。
“你呀,少吃点肉,别跟咱们村胖墩一样,年纪轻轻就胖了起来。汤兰英白了儿子一眼。
“妈,现在家里芝麻可以换肉,有鱼塘可以随时吃鱼,终于可以痛快吃好的了,你怎么反倒不让我二哥吃了?”周星问。
汤兰英说:“我怕他吃胖了找不到老婆!”
周雷嘿嘿一笑:“妈,您放心,我以后肯定能找到老婆。只不过,大伯家那几个光,恐怕就要打光棍了!”
周星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对对!我也听村里人说了,不光三个光哥哥要打光棍,连大翠姐都嫁不出了!”
“大翠嫁不出去倒不至于,只不过,她别想找多好的对象了!”汤兰英把一块金黄的鱼籽放进小女儿的碗里。
“活该,这叫害人不成反害己!想叫我二姐嫁不出的!结果反倒害得自己儿子找不到老婆,女儿以后嫁给瘸子瞎子!老天爷真是太长眼了!”周雷越说越高兴。
“好了!吃饭!鱼肉都堵不住你的嘴!”周根民突然喝道。
“她爸,你还在心疼你大哥一家子呢?你也不想想,是她们害人在先,害的还是你亲闺女?他们害二丫的时候,想过二丫是他们的亲侄女吗?”汤兰英啪地放下了筷子。
周根民不吭声了,过了半天,才说:“兄弟变成仇人,不是什么开心的事,人家听见了,笑话的不光是老大家,也会笑话我们家的,以后,就别再提这事了!”
一直默默吃饭的周晴看了她爸一眼。
任何时候,她爸都是最老实善良的那一个!
也正因为如此,大伯家才敢一直肆无忌惮地欺负他们家的吧。
只不过,从现在开始,自己家的家风,在村里人眼里,就会从弱势变成强势了。
她敢打赌,经过这件事以后,十年之内,不会有人敢再来欺负他们家了!
秋天很快就过去了。
一转眼,就是大雪纷飞的隆冬季节。
这期间,很是下过几场大雨。
每次下大雨,周晴都会用渔网包住鱼塘的涵洞,给鱼塘换水增氧。
鱼塘里的鱼儿越长越大了,光是站在塘边口看,就知道,这一茬的鱼的数量,要远远超过秋天那一茬。
终于,快到了春节了。
人们都开始备办年货。
由于秋芝麻的丰收,让杏花村里家家户户的日子都殷实了不少,所以,这个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肥年。
不过,对于周根喜一家来说,过年的欢快气氛与他们无关。
自从陈巧霞从看守所出来之后,村里很多人家,都对她们敬而远之了。
周根喜父子几人还稍微好点,陈巧霞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她只要走到什么地方,那个地方的人,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两人,还是一群人,都立刻作鸟兽散。
人们在路上遇见她,看她的眼神,就像在看什么怪物!
不仅如此,因为知道自己因为母亲的名声,大概率要打光棍,三光四光五光都开始怨恨他妈。
就连已经结婚生子,分开家单过的大光二光,都怪他妈让自己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因此,自从她妈妈出狱后,就不肯再踏进这个家门一步。
只有周大翠还是一如既往地天天跟在她妈后面转,她妈为啥进看守所,她自己心知肚明,那还不是为了她么!
这天,三光吃早饭的时候,又对母亲摆脸色。
这下,陈巧霞大哭了起来,周根喜终于看不下去了,他一拍桌子:“你们这几个小畜生,怎么对你妈妈的?你们眼里还有人伦么?”
三光这才红了眼眶,叫了一声:“妈!”
周根喜咬牙切齿地说:“都别难过了!咱们打起精神,拼命挣钱,只要有钱,还愁娶不到媳妇?从明儿开始,咱们拼命挖鱼塘,多多养鱼!”
于是,一家人开始起早贪黑地挖起了鱼塘。
到了春节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周根喜家挖出来的鱼塘,比他弟弟周根民家的鱼塘大了整整两倍还要多。
当周根喜家的大鱼塘等天上的雨水蓄水的时候,周根民家的鱼塘再次丰收了。
这个时候,人们正是要腌制腊鱼的时候,于是,就纷纷跑到周根民家的鱼塘边,三条五条都算是买少的,大部分分都买了十条八条。
不仅如此,附近的桃花村,桃园村的人也都闻讯而来,买上几条大肥鱼,腌上了,过个好年。
这天,周雷负责撒网打鱼,周晴负责秤鱼,周星则负责收钱,姐弟三人配合默契。
从早上六点多,一直卖到中午十一点多,才把鱼卖完。
当然,周晴事先已经留好了十几条母鲫鱼,留着春天的时候产卵繁殖。
鱼卖完了,人都散去之后,周晴就问周雷:“小雷,今天卖了多少鱼?”
“姐,一共六百七十百条鱼!”
周晴又问周星:“卖了多少钱?”
“姐,去掉十块钱本金,一共买了五百五十四块三毛钱!”
周晴心里升腾起一股喜悦之情。
五百五,再卖两次,就能攒够弟弟盖房或者读书的钱了。
嗯,再过一年,两千块的家底就积攒下来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