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十二天,早稻的收割已经进入尾声。
这几天里,杨家彤在地里吃饭的时候总能闻到别人那儿传来的肉香味,每次闻到那是又煎熬又享受。
今天也是,她身边的婶子一听到哨子就已经高兴地等着家人送饭来,看这样子就是有好吃的。
“林婶,瞧您这笑容满面的样子,今儿您家炖肉了吧?”杨家彤边说着,羡慕的泪水就差从嘴角流下。
“嘿嘿,那是,做了条小咸鱼,这还是去年我闺女从公社带回来给我的呢。”林婶笑眯眯地说道,说话间,她小儿子已经把饭送来了。
杨家彤瞥过去,这一瞧,眼睛就挪不开了,“林婶,这是凉粉啊?咱们大队有凉粉草吗?”
“你认得?是啊,凉粉草煮出来的凉粉,我还以为你们城里孩子不认得呢。不过也是,你妈也是咱大队出去的。”
碗里的凉粉已经划成很小一块,林婶不用勺子,直接一口一口吸入,喝得十分痛快,继续道:“这凉粉长在月亮沟,那地方有些远,咱队里人家都不爱去拔,不过我不嫌麻烦,瞧,现在大热天喝上一碗多舒服。”
杨家彤使劲点头,“凉粉最适合夏天,冰凉清爽又好吃,喝一碗热气消散,身心都舒坦。”
说完,她打开水壶喝了口绿豆汤,滋味也好,就是放在外面久了有些温热,没那么清凉。
“林婶,那月亮沟在哪儿呀?”
“你也想去拔凉粉草?”
杨家彤小鸡逐米般点头,凉粉哎,夏日不可缺少的解暑神器,最主要的是还不要钱,纯属大自然的馈赠。
林婶乐了,“我家的也快煮完了,今天下午稻子就能收割完,估摸着能早一点下工,到时候我要去拔一些回来,你跟我一块儿去?”
“好!”杨家彤想到明天自己也能吃上凉粉,觉得手不痛腰也不酸了,恨不得赶紧把剩下的这点稻子收完。
今天的饭是男同志煮的,有点难吃,菜都有点没煮熟的样子,盐也放多了点,她屏蔽味觉嚼嚼嚼,吃完之后长松一口气。
下午,或许是知道早稻收割就要结束了,所有人都提起一口气加快了速度。田里最后一把稻子割下,大家迅速打扫战场,往田里放水。
没过多久,哨声吹起,小队长也从远处走近,“稻子收割完了,明天开始插秧,今天早点下工,好好休息。”
说是早点下工,其实就和双抢开始之前的正常下工时间是一样的。
趁着太阳还挂在天边,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杨家彤只来得和四姐简短说一声,就背着篓子带着镰刀快速往林婶子家跑去。
秦满仓正在跟一些社员交代事情,突然从眼前跑过一阵人影,双抢还能这么有活力,让他忍不住转头去看看是谁,这一看,就看到了自家娃,不禁纳闷,喃喃道:“刚下工这是又去哪儿啊?”
“还能跑这么快,看来没被累到。”
“婶子,走吧。”
“来了。”林婶从院里出来,也背了个背篓,手里拿着刀,“咱们得走快点,不然回来得摸黑赶路。”
“好,那婶子咱们快走吧。”她的镰刀她的背篓都已经急不可耐了。
难怪说有免费的吃食大家都不爱去弄呢,本来每天就又要上工又要操持家务的,这凉粉草还长得那么远,从村尾上山,爬到山顶后一直沿着山脊线走,松树一片片的,芒萁也有半人高,拿着长棍边敲打边赶路,以防不小心被蛇咬到。
林婶看了看周围,边走边道:“这片山上的柴长好了,等有空了我来这儿砍些柴回去。”
杨家彤想起来她们在知青点用着的一直是老知青们砍回来的柴,有空了她们自己也得砍些柴回去补充柴房,不能一直占老知青们的便宜。
松树上很多干枯的松枝,长得密密匝匝的芒萁晒干了也是特别好的柴火,而且根系密布,割完一茬又会迅速长出来。
走了一段路,终于快到了,林婶子带着她下山,“下面就是。”
杨家彤往山下一瞥,一个小溪谷,呈弯月形状,难怪叫月亮沟。
走到山脚下,不用林婶说她就已经看到了长势茂盛的凉粉草,小溪谷的两边全都是,溪流不深,踏着石头就能过去另一边,“好多啊。”
“是很多,大家都不怎么来采,年年长,一年比一年多,你可以一次性多摘一些,回去一次性用不完可以晒干留着。”说完,她就已经拎起镰刀开始收割。
杨家彤也快速把篓子放下,镰刀对准看好的那篇割去,根部留下手指长的一截,等过段时间还能再长起一茬来。辛辛苦苦爬上爬下来这么一趟,她当然要多弄点,挑的都是枝叶繁茂饱满的,十几分钟就把篓子塞得严严实实。
她抬头往林婶子那边看去,对方也收割得差不多,她趁机又赶紧挑了五六棵小些的连根拔起,打算在菜地里分出一小块来种。
“嘿,嫂子真没看错你,你干起活来就是麻利。”林婶子夸道,手又悄悄往篓子多塞了几棵,让篓子看起来比对方更满。
想起这几天和杨家彤两隔壁割稻子,开始时一个刚来的小年轻比她还快,怕让队里人知道后笑自己提不动刀了,她暗地里加快速度,埋头苦干小半小时之后,有些得意地抬头往后看,结果又是让她错愕又是惊吓,一点没拉下对方不说反而被追赶上来了。
她暗暗较起劲,两人你追我赶的,白天干活笑嘻嘻,晚上回去没外人看见时她趴在床上动不了在那骂爹,就这么挣扎了三天,实在挣扎不过,后来她放平了心态,反而有些欣赏对方干活这个劲。
该说不说,秦家秀兰确实好命,不仅嫁到城里去享福了,生的女儿都长得水灵灵的,还一个比一个厉害。
“那是,我打小在家干活就最厉害了。”杨家彤洋洋自得,当然没说的是她干饭也是第一名,投入和产出成正比。
杨家梅先吃完饭,又去给菜地浇水,时不时看向路尽头,眼看着太阳落山,天边紫红的彩霞也即将沉落下去,人还没回来,不由有些担心。
阮杨也在一旁给自己的菜浇水,这菜自打发芽之后他成就感爆棚,照顾得越发仔细了,生怕菜苗还没长大送进嘴里就半途夭折。给自己的浇完,见李红英还没回,又顺道帮她也浇上一遍。
看着杨家梅频频看向远处担心的样子,不禁发问道:
“家梅姐,家彤这是去哪儿了?”
杨家梅自己也不知道,小妹跟她说的时候她没听清,还不等她追问呢对方就跑远了,“说是去摘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这么久还……回来了。”
下一秒她话一转,欣喜地看向路尽头,扔下手里的东西去帮忙,“你这是砍柴去了?咱们柴房不是还有柴火嘛。”
杨家彤两手拖着满满的柴火回来的,笑道:“当然不是,我跟你说了去摘凉粉草的,呐,你看。”
她转过背后的篓子示意到。
“凉粉啊。”杨家梅帮忙拖着柴火,懊恼道:“是有这么个东西来着,我一时忘记告诉你了,还想着到时候带你一起去采一些回来呢。”
“姐,明天刚好轮到你做饭,中午给我带一点,今天我看到林婶吃,可馋了。”
“知道了,今晚就煮好,放在井水里镇着不容易坏这东西。”杨家梅把妹妹赶去吃饭,自己则趁着天还没黑跑去把凉粉草也清洗干净。
晚上的饭同样是常兴平做的,好好的饭食做成这个样子,真的有些糟蹋粮食了,她边吃边恨恨,遗憾还是得弄瓶辣椒酱,以后在遇到这种情况或者不想动手做菜的时候,还能有个下饭的东西。
大队里有挺多人种了辣椒的,她看着品种还挺不一样,找个时间去买一些回来。正想着,董琳王卫敏和李红英回来了,三人脸色都耷拉着,尤其是李红英,脸上似乎还有哭过的痕迹。
“这是怎么了?”
王卫敏扫她一眼,见她现在还在吃饭有些诧异,不过还是解释道:“今儿我们去的那块田特别多虫子,水也没怎么放干,我腿上全是被蚊子叮的,还有别的虫子咬了,小琳和红英更是,腿上吸住好几只蚂蟥。”
她说起那种虫子就露出晦气嫌恶的表情,忍不住摸了摸手臂。
董琳:“得亏咱们大队有赤脚大夫,让他给我们弄了点药膏。唉,明天开始插秧,一双脚又是得陷在田里,家彤你明儿个也穿不了鞋子了。”
这么一提,杨家彤也想起这茬,恨不得现在有双胶鞋在,就算没有胶鞋,明后几天也别把她分到今天王卫敏说的那块地去。
“明儿插秧也是个累活,又得弯腰,每年双抢下来我都感觉腰得断。”龚吉和常兴平进来说道,“敏姐,菜地已经已经给你们浇好,明天你们帮我们浇。”
“好好好,知道了,辛苦你们了。”
李红英想起自己菜地没浇,也没请人帮忙浇,拿着桶出去,就看到阮杨正好帮她浇完,她立马感激道:“谢谢你啊。”
“没事,大家都是知青,互帮互助嘛。”阮杨没当回事,笑嘻嘻地挥挥手。
他往回走的时候看见老知青菜地里的黄瓜脚步不由得变缓,摸了摸嘴角,还好还好,没流口水。
老天保佑自己的黄瓜争气些吧,早点让他吃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较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