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离开陈溯华想着要和魏华安说一声,于是锁上门朝后山走去。
那边还有一片地,因为在山脊间不是特别安全,所以都是男社员干。
地里魏华安将麦子捆成垛,放在一边。
见陈溯华过来,他擦了擦脸上的汗,问道:“我刚才听说公社里来人了,是有什么事吗?”
陈溯华将陈主任说的事情又给他说了一遍,“这段时间村里就靠你了。”
魏华安倒是无所谓,过不了几天农忙就要结束了,就不会这么忙了。
“不过,就你和魏生两个人能行吗?”
陈主任来找他们那说明没收麦的村子有很多。虽说有两个人,但是陈溯华并不会开拖拉机,所以收麦的事还是主要交给魏生。
“我想再找一个拖拉机手,让魏生先教着。不过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当初让魏生去学拖拉机,并不只是他来找她。更重要的是他是村里为数不多闲着还有文化的社员。
魏华安对这件事并不熟悉,他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支持她。
“你放心选,村里的人交给我。”
*
回到知青点时,陈溯华还在琢磨着这件事,到底要找谁。
她刚坐下就听到屋外传来响动声,冯宁绣手里拎着,肩上扛着,背上背着,一个又一个包裹。
“快点来帮我一下。”
陈溯华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东西,“你这是抢劫去了。”
“一边去。”说着她将手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前段时间我爸出车,去了趟南方,这是他专门给我寄来的。。”
陈溯华这才想起来,冯宁绣她爸是卡车司机,常年走南闯北。
她拆开其中一个包裹,从里面拿出件白色莫代尔面料的衬衫,“好看吗?”说着她脚尖轻点,转了个圈。
“好看。”她点头说道,心里却想着别的事情。
“冯宁绣,你会开卡车吗?”
冯宁绣被她问的发懵,还是老实答道:“不会。”
她失望地低下头。
“不过我对车很熟悉,它每一个零件我都清楚,咱大队的拖拉机我在我爸的厂里也见过。”
“那你想开拖拉机吗?”陈溯华直勾勾地看着她。
正收拾东西的冯宁绣手顿住,“啊?”怎么转移话题这么快。
陈溯华按住她的手,“公社里有好几个村子没有收完小麦,眼看过几天就要下雨了,陈主任今天下午来村里找人帮忙,你这么聪明一学就会,大家都等着你呢。”
陈溯华对她十分了解,她和魏生一样都是一点就燃容易上头的性格。
*
魏刚刚跑到大队部,才发现大门早就锁上了,问了旁边的大娘才知道陈溯华去了后山。
于是他又朝着后山跑去,今天他必须要找到陈溯华。
这边林霜刚来到地里,就看到一个身影跑过去,她戳了戳旁边的丈夫,“孩他爹,你看那个像不像二胖。”
两人定睛一看,才发现那可能不像吗,那就是。
林霜唰的将镰刀扔在一边,追上去拎起魏刚刚的领子。
她二话不说脱掉鞋就往他屁股上抽,“死孩子,又往哪跑。”
正忙着找陈溯华的他,没注意到他娘也在地里,就这样冷不丁地被抽了好几下。
“娘,我没跑,我来找陈溯华。”
可林霜根本就不理他,原本还有底气的魏刚刚,此时只能哭嚎着说:“娘你轻点!”这次是真掉了眼泪。
等魏刚刚再次见到陈溯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星期后了。
*
上山村,陈溯华正和新上任的村支书交谈着。
气象局说的雨天到底还是下了,不过好在下雨的时候,就剩两个村子没收完。
魏生和冯宁绣两个人二十四小时不停歇,轮流开拖拉机。这期间履带掉了无数次,火也熄了无数次,终究是赶在夏种结束前将麦子收割完了。
上山村的村支书是从别的镇调来的,这是他第一次当村支书,知道这几天要下雨时,他辞职报告都写好了,幸好有陈溯华来帮忙。
“陈支书,这次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张彬早就听说过小康村有个能干的女干部。
陈溯华不在意地笑笑,“谢什么,干活的又不是我,要谢就就应该谢谢他俩。”她指着魏生和冯宁绣说。
拖拉机前的两人,正接受着村民的谢意。
这个时候流行送烟,魏生不会抽他就学着城里人将烟别在耳后,结果夹了好几次都没夹上去。
一边的冯宁绣见他笨拙的样子“扑哧”一笑,她头上戴着草帽,身上穿的是她爸寄来的新衣服,裤脚被溅起的泥水给打湿,上面还有着不少泥点。
站在她面前的女孩呆呆地看着她,小声地说道:“姐姐你真好看,我以后也想和你一样开拖拉机。”
她蹲下来,揉了揉对方的脑袋,“等你长大我教你。”
张彬回过头说:“那是肯定的。今天你们就别回去了,村里做了饭留下了一起吃。”
陈溯华想要回绝,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赶来的陈主任打断。
他笑盈盈地过来,“那可不行,陈溯华今天已经被我约走了。”身后还跟着个穿西装的女生。
“主任你不会是专门来接我们的吧。”现在闲了下来,陈溯华也有时间跟他开玩笑了。
“不是来接你,是专门来找你。”说着他将身后的人拉出来。“这是从京市来的记者,听说了你这几年在小康大队做的事,专门过来采访的。”
“陈同志你好,我叫周升红,是京市日报的记者。”周升红伸出一只手。
陈溯华看了看自己的手,想要找块抹布擦擦,就被周升红一把握住。
“大家都是劳动人民,不用在意这些细节。”
因为周升红的时间紧,他们就在上山村的大队部进行了采访。
周升红的文化素养很高,问的问题也恰到好处,最后一个问题她问道:“我想了解一下,陈支书为什么想要下乡。”
陈溯华微笑着说:“每年家属院都会有知青回来,他们讲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善村民的生活时,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用处,所以当我的年龄到了后我不顾父母阻拦坚持下乡。”
好话谁都会说,当然她也没有骗人,毕竟不顾父母阻拦是真的。
在她番慷慨的发言下,在座的几人都红了眼眶。周升红更是她带着鼻音说:“陈支书我带了相机,来照张相片。”
这照相机是周升红用来采风的,这个时候登报想再放张照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陈溯华这张可以特殊申请。
上山村的条件不如小康大队,大队部也是之前的老房子,灰蒙蒙的墙壁显得十分破旧。
正当他们究竟在哪拍时,陈溯华指着晒谷场上的麦垛说,“在那拍吧。”
“咔嚓”一声,周升红按下了相机,刚才那个场景很美,陈溯华背对夕阳面带笑容指着前方,带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朝气。
“这就好了?”张彬挠了挠头。
陈主任故作深奥地说:“你不懂,城里人都讲究那个什么构图。”
几人回到小康大队时,天色渐黑。
魏生将拖拉机停在大队部,便和她俩分开。
陈溯华两人还没走到知青点,就闻到了空气中飘着的饭香。
冯宁绣猛地深吸一口气,“熟悉的味道。”
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现在松懈下来,她觉得自己浑身难受,只想赶紧吃完饭好好睡一觉。
陈溯华明白她这段时间累坏了,给她揉着肩膀说:“昨天我就让人捎话,给张婶说了我们今天回来,让她烧好水等着。”
“一会吃完饭你洗洗赶紧睡。”
“溯华,你真贴心。”她靠在她的身上。
张庆红为了给她们接风,专门杀了一只鸡。
早上大公鸡见她提着菜刀来,嘴里的打鸣还没叫完就被抹了脖子。
魏英坐在院里看着她奶,从厨房进来又出去,无奈开口:“奶,她们一到家我就叫你,你转的我头都晕了。”
正准备出去看一眼的张庆红听到后,拍了她一巴掌,“小兔崽子。”
坐在一边的穗苗不明白地问:“姐,小兔崽子什么意思。”
“就是你姐的意思。”林青红趁机补刀。
两人刚要闹起来,陈溯华和冯宁绣推门而入,张庆红从她们中间穿过。
“累了吧,饿了吧,吃了吗?”她一连问了一大串,没等她俩回答又自顾自的说。“这么瘦成这样,还黑了。”
饭桌上,张庆红不停地给她俩夹菜,被问道怎么回来这么晚时陈溯华才有机会开口。
“陈主任带了个京市的记者,来采访我们,这才耽搁了。”
“你们上报纸了!”
“不是我们,是陈溯华,采访的是她,人家记者都夸她厉害了。”
陈溯华在她们面前十分坦然地说:“低调,低调。”
“她有没有说会上那期报纸,到时候我去买。”尹慧琼问。
“不用。”陈溯华摇头,“她说会寄来一份。”
*
夏收后便是夏种,小康大队今年种的早,玉米长势十分的好。
再加上今年雨水充足,不用像往年一样再挑水到地里,小康村民一下子都闲了下来。
陈溯华也跟着闲了下来,这段时间她除了上工就是打听报纸什么时候能到。
村里人知道她上报纸后,也十分激动,毕竟是村里第一个上报纸的人。
眼看着八月即将过去,陈溯华终于在月底听到了消息。
“溯华,大队部有你的电话。”
张婶又在家里弄了片菜地,陈溯华正帮着除草,她抬起头回到:“行,婶子我这就过去。”
张庆红也十分好奇,“是不是报纸的事。”
“还不知道,张婶我过去看看。”她记得周升红说的是邮寄来,应该不用打电话,难道还需要电话通知?
大队部,陈溯华拿起放着的电话,“喂。”
另一头瞬间说道:“喂,是溯华吗?我是你娘,过几天我和你爹要去看你,你到时候来接我们。”
这时候的电话费可不便宜,王芬花等了这么久早就不耐烦了,她一口气说完后直接挂断电话。
刚拿起电话就被挂断的陈溯华,一脸疑惑。
谁?她娘和她爹,王芬花和陈国安要来看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