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走在前面时不时拿起颗石头看看,然后放进竹篓里。
走在后面的穗苗则是东瞅瞅,西看看。
七月天气炎热,山上的野花大片大片的开着,不少树都结了野果。
自从陈溯华在山上遇到野猪后,村里人对自己孩子上山管的更严了。
之前她们还可以在山上摘些野果或捉只麻雀改善伙食。
现在村里人只要看见有孩子上山,甭管是不是自己孩子都会拦住,然后告诉家长。
魏英不在家的时候,张庆红从来不让穗苗上山。
“姐姐,那边有野梨!”
她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几片密叶下梨子若隐若现。土黄色的小果子,上面长着白色的斑点。
这种梨子是野生的,味道没有买来的甜,甚至还有些涩口,但对于她们常年吃不到水果的人来说已经很好了。
“你想吃?”
穗苗点点头。
“那摘些拿回去。”
说着两人将竹篓放在一旁,魏英伸手抓住树干,一只脚踩住旁边的石头,双手用力一撑便爬了上去。
树下的穗苗捡着她扔下来的梨子。
两人一扔一捡正配合的起劲时,一只手从旁边伸出来。
“魏刚刚!”被吓到的穗苗惊叫一声。
“咋了,咋了,穗苗咋了。”站在树上的魏英被树叶挡住了视线,一边往下爬一边问。
树下穗苗正瞪着一双眼睛,想要将被抢走的梨子要回来。
“魏刚刚,你怎么在这?”魏英见穗苗没事才开口问道。
魏刚刚有些不自在的说:“我来摘野果。”
魏英狐疑的看了他一眼,“你娘今天没去上工?”
见他不说话,魏英瞬间明白,“好啊,你自己偷偷上山。”
旁边的穗苗顺势喊道:“告诉花婶!”
“别,你们可千万别给我奶说,要不然她肯定让我爹揍我。”
“知道你还自己上山。”
魏刚刚一脸扭捏,不好意思地开口:“陈姑姑给我找了个师傅,我听说城里人拜师都给师傅送东西,我也想送。”说完他祈求地看着两人。
树下的两人对视一眼,随后魏英拍了拍穗苗,“我给你些,一个人上山不安全,你赶紧下去吧。”
穗苗则是不情不愿地解开布袋,递给对方。
“谢谢魏英姐,谢谢穗苗,等我学成了,你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他脱掉上衣将梨子兜住。
见他跑远魏英才开口说:“看见了吗这就是逃课的坏处,成语都用错了。”
又说:“捡的差不多了,我们也赶紧回家吧。”
两人到家的时候,张庆红正在往外端饭。
“回来了,赶紧洗手吃饭。”
在山上呆了一上午,又背了一筐石头的魏英早就饿了,她吸了吸鼻子,惊喜地开口,“是酸辣粉。”
陈溯华出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句,“就你鼻子灵。”
“辣椒下来了,我找人帮我磨了些辣椒面。”
“那是不是天天都可以吃酸辣粉了。”
“馋的你。”张庆红伸手拍了她一下,“你溯华姐这么忙哪有时间给你做,想吃自己做。”
魏英撅了撅嘴,小声嘟囔,“我肯定会帮溯华姐的。”
午饭过后,太阳正晒,张庆红她们都回屋子里睡觉了,下午还要下地干活。
陈溯华看了眼太阳,想着自己下午也没事,不如趁现在将路铺好。
于是她趁着午觉的时间和魏英,一起和水泥铺石子。
一觉醒来,几人从屋里出来看到的就是,灰色的小路上面铺着大小各异的石子。
“还没干透,这几天先走旁边。”陈溯华开口提醒,说完她到水井前将手上的灰洗掉。
下午陈溯华刚到田里,就听到有人叫她。
魏生从拖拉机上下来,“陈姐,我这边都弄完了,现在就剩下西边的了。”
“都弄完了?”说着她探身望去,地里的泥土松松软软,深褐色的土块被翻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土腥味。
“你不会一直在这吧。”
“对啊。”
见他情绪高昂,陈溯华不好说些什么,只能叮嘱道:“你也要好好休息,村里就你一个拖拉机手。”她还想给魏生找个帮手,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
结果这些话到了,魏生的耳朵里全变成了,“村里的地,全靠你了。”
他迷迷糊糊地答应,“你放心,村里的地全交给我。”
七月中旬,小康大队的地已经耕了大半,陈溯华买的播种机也到了。
播种机是套在拖拉机后面的,前面梨后面种效率十分高。
一个星期多,小康大队较大的土地全弄完了,现在只剩下在拖拉机开不进去和山脊间的田地还没弄完。
陈溯华正在大队部写这段时间的生产报告。
忽然魏生从窗外探进头来,“陈姐,村里最近就没有其他的活吗?”
自从拖拉机用不上,他也跟着闲了起来,虽说他现在下地也能挣个满工分,但总觉得不得劲。
陈溯华想了想说:“晒谷场上还有些麦子,要不你送到粮站去。”
“真的,那能开拖拉机吗!”他撑着窗沿探身问。
陈溯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似乎在说,你想什么呢。
拖拉机加的油是柴油,不仅要钱还要工业卷,这东西在整个县都少见,公社给他们的更是少的可怜。
“驴车好像还闲着,你用那个吧。”
“得了吧,那驴见我就跟见仇人似的,张嘴就咬。还是你去吧。”
说完他又颓废地趴下,期待着今年的秋收。
陈溯华招手让他进来,“你会写生产报告吗?”
教完他后,陈溯华便驾车来到公社。
她先将上个月的报告给陈主任,刚要走就被拦住。
“这个月的呢?”
“写着的,别着急写好了就给你送过来。”
陈主任还没来得及回话,就见她匆匆地来,匆匆地走。
陈溯华又来到粮站,将车上的两袋麦子拿下来。
“张站长,你看一下这次的麦子还湿吗?”
粮站的人拿起来用手指掐了掐,又咬了口。“行了,你放到那边称上。”
她到的时候正排着队,她前面的人穿着一身白色警服,越看越熟悉。
“余警官?”
对方回过头也惊讶的说,“陈溯华,你怎么在这?”
她抬了抬手上的袋子,反问道:“警局今天不上班吗?”
“别提了,”她一脸无奈的说:“气象局说过几天有雨,乡下还有好几个大队没有收完。”
“我们局长就让家在县里的同事来帮忙。”说着她侧身亮出前面的麻袋,“这是今天刚晒好的。”
陈溯华拍了拍她的肩,忽然又想到什么地问:“今年怎么有这么多大队没收完。”
今年虽说提前下雨,但这种情况之前也有过,也从未听说要警员来帮忙。
余知玉想了想说:“好像是为了增产,开荒了好几片地。”
“你知道都有哪些大队吗?”
她摇摇头,“我们分配的大队不同,一连好几天都见不到面。”
站在后面的陈溯华听到这,眼神飘忽脑子里不断琢磨着事情。
*
驾着驴车刚到大队部的陈溯华,差点就被冲过来的人给撞倒,还没来得及说话对方就跑远了。
路过的张婶见她回来,连忙说道:“溯华,你快去大队部看看吧,听说公社来人了。”
公社?村里没发生什么事啊。陈溯华狐疑地走到大队部。
一进院,就被等着的魏生给拦下。
“陈姐,公社来人,是不是发现我替你写报告的事了。”
他紧张地搓着手,“怎么办,他们会不会不让我开拖拉机了。”
陈溯华安慰道:“没事,反正是我让你写的,出事了还有我。”说完她就进去了。
一进门,坐着的陈主任还没来的及开口,陈溯华就说。
“陈主任,你这也太着急了,你在公社催我就算了,怎么还追到大队。”
“这报告你看,都写了一大半了。”
陈主任张了张口,想说话却发现自己完全插不上嘴。
“你就放心吧,写完我第一时间给你送过去,你就回去吧。”说完她歪着头等对方回答。
陈主任也被绕进去迷了半天,只能顺着话说:“放心,回去,我这就走。”
说着他拿起公文包,走到门口才反应过来,自己来干什么的。
“你这孩子,我都被你绕进去了,你先别说话。”他伸手制止住对方。
“公社想请你帮忙。气象局说过几天有雨的事情,你知道吧。”
陈溯华点点头。
“年前上面下派说要多开荒,多种植。这不咱公社也有好几个大队跟着弄了。”
她想了想确实有这个事,只不过小康大队的土地不好,一些荒地再怎么开荒也没办法种植。
“谁知道今年天气这么怪,六月还没过完就开始下雨,还是大雨。”
“县里的拖拉机都派出去完了,咱公社还有还见过大队没收完,所以我想请你帮帮忙。”
陈溯华明白,对于他们来说粮食种地是维持一个家庭的基础,如果今年不能及时种好,秋收跟不上,可能导致往后的几年都会欠粮。
她看了眼院子里停着的拖拉机,上面已经铺了一层薄土,显得更加破旧了。
“行,我同意了。不过,油钱和工业票都需要他们自己准备,至于司机这个我来解决。”
“这你放心,这肯定不能再让你出。”陈主任忙不迭的答应,“那我先回公社,等明天让小张来通知你。”
一直蹲在门口的魏生,直到陈主任走了才敢出来。
“陈姐,没事吧。”
陈溯华没说话,而是招了招手,“你还想不想开拖拉机。”
魏生双眼瞪大,目光呆滞,不会真不让他开拖拉机了。
陈溯华见他不说话就明白他想多了,“主任说还有几个大队没弄完,我想着你要是忙不过来就找人帮你。”
“忙的过来,忙的过来。”说完他忙的跑了出去,生怕陈溯华下一句就不让他开。
与此同时小康大队魏山家同样是鸡飞狗跳。
魏刚刚见他娘将他送到魏山家,便拉着门框不肯进去。
“我不去,要去你去,这是什么师傅啊!”
小胖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娘林霜看都没看对着魏山说:“老支书,这孩子就麻烦您了,该打打,该骂骂。我就先去上工了。”
坐在地上的魏刚刚听他娘这话,哭的更大声了。
原本坐在躺椅上的魏山被他吵得心烦,只能站起来说:“你这光打雷不下雨给谁学的。”
“要你管,反正我是不会让你当我师傅的!”说着他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大口袋里的东西都滚了出来。
魏山捡起一颗,拿在手中,“哟,还送拜师礼那,行你这个徒弟我认了。”
“谁拜你了!”魏刚刚吼道,结果无人在意。
见魏山不搭理他,他转身直接跑了出去,他要去找陈溯华给她说,他不要师傅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