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灵器,你到底是从何处得来的?”
顾清栀罕见的认真,这可把小姑娘吓了一跳。
只见小姑娘攥紧衣角,犹犹豫豫道:“这是......是我娘亲留给我的,这是她生前用的灵器......”
“你娘亲的?”
可这明明是......
看着手中的半壁蝴蝶形灵器,顾清栀再次陷入了回忆。
小时候,她曾在她阿娘的首饰盒里看到过此物,当时因这半壁蝴蝶的轮廓太过特别,她还跟她阿娘询问过此物的来历。
那时褚和羲告诉她,此物是先帝在世赐下的,还说这灵器本是一对,另一只后来被她转赠给了另一世家大族的千金。
至于是哪家的千金,顾清栀倒是记不清了,但她隐约记得,她阿娘说那家千金后来跟家里闹的不太愉快,早早远嫁离开了皇城,自此便再没了消息。
想到这儿,顾清栀隐隐有了一个猜想。
难不成,桑瑶的娘亲便是那位世家大族的千金?
可按她刚刚所说,她的爹娘如今都已经不在世了啊......
“姐姐,是有何不妥吗?”
就在顾清栀沉思之时,小姑娘又唯唯诺诺的开了口。
顾清栀回神,看着小姑娘一脸紧张的样子,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刚刚的反应着实是有些过了。
她赶忙找补道:“没什么,就是看这灵器的样式挺特别的,忍不住多问了一嘴。”
“对了,你刚刚说你想学习灵术是吧?”
顾清栀不动声色的转移了话题,这让小姑娘的眼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小姑娘郑重的点了点头:“我是真心想学的,姐姐你可以教我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
顾清栀将那灵器装回荷包,还给了小姑娘。
她摸了摸小姑娘的头,耐心解释道:“在修行的世界里,没有根基的人虽也可借助灵器修行,但这灵器一旦被催动,再与修行者的灵脉产生共鸣,便会自动认主,且只听一人之令。”
“你若真想学习灵术,得先有件自己的灵器才行。”
“自己的......灵器?”
闻言,小姑娘失落的垂下了眸子。
她在想,她能留下娘亲的灵器就已是万幸了,还哪里还有机会去寻别的灵器呢......
顾清栀似是察觉到了她的窘迫,她拉着小姑娘的手安抚道:“别担心,学习灵术的法子有很多。”
“你听说过元清学堂吗?”
“元清学堂?”
小姑娘想了想,紧跟着摇了摇头:“未曾听过,那是什么地方啊?”
顾清栀起身,耐心解释道:“这元清学堂的来源,那要很多年前说起了......”
“当时,榕城饱受魔族的侵扰,陛下为了解决榕城之患,特命鸢宁的顾掌门前往榕城除魔正道。”
“顾掌门带领灵师平定了榕城之乱后,唯恐魔族之后再犯,他便组织众人,在榕城创办了元清学堂,学堂每年都有选拔弟子的入学测试,只要你通过测试,就能进入学堂,光明正大的学习灵术。”
“通过测试便能学习灵术?”
听她这么说,小姑娘又来了些精神。
可是随后,她又担忧道:“可我既无钱财,又无身家......”
“我这样的人,真的能通过测试吗?”
“当然可以!”
对此,顾清栀十分有把握,她又坐下,拍了拍小姑娘的肩膀:“阿瑶,你放心,顾掌门成立元清学院的初衷便是为了公平。”
“他从前说过,学堂的入学测试不看家世地位,他们仅凭实力选拔弟子,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到的。”
这些话,她不只是说出来安慰小姑娘,六年前,她是亲眼看着她爹爹一步步建立起这元清学堂的,她相信,即使过去多年,学堂的一切也定不负他爹爹当年所愿。
听着顾清栀的鼓励,小姑娘找回了一些信心,但同时,她也在想——
这世上,真的有如此公平的地方吗?
“放心吧,关于入学一事,姐姐也会帮你的,不过嘛......”
迎着小姑娘感激的眼神,顾清栀顺势道:“在此之前,你得先给我解释一下其他的事情。”
“就比如,你刚刚说,你其他的家人抛弃你了是怎么回事?”
“还有,榕城这么大,你为何就偏偏躲在宋府呢?”
“这......”
事已至此,小姑娘也不好再隐瞒什么,她只能如实交代道:“此事说来话长。”
“爹娘去世后,我便被大伯一家收养了,这些年来,他们一直把我关在乡下的庄子,不让我外出,直到前几日......”
“大人,县衙到了。”
榕城县衙前,一辆马车缓缓停下,车夫正侧身,对马车中的人恭敬回着话。
他在车前停留片刻,看样子似乎是在等着什么。
然而,南无境并未搭理他,直接就带着丁卯下了马车。
也是这时,他们迎面遇上了从县衙中匆匆而出的一行人,其中为首之人便是昨日接见他们的榕城县令裴砚之。
“南大人。”
裴砚之见到来人,连忙过去恭敬行了一礼:“下官见过大人。”
南无境扫了他一眼,淡淡道:“裴县令形色如此匆忙,这是要去何处啊?”
闻言,裴砚之赶忙理了理自己的衣服。
他拱手作揖道:“回大人,今日下官本应带您熟悉一下县衙,但刚刚吴郡守差人来传,让下官现在带人去宋府探查一下情况。”
“您看这......”
其实,宋府出事的时候,他们县衙的人便把现场的情况勘查的一干二净,今日根本用不着特意出动,吴郡守这时候差人过来,不过是想借裴砚之的手,刻意刁难这位远道而来的南大人罢了。
裴县令虽官位不大,但到底是个聪明的,他觉得,这南大人既已经得知了吴郡守的用心,那他自然就可以有话直说,不必再替人背这个黑锅了。
只是,这边的裴砚之忙着甩锅,另一边的南无境却压根没往这方面想,在刚刚的一席话中,他和丁卯都敏锐捕捉到了“宋府”这个字眼。
他接着问:“裴县令刚刚说的是......城南宋府?”
裴砚之愣了愣:“正是,大人也知道宋府的事吗?”
“裴大人,其实......”
丁卯是个沉不住气的,他着急想上前一问究竟,却被南无境拦了下来。
南无境眼神示意他退下,接着转头,语气平静道:“本官初来乍到,倒是不知,烦请裴县令说来听听。”
“是。”
裴砚之虽不解,这南大人为何忽然对这宋家的事情起了兴趣,但他还是尽职解释道:“这城南宋家在榕城算得上是颇有名望的家族,宋家家主宋怀允是榕城的前任县令,宋县令为官多年,深得百姓爱戴。”
“但就在一月前,宋家忽然起了场大火......”
“什么?你是说宋家上下十几口人都被火烧死了?”
裴砚之说完事情原委后,丁卯到底是沉不住气,一个没忍住便惊呼出声。
对比之下,南无境倒显得十分冷静,他直言道:“此事,可是和魔族有关?”
“下官不知,可......”
说到这儿,裴砚之顿了顿:“可榕城的百姓都是这么传的,衙门搜查许久,也确实找不到人为的证据。”
“大人您从皇城来,必定是见多识广,不如您和下官同去,有什么问题下官也好向您请教一二。”
裴砚之本想壮着胆子邀南无境同行,但此时的南无境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一时竟有些愣了神。
“大人......大人?”
在裴砚之的一声声呼唤下,南无境逐渐回过神来。
裴砚之担忧道:“大人您没事儿吧?可是昨夜没休息好?不如今日......”
“无妨。”
南无境抬了抬手,随即先行上了马车:“走吧,去宋家看看。”
路上,裴砚之简单跟南无境交代了一下宋家灭门案的细节,南无境认真听着,全程也并未提出什么疑问。
不一会儿,马车再次停下,众人来到了城南宋家的大门口。
“你们两个,留在门口守着,其余人都跟我着进去。”
“是,大人。”
宋府大门外,裴砚之留了两个官差守在门口,自己则领着南无境和丁卯,以及其余几个官差走了进去。
今日是个难得的晴天,艳阳高照下,府外的一切都显得生意盎然,这就将府内的惨状凸显的更加触目惊心了。
“这......这便是宋家?”
看着眼前的一片废墟,丁卯不禁有些后怕,他不敢想,这火势究竟有多大,才能把这偌大的府邸烧的一干二净。
他环顾四周,拉着南无境小声道:“南哥,你说知知姑娘她......”
“等会儿再说,先办正事。”
不等他说完,南无境便开口打断了他。
丁卯见状只好噤声。
这时,裴砚之转身道:“大人,这便是宋府了,出事之前,宋家因和燕家定亲,刚刚差人修缮了一番。”
“那场大火后,宋府所有的东西都被烧毁了,但因这案子一直没结,我们便也没让人过来收拾......”
“裴县令。”
听到这儿,南无境适时打断了他。
他开口问道:“你为何觉得,宋家惨案就一定是魔族所为?”
“这......”
裴砚之想了想,随后认真分析道:“那夜大火,许多百姓都瞧见了,因宋县令在榕城颇得民心,许多人都自发赶过去救火。”
“可那大火烧的十分蹊跷,用水也扑不灭,救火的百姓们没辙,便都撤了出去。”
“如此看来,那火定不是寻常之物,下官觉得,像是魔族之人用灵术所为。”
“灵术?”
南无境反问道:“那你又为何觉得,只有魔族才能使出灵术呢?”
“什么?”
裴砚之有些诧异,他不明白这南大人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是觉得,谋害宋家真凶另有其人吗?
裴砚之上前,虚心求教道:“下官愚昧,还请大人赐教。”
话音未落,南无境便抽出了他那把玄青铁剑。
只见他单手一挥,铁剑便出了鞘,那剑如闪电一般,飞速朝不远处的山茶树砍了过去。
一声巨响的同时,众人再看去,刚刚还身残志坚的那颗树此刻已然倒了下去。
“啊?这......”
瞧见这一幕,在场众人皆是大惊失色,就连裴砚之也有慌了。
也是这时,他才意识到,这位从皇城来的南大人绝不是个任人欺负的主。
一众人等皆屏气凝神,不知该如何是好,反观南无境,他倒是颇为满意的勾了勾嘴角。
“裴县令,瞧见了吗?”
南无境回身一笑道:“会灵术的不止魔族,还有灵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