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他们那儿只是个小县城,但也有经济比较好的地方。
那个地方在城西,离钱晋广场挺远的。四周又没有什么遮挡物,太阳又正大。他们将近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那挺繁华的——至少在元萧看来是这个样子。他也见过很多大城市,但大多都是在手机里面见的。
可以说,他们这个小县城的GDP至少有一大半都是从这个经济特区提上来的。
如此来看,城西人倒也有值得高傲的资本。
这个经济区有好几栋楼,楼与楼之间是相连的,每栋楼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店——只不过大多都荒废了。
地形都已算得上是错综复杂。
一座座楼形成一个圈,将县城里最大的商场包围在其中。商场首尾相通,还有免费的空调吹。老年八卦团就经常在这里出没。
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每一个繁华的地方都具有两面性。一面是人尽皆知,一面是寂寞无闻。看惯了这儿少数的繁华,却在转头的一刹那间望见了它真正平庸落魄的大多数。这种时空分裂感让人感到茫然。
乔落安带领众人穿过商场,越过城西广场,来到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是去年建好的。一共有四层,但是只有三层可供人活动。至于第四层,没有人知道上面是什么,但也可能是上面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图书馆第一层是给老人和小孩活动的,上面两层才是真正来看书办公的人活动的常驻所。
本来是准备上楼的,李贰又插嘴说懒得爬。
他怎么这么虚?
在图书馆转了大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人少、可以用正常声量说话的宝地。
陈税稷刚坐下就连忙抓着李贰开黑,乔落安又和何知许去找物理资料书看了。图书馆这么大,还不知道她们要多久才能回来。
人去楼空,就只有元萧在原地坐着发呆,顺便帮他们看着书包。
空想了一会儿,元萧终于还是坐不住了。他将书包一个个的地轻放到正在跟李贰对打的火热的陈税稷跟前:“帮忙看一下书包,我去三楼逛逛,一会儿回来。”
也不知道陈税稷听没听清楚,就只看见他胡乱地点点头。
……算了,反正图书馆里有监控,没人敢偷。
元萧在一楼绕了一圈,才看到楼梯口。
都一年多了,这楼梯居然还这么新。倒是让爬惯了缺斤少两的楼梯的元萧有点不习惯。
他好不容易爬上楼,手抹了一把额头上冒出的薄汗。等会儿,为什么他爬这种这么精致的楼梯会那么累?他明明就只爬了三楼啊。思来想去,估计是他自己的问题没错了……
今天的三楼很不一样。平时都蛮安静的,今天倒是很吵。
窗边坐着一群黄毛在打游戏,角落里又有一群小学生在听着歌抄作业。他们也不带耳机,把声音开得震天响。又和嘈杂的喧闹声混合在一起,吵得人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元萧随便选了个座位,将手机放好后起身去找书。
三楼的书多偏政治类,这也是元萧喜欢来的主要原因。
一眼扫过去,还是那些书。
好吧,有点无聊。
元萧看书速度本来就比较快,可奈何不了记忆力不好,所以还是典型的“一目十行,过目就忘”的类型。但人家还是记得一点的。虽然他看书剧情不记,作者不记,书里人物也不记。但这也不能怪人家,人家记的可是每本书里的关于哲学理论的句子。这又怎么不是一种记?
元萧这个人不得不说有的时候还真勤奋。他看书有一个专门的摘抄本,平日里写得满满当当的。可惜后来被何知许看到了,何知许还专门为这个摘抄本取了个霸气侧漏的名字——重生之霸道书本独宠我。
元萧当时也只拿这个摘抄本做装逼的作用,以后作文上可能用到的句子更是重点标记。所以也就没有管何知许,任由她去闹了。
可他现在没带摘抄本啊。
唉,没办法,只能在相册里的一堆风景照中额外添几张照片了。
三楼的薄书可真不少,底下一排全都是。元萧蹲下来,一个一个地仔细看着书脊上的书本名称。
在其中,混着一本奇怪的书。
元萧将它抽了出来。
奇怪也是真奇怪,这本书已经很旧了,封面也微微泛黄。可是它的封面上没有名字,书脊上的名字也是人用中性笔写下来的,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元萧重新回到座位,将手机备好,郑重其事地翻开书页。
好吧,它的扉页也是空白的。
奇怪,这样的三无书是怎么进图书馆的?
元萧一页一页地翻下去。
短篇小说、诗歌……好像都是关于国家的。
他下意识拿起手机,相册里又添了一张照片:
意欲自修长智慧,书山学海尽朝辉。
求知不畏攀登苦,百折千回不话归。
我取新图入我梦,治穷补白炸惊雷!
勇于抒写革新画,物质精神比翼飞。
诗的标题已经看不清了,只能隐约看到一个“自”字。
元萧又多拍了几张,等时间差不多了才下去。
今天这一趟,没白来。
与乔落安他们会和后,一行人才慢慢往家走。
按理来说,在春分到夏至的过程中,天时应该是昼渐长,夜渐短。那为什么现在下午六点天就黑了?感觉比冬天时的还要黑的早。
街边的霓虹灯闪烁,又混完了一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