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千灯笑 > 第1章 千灯笑1

第1章 千灯笑1

1.

我叫上官倾,一个普通的农家女。

因舅舅是个教书先生,

我和哥哥从小就跟着他读书写字。

直到到了科考的年纪,

家里决定卖两头猪送我和兄长其中一个去科考。

“我才不去!”

“我才不去!”

我俩争锋相对谁也不让着谁。

我大喊:“我的逍遥自在饮酒写诗梦!”

兄长大喊:“我的游山玩水游遍四方梦!”

爹爹给了我们一人一拳:“逆子,你们不去谁养家糊口!不去就给我上街乞讨去!”

我俩撇嘴,对视一眼:

“君子动手不动口”

兄长摩拳擦掌:“来吧!”

“石头剪子布!”

我出了石头,他出了布。

“哈哈哈,再见了小妹,兄长不会想你的!”

他笑的猖狂,我一时没忍住,也往他脸上揍了一拳。

“去死!!!”

2.

我站在贡院门口,身上穿着兄长的旧衣。

男扮女装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了,

在书院读书时,

为了掩人耳目也没少干过。

至今外人都以为我家有二男一女三个孩子。

“倾儿放心,爹爹都打点好了,尽管去考吧。”

我捏着那张属于上官文的身份契,叹气:

“知道啦知道啦!”

没想到,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

我本想着混一混,

说不定运气好,有个秀才或举人身份傍身就成。

结果:

院试,第一。

乡试,第一。

会试,还是第一。

这届学子也不行嘛。

直到坐在金銮殿前,我人都是懵的。

身边的人有老者,有中年,也有少年。

天子坐在殿中央,威严地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握着毛笔,在卷面一笔一划写下政治见解。

我自认没有什么经世之才,

本就是混个虚名,

也不见得能得个什么名次,

便随心所欲了起来。

知啥写啥,想啥写啥。

3.

放榜那日,

宫门口被堵得严严实实的。

我一个没注意差点被挤了出去。

“小心。”

一道男声从身后响起,

如清风般拂过心窝,

温暖大手支撑着我的腰。

我连忙站起,抖了抖身上的灰,对他说:

“谢了哈。”

巨大的布卷滑落,我到处寻找我的名字。

就听有人念道:

“第一甲第三名,上官文。”

上官文?

对哦,我现在叫上官文。

我抬眼,神情一言难尽。

我的逍遥自在饮酒写诗梦啊!

4.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我在大雁塔留下了姓名。

长安游街那天,

我的身上时不时就被投上一个香囊,

到底是谁想出来的一次五发啊!

手劲这么大,

知不知道很痛啊!

当日晚上,

我迫不及待去了长安城最大的酒楼。

本人上官倾,

胸无大志,唯爱饮酒作诗。

在喝了第二壶桃花酿后,

我整个人都是红的。

“不……不愧是长安,酒就是香!”

比我们家酒香多了!(没有说不好喝的意思)

周边传来一阵阵欢呼声,

我被吸引过去,

就见人群围着一个圆形高台拍手喝彩。

我定睛一看,

少年身穿白衣,姿态轻盈地舞着剑,一手还拿着酒壶,颇有诗仙的风范。

我兴奋起来,

这打扮,难道,是知音?!

那人停下,

我逆着人群走向他:

“公子好雅兴,不知可会赋诗?”

我这才发现,竟是昨日扶我一把的好心人。

白衣郎君一笑:

“吾乃俗人,不会。”

我有些失望。

“小生叨扰了。”

我作揖离开,却见身后人问:

“公子是今年的探花郎吧?”

“正是。”

“我读过你写的诗。”

他一字一句地念道:

“庸才自重世不知,”

“文人风骨可有之?”

此番话一出,我醉意都渐醒了些。

有种黑历史被翻出来的尴尬感。

“如今公子进举被世人所知,算是如愿了吧?”

我尬笑:

“算是吧。”

其实这首诗后面还有:

感时伤怀伤自身,

提笔写下无名诗。

我从小就爱写诗写文章,

只不过相熟的人大多没什么文化,

兄长也不大爱诗文,

鲜少有人能懂,

终也成了“无名诗”。

这首《庸才录》是年幼时偷喝爹的酒写下的。

据说当时家里人找到我的时候,

我糊了满脸墨迹。

我有些感动:

“即有缘,不知兄台姓甚名谁?”

“叫我小字吧,离柏。”

我挑眉,

谐音梗扣钱啊。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吾乃上官文。”

5.

探花郎的待遇就是好。

府邸,御赐的。

家产,御赐的。

书桌,御赐的。

差点连我都是御赐的了。

别说,我还真是。

如今的我已经今夕不同往日,

成为了御赐的七品小文官。

本来就想混个秀才,

现在好了,都当上官了。

正当我信心满满准备在官场大干一番时,

我发现,

自己的位置居然在最后一排!

刚有的事业心瞬间蔫了。

正当我苦恼啥时候领够银子递辞呈时,

太监尖锐的嗓音在大殿上回荡:

“皇上,太子驾到!”

“吾皇万岁万万岁!”

我跟着众位大臣一起磕头。

“平身吧。”

“谢皇上。”

再抬起头时,

那天的白衣郎君就站在天子下左侧。

只不过,今日的他穿的是黑色蟒袍。

我大为震惊:

离柏兄?

庆幸的是,惊讶归惊讶,

我还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喊出来。

不然在大殿上公然喊太子小字,

我就算是有八个九族都不够砍的。

而让我胆战心惊的罪魁祸首此刻也静静地看着我,

眼神之间一点意外都没有。

k,怎么感觉好像被玩了。

早朝无非也就是一群大臣聚在一起给皇帝出谋划策。

今时今日,最为主要的还是江南水灾一事。

“臣认为,如今还是该尽快尽物力人力运去江南好。”

另一位大臣不乐意了:

“可百戏宴在即,各地都紧着筹备,哪分出来粮食和人力。”

百戏宴,我朝每年用于宣扬国威的活动。

每当这时,胡人来长安总是吃喝全免,住宿全包。

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分文不取。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如今有多少流民埋尸野外,你们居然还想着寻欢作乐!”

“可不能这么说,难道舍大家为小家吗?简直倒反天罡,我朝作为百国朝拜的天朝,保持威严的国威也同样重要!”

“就是啊,而且江南那边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了,那地就那样,我们也无能为力。”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支持。

我握紧拳头,

心中就像是被割了般难受。

我站出,大声质问:

“倒反天罡?”

“有物资不给我们自己的百姓反而要给外人,这才是真正的倒反天罡!”

“江南是多雨多水灾,可这么也不看看那堤坝和纸糊似的,中间的人贪了多少有谁知道?”

“当江南的百姓盼着我们的朝廷去救他们与水火中时,我们的朝廷却在想着如何招待外人,也不怕江南百姓寒心,让全国百姓寒心!”

“故人常云,以民为本。”

“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善待百姓,才是长久的治国之道!”

金鸾殿上,落针可闻。

圣上主动鼓起掌:

“说的好啊,来人,开粮仓取粮,即刻送往江南。”

“太子与苏尚书共同前往江南参与赈灾工作。”

沈胥,也就是沈离柏,长袍一缭就势跪下:

“儿臣领旨。”

苏尚书,也就是刚开始提出建议的大臣:

“臣领旨。”

皇上的目光缓缓朝我射来:

“这是今年的探花郎吧?”

我诚惶诚恐地出列跪下。

我这人就是这样,

出完风头就知道该怂了。

我努力掩盖自己发抖的声线:

“回陛下,正是。”

“既如此,也一同去吧。”

“臣领旨谢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六十二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