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间的缝隙飘来微弱的呜咽时,郑小千正踮脚整理泡面。
外面下着大雨,郑小千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还是蹲了下来仔细听了听。
“呜”
货架底层蜷着只浑身湿透的橘猫,右爪结着暗红的痂,在水泥地上洇出细小的血点。不知是什么时候躲到小卖部里的。
郑小千从椅背上扯下平常午休时盖着的毯子,轻轻裹在小毛团身上。然后摸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送。
接着再从柜子里拿出一袋羊奶粉,用热水冲泡后放在了它面前。
小猫起初很谨慎,但还是一点点的试探性的伸出小舌头尝了一点,随后开始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接近着挂上打烊的牌子,郑小千抱起小猫撑着伞向外走去。
玻璃门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郑小千刚推开宠物医院的门,消毒水混着暖烘烘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青阳穿着白色大褂从诊疗室快步走出,发梢还沾着水珠,显然是刚结束一场手术。她目光立刻锁定郑小千怀里的橘猫,深棕色的瞳孔微微收缩:“从你发的照片就看出来了,伤口有感染迹象,得马上处理。”
“辛苦你这么晚还等着。” 郑小千把裹着毯子的小猫轻轻放在诊疗台上,林青阳已经利落地戴上医用手套,抄起镊子开始清理伤口。
清创时,小猫突然发出凄厉的惨叫。
郑小千下意识伸手按住它颤抖的脊背,林青阳头也不抬:“按住别松,感染扩散就麻烦了。”
说话间已经精准地剪掉坏死组织,棉签擦过伤口时,小猫猛地挣扎,郑小千的虎口被划出一道血痕。
“嘶 ——” 她倒抽冷气,林青阳这才抬头,眼神扫过她的伤口:“抽屉有碘伏。” 又低头继续缝合,“下次救助记得戴手套,流浪猫携带病菌多。”
窗外的雨越下越急,拍打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郑小千翻出碘伏自己消毒,瞥见林青阳手机屏幕亮起,锁屏是只戴着蝴蝶结的布偶猫。“你家猫?” 她随口问。
“嗯,之前家里人养的。” 林青阳难得露出点温度,“娇气包,天天要陪玩。”
包扎完已是深夜,林青阳把住院登记表推到郑小千面前:“先寄养在这,彻底恢复再考虑领养。”她脱下手套时,腕间银链晃出微光,坠着枚小小的手术刀吊坠。
郑小千推开家门,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木质地板上,她将湿透的外套挂在门后,厨房方向传来电子钟报时的“叮咚”声 —— 凌晨一点十七分。
电脑主机在墙角发出轻微的嗡鸣,屏幕亮起的瞬间,桌面上“流浪动物救助档案”的文件夹图标格外醒目。
郑小千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新建的文档自动生成编号“087”。
橘猫的照片从手机导入电脑,伤口处暗红的痂在屏幕上清晰可见,她仔细标注:“右前爪开放性创伤,已送向心宠物医院,主治医师林青阳”。
抽屉里的纸质登记表被翻得边角发毛,郑小千对照着诊疗单补充信息,随后点开公众号后台。
新文章的标题栏闪烁着光标,她输入 “雨夜救援:遇见小橘子”,配图是小猫裹在毯子里喝羊奶粉的模样,粉舌轻卷的瞬间被镜头定格。
文章从发现橘猫的经过写起,穿插着流浪动物伤口处理的科普小贴士,末尾附上林青阳手写的护理建议截图。
滑动鼠标时,往期推送的评论区自动弹出,有网友留言询问上次那只三花猫的近况,还有人晒出自家领养猫咪后的温馨日常。
郑小千嘴角微扬,在文末加上 “目前小橘子暂留宠物医院观察,有意领养者请私信”。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月光透过云层洒在键盘上。郑小千发布完文章,顺手打开“待领养名单”表格,将小橘子的信息拖进置顶栏。
表格里密密麻麻的记录,每一行都是段被改写的生命轨迹。
关掉电脑时,郑小千瞥见窗外的雨棚下,几个简易猫窝在风中轻轻摇晃。
*
正午的阳光将小卖部的玻璃晒得发烫,于寻舟第三次试着推开店门时,铜铃终于发出疲惫的轻响。
货架间静悄悄的,只有冰柜运转的嗡鸣,闷热的空气裹挟着碘伏与猫粮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郑小千趴在堆满登记表的小桌上睡着,额头压出笔记本的纹路,手边还握着支没盖笔帽的红笔。
于寻舟的目光扫过摊开的《流浪动物健康档案》,087号橘猫的页面上,最新记录停在 “术后第三次换药”,字迹比平时歪斜许多。
郑小千迷迷糊糊睁开眼,还没反应过来,左手就被对方拿了过去,缠着纱布的虎口,消毒水味道混着淡淡的血腥味。
“被小猫小狗挠的?”
“你怎么知道?”
“我是侦探。”
“侦探怎么有空来小卖部了?”
于寻舟指腹擦过纱布边缘粗糙的针脚,郑小千想抽手,却被攥得更紧,“昨晚和今天早上看你都没开门,怕你又跑了。”
“我能跑到哪儿去呀,宠物医院差不多了。”郑小千另一只手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公众号页面,“喏,有小橘猫给我作证。”
郑小千把脑袋凑过去,右手开始滑动页面。
“你看,这是狸花猫汤圆,做了绝育;这是三花点点的疫苗记录;还有瘸腿的大黄,正在复健。”
于寻舟仔细看着,“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做的?”
“一开始是。” 郑小千笑了笑,回忆起那个暴雨夜,“后来遇到三只浑身发抖的小小猫,我在手机里建了个‘毛孩子守护者’群,把常来买东西的热心邻居拉了进来。第二天,退休兽医张叔带着药箱出现,晨跑的李姐送来了闲置猫窝。”
她指着物资清单上那行歪歪扭扭的字迹,“你看,捐赠猫砂一袋,就是李姐写的。”
于寻舟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红色标记,“这些红圈是?”
“是新发现的流浪动物常出没区域。”郑小千解释道,“每次发现新的小家伙,我都会标注它们的习性和健康状况。就像那天在工地发现的灰狗037号,它后腿骨折,我把它抱回来,在《流浪动物健康档案》里详细记录了情况。”
“你怎么像是兼职了一家宠物医院?” 于寻舟皱起眉头。
“其实一开始只是偶尔看到路边有路过的小猫小狗啊,就顺手喂点牛奶火腿肠,后来可能是知道我这里有好吃的吧,来的流浪动物也越来越多了。不过大家伙也喜欢,有时候看到了还会领养,我就索性建了个群成立了一个公众号。”
郑小千指了指墙上的《投喂排班表》,“多亏了群里的志愿者,大家轮流照顾。每天打烊后,我都会对照表格检查,用红笔标注完成情况,蓝笔记录特殊需求。”
“你看,还会有一些捐助物资。”郑小千指了指一排货架底层摆放的一个箱子。
里面有“捐赠专用”胶带的纸箱,泛黄的笔记本里夹着张褪色的便签,用不同颜色记号笔标注着:“蓝色猫粮、狗粮x3 袋,驱虫药剩余1/3瓶,红色区域需新增猫窝....”
“这是你第一次救助时记的?”她抽出夹在登记表里的旧照片,画面里郑小千蹲在满地狼藉的杂物间,怀里橘猫的爪子还沾着血痂,冰柜旁歪斜的鞋盒上歪歪扭扭写着“临时病房”。
郑小千点开手机里尘封的相册。暴雨夜的闪电照亮屏幕,纸箱里瑟瑟发抖的奶猫在闪光灯下缩成毛球,背景里她沾着泥水的裤脚还在往下滴水。
“就是那天建了‘毛孩子守护者’群,” 她滑动屏幕,群聊截图里张叔发来的语音条堆成小山,“青阳带着药箱来的时候,雨都把她的白大褂淋透了。”
“还有灰狗037号就是在这找到的?”于寻舟放大照片,画面里郑小千跪在碎石堆里,用外套裹住断腿的小狗,手机备忘录的光映亮她苍白的脸。
“后半夜三点送来的。”郑小千滑到wps点开《流浪动物健康档案》的 PDF,灰狗病历上的字迹力透纸背,“当时它疼得直发抖,我抱着它在这等到青阳赶来。”
她突然想起什么,翻出《医疗日志》的截图,“021号黑猫呕吐那晚更惊险,我和青阳比对了三个小时病例,才发现是误食了消毒水。”
“青阳。”
“嗯,怎么了?”
“.........”
“哎呀人家就是这附近开宠物医院的,多亏了她,免费救助、绝育,提供专业知识!”
“我知道啊,我就是表示尊敬和感谢。”
“谁信!”
*
送走于寻舟后,郑小千开始收拾小卖部。货架间散落的登记表还带着体温,她弯腰时后颈的碎发垂落,正好挡住玻璃门外逐渐逼近的身影。
“请问,这里是流浪动物救助点吗?”
清甜的女声惊得郑小千撞翻了手边的猫粮袋。穿藏青色衬衫的年轻教师倚在门框,阳光将她栗色卷发镀成蜜糖色,胸前“玉英中学”的校徽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对方眉眼弯弯,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笑起来时露出的虎牙让整个人鲜活如春日刚抽芽的柳枝。
“我叫沈星,是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她举起手机,屏幕上正是郑小千运营的公众号界面,“刷到您救助小橘猫的文章,我们学校操场角落的排水沟里总藏着流浪猫,上次校庆还差点绊倒学生......”
说到这,沈星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是小猫们太怕人了,我喂了半个月都没能摸到它们。”
郑小千看着对方袖口沾着的粉笔灰,突然想起林青阳初次到访的模样。
可眼前人完全不同,沈星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手绘海报,每张都画着戴蝴蝶结的小猫小狗,角落用花体字写着“领养代替购买”。
“学校本月是社团活动月,我想办一个和流浪动物相关的活动。” 她眼睛发亮,“您可以来做讲座,顺便把适合领养的小猫带来,学生们肯定会疯的!”
“可是我其实并不是专业做动物救助的,也不是宠物医生...”郑小千还有有些犹豫,可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不要紧的,我看了您写的公众号,不论是整体的救助思路还是讲故事的方式,都很吸引人,何况我们本来也不是专业交流而是和学生办活动嘛,您只要愿意来我们就可以办!”
“好的,那我准备准备。”郑小千接过沈星递来的活动策划书,手指不经意间触到对方手腕内侧。沈星像是被烫到般猛地抽回手,发丝垂落遮住了她瞬间苍白的脸色。
当晚郑小千整理资料时,从策划书里滑落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边角磨损严重,画面里两个扎着马尾的少女并肩站在宠物店前,左边的女孩抱着一只灰色小猫笑得灿烂,而右边的少女戴着同款雏菊发卡,眉眼和沈星如出一辙。
照片背面,一行褪色的字迹若隐若现:“和小星星的第一个救助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