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千秋宴 > 第11章 第十一章 阙美进言

第11章 第十一章 阙美进言

“臣听闻,那寇叙每日在军帐之中饮酒为乐,辱骂部下,此人不过酒囊饭袋,勇而无谋,将军不必心急,我已有计策。”

“傅大人此前命我只可退不可胜,让我静待天时,如今莫不是…时机已到?”

“将军所言极是,只是……臣知道将军素来骁勇,一旦攻下城池,臣希望将军能应我三件事。”

傅阙美取来笔砚,在黄纸上写下三个词,分别是:民意、天意、人心。

“大人请讲,骁愿闻其详。”

“将军可知,得民心者得天下,若轻贱百姓,大肆屠杀,必为天地不容,因此,占领徐国之后,切不可令手下将士伤害百姓,此其一也,切不可令手下士兵踏其麦苗,夺人米粟,此为其二也,切不可占据百姓居所,只可令士兵席地而睡,此为其三也。”

“如若有人公然冒犯,当军法处置,枭首示众。”

玉子骁点了点头,说道:“大人仁义,得大人指点,骁深感荣幸。”

此时,部下犹豫上前,出言问道:“傅大人,那寇叙为人猖狂,屡屡遣低下士兵挑衅我等,大人难道打算坐视不理?”

“寇叙不足为惧,空有力气罢了。”傅阙美眉眼带笑,抚摸桌上宝剑,“都言此人力能扛鼎,我倒想试试,此人的双臂能承巨石否?”

说罢,他与玉子骁视线相对。

“大人已有部署?”

“将军请看,此乃何地。”

“骞山与獐山交壤之地,也是寇叙必经之地。”

“不错,此地崇山峻岭,夹道甚多,将军可派一队人马埋伏于后,断其粮草,再派一人马以弓箭射之,此时敌军必惊慌失措,仓皇奔逃,行至獐山岔口之时,我猜以寇叙的头脑,必定会选择近道,到时将军便令士兵推下山石,再以弓箭射杀,倘若寇叙有命逃得出,也活不了多久,将军带人守住前路,便可一举灭之。”

玉子骁沉思良久,点了点头,拱手而道:“大人为骁费心已久,且休息几日,骁自行部署即可。”

“自然,将军绝世奇才,哪怕我不出言,将军难道就想不到吗?如将军所言,我有意休养几日,烦请将军写一密折,遣我回京。”

“大人为何要走?”

“臣乃一文人,不堪颠簸,近日身子甚是疲累,若再随行,恐有疾病,拖累将军。”

“骁考虑不周,望大人恕罪!”

“无妨无妨,将军待我深厚备至,臣临行之前,还有一句肺腑之言,望将军恕臣冒犯。”

“大人请讲。”

“有些人隐藏于云雾之下,不见其表,故而惹人揣度,然而,拨开云雾之后,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将军豪情万丈,待人赤诚,不妨细细观之。”

随后,他拱手而道:“臣之言语,望将军恕罪。”

玉子骁沉默良久,等到夜来月升之时,他遥望远方,见傅阙美的车马已入山间,再仔细思考了他于白日军帐之中所说的话,明月高悬,整个原野如白昼一般清晰可见,转身之时,一个想法在脑中闪过,他愣神许久,已明白了原委。

“将军,我等已将敌军粮草烧毁,敌军仓皇而逃,正往獐山烽燧道赶来。”

“果然如傅大人所料,来人,取我长弓。”

“将军莫非是要亲自动手?”

“残兵败将,土鸡瓦犬之辈!此前屡屡犯我大仪疆土,我先杀了寇叙,送上头礼,免得让众人以为,我大仪之人只会舞刀弄枪,毫无礼数。”

寇叙乘于马上,身旁将官极力相劝,称烽燧道狭窄闭塞,恐有埋伏,寇叙闻言,当即手持马鞭鞭打此人,惹得众将甚为痛心。

“还有人敢放肆狂言,本将军就砍了他的头用来祭酒!”

“是……”

大风扬起,乱叶盘旋,玉子骁拉开长弓,瞄准了寇叙的脑袋,此人环顾四周,见四周无人,正欲大笑,便被箭矢射穿了脑袋,血溅在几个将官的身上,惊惧之中,几人一夹马肚,慌忙逃窜。

逃到前处后,一名将士手持长枪,抬眸一笑,众将见他身后军旗,顿时脸色苍白,自知回天乏术,只好下马。

“将军莫非就是凤裕伯玉子骁?”

“尔等怎配提将军之名?我乃荀葉,今我来此,奉将军将令,在此等候。”

“来人,将几人速速就地处死!”

“映晦!不可,等将军人马到了再行决定,将军之吩咐让我等围住大军,至于这几人,不如先行扣下?”张缭说道。

“也好,是我一时疏忽了。”

玉子骁领军到后,只稍稍看了几人一眼,他冷笑一声,吩咐荀葉将其中一名将官召来,那将官虽不明所以,浑身发怵,却还是腰背挺直,仰头站于马前。

“本将有一物,劳烦君替本将送给徐王,就说江昭此次来徐,未备礼品,自惭形秽,特意送上此礼,希望他恕我乃一武人,体谅于我。”

“无故殷勤,要送何物?”

玉子骁将一个布袋甩给他,说道:“君若不送,待我军攻下商都后,本将亦可亲手送之。”

那将官打开布袋,瞬间双目失神,痛心疾首。

“玉子骁——!你,你怎能忍心做此等卑劣之事?!”

玉子骁一语未发,只淡淡扫了一眼。

“我……我送便是!玉子骁,我知你并非暴戾恣睢,草菅人命之辈,此番行径也不过是想为那五万将士报仇雪恨,你若应我一件事,我愿于三日之内,将此物送入商都!”

“说。”

“将士无辜,百姓无辜,参军以前,他们家中也有老母亲人,他们怀抱憧憬,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两军交战,将士们只是听从调令,你统军多年,对俘敌向来宽容,玉将军……”

“玉将军!请您高抬贵手,放过将士,放过百姓,那么我纵然万死,也甘之如饴。”

将官眼含热泪,拱手跪在马前。

玉子骁眉间微蹙,深深的看了一眼此人,他沉默片刻,跳下马背,将他手中布袋弃之一旁,随后扶起此人。

将官一愣,急忙退了几步。

“君肺腑之言,骁大为感动,不劳君动身,骁自有人选。”

“玉将军……”

“君方才所言,骁答应。”

“感念玉将军不杀之恩!”

将官屈膝伏地,呈上兵器,大喊了几声‘感念玉将军不杀之恩’,片刻之后,山谷之中回响不绝。

次日,玉子骁领兵进城,百姓们无一不惧,均跪在两侧,不敢出声,一名老妇携子穿行而过,见大军逼近,顿时跌坐在地,手中孩童也摔在地上,玉子骁见状,抬手示意,大军瞬间止步。

孩童尚在襁褓之中,马蹄近在眼前,他不知何物,便放声大哭,见此情形,百姓纷纷闭眼,不忍直视。

几缕风声传入耳中,马上之人卸下玄甲,跃下马背,伸手将孩童抱起。

“老婆婆,切勿心惊。”

玉子骁将孩童放在老妇怀中,随后脱下兜鍪,拱手说道:“我军来此,只为讨伐徐王,各位不必惊慌,骁在此立誓,绝不行不义之事,我手底下的士兵若是伤害一人,骁当以军法处置,绝不留情。”

闻言,几人被俘虏的将官纷纷哑然,常闻‘君子一诺,重于千金’,玉子骁当真是君子,答应之事从不反悔,如此人物,若不是立场不同,真值得以酒相交。

“映晦,映晦兄?”张缭拍了拍他的肩膀,探头看向四周。

“你吓死我了,仪之兄何故半夜不睡?反而来搅我。”荀葉坐了起来,倒了杯茶。

“我问你,你可是奉丞相之命而来?”

“仪之兄明知故问。”

“你记得,切勿在将军面前提丞相之名。”

“为何?难道将军和丞相之间有什么嫌隙不成?”

“正是!你千万别忘了我说的话,切记切记。”

荀葉摆了摆手,说道:“仪之兄多心了,将军怎是那等心胸狭隘之人?”

“哎呀!映晦,不听人言,必有大祸。”

张缭还想再劝,荀葉忽的拿起桌上瓜果一把塞到他嘴里,随后抱臂笑道:“仪之兄尝尝,城东商民送的。”

“…………”

“怎么,不甜?”

“甜。”

“为何仪之兄毫无喜色啊?”

“有何可喜?”

“傅大人的计策着实有效,不但使百姓态度改变,连一众士兵都心悦诚服,岂不是一件喜事?”

“如此说来,当真可喜!”

张缭忽然起身,行至门前,他脚下忽然一顿,回头看向荀葉,荀葉正要询问,却见张缭猛然一动,将桌上瓜果尽数抱走。

………………

荀葉揉了揉鼻尖,不知何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回到古代搞发明

大神引入怀:101个深吻

我有十万狼兵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寒门枭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