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千秋宴 > 第2章 第二章 寒食祭祀

第2章 第二章 寒食祭祀

春来祭祀,向来是必不可少的一行,蓦山之上,王旗翻飞,萧青立于旗下,大风从四方八方吹来,身上的祭服随风而动,在他的面前,是修筑于蓦山之上最大的天坛桓和坛,每逢春日,萧青便来此祭祀,自十四岁继位以来,从不间断。

“陛下,牛羊齐备,包茅已足,请陛下漉酒请神,以慰生灵。”

钟声传来,萧青手持美酒,洒向坛面,冕旒飞舞,旗帜高悬,众臣皆闭目不言,只待香尽之后,一阵角声响起,方才睁开双眼。

“八方神灵在上,鄙人萧青来见,萧青从君已有三年,继任之初,大局未定,内忧外患,百姓艰苦,三年过去,世人皆言仪王残暴,兼并三地,使百姓沦为水深火热之中,乃是古今最残暴之人,只有我知道,早在开国之初,三地本属我大仪,今日失而复得,乃上天赐朕之福。”

“朕今日当着苍天、四海、众神灵面前立誓,此生定坚守礼仪,关心民瘼,思危思退,选贤与能,开辟疆土,使我大仪回到开国时的恢弘气象。”

“陛下之言,定能感动上天,陛下,实乃仁德之君——”

“陛下仁德,臣能随陛下左右,此生已无憾。”

萧玉悲挥袖刹那,便见百官屈膝,齐声喊道“陛下仁德,臣之大幸!”

“陛下仁德,臣之大幸!”

“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青抬手,示意平身,见萧玉悲神情恍惚,不禁随着他的视线看去。

“丞相在看什么?何不说与朕听?”

“臣失礼了,陛下勿怪。”

“丞相与朕之间何故如此生分?朕方才见丞相神情之中似有愁绪,故而问之。”

“陛下,臣方才见远处村舍之中有烟雾升腾,感念自己竟忘了今日是何节日,心中实在感慨。”

“莫非今日是.....”

萧玉悲点了点头,说道:“本无什么可感慨的,只是,臣方才忽然想起,曾经来蓦山之时,被一毒蛇咬伤,蒙山中老夫所救,才得以生还,臣自任丞相以来,忙于政务,竟已有一年未曾到过此地了,臣熟读礼法,自认为是知礼之人,却不想,此番竟成了一介匹夫。”

“丞相不必如此伤怀,午时未到,丞相何不入山一瞧?”

“如此,臣在此谢过陛下,臣先行告辞了,陛下。”

“等等。”

萧青向前几步,咳了两声,随后低声在萧玉悲耳边说了一句:知戒兄长,何不等等朕呢?

草茂树青,溪流潺潺,萧玉悲头顶一草帽,脸上的神色十分难看,他甚少流露出这般神情,刚准备出言制止,一只手就先伸了过来,萧玉悲退后一步,行礼言道:“陛下这幅打扮,恐惹人非议,若是被人认出来,怕是不好。”

“兄长,今天你我,且将君臣一事放下,如何?”

萧青身着玄衣,身姿挺拔,碎影天光之中,面目及其俊朗,尤其是那双眼眸,柔情之中多了几分阴鸷,似将满园桃花揉碎进了深潭之中,深潭之下,犹有他物。

“兄长知道,当年你我逃出徐国之时,我也曾纵马千里,于万军之中取敌军王将首级,今时自不能与当年相比,可对于当年之事,我心中仍是怀念,不知兄长是否如此?”

“陛下,既与他日不同,何故重提旧事?玉悲既入朝为官,便一心为国,此番贪恋一时光阴已是不当,若再将精力放在旧事上,怎对得起我一国百姓。”

萧青不语,默默观瞻山景,春日鸟鸣之声不断,林间时有野兔窜跳,一路上景致甚妙,令萧青为之惊叹,待两人行至山头,见到远处的河流,还未等萧玉悲开口,萧青已先一步说了出来。

“平时未觉得长思河如此之远,今日在山头一瞧,远远望之,倒像只蛟龙盘卧。”

“陛下初登皇位之时,便选定太和为都,今见此河,想必是上天之意。”

“兄长可知,我为何将此河更名为长思河?”

“臣实乃不知。”

“兄长府邸,又在何处?”

闻言,萧玉悲拱手而道:“皇城脚下,太和境内。”

“兄长是君子。”萧青摘了一根茅草,无聊的手中逗弄。

“陛下既说臣是君子,君子焉能不懂礼?还望陛下称臣为丞相,陛下记得当年的恩情,乃是陛下仁厚,臣却不能以此倨傲,失了君臣本分。”

“此事容后再议,我今来之,是为散心,兄长可卸下负担,与朕同享此番好景。”

“臣.....”

“兄长且看,前方村落并立,想来马上便能见到那位老者,不如着眼于眼下吧。”

萧玉悲不再多言,两人迈上石阶,缓缓而行,绕过凉亭,向前略走了一二百步,萧玉悲停了下来,目视前方,踌躇不前。

“陛下乃真龙天子,岂可屈身于茅舍之下,不如在此等候,臣去去就来。”

“也好。”

萧青看向他的背影,明白他的顾虑所在,便站在一颗槐树下等候。

萧玉悲敲了敲门,老者果然开门,见了他便欣喜不已,立马将他迎了进去,萧玉悲细细的瞧了几眼,目光停留在案板上的燕子面食上,他还未开口,老者便将蒸好的面食递了过来,手背上还沾着些许面粉。

萧玉悲将面食放入口中,咽下之后,笑着说道:“今日逢寒食节,我倒忘了,记得初入蓦山,就碰巧赶上了这寒食节,老先生做的子推燕更是让我想了许久。”

“你若喜欢,便都带走,可惜今日不能生火,便只能以此面食招待于你。”

“先生好心,我本不该推辞,可家中只我一人,实在带不了这么多。”

正闲谈之际,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声,老者探头去瞧,见一少年模样的人正与村妇叙话,他看向那名少年,高声问道:“何方人士?”

萧玉悲的目光一滞,随之立马看向门外,果不其然,萧青手中瓜果甚多,两人视线相对之时,萧青轻笑未语。

“此乃我屋中侍卫,并非生人。”为怕暴露,萧玉悲只能如此说。

“原是如此,快快请进屋中,玉悲为何让人站在门外?”

“是玉悲考虑不周。”

萧青进屋后,得老先生赞扬其姿容,并将子推燕递给萧青,他谢过之后,尝了几口,说道:“山中民风,甚是淳朴,太和城中所做子推燕甚少,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尝到。”

“不知老先生可愿教我?”

萧玉悲愣了一下,刚准备拱手进言,忽然想起两人如今的身份,手又放了下去。

“这有何难,只用发好的面团,再取出剪刀剪出燕子形状方可入笼,待一刻左右便可拿下笼盖,子推燕便做成了。”

“谢老先生教我,不知能否和知戒兄长一同为面团剪形?”

“这......”

萧玉悲的脸色如同青面鬼,犹豫半天也说不出来。

“哎呀,何必怜惜一个面团,玉悲,你且拿去。”

看着手里的一盆面,萧青脸色略显尴尬,和好面后,两人开始为面团捏形,大约是觉得捏的不好,萧青随意为面团剪了两个耳朵,他将面食放进蒸笼后瞥了一眼萧玉悲,他坐在桌前,神态严肃,动作小心,他的面食做好以后,与萧青的放在一起,当真是天壤之别。

“兄长,今日情景,不免让我想起当年你我在徐国之时,因店家克扣面食,我饿了三天三夜,期间只能以水充饥,是兄长舍弃颜面,上街卖艺,夜来之时,时常能看见兄长在烛火旁编制草篓的情形,萧青此生,上可以负天,下可以负地,却绝不能负兄长之恩。”

“如今朝中风波未定,朝外纷争不断,兄长愿意辅佐,我已是万分感激,却不想兄长自接任以来焦心焦力,日夜憔悴,怎能不让萧青心中有愧,若兄长因此而身体有损,萧青万死也难赎其罪。”

烟雾将两人分隔开来,萧青面向萧玉悲,目不斜视,萧玉悲的视线却始终停在一处,不曾移转分毫。

良久,他才说出一句话来。

“陛下言重了,既入朝为官,当为陛下尽心竭力,共图霸业,此乃君臣之道,陛下所言大恩大德,臣受之有愧。”

“莫非,兄长与我之间,从此只能论君臣?早知如此,不如弃此皇位。”

“.......”

萧玉悲向外走了几步,思忖良久,他回过身子,衣袖如云霞一般翻涌,神情也不似方才一般严肃。

“青何必如此。”

萧青闻言,眼眸骤亮,急忙上前笑道:“兄长。”

萧玉悲微微叹了口气,将头顶草帽摘下。

“午时阳光毒辣,陛下不如佩戴臣这顶草帽,莫使龙体有损。”

“还是兄长戴吧,青不热。”

过了一会,老夫从屋内走了出来,将一个草帽递给了萧青,临走时还说了一段话:一个草帽,也值得相让?古有孔融让梨,今有二人让帽,真不知是何想法。

听老夫所言,萧玉悲顿时觉得面上赧然,他重新戴上草帽,静默不语,片刻,蒸炉之中传出香气,萧青熄灭炉火后,抬手将笼盖掀起,两人看着笼中的面食,微微怔愣。

“兄长可知,子推燕的燕也同念,念子推,有此节,可见古人的尊贤之心。”

“陛下所言甚是,臣亦有同感。”

“今日我将所做之食献于兄长,不知兄长可否将所做之食赠我?”

“得陛下所赐,乃臣之幸,臣谢——”

见萧玉悲的手抬了起来,萧青立马将他的手按了下去,顺势将他的话打住,以免又要听到一番‘臣得此殊荣,感激不尽’的言论。

“陛下,午时已至,该往蓦山宫用饭了。”

“兄长此言有理,是该回去了。”

两人将百姓所赠瓜果尽数归还,临走之时,回首望之,炊烟袅袅处,正传颂着几句民谣。

寒食寒食祭子推,愿寄鸿雁传我意,祈求福瑞家无祸,盼得年年都平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回到古代搞发明

大神引入怀:101个深吻

我有十万狼兵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寒门枭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