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清北落榜生,在线直播 > 第10章 第 10 章

第10章 第 10 章

10.

生长在这样一个离谱的时代,王充本人也很离谱。

哎?

他竟然不信这些,不管是雷击伤人的天罚说,还是人死为鬼的精神论等等,王充通通不信!

而且不仅不信,身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战士,王充一点也看不惯世人被虚妄之物蒙蔽的愚昧,致力于叫醒他们直面现实。

最开始是直接开口怼。

这种一听就是胡说八道的扯淡玩意,你们信它干嘛?

天气干旱不下雨,你们说是老天生气了,高兴了才下雨。

阴雨天打雷闪电,你们也说是老天生气了,高兴了才放晴。

但是雨和雷经常都是同时出现的。

下雨要打雷,打雷要下雨,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照你们的理论去想……

怎么,老天爷既生气又高兴啊?*

还有从古到今,都死了多少人了,过亿万了吧,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数,如果人死为鬼,那么,死后路上岂不是一步一鬼吗?*

由于王充读书多,逻辑好,口才棒,经常怼得人哑口无言,大家纷纷都觉得他说得好对,好有道理。

但是没什么卵用,很多人认为王充是“好论说”,胜在诡辩,听完之后该迷信还是迷信。

这比说他讲得不对还气人啊!

王充气到肝疼,干脆辞职回乡,隐居教书,并且开始写自己一生的著作《论衡》。

一本先后历时三十年,共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字,分析了万物的异同,建立了完整的无神论思想体系,探讨了宇宙运作、传染病起源、农业虫害起源等科学问题,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的无神论神作。

等到了现在,章和二年,王充已经写完了初稿。

正在犹豫是接受好友谢夷吾的举荐,强撑一把老骨头坐公车去洛阳,还是因病谢辞,接着修改完善心血《论衡》。

平心而论。

王充认为自己是因为祖上失德,才仕宦不遇的,而非没有才干。

世祖王勇好斗狠行凶,干过拦路抢劫的买卖,多所杀伤,结怨甚多,乱世时为躲避仇人举家迁往钱塘,做些买卖度日。伯父王蒙、父亲王诵同样好勇斗狠,又与钱塘当地的丁伯等豪强结怨,不得已举家又迁往上虞。

连续数代的多次搬迁,导致了王充家难以同豪族结交,只能算是寒门细族。

再加上王充幼年丧父,家中无主持大局的男主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细族孤门”。

因而他在州郡中无人举荐,在朝廷中无奥援,只能在州、郡、县等地和都尉府等官署之间打转,担任掾功曹、五官掾、从事等辅佐性质的官吏。

如今年近古稀,竟然能被陛下公车征召,有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即使知道有很大可能死在半路上,王充也很难不心动啊!

可是理智又告诉自己,都一大把年纪了,年轻时身体就不太行,现在更甚。

恐怕没有姜太公和平津侯公孙弘那样的运气和体质,晚年启用,还能在精力充沛地处理政务的同时,和同僚钩心斗角。

王充一时有些为难,不去担心愧对陛下赏识,好友举荐,去了又担心自己虚度光阴,同样愧对陛下和尧卿。

心里想的那叫一个苦闷纠结,连年轻时最爱的书都好久没看了。

王充甚至有了希望来一场重病,一死了之的念头,反正《论衡》已经写出来了,他这一辈子也不算白活。

然而现在听了杨星宇关于那几个问题的回答,王充瞬间打消了心里消极的想法,只想抓住后世女子按在书房里坐下,彻夜长谈。

这什么“进化论”“水循环”“地球公转”“病毒”一长串的名词,他一听就知道,后世人对于万事万物如何运转的问题,已经有了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理论。

你不要泛泛而谈,倒是多说几句啊!

王充彻底把皇帝的公车抛到脑后,满脑子都是上什么班?老夫不去上班了!

他要争口气多活几年,把天幕说的这些都记录下来,增补改进一下《论衡》才行。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

今天他可算是窥见天鳞龙爪了!

西汉。

汉武帝元狩四年。

作为造成两汉举国迷信的罪魁祸首,汉武帝尤其是年轻时候的刘彻对这些一无所知,他正抱着手里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捷报乐开了花,恨不得飞到草原和霍去病一起祭天祭地。

去病这孩子真有出息!

不愧是朕带大的娃!

就连遇上喜事要封禅这一点,也随朕!

【但调侃归调侃,从《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书中所保存的许多片段看,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还是很精彩的,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奇情异彩。

在人类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原始时代,它们是部族团结起来的群体无意识产物,是鼓励蒙昧弱小的人类文明大步向前的精神力量支撑,也是早期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的哲学性思考、艺术性创作。

而在今天,它们是孩子们的睡前故事,是创作者的灵感源泉,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又或者,是吐槽编剧作者没文化时特意从书里扒拉出来了解的资料来源。

说了这么多,其实up最喜欢的还是一位网友的评论:

神话,是人类大集体的童年时期,自编自唱的那首打油诗。

直白,粗糙,脑洞大,甚至有些可笑。

但……

它依然是文学。】

说到这里时,杨星宇放缓了语调,连声音也温柔了起来。

本来因为杨星宇将迪O尼公主和神话人物结合起来,刷屏发问号的弹幕闻言,停滞了几秒。

才有人随着杨星宇的话,发出一条赞同。

【是啊,它依然是文学】

【凑合说完了夏商以及神话这一part,就到了大家更熟一点的周代。

略过武王伐商,周公辅政这些社会政治背景。

提起周代的文学,大家会想起什么?

那必然是孔子官方指定的音乐课教材《诗经》啊!

虽然曲子失传了,只剩歌词。

但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谁不想接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看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谁又不想跟一句“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毕竟是进过语文课本的必备篇目,如果说《关雎》《蒹葭》两篇连在一起告诉了我们美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那么《氓》则是以当事人的口吻,警告了我们不要恋爱脑上头,千万要擦亮眼睛认清渣男的真面目。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过了那个年少慕艾、最容易为爱冲动的年纪,up才明白了当初编教材选作品的人的良苦用心。

结婚有风险,恋爱需谨慎啊!

要知道《诗经》里的这些话,全都是两千多年前老祖宗们的切身体会!经历过的人才懂!

四舍五入换算一下,相当于今天的伤感情歌了。】

唐朝。

唐文宗开成三年。

在洛阳养老的白居易忍不住频频点头。

结婚有风险,恋爱需谨慎。

这话虽然浅显,但说得很在理。

有人因为他写了情真意切、催人泪下的《长恨歌》,还有仕途失意后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的经历,总觉得白居易是个风流浪荡的多情种。

但其实在婚姻大事上,白居易也是个传统到写出《井底引银瓶》这种叙事诗劝勉女子遵守习俗,避免受到伦理宗法迫害的人。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纸上落笔,写下最后几句,白居易不禁回忆起了青梅竹马一场空的初恋。

初遇时对方是十五岁的娉婷天仙,自己是十九岁的意气少年,17年相处,8年相恋,双方感情如此深厚,却因为门第之见,婚姻无望,空余遗恨。

要是能够重来,真希望当年彼此相逢不相识,湘灵也许依旧会是个单纯快乐的农妇,没有被自己误了一生,蹉跎年华。

【玩笑话到此打住,接下来up要上强度了,给大家讲点九年义务教育里没学过的知识点。

其实上面这三首,都只是《诗经》中的一种风格,名为“十五国风”,也就是各地民风民俗的意思。

比如《蒹葭》是秦风,《关雎》是周南,《氓》是卫风。

为什么会有这种分类,那就得从《诗经》的形成过程讲起了。

没错,是形成过程,不是创作过程。

因为《诗经》是收集他人创作的诗歌汇编而成的,而非唐宋时期那样一个诗人库库写,厚厚诗集库库印。

说得就是你,猫奴陆放翁先生!】

啊这……

突然被点名的陆游懵逼抬头。

能写也算错吗?

下巴上挠得正舒服的手突然停下,眯眼打呼噜的白猫睁开眼,喵喵喵几声,娇滴滴呼唤着主人要专心,不要走神。

天上那个两两脚兽又没我好看!

还总是吵吵嚷嚷的,你听她的话干嘛呀,快来摸摸我,小猫咪的毛最软最好摸了!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孔子大家都认识,就不介绍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尹吉甫。

尹吉甫,原名兮甲,房陵人,在今天的那个地方还有待考证。是周宣王时期的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因为采集《诗经》这件事,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的创始人,又称“中华诗祖”。

当然本人也是会写诗的。

据《诗序》所言,《诗经·大雅·韩奕》《诗经·大雅·江汉》两首诗均为尹吉甫所作。

今本《诗经》中的《诗经·大雅·崧高》《诗经·大雅·烝民》也说是他写的,都是歌功颂德之作,为中国传世文献中明记作者最早的诗篇。

创始人和诗祖的地位,还是很稳固的,这个知识点大家可以记一下。

毕竟在别人为了记住诗鬼、诗佛是谁而鄙视只知道诗仙、诗圣的人时,你突然问出一个离唐朝一千六百年远的诗祖是谁的问题。

并淡淡说出答案,那可不只是杀死了比赛,那简直是知识的光芒在闪耀啊!

亮瞎了我等文青的24k钛合金狗眼。】

1.天不说,不降雨。谓雷,天怒;雨者,天喜也。雷起常与雨俱,如论之言,天怒且喜也。《论衡》卷六·雷虚篇

2.天地开辟,人皇以来,随寿而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计今人之数不若死者多,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论衡》卷六·论死篇

3.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衡》

之前打鸡血想要学习古代辩论,就去翻了翻《论衡》,但是看完了第一篇就开始头疼,简略版量子读书法翻着看完了一遍,只记住了两点,王充逻辑是真好,还有就是这句序言里的评价,出自四库全书。

笑点解析:无神论神作,写的时候自己都写笑了

4.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入道浅深,其犹此也,浅者则见传记谐文,深者入圣室观秘书。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论衡》卷十三·别通篇

5.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井底引银瓶》 有研究认为白居易写《长恨歌》是代入了对初恋感情,《井底引银瓶》就没有相关的研究,但是我这样写了,写完感觉逻辑还算通顺,希望大家勿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女主并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