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德妃娘娘宫里有两盆西红柿盆栽,十四阿哥便嘻嘻嘻的笑起来了,显而易见是打起了德妃娘娘那里的主意了。
不过一会儿又是愁眉苦脸起来,毕竟等十四阿哥他们回宫后,可就要正式上课,而且阿哥所那边的膳食都是从御膳房提的。
可没有小厨房让他捣鼓这个,不过看着这小小的锅子,十四阿哥又喜笑颜开,灵机一动,“四嫂,等我回宫的时候,能不能将食谱和这个小锅子给我,我看这个东西操作起来应该不难。”
一个铜制的锅子并不怎么珍贵,十四阿哥一提,四福晋便应下了,“十四弟若是喜欢,便走的时候带回去,我想着你爱吃这个,便早让人将食谱写好了,连带着今日这个,一会儿让人送到你房间收着。”
十四阿哥立马就高兴起来,得寸进尺的说道,“不光今日的这个汤底,还有之前咱们吃的那个麻麻的,辣辣的那个也有吗?”
四福晋没有不应的,点点头,表示都有,反正不是怎么难做的东西,四福晋也没有开酒楼的意思,便直接给了十四阿哥就是了。
九公主倒是不好意思,毕竟这食谱本就珍贵,四嫂答应给已经是看在四哥和额娘的面子上多宽容了,十四弟竟然还要两个,真真是不要脸面。
九公主先十四阿哥一步,拿过食谱看了看,有些不认同的说道,“十四弟你要这么多干什么,食材不好找不说,这个花椒还是贡品,也难寻的,且阿哥所可没有小厨房的,你要了也没用。”
清朝这个时候,蜀川一带已经将花椒,辣椒用于做饭,而花椒之前一直是作为珍贵的香料进贡到京城里来的。
京城民间花椒寥寥无几,而四福晋也没有想到花椒竟然是贡品,四福晋难得柔情的看着四贝勒,毕竟当初四福晋要,还是四贝勒给寻来的。
四贝勒也被四福晋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了一声,“虽说这花椒难寻,倒也不是弄不来的,九妹妹且别担心了。”
四贝勒是住过阿哥所,知道挨饿的滋味,别以为贵为皇阿哥就不会受苦受累了,再加上皇家讲究养生。
多数生病的时候都得清清肚子的,而且宫里多数人都是不能吃油腻的东西,而且味道大的东西也尽量少吃。
宫里向来如此,今日的番茄底火锅还行,可这麻辣底火锅,一看食谱,这些材料便是味道重的,哪里能是在宫里常吃的呀。
九公主住在深宫后院十多年,最是了解清楚宫里的忌讳。听到十四阿哥这么说,就怕十四阿哥一意孤行,再被人指摘,再带累了额娘怎么办,这才有此一说。
十四阿哥和四福晋都是没有深想,毕竟四福晋本就不太了解,只初来乍到没有在宫里多做出格的事情。
出了宫才多了其他的菜色尝试,而十四阿哥多半是没有想到这里,只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再加上因着性子活泼,皇上在他面前没什么皇帝架子,多是慈父。
所以十四阿哥想不到的地方,倒是四贝勒知道了九公主话下的意思,四贝勒连忙安抚道,“偶尔吃一次也无妨的,九妹妹不必担忧。”
何况四贝勒也不是没有其他的打算,四贝勒也会将这食谱给皇阿玛送去,定是能在十四阿哥凑齐了材料之前,先让皇上吃上。
这样一来十四阿哥后来再弄,别人也没有可指摘的地方了,当然德妃娘娘那边也会提前给到位就是了。
四贝勒是知道阿哥所的规矩,相对于十四阿哥惦记着德妃娘娘宫里的那两盆西红柿盆栽,四贝勒也不愿意让十四阿哥这个不听话的弟弟得逞。
到时候让德妃娘娘进献给皇上,才是最好的途径了,到时候那两盆西红柿刚好吃上两顿番茄底的火锅。
如果万岁爷吃的觉得好,日后这再进来的东西便会被人好生学着种植,日后清朝便也不缺西红柿了。
当然说不定四福晋因着提前种植西红柿得了经验,能够帮上四贝勒的什么忙也说不定呢。
有了四贝勒的保证,九公主算是终于放下心来了,用完晚膳后,外面下的雪也停了,众人也是喝了温热的消食茶后,也起身离开。
十四阿哥也庆幸的说道,“还好这雪停了,若不然肯定影响出行,明日指不定就不能出门玩耍了。”
十三阿哥也郑重的点点头,“十四弟说的是,这雪停的及时,咱们早点回去将作业搞好,也能早点休息,明日一早再过来找四哥和四嫂她们。”
十四阿哥一听明天出去玩,原本的不乐意,可一想到四哥所说的不完成功课不出去玩,立马就变成了乐意。
“行吧,那咱们赶紧回去,也不过就剩下一丢丢了,很快就能完成,你可别想着能撇下我自己单独和四哥出去玩。”
十三阿哥无奈的摇了摇头,“我可没有那个想法。”说着将大氅披在身上,自己挑开帘子出去了。
十四阿哥收拾妥当后,也是紧跟着离开,连食谱都忘记拿走了,九公主看着手中的食谱,无奈的笑了笑。
“这老十四总是想一出是一出的,又丢三落四的,四哥,四嫂你们歇着,妹妹便先告辞,好将这东西给十四弟送过去,之后也回去休息了。”
四福晋站起身送送九公主,连忙嘱咐道,“如今刚下了雪,路滑,妹妹路上小心一些走。”
九公主应下,“四嫂放心,我会小心的。”
等这些人都走后,四贝勒待在正院便更自在了,之前十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在的时候,四贝勒得保持自己作为一个哥哥的威严,可是坐的板板正正。
如此自然看着威严直挺好看,但也累人,如今人一走,侍奉九公主的人还没完全走出院子,四贝勒已经进了内里歪坐在小榻上。
还将四福晋准备的软乎乎的抱枕垫在胳膊下,随手将之前拿过来看的书抽出来,随着四福晋制作的银杏叶书签所夹的那一页开始看起来。
大概四福晋身边的人已经是见惯了四贝勒在四福晋这边随性的样子了,便也是将四贝勒平日里这个时辰要喝的果饮端了上来。
四贝勒一边翻书一边看,还连带着喝着果饮,见四福晋也忙完了,随手拍拍自己身边的位置,笑意迎迎的看着四福晋。
说道,“福晋也忙了一天了,他们也终于走了,快过来歇一歇吧。”
四福晋也没和四贝勒客气,先去换下身上过于庄重的衣服,穿上日常暖和又舒适的家居服,过去靠着抱枕,挨着四贝勒坐。
然后将账册拿出来看,四福晋出来后,因着多年没有见过外面的掌柜还有庄子上的管事们,便要开始查账了。
当然会如此这么慢才查的清,还是因为现阶段记账还是一二三四五六这样的,而不是阿拉伯数字记账。
且记账的方式也简单,大多根据年月日记在每日的支出和收入,有的时候一大堆,有的时候没有,且这账册也包含了六年的收支。
自然杂乱无章,四贝勒一看又是这账册,且每次四福晋都在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看账本的速度却是不慢。
四贝勒对此还是很感兴趣的,现阶段清朝计算都是算筹法,像这样0123456789阿拉伯数字记账计算,就连四贝勒都没有见过的。
不过这么几天看下来,依照四贝勒的聪慧,也是能够将阿拉伯数字里的每个数字代表的哪个数相对等的都弄清楚了。
再加上如此方便书写计算,用一张纸就能计算清楚,不必借用工具,已经惹得四贝勒注意好久了。
而四福晋也只有这一本账册没有看完了,之前和下面的人学算筹之法还花过一段时间呢,只不过之后还是嫌弃麻烦,便不用她们去计算,自己一本本算过来。
四福晋也不是不知道四贝勒的观察,只是四贝勒一直没说,她也不好说什么,看就看吧,索性这阿拉伯数字也早就在公元前500年便传到中国了。
只不过清朝这边有算筹之法,还有书面官方记载只用汉字数字去写,并不用阿拉伯数字罢了,所以清朝时期阿拉伯数字并不少见,不过是大家不怎么用。
毕竟四福晋能遇到的都是官员或者贵族阶层,基本上也都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四福晋这才用的大胆。
可相对于汉字文字需要书写的笔画,总归是更占了些地方的,且四福晋也觉得1234567890更好计算,毕竟习惯了嘛,一时用一二三四五六这些有的时候还转不过弯来。
因为这东西还是很简单的,所以四贝勒不用学不用问便也能看懂,只不过是他没有想法,他的福晋竟然在算学方面如此出色?
这也令四贝勒很是诧异和好奇,他这个小福晋是什么时候学习的阿拉伯数字的呢?只不过以往四贝勒并没有太关注过四福晋,倒也没好意思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