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青春是一场相遇与错过 > 第28章 慢下来的时光

第28章 慢下来的时光

回到K市,进入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实习,对陈心怡而言,像是从一趟高速行驶的列车上骤然走下,步入了慢放的胶片电影里。这一切,都得益于她的大学师兄,如今在市政府办公厅风生水起的郑杉的安排。

对外接待、文件翻译与处理,工作内容与她的专业契合,强度却与北京时天差地别。最初的几天,她几乎是带着一种赎罪般的虔诚投入工作,试图用全新的环境和满负荷的运转,彻底淹没脑海中那个名为“宋青峰”的影子。伤痛似乎真的在按部就班的忙碌里暂时隐匿了形迹。

郑杉作为引荐人和名义上的上级,对她颇为关照。这份关照具体体现在,分派给她的任务总是经过筛选,难度适中,量也不大。这让在北京习惯了连轴转、被Deadline驱赶着奔跑的陈心怡,在最初的适应期过后,竟生出几分不真实的无措感。

她主动请缨,想帮办公室的其他同事分担一些工作。“张姐,那个资料整理需要我帮忙吗?”“王哥,这份报表要不要我核对一下?”得到的回应总是客气而疏离的微笑:“谢谢小陈,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好。”“快忙完了,不麻烦你。”

几次三番,她伸出的援手都落在了空处,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她与这个小小的办公室隔离开来。她的无所适从,被办公室主任李主任看在了眼里。

午休后,李主任端着茶杯踱到她桌边,语气温和:“小陈啊,听说你之前在北京工作?大城市节奏快,压力大,我们都理解。咱们这儿地方小,工作节奏自然没那么紧张,压力也相对小一些。你啊,忙完手头的工作,可以办公室订阅的报刊杂志,熟悉熟悉情况,放松一下,不用把自己绷那么紧。”

陈心怡恍然,连忙点头:“谢谢李主任,我明白了。”

于是,她开始尝试融入这种“慢”。每天准时上班,高效地将需要翻译处理的文件完成,然后,便拿起当天的报纸,一字一句地仔细

阅读。从头版要闻到副刊随笔,甚至中缝广告,起初,这新鲜的“慢”确实让时间过得快了些。可当报纸的每一个角落都被目光抚摸过数遍,当她抬头看向墙上的挂钟,发现离下班还有一个多小时时,一种焦灼的空虚感便悄然蔓延。

她再次抬头,环顾四周。办公室的其他人都埋首在自己的格间里,互不搭理,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的窸窣声响。李主任正对着一份文件,眉头微蹙,表情是十足的认真。唯独她,像个局外人,目光无处安放。她急忙低下头,假装继续翻阅那早已烂熟于心的文件,只觉得秒针的每一次滴答,都沉重而缓慢。

临下班前,她去了一趟洗手间。刚关上隔间的门,就听到外面传来熟悉的说笑声,是办公室的张姐和王姐。她们聊着今晚菜市场什么新鲜,孩子放学要接,琐碎而充满生活气息。忽然,话题毫无征兆地转向了她。

“诶,你说新来的那个陈心怡,什么来头?我看李主任对她挺客气的,活儿也派得最轻省。”是张姐压低了的声音,带着探究的意味。

“你不知道啊?”王姐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了然和隐秘的分享欲,“好像是郑秘书亲自打过招呼安排进来的。郑秘书,市政府办的那位,听说可是市里领导面前的红人,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呢。”

“哦——怪不得。”张姐拖长了语调,意味深长,“原来是‘关系户’,我说呢,一来就坐办公室,干最轻松的文书活儿。咱们呐,就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少打听,也少沾边,这种人,得罪不起。”

“就是就是,”王姐连忙附和,“看着挺文静一姑娘,谁知道背后什么关系网。咱们保持距离就好。”

水龙头被拧开,哗哗的水声掩盖了后续的交谈,脚步声渐远。陈心怡站在隔间里,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门板,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原来在别人眼里,她是这样的存在——“关系户”、“郑秘书的人”、“需要保持距离的特殊人物”。一种难以言喻的怅惘和委屈弥漫开来,她努力工作的样子,她渴望融入的真诚,在“关系”二字面前,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显得有些可笑。

她在洗手间又待了几分钟,等脸上的热度稍稍褪去,才低着头快步走回办公室。

刚坐下,手机就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郑杉师兄”四个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心怡,下班了吧?我在单位门口,一起吃饭吧,顺便聊聊你工作情况。”郑杉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一如既往的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安排感。

陈心怡本能地想拒绝,她此刻心情纷乱,只想一个人静静。“师兄,我……”

“怎么?有安排了?”郑杉打断她,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压力,“就是简单吃个饭,我也想了解一下你这几天的适应情况,李主任那边我也好有个数。”

话已至此,陈心怡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推脱,只好低声应道:“好的,师兄,我马上出来。”

单位的黑色轿车停在门口不远处,郑杉降下车窗,朝她招了招手。陈心怡走过去,拉开车门坐上副驾。车内弥漫着淡淡的皮革清香和车载香氛的味道,整洁得一丝不苟,如同郑杉本人。

“系好安全带。”郑杉侧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随即发动了车子。

车子驶离单位,穿过几条街道,拐进了一条安静的梧桐大道。初夏的梧桐枝叶繁茂,绿荫如盖,夕阳的金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点。车行其中,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隧道,将外面喧嚣的世界隔绝开来。陈心怡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色,心情复杂。

最终,车子在一家看起来颇为雅致的西餐厅门口停下。门面不大,但装修格调很高,透过落地玻璃窗能看到里面昏黄温馨的灯光。

陈心怡有些愕然,下意识地问:“师哥,不是说要谈工作吗?怎么来这儿了?”

郑杉已经解开了安全带,闻言笑了笑,语气自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谈工作也不能耽误吃饭。这家餐厅环境不错,牛排尤其地道,带你尝尝鲜。”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他的安排总是最合理、最恰当的。

陈心怡咽回了到了嘴边的质疑,默默地下车,跟着郑杉走进了餐厅。

餐厅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显幽静,流淌着低回的爵士乐,客人寥寥。穿着整洁制服的服务生显然认识郑杉,一见到他便热情地迎了上来,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郑先生,晚上好!今天几位?”

“两位,还是老位置吧。”郑杉颔首。

“好的,请随我来。”服务生引着他们走向一个靠窗的僻静卡座,更像是半开放的小包间,私密性很好。

“郑先生,还是按惯例给您上菜吗?”服务生躬身问道。

“嗯,照旧。这位女士的菜单给她看一下。”郑杉示意了一下陈心怡。

服务生将一份精致的菜单递给陈心怡。她翻开,看着上面不菲的价格,心里有些不适,随便指了一个价格相对适中的套餐。

“这家店的安格斯牛排很不错,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你可以试试。”郑杉在一旁建议道,语气熟稔。

陈心怡只好从善如流,点了点头。服务生记录后退下,空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柔和的灯光下,郑杉姿态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打量着陈心怡。而陈心怡则微微垂着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玻璃水杯,面对这个昔日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如今对自己有提携之恩的师兄兼领导,她心里有几分挥之不去的紧张和拘谨。

餐前酒和沙拉很快送上。郑杉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终于切入了今晚的主题。

“最近工作怎么样?还适应吗?”他问道,目光落在她脸上。

陈心怡立刻挺直了背脊,像是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一样,清了清嗓子,试图让自己的汇报显得专业而有条理:“谢谢师兄关心,工作都挺顺利的。目前主要处理了一些积压的英文资料翻译,大概完成了三分之二,格式都按照规范调整好了。另外,上周的涉外接待流程我也学习了一遍,感觉……”

她刚开了个头,就被郑杉带着笑意的声音打断了:“心怡。”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里带着些许无奈,“放松点,我不是来听你做正式工作汇报的。这里没有领导,只有你师兄。我只是想问问你,感觉压力大不大?工作环境、同事相处,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

陈心怡准备好的说辞卡在了喉咙里,她看着郑杉显得颇为真诚的眼神,停顿了一下,才轻声回答:“没有,都挺好的。工作……没有什么压力,同事们也都很好。”

“那就好。”郑杉似乎很满意这个答案,重新靠回椅背,“我就怕你刚从北京回来,不适应我们这种小地方的慢节奏。既然觉得还好,我就放心了。”

主菜牛排适时地送了上来,滋滋作响的铁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郑杉熟练地拿起刀叉,示意陈心怡用餐。

沉默地切着盘中的牛排,肉质确实鲜嫩多汁,但陈心怡却有些食不知味。那句“没有什么压力”像根小刺一样扎在心里。她犹豫再三,还是抬起头,看向对面举止优雅的郑杉。

“师兄,可是……”她轻声开口。

“嗯?可是什么?”郑杉抬眸,表示询问。

“我……我觉得我的工作是不是太轻松了?”陈心怡斟酌着用词,“我看办公室的其他同事,好像都挺忙的,张姐要处理很多报表,王哥经常要跑外联,就连李主任也总有看不完的文件。可我……我每天很快就能做完分内的事,然后就好像……没什么可做的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和渴望,渴望被需要,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关系户”存在。

郑杉切割牛排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他咽下口中的食物,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才不紧不慢地回答:“每个岗位分工不同,职责自然也不同。你是新人,又是实习阶段,先从基础做起,熟悉环境和流程是首要任务。你把你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就足够了。其他人的工作,他们有他们的节奏和职责范围,你不用想太多。”

他的回答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是体贴,为她规避了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但这并不是陈心怡想要的答案。她想要的不是被保护在舒适区,而是真正地融入,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赢得认可。

“可是我觉得……”陈心怡还想再说些什么,她想说自己可以承担更多,想说这种无所事事的清闲反而让她感到焦虑。

“心怡,”郑杉再次打断了她,这次他的语气稍微严肃了一些,虽然脸上依旧带着笑,但目光中多了一丝告诫的意味,“在体制内,尤其是在基层单位,有时候,‘不出错’比‘做得多’更重要。做好分内事,循序渐进,这才是长久之道。你刚来,很多情况还不了解,听师兄的安排,没错。”

他的话语像一张温柔的网,将陈心怡尚未完全出口的想法和诉求轻轻笼罩,然后化解于无形。他用经验和关心构筑了一道壁垒,让她无法再继续质疑和请求。

陈心怡看着郑杉那双洞悉一切、善于掌控局面的眼睛,剩下的话再也说不出口。她默默地低下头,继续切割着盘中的牛排,感觉那块美味的肉此刻嚼在嘴里,却有些难以吞咽。

她明白郑杉是为她好,是在用他的方式保护她。或许,这就是K市的规则,与她所熟悉的、崇尚效率和拼搏的北京截然不同。在这里,似乎更需要一种“慢”的智慧,一种“稳”的哲学。可她这颗刚从高速运转状态下剥离出来的心,该如何安放在这几乎凝滞的节奏里?

晚餐在一种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继续。郑杉不再谈工作,转而问起她生活上的琐事,房子住得如何,是否需要帮忙添置东西,语气周到体贴。陈心怡一一应答,心里却像是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感激于郑杉的照顾,另一半则为自己无法打破的困境和那顶无形的“关系户”帽子而感到压抑。

饭后,郑杉坚持送她回公寓。车子停在小区门口,郑杉侧过身,看着她:“别想太多,安心工作。有什么事情,随时给我打电话。”

“谢谢师兄,今天让你破费了。”陈心怡道谢,准备下车。

“心怡,”郑杉又叫住她,夜色中,他的目光显得有些深邃,“忘记北京那些不愉快的事,K市挺好的,适合开始新的生活。”

陈心怡的心猛地一缩,宋青峰的名字像一道闪电划过脑海,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点了点头,没有回答,快速推开门下了车。

看着黑色的轿车汇入车流消失不见,陈心怡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初夏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在脸上,她却感觉胸口依旧闷得慌。

回到冷清而狭小的出租屋,她没有开灯,径直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零星亮着的灯火和远处城市模糊的光晕。这里不是北京,没有彻夜不息的霓虹,没有拥挤的人潮,也没有那个让她痛彻心扉的人。这里只有慢下来的时光,看似平静,却暗藏着让她无所适从的漩涡。

郑杉的关照,同事的疏离,李主任的“点拨”,还有洗手间里那些刺耳的闲言碎语……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她从未预料到的回归图谱。她原本以为回到熟悉的城市,在师兄的庇护下,可以轻易地抚平情伤,重新开始。但现在她发现,职场的人际微妙和地方单位的固有生态,是另一种需要艰难适应的课题。

她从包里拿出手机,屏幕漆黑,映出她自己有些模糊而疲惫的脸。没有新的消息,没有宋青峰的只言片语——她知道自己本就不该再期待。那段感情,如同北京那座城市一样,已经被她决绝地留在了身后。

可是,前方呢?K市的这份“清闲”工作,郑杉看似周到实则充满掌控感的安排,就是她想要的“新生活”吗?

陈心怡将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窗上,闭上眼睛,任由迷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抗争在心底悄然滋生。夜的静谧包裹着她,慢下来的时光,第一次让她感到如此沉重而漫长。她不知道,这份看似安逸的平静之下,是否潜藏着更大的风浪,或者,她是否需要主动去打破这潭温水,去寻找自己真正的位置和价值。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天幕:皇帝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