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哗啦”雨一股脑的落下,树被打的落叶,林初面色凝重的看着面前的信,脊背的凉蔓延至全身。
那信是给沈清漪的,因为害怕是恐吓消息导致沈清漪的心理疾病复发,她没告诉沈清漪,这信很诡异,信纸带着血,信封里面还有一袋写着第二号基因工程血液样本的血,林初看着信的内容,越看越觉得吓人。
但这又不符合常理,哪有犯罪分子招摇的跑到警察面前说:我犯罪了,快来抓我呀~但是这封信的发信人就这样做了,还极其嚣张,著名:徐志文。
林初清楚的记得,徐志文,是5·26意识上传的凶手,那人至今还未抓到,不过她又觉得不对。按理来讲,潜逃到任何地方的犯人,只要有线索,都应该去蹲守一番,可是他们当时却没有过问就结了案,“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交谈声,林初猛地合上信纸,目光扫向办公室门口。沈清漪正在走廊尽头与局长交谈,她高挑的身影在警服衬托下显得格外挺拔。实际上,沈清漪的厌食和焦虑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她刚刚好一点点,就立刻归队工作了,林初每天来到办公室就会看见沈清漪略有血丝的眼,心中一颤。
“不能让她看到这个。”林初迅速将信和血样锁进自己的抽屉,钥匙紧紧攥在手心。沈清漪的状态已经处于崩溃边缘,要是此时给她,恐怕她又会开始不吃不喝不休息的工作狂模式了。
雨声渐大,林初的思绪回到那个雨夜。5月26日,那个死后还能发消息的意识上传,嫌疑人正是徐志文。
“阿初,发什么呆呢?”沈清漪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林初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
“没、没什么,阿涟。”林初强作镇定,少见的叫了沈清漪的小名,然后她又迅速合上抽屉,“只是在想那个盗窃案的线索。”
沈清漪挑了挑眉,锐利的目光在林初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递过一份文件:“帮我把这个送到物证科,顺便问问上周送检的毒品样本结果出来没有。”
“嗯。”林初接过文件,暗自松了口气。
等沈清漪转身离开,林初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周学早?是我,林初。有急事,能见一面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男声,带着些许紧张:“林姐姐?出什么事了?”
“电话里不方便说,老地方,一小时后见。”
挂断电话,林初深吸一口气。周学早是技侦科的技术员,23岁,性格内向但技术精湛。半年前一起案件调查中,他曾协助警方分析过生物证据,为人可靠。现在,林初需要他的专业意见。
雨势稍缓,林初撑着伞来到市局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馆。角落里,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瘦弱青年已经等在那里,面前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林姐姐。”周学早站起身,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淹没。
“说了多少次,工作时叫我林初”林初勉强笑了笑,在他对面坐下,从包里小心取出那袋血样,“我需要你帮我分析这个,绝对保密。”
周学早的眼睛在镜片后瞪大了:“这是...人血吗?”
“标签上写着‘第二号基因工程血液样本’,寄信人自称是徐志文。”
周学早的手指明显颤抖了一下,咖啡杯被碰倒,深褐色的液体在桌面上蔓延。他手忙脚乱地抓起纸巾擦拭,声音压得更低:“徐志文?那个意识上传案的?”
林初点点头:“先不说那个案子了,我需要知道这血样有什么特别之处,能不能查出来源?”
周学早犹豫了片刻,最终接过血样袋,小心地放进自己的包里:“给我三天时间。但是林初...如果这真的和徐志文有关,你要小心。传言说...他背后有人。”
离开咖啡馆,林初的思绪更加混乱。雨已经停了,但天空依然阴沉。她决定回局里查阅5·26案件的所有资料,看看能否找到被忽略的线索。
刑侦大队的档案室里,林初翻出了那薄得可怜的案卷。现场照片显示,死者是一名程序员,尸体瞳孔扩散,嘴角上翘尸检报告称死因是心脏骤停,但具体细节语焉不详。
“当时…不是检查发现了很多细节吗…怎么这都没有记录?”
最奇怪的是,案卷中没有徐志文的照片,只有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根本看不清面容。而据当时参与调查的同事回忆,他们确实追查过徐志文的下落,甚至和国际刑警组织合作在冰岛进行调查。
“为什么连张清晰照片都没有?”林初皱眉翻找,突然注意到案卷中缺少了很多很多,尸检报告、现场记录,结案报告…为什么这么重大的案子,记录却缺失了这么多。
正当她准备进一步查找时,档案室的门被推开,沈清漪站在门口,脸色阴沉。
“找什么呢,这么投入?”沈清漪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林初的心跳骤然加速:“我...我在看一个旧案的参考材料。”
沈清漪走进来,随手关上门,目光落在摊开的5·26案件档案上。她的表情微妙地变化了一下,然后出人意料地说:“阿初,你也发现不对劲了?”
林初愣住了:“沈队...你...”
“我今早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提到了徐志文和‘第二号样本’。”沈清漪的声音压得很低,“我猜你也收到了什么?”
林初的防线崩了,沈清漪这人怎么总是可以精准的知道她在想什么,她从口袋里掏出那封信:“今天早上收到的,寄给你的。我怕影响你...所以...”
沈清漪接过信,快速浏览内容,脸色越来越难看。读完后,她将信纸紧紧攥在手里:“我们被耍了。这个案子从一开始就有问题。”
“你也觉得结案太草率了?”
“不只是草率。”沈清漪的眼神变得锐利,“我回忆了一下,当时从冰岛回来后,局长亲自下令停止追查,理由是‘证据不足’。但现场明明有大量物证,第二天却全部不见了。”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我们需要秘密调查。”沈清漪果断决定,“不通过正式渠道,不留下记录。先从这袋血样开始。”
三天后,林初再次见到了周学早。这次见面地点选在了城市另一端的一个咖啡馆,时间接近午夜。周学早的脸色比上次更加苍白,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
“分析结果出来了。”他的声音嘶哑,递过一个U盘,“这血样...不完全是人类的。”
林初接过U盘,感觉一阵寒意爬上脊背:“什么意思?”
“血液中含有特殊的纳米级人工合成物,能够携带电子信息。”周学推了推眼镜,手抖得厉害,“理论上,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存储人类意识数据。”
林初倒吸一口冷气:“意识上传?徐志文真的做到了?”
“不完全是。”周学摇头,“这只是载体,真正的意识上传需要更复杂的技术。但是...”他犹豫了一下,“我查了资料库,‘第二号基因工程’是永生公司的秘密项目,五年前被紧急叫停,所有研究人员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永生科技?新生命科技…”林初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是不是那家做生物芯片的上市公司?”
周学早点点头,突然抓住林初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林初,你必须小心。我查这些资料时,发现有人一直在监控相关检索记录。昨天我家被人闯入过,虽然什么都没丢,但我知道他们在找什么。”
“你的情况太危险了,应该申请警方保护。”林初担忧地说。
周学早却苦笑着摇头:“没用的。这个案子牵涉的人...可能就在你们警局高层。我有个朋友在网络安全部门,他说5·26案件的所有电子证据都被高级权限删除的,普通警察根本没这个权限。”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硬盘,塞给林初:“这是我收集的所有关于永生科技和‘第二号工程’的资料,包括一些被删除的研究论文。还有...徐志文的真实照片。”
林初握紧硬盘,感觉重若千钧:“你怎么办?”
“我会躲一段时间。”周学早勉强笑了笑,“等事情平息了再联系你。记住,千万别相信你身边的任何人。”
雨水拍打着咖啡馆的玻璃窗,在周学早苍白的脸上投下扭曲的阴影。林初握着他递来的U盘,感觉那小小的金属物件仿佛有千斤重。
“你确定要一个人躲起来?”林初压低声音问道,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咖啡馆。午夜时分,这里除了昏昏欲睡的值班店员,只剩下他们两人。
周学早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手机屏幕的冷光:“我有个表哥在乡下开民宿,那里很安全。”他的手指在桌面上不安地敲击着,指甲边缘因为频繁啃咬而参差不齐,“林初,你一定要小心处理这些资料。我...我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可怕的东西。”
“什么东西?”林初身体前倾。
“那些纳米材料...”周学早的声音几乎变成了气音,“它们能在人体内自我复制。理论上,如果注入足够剂量,可以逐渐替换掉一个人全部的血液系统。”
林初感到一阵恶寒:“这有什么用途?”
周学早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意识存储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更可怕的是...它们可以被远程控制。”
窗外的雨声突然变大,一道闪电划过夜空,将周学早惊恐的面容照得惨白。林初的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是沈清漪发来的消息:「还在外面?需要接你吗?」
林初快速回复后收起手机:“我送你回去拿行李。”
“不用了。”周学早站起身,瘦削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单薄,“我已经把重要东西都带在身上了。现在就走,越早离开越好。”
林初跟着站起来:“至少让我叫辆出租车...”
“不!”周学早突然提高了声音,随即又警觉地环顾四周,“对不起...我只是...公共交通工具更安全。”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别担心我,林初,你保护好自己就行。”
林初看着他裹紧外套冲进雨中的背影,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她将U盘小心地藏进衣服内口袋,冒雨走向停在两个街区外的警车。
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在柏油路面上形成小小的水洼。林初突然停下脚步,一种被监视的感觉如芒在背。她假装整理鞋带,迅速扫视四周——街对面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车窗贴着深色膜,看不清里面的人。
“疑神疑鬼...”林初小声嘀咕着,加快脚步走向警车。
回到家时已近凌晨一点。推开门,客厅里只亮着一盏落地灯,沈清漪蜷缩在沙发上看案件资料,面前放着一杯几乎没动过的热牛奶。
“回来了?”沈清漪头也不抬地问道,声音里带着疲惫。
“嗯。”林初脱下湿漉漉的外套,擦着头发,犹豫了一下,“阿涟,我有事跟你说。”
沈清漪这才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林初紧绷的脸和湿透的身体:“出什么事了?”
林初从口袋掏出U盘和硬盘:“周学早分析的结论出来了。那袋血样...含有纳米级人工合成物,能够存储意识数据。”
沈清漪的表情瞬间凝固。她放下资料,接过存储设备:“他还说了什么?”
“他说‘第二号基因工程’是永生科技的秘密项目,五年前被紧急叫停。”林初坐到沈清漪身边,压低声音,“更可怕的是,那些纳米材料可以在人体内自我复制,甚至...可能被远程控制。”
沈清漪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U盘,眉头紧锁:“周学早人呢?”
“他说要躲一阵子。”林初咬了咬下唇,“他查资料时发现有人监控相关检索记录,昨天他家还被闯入过。”
沈清漪突然站起身,快步走向书房:“我们需要看看这些资料。现在。”
两人挤在书房的电脑前,插入U盘。里面是周学早整理的详尽报告,包括血样分析数据、永生科技的背景资料,以及...一张清晰的照片。
“这就是徐志文?”林初盯着屏幕上那个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他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更像大学教授而非罪犯。
沈清漪的呼吸变得急促:“我见过他。”
“什么?什么时候?”
“在冰岛。”沈清漪的声音变得冰冷,“当时我们追查徐志文的下落,局长突然叫停调查,说证据不足。但在那之前...我在雷克雅未克的一家咖啡馆见过这个人。他和局长通过电话。”
林初感到一阵眩晕:“你是说...局长认识徐志文?”
沈清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点开了另一份文件:“看这个。‘第二号基因工程’的实验记录。”
屏幕上显示出一份加密文档,周学早显然已经破解了密码。文档详细记录了将纳米材料注入志愿者体内的过程,以及后续观察结果。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最后一段:
「第14号受试者表现出显著的行为改变,在接收到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刺激后,完全遵循指令行事,且事后无任何记忆。初步证明意识覆盖理论可行。」
林初捂住嘴:“他们是在制造**傀儡?”
沈清漪继续翻阅文件,突然停在一张模糊的照片上:“这是...实验室位置?”
照片显示的是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门口挂着“新生命科技研发中心”的牌子。林初立刻搜索了这个名称:“注册地址在城郊工业园区,法人代表是...张明远?”
“可他已经死了,先报告上级吧。”
“不行。”沈清漪斩钉截铁地打断,“如果局长涉案,任何正式行动都会打草惊蛇。”
林初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周学早给的硬盘里还有什么?”
插入硬盘后,她们发现里面存有大量被删除的研究论文和技术图纸,以及一段录音文件。点击播放后,一个疲惫的男声响起:
「如果你听到这段录音,说明我已经出事了。我是永生科技前首席研究员李文涛。‘第二号工程’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他们在尝试创造一种新型生物武器,能够通过血液传播,控制特定人群的行为。更可怕的是...已经有第一批产品流出。我不知道他们被用在了谁身上,但...上帝保佑我们所有人。」
录音到此戛然而止。书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电脑风扇的嗡嗡声回荡在空气中。
林初和沈清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紧张。
第二天清晨,林初被手机铃声惊醒。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她睡眼惺忪地接起电话。
“是林警官吗?”一个陌生的男声问道,“我是市立医院的张医生。有个叫周学早的年轻人昨晚被送进急诊,伤势严重。他醒来后一直要求见你。”
林初瞬间清醒:“他怎么了?”
“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医生的声音带着疲惫,“情况不太乐观,你最好尽快过来。”
林初挂断电话,冲出卧室。沈清漪已经穿戴整齐,正在厨房煮咖啡。
“周学早出事了!”林初声音发抖,“昨晚车祸,现在在医院!”
沈清漪立刻关掉炉火:“走。”
市医院急诊部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护士指引她们来到重症监护病房,透过玻璃窗,她们看到周学早浑身插满管子,脸色惨白如纸。
主治医生是个中年男子,眼镜后的眼睛布满血丝:“颅骨骨折,内出血。手术暂时稳定了情况,但...脑损伤很严重。”
“他能说话吗?”林初急切地问。
医生摇摇头:“短暂清醒过,现在又陷入昏迷了。”他犹豫了一下,“警察已经来做过笔录,但有个细节很奇怪。肇事车辆是故意撞上他的,而且事故发生前,周先生似乎预感到危险,把一个东西塞进了路边的排水沟。”
林初和沈清漪交换了一个眼神。
“我们能进去看看他吗?”沈清漪问道。
医生点头同意,但限时五分钟。
病房内,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格外刺耳。周学早的胸口微弱地起伏着,嘴唇因失血而呈现不自然的苍白。林初轻轻握住他的手,那手指冰凉得可怕。
“周学早,是我,林初。”她低声说,“我们会找出害你的人。”
心电监护仪的节奏突然加快,周学早的眼皮剧烈颤动,似乎要挣扎着醒来。
“他听得见!”林初激动地说。
沈清漪迅速按下呼叫按钮,同时俯身靠近周学早:“周学早,证据安全吗?”
周学早的嘴唇蠕动着,发出微弱的气音:“下...水道...钥匙...”
医生和护士冲进病房,开始检查病人的状况。林初和沈清漪被请出病房,但她们已经得到了关键信息。
“事故现场的下水道。”沈清漪低声说,“他藏了东西在那里。”
两人迅速驱车前往周学早出事的地点——城东一条偏僻的小路。雨水冲刷后,路面上仍能看到明显的刹车痕迹和一小滩未完全清洗干净的血迹。
沈清漪蹲下身检查路边的排水沟:“在这里。”
她撬开生锈的铁栅栏,伸手进去摸索,很快掏出一个防水袋,里面装着一把钥匙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个地址:工业园区B区7号楼412室。
“这不是新生命科技的地址。”林初对比着手机上的记录,“但就在附近。”
钥匙很普通,像是某个储物柜或办公室的。两人决定立刻前往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位于城市边缘,高大的厂房和研发中心鳞次栉比。B区7号楼是一栋老旧的五层建筑,与新生命科技的现代化大楼形成鲜明对比。
412室在四楼走廊尽头,门牌已经模糊不清。沈清漪试着用钥匙开门,锁芯转动的声音在空荡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门开了,里面是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保险柜。桌上积了厚厚一层灰,显然很久没人使用过了。
保险柜正好匹配那把钥匙。打开后,里面只有一个牛皮纸袋。沈清漪取出纸袋,倒出里面的东西——几张照片和一个小型硬盘。
照片显示的是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在一间实验室里工作,其中一人赫然是徐志文。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在照片角落里,站着现任警察局长赵建国,他正与一个西装男子握手交谈。
“那是张明远,永生科技的CEO。”林初认出了那个西装男子。
沈清漪插入硬盘,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一份名单——“第二号工程受试者名录”。名单上有二十多个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了注射日期和状态。最下方的几个名字让两人倒吸一口冷气:
「赵建国 - 注射日期:2021/3/15 - 状态:完全控制」
「陈志强 - 注射日期:2021/3/17 - 状态:完全控制」
陈志强是市局的副局长。
林初声音发抖:“局里高层被控制了?”
沈清漪快速浏览其他文件,发现了一份行动计划:“他们计划在下个月市领导换届时,对市长和主要部门负责人进行‘转化’。”
突然,走廊传来脚步声。沈清漪迅速拔出硬盘,示意林初躲到门后。
门被推开了,一个穿黑衣的男子走了进来。沈清漪一个箭步上前,将那人按倒在地。搏斗中,男子的袖子被扯破,露出手臂内侧的一个条形码标记:NE-014。
“14号受试者!”林初惊呼。
男子听到这个编号,突然停止了挣扎,眼神变得空洞。他的嘴唇机械地开合:“指令确认。清除威胁。”
沈清漪反应极快,一记手刀击中男子颈部。男子瘫软在地,暂时昏迷过去。
“快走!”沈清漪抓起硬盘和照片,“他们肯定不止派了一个人!”
两人冲出大楼,发现园区里多了几辆黑色轿车。她们躲在一堆货箱后面,观察着那些车辆的动向。
“我们得把这些证据送到可靠的人手里。”林初急促地说,“但局里已经不安全了。”
沈清漪思索片刻:“省厅的杨厅长是我父亲的老战友。他应该没有被渗透。”
“怎么联系他?”
“直接去省城。”沈清漪下定决心,“但首先,我们需要甩掉这些尾巴。”
就在这时,林初的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们被包围了。从西侧货运通道离开,有辆红色卡车等着。快!」
林初和沈清漪对视一眼。
“陷阱?”林初小声问。
沈清漪摇摇头:“如果是他们的人,直接来抓我们就行了。赌一把。”
两人猫着腰向西侧移动,果然看到一个货运通道。一辆红色卡车停在那里,货厢门微微开着。她们迅速爬上车,门随即关闭。
黑暗中,一个熟悉的虚弱声音响起:“林...姐姐...”
“周学早?!”林初难以置信地摸索着向前,碰到了对方冰凉的手,“你不是在医院吗?”
“逃出来的...”周学早气若游丝,“他们...要来灭口...我知道...你们会来这里...”
沈清漪打开手机照明,眼前的景象让两人心头一紧——周学早腹部缠着的绷带已经被鲜血浸透,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
“别说话,我们送你去医院!”林初急切地说。
周学早摇摇头,艰难地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手机:“这里面...有最后一段录音...李文涛的...真相...”他的手突然垂下,手机滑落在地。
沈清漪探了探他的颈动脉,沉重地摇摇头。
卡车在颠簸中驶离工业园区,载着一个永远沉默的秘密。
在颠簸的乡间小路上行驶了约莫两小时。林初将周学早的尸体小心地安置在车厢角落,用帆布盖好。她的手指在颤抖,不仅是由于愤怒,更因为那张年轻苍白的脸让她想起刚入警时周学早腼腆的笑容。
“他会得到应有的荣誉。”沈清漪紧握方向盘,目光坚定地盯着前方,“但现在,我们得先活下去。”
林初捡起周学早留下的手机,屏幕已经碎裂,但还能使用。她找到那段标记为“最后真相”的录音文件,点击播放。
李文涛虚弱的声音伴随着电流杂音传出:
「我是李文涛...时间不多了...他们发现了我...第二号工程的真相远比想象的可怕...这些纳米材料不仅能控制行为...还能...改写记忆...所有受试者都以为自己自愿参与...实际上...」
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录音。
「关键在...主控终端...地下三层...频率...148.7MHz可以解除控制...密码...我女儿的生日...0603...上帝啊...原谅我...」
录音戛然而止。林初和沈清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改写记忆?”林初声音发紧,“所以那些被控制的高层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控制了?”
沈清漪的指节因握方向盘太用力而发白:“这解释了为什么局长会突然叫停调查。在他的记忆里,那可能是个合情合理的决定。”
卡车突然减速,沈清漪将车拐进一条泥泞的小路。远处,省城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
“我们不能直接去省厅,”沈清漪解释道,“太显眼了。先找个安全的地方,然后想办法联系杨厅长。”
她们在城郊一处废弃的修车厂停下。沈清漪从座位底下摸出两套便装和假发:“早就准备好的应急物品。”
半小时后,两位“时尚女郎”搭乘出租车进入省城市中心。林初的金色假发和浓妆让她几乎认不出镜中的自己,而沈清漪则变成了一位干练的短发职业女性。
她们在省公安厅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坐下。沈清漪用一次性手机拨通了一个记忆中的号码。
“杨叔叔,是我,清漪。”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我需要见您,十万火急。关于赵局长和新生命科技的事...是的,就是那个永生科技...我们在厅对面的咖啡店...不,请不要派任何人,就您自己...谢谢。”
挂断电话,沈清漪的手微微发抖。林初握住她的手:“他会来吗?”
“会的。”沈清漪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和我父亲是过命的交情。如果连他都不可信...那我们真的无处可逃了。”
二十分钟后,一个身材魁梧、鬓角微白的中年男子独自走进咖啡店。他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很快锁定了她们的座位。
“阿涟?”杨厅长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你这是什么打扮?”
沈清漪没有寒暄,直接打开手机,播放了那段录音。杨厅长的表情从困惑逐渐变为震惊,最后是愤怒。
“赵建国被控制了?”他低声咆哮,“难怪最近他的决策越来越奇怪!”
“不只是他,”林初插话,“名单上还有陈副局长和其他几个部门负责人。”
杨厅长迅速冷静下来:“你们手上有确凿证据?”
沈清漪拿出硬盘和照片:“全部在这里。还有周学早用命换来的血样分析报告。”
听到周学早的死讯,杨厅长的眼神黯淡了一瞬,随即变得坚定:“跟我来。我们从后门进厅里。这件事必须立即处理,但要绝对保密。”
省公安厅的特别会议室里,杨厅长召集了五名最信任的特警队员和两位技术专家。所有人听完简报后都面色凝重。
“最棘手的是,”一位技术专家指出,“如果这些被控制的人记忆都被改写了,他们会真心实意地抵抗任何调查。”
“148.7MHz,”另一位专家思索着,“这是个关键频率。如果能找到主控终端,我们或许能一次性解除所有人的控制。”
杨厅长站起身:“我立即申请搜查令,突击新生命科技。但需要省厅特警队直接行动,绕过市局。”
“等等,”沈清漪突然说,“李文涛提到地下三层。一般工业园区建筑不会有那么深的地下室。除非...”
“除非那不是普通地下室,”林初接上她的思路,“而是秘密实验室!”
杨厅长点点头:“我会让技术部门先做热成像扫描,确认建筑结构。你们两位...”他犹豫了一下,“按理说应该保护起来,但...”
“我们需要参与行动,”沈清漪斩钉截铁地说,“周学早不能白死。”
“好吧,”杨厅长最终同意,“但你们必须跟在特警队后面,不得擅自行动。”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次日凌晨四点,当人体机能最低、警卫最松懈时发起突袭。技术部门很快传回热成像图——新生命科技大楼地下确实有三层异常结构,入口隐藏在电梯井后方。
那一晚,林初和沈清漪在省厅的临时宿舍里辗转难眠。
“阿初,”黑暗中沈清漪突然开口,“如果明天出了什么意外...”
“不会有意外的,”林初打断她,“我们经历了那么多,这次也一定能挺过去。”
沈清漪沉默了一会儿:“我只是想说...谢谢你一直在我身边。”
林初在黑暗中微笑:“我不陪着你,你的身体撑的住吗?”
凌晨三点半,二十名全副武装的特警队员集结完毕。林初和沈清漪穿着防弹背心,跟在队伍后方。杨厅长亲自坐镇指挥车。
“记住,”行动前队长低声交代,“遇到任何抵抗,优先控制而非击毙。那些人很可能是被控制的受害者。”
车队无声地驶向工业园区。夜雨再次降临,雨滴敲打着车窗,敲出令人不安的节奏。
新生命科技的大楼漆黑一片,只有门口亮着微弱的保安灯。特警队迅速控制了值班保安——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看起来对地下实验室一无所知。
按照计划,一队人控制大楼各出入口,另一队直奔电梯井。林初看着特警队员熟练地用工具撬开电梯旁的面板,露出后面的隐藏门。
“热感显示下面有生命迹象,”队长通过耳机汇报,“至少六人,分散在各层。”
沈清漪检查了配枪:“我和林初下到最底层。主控终端应该在那里。”
特警队员打头阵,沿着狭窄的楼梯悄无声息地下行。地下二层堆满了实验器材和文件柜,看起来像个普通仓库。但角落里一扇伪装成墙壁的门暴露了一起。
“发现目标,”队长轻声说,“准备突入。”
门后是一段向下的螺旋楼梯。下到尽头,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宽敞的地下实验室,中央摆放着一台类似超级计算机的设备,周围是数十个透明培养舱,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个人体。
林初倒吸一口冷气。那些人体有的完整,有的只剩下大脑和循环系统,全部连接着密密麻麻的管线。
计算机前坐着一个人,听到动静后缓缓转身——是徐志文。
“终于来了,”他出人意料地平静,“比预计的早了三天。”
特警队员立刻举枪瞄准。徐志文却举起双手:“别开枪,我是卧底。国际刑警组织编号ICP-48762,可以立即核实。”
沈清漪示意队员稍等,迅速联系指挥车。几分钟后,杨厅长确认了徐志文的身份。
“我潜伏三年了,”徐志文疲惫地揉着太阳穴,“这背后的势力远比想象的庞大。这不是单纯的商业项目,而是某**方资助的生物武器实验。”
他指向那些培养舱:“这些都是失败品。纳米材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排斥,无法实现完全控制。但赵建国那批人...他们是成功的‘产品’。”
“主控终端在哪里?”沈清漪急切地问,“我们需要解除对那些人的控制。”
徐志文指向中央计算机:“就是这台。但解除控制需要密码和特定频率发射器。”
“密码0603,”林初说,“频率148.7MHz。”
徐志文惊讶地挑眉:“你们见过李文涛了?”
“间接的。”沈清漪简短回答,“能操作吗?”
徐志文迅速在键盘上输入指令:“可以,但需要时间设置。他们随时可能回来,他们五点准时来检查进度。”
队长看了看表:四点四十。“所有人隐蔽,准备伏击。”
特警队员迅速分散到实验室各处埋伏。林初和沈清漪藏在主控台后方,徐志文则假装继续工作。
四点五十八分,电梯运转的声音传来。门开后,一个男人带着两名保镖走入实验室。这位永生科技的CEO西装革履,看起来就像任何一位成功企业家。
“进度如何?”他问徐志文。
就在这时,特警队员从暗处冲出:“不许动!警察!”
两名保镖迅速拔枪,但在交火中很快被制服。他却出人意料地冷静,甚至露出一丝微笑。
“太晚了,”他轻声说,“第二批受试者已经注射完毕。包括你们省厅的三位处长。”
徐志文突然大喊:“他手上有触发装置!”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遥控器:“只要按下这个,所有受控者会立即执行最后指令——自杀。你们永远无法证明发生了什么。”
实验室陷入僵持。林初注意到徐志文正在悄悄调整主控台上的某个旋钮。
“你想要什么?”沈清漪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
“很简单,”他冷笑,“放我离开,我会解除第一批受控者的控制。至于第二批...那是我保命的筹码。”
就在这时,主控台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声,显示屏上的数据开始疯狂滚动。他脸色大变:“你干了什么?!”
徐志文猛地扑向他:“现在!”
特警队员趁机开枪,击中了他的肩膀。遥控器掉在地上,徐志文迅速捡起它。
“频率已经发射,”徐志文气喘吁吁地说,“所有受控者应该已经解除控制。”
他面如死灰:“你们不明白...这不仅仅是我的计划...他们不会放过你们的...”
杨厅长带着增援赶到时,实验室已被完全控制。技术专家开始收集证据,医疗队则检查那些培养舱中的“人体”。
“大部分已经脑死亡,”医生遗憾地宣布,“只有两个可能有微弱的脑电活动。”
林初站在一个培养舱前,看着里面漂浮的年轻女性。标签上写着“NE-023”。她突然意识到,这些不是实验品,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我们会查清所有人的身份,”沈清漪轻声说,“给他们家人一个交代。”
徐志文走过来,递给林初一个U盘:“这里面是所有受试者的资料和实验数据。包括...周学早的姐姐。”
“什么?”林初震惊地抬头。
“周雪,NE-011,”徐志文表情痛苦,“她是早期志愿者之一,以为参加的是普通药物试验。当发现真相后试图举报,结果...变成了这样。周学早一直在调查姐姐的下落。”
林初终于明白为什么周学早会如此执着,甚至不惜生命代价。
一周后,阳光穿透省厅会议室窗户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林初和沈清漪坐在杨厅长对面,听完了整个案件的最终汇报。
“他已经全部招供,”杨厅长说,“背后确实有外国势力支持。国际刑警正在追查资金链。”
“那些被控制的人呢?”沈清漪问。
“赵建国等人已经完全恢复,但对被控制期间的行为毫无记忆。医学专家组认为他们可以回归正常工作,但需要长期心理评估。”
“周学早...”林初轻声问。
“追授一等功,安葬在烈士陵园。”杨厅长叹息,“他姐姐...周雪虽然恢复了微弱意识,但医生说完全康复的可能性很小。”
会议结束后,林初和沈清漪站在省厅大楼门口,太阳很耀眼。
“阿涟,你是不是又几天没吃饭”林初看着沈清漪。
“没…怎么可能呢?”沈清漪心虚的低头。
“行了,你就是没吃,走了,带你吃好吃的”林初拉着沈清漪的手,带着她去了商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