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清梦琉璃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指腹摩挲着银镯内侧的"隐忍"二字,冰凉的触感下,竟品出一丝灼人的意味。这二字,是德妃的训诫,还是胤禛的警告?我将它套回腕上,掩于袖中,如同将一份沉重的心事藏于心底。

木符的北斗七星纹路粗粝,与银镯的光滑温润形成鲜明对比。"玉扳指"赐下这辟邪之物,是要为我驱邪,还是暗示我本身就是需要被指引的迷途之人?

翌日清晨,御药房的气氛比往日更凝滞几分。钱管事板着脸,指派活计时,破天荒地将为永和宫预备的日常滋补药膳交由我负责。我垂首领命,心知这绝非偶然。陈太监在一旁整理着戥子,笑容依旧和煦,仿佛全无所觉。

我比往常更加谨慎,从药柜取药时逐味核对。当归、黄芪、枸杞......指尖划过熟悉的药材,忽然在触到一味"白术"时,动作几不可察地一顿。

这白术色泽过于白皙,带着一丝极淡的、不属于白术本身的酸气。此物似是经过秘法炮制,若长期服用,会令人脾胃渐弱,精神萎靡。

德妃年岁已长,此物于她,无异于慢毒。

我没有声张,如常煎煮。但在将药汁滤入瓷盅时,腕上银镯"无意间"磕碰在灶沿,小半盅药汁泼洒出来。

"奴婢该死!"我立刻跪倒,"药汁已污,恐失了药性,奴婢即刻重新煎制。"

钱管事盯着我看了片刻,冷哼一声:"手脚这般毛躁!速去重煎!"

我连声应下,起身时眼角余光瞥见陈太监已不在原处。重新取药时,每一步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无丝毫差错。

药膳安然送至永和宫。但我知道,那包有问题的白术,如同烫手山芋,留不得,却也扔不得。

当夜,我将问题白术用油纸包好,与北斗木符一同置于窗外茉莉花下。次日,它们俱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画着一方池塘,几尾游鱼,其中一尾额上点着墨点。纸背只有一个字:"饵"。

我盯着这幅图,心中凛然。

我,就是那额上带墨点的鱼。有人正在将这潭水搅浑,意图让潜藏的猎食者按捺不住。

这递纸之人,是"玉扳指",还是其他观棋者?

想起青黛留下的"小心陈"三字。陈太监是条毒蛇,但他背后必有操控之人。这包问题白术,是针对德妃,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我开始利用整理药籍的机会,翻阅御药房旧档。我要查清陈太监的底细——他何时入宫,历经几任主管,与各宫走动的情况。

线索零碎如星,我要试着将它们连成一片能照亮暗处的星图。

这日,我被指派去太医院送药材。途经一处僻静宫苑时,忽闻苑内传来压抑的咳嗽声,随即是瓷碗摔碎的脆响,和一个老太监焦急的低呼:"主子!您这......这药还得喝啊!"

我脚步未停,眼角瞥见苑门虚掩,院内石阶上坐着一位身形消瘦的妇人,以帕掩唇,肩头剧烈耸动,脚边是碎裂的瓷片和深褐色药汁。

我认得那是定嫔的住所。那咳嗽声嘶力竭,中气已损,非寻常风寒。

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掠过脑海。

在太医院交接完毕,我寻了个由头,与一位面相敦厚的医士攀谈。我佯装对药材配伍好奇,不着痕迹地引到"气逆久咳"之症上。

医士见我好学,倒也健谈,提及此类顽疾若用寻常方剂效果不彰,或可佐以西域传入的"阿芙蓉"少许镇咳,但需慎之又慎,因其易生依赖。

阿芙蓉......此物罕见,太医院存量不多。

回到御药房,我借整理库房之机,暗中查对阿芙蓉的出入记录。记录显示,两月前有一次"嫔位取用",未具姓名,取药人的笔迹我依稀认得——是陈太监的代笔。

我不动声色地合上记录,心中那幅星图,似乎有一颗黯淡的星辰被悄然点亮。

定嫔、陈太监、问题白术、阿芙蓉......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点,隐隐勾勒出一条潜藏的线。

我抚过腕上的银镯,冰凉的触感让我保持清醒。我知道,自己正一步步接近某个核心的秘密。这个秘密,或许能让我在接下来的风暴中,找到立足之地,甚至......反客为主。

窗外,暮色四合,御药房渐渐沉寂。我在黑暗中睁开眼,眸光清亮。

饵已下,就看哪条鱼最先按捺不住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摊牌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特工:开局震惊郑耀先

抗战之红警基地

临高启明

倾世医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