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倾卿良策 > 第2章 帅府击掌为誓,卫衡暗调叶端

第2章 帅府击掌为誓,卫衡暗调叶端

卫衡深吸一口气:“库中物件,细细搜查后,充归国库,不可轻易损坏!”

“是。”

“太后体恤苏夫人丧子之痛,又恶疾缠身,特允夫人在府将养。”卫衡不急不缓,向官兵吩咐道,“查封帅府,任何人不得进出。其余一干人等,统统带去大牢,一一审讯,听候发落。”

叶端被带了镣铐,她瞥一眼廊下的那袭黑色大氅,卫衡眸色深不见底,似欲将府中的一切尽数吞噬。

她高声道着:“殿下可许臣女一愿?”

卫衡闻言,喉头低沉抛出一字:“讲!”

“叶家祖训:久别归家者,即将远行者,需到祠堂拜三拜,以尽孝道。此去狱中,不知何时归家,殿下大义,可否许我前去拜别?”

卫衡眸子厉色消退几分,转而意味深长地望着她。

他缓缓走近叶端,从其身后绕至面前:“叶姑娘孝心可敬,本王与你一同前去。”

祠堂烛光扑朔,叶端燃了香火,恭敬跪地,

卫衡守在门外,望着梁上牌匾镌刻的“忠勇仁义”四个大字,此时被映得忽明忽暗。

他心中轻叹一声,缓步走进祠堂,随着叶端认真拜了三拜。

叶端缓缓睁眼,只见黑色锦靴停在眼前,接着便是下巴一凉,冰冷剑鞘稍稍用力,便将她下巴轻松挑起。

她随着扬起的下巴抬眸,似珠泪滴恰到好处滑落脸颊。她望着他高高在上冷漠的神情,垂眉含泪,面颊微红,娇美之状让人心生怜意。

卫衡居高临下审视着叶端,却在她泪珠滑落的那刻,握着佩剑的手一紧,抽回探出的剑鞘。

“叶姑娘夜闯藏书阁,若是传出去,只怕叶家又要罪加一等。”卫衡语调如冰。

叶端冷冷凝视着他:“殿下说什么?臣女实在不懂。”

卫衡道:“传言叶姑娘身子娇弱,被送往阙州外祖家调养。看来这阙州山水养人,体弱之人也能养得功法了得。”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三枚银针,示于叶端眼前,轻托起她的手,将银针放在她掌心:“这是昨夜,叶姑娘落在藏书阁的。”

他松开手,又道:“叶姑娘温婉贤淑,舞刀弄枪这些粗活,你是做不得的?何况……这救人的东西,可别用来伤人。”

叶端蹙眉望着卫衡,她犹疑片刻,收起银针颔首道:“是,臣女谨记。”

卫衡上下打量着叶端,问道:“叶姑娘可是听说了什么?”

“是,”叶端答,“臣女听说策漠军战死将士死状异常,其中必有隐情。殿下既有此问,想必对此也是知道的。”她神色渐渐冷下,“殿下明知策漠军战败,或有隐情,却不等真相查明,便匆匆定父帅死罪……此乃为何?”

卫衡未语,叶端冷哼:“太后信任殿下,委以重任,百姓信任殿下,对判决深信不疑,殿下却辜负所托,可见殿下这忠义之心是假的。”

窗外晚风呼啸,从门窗缝中挤进祠堂,烛光明灭不定,好似开口欲言。

卫衡转身盯着叶端胀红的眸子,背在身后的手,攥了又攥,他微微垂眸:“忠义之心不假,定罪叶壹之举更是真的。”

叶端摇头轻笑:“父帅赤胆忠心,为国戍边二十余年,到头来,却也换不回一个真相。只怕最后,换来的便是被灭口的下场。”她说着,侧首看着卫衡。

卫衡淡淡道:“真相?当日,本王近乎命丧鸦啼峰,如今谁又能给我一个真相?叶姑娘若是机灵,当知此事真相并非关键,其中原由还是切勿深究为好。”

他深吸一口气:“此事,只要边关无恙,对长荣而言,便算圆满。”

叶端起身,冷笑道:“殿下不会真的以为,此事便就此而止了吧?”她抬眸,便撞上卫衡深邃的眸子。

卫衡明白叶端此言何意。

一年前,荣昌帝驾崩,皇贵妃温言成,联合宰相周誉,拥立年仅三岁的小皇子卫功继位,便是如今人们口中的“容辨皇帝”。

温言成获封“慈母皇太后”,美其名曰:“陛下年幼,母为佐政”,实际霸权不放。

宰相周誉、国舅温观识更是一文一武,从旁扶持,三人把持着朝政。

然则朝中有人直言:“天下乃卫氏正统,新帝年幼,温氏便以辅政之名掌政,岂不乱了正统?”

朝中传言愈演愈烈,群臣不安,纷纷职责温氏一族意欲篡权夺政。

温观识被传言激怒,朝堂之上,拔剑直指众臣,更惹得众臣大怒,一时间朝廷便要分崩离析。

彼时,卫衡年二十又一,于封地烈州戍边近七载。其乃荣昌帝一母胞弟,自幼聪慧过人,曾在幼时为太宗皇帝进言商政,推行利民政令,小小年纪便政绩斐然。卫衡十岁那年,朝堂震荡,其母荣妃病逝,他被太宗皇帝冷落。太宗皇帝离世后,荣昌帝继位,便将他封为晋王,送去烈州。

朝廷大乱之际,叶壹直言为温太后提议,召回晋王,让他辅佐新帝。文武百官纷纷附议,温太后只好应下。

卫衡奉旨回京,行至鸦啼峰,突遭山匪围杀,好在叶壹及时接应,才在山匪刀下救出卫衡。

虽然至今“山匪刺杀晋王”一案还未有任何线索,但朝廷似乎早已将此事抛诸脑后,卫衡也无深究之意。

他回京示以天下:“忠君爱国,臣子本分,臣愿以周身之能,辅佐新帝,报效家国!”

温太后对此感动不已,主动让出玺印,令晋王辅政。

至此,朝堂才又恢复了平静。

叶端缓缓道着:“当日太后召殿下回京,是为堵住悠悠众口、稳固朝堂的权宜之计。如今朝堂已然稳固,重新被太后、温国舅和周相三人牢牢握在手里,殿下在朝孤掌难鸣。

然则,偏偏殿下论战功政绩,皆在温家之上,呼声正高,太后又怎会对身旁将倾之厦视而不见呢?因此殿下才是她不得不除去的大患。”

她眉头稍稍蹙起:“而叶家,不过是太后为了砍断殿下的一条臂膀。叶家世代功勋,功劳多大,罪过便有多重,过往先帝的恩宠,便是此时的催命符。太后除掉叶家的种子,便是当日父帅直言举荐殿下时,亲手种下的。

对此……殿下心知肚明。故而问罪叶家,便是——殿下的缓兵之计。”叶端分析至此,眉心渐渐舒展。

言毕,祠堂内安静片刻,卫衡忽而浅笑:“真是将门之下无庸碌,素闻叶姑娘深居简出,想不到竟会对朝堂上的事如此清楚,倒叫本王刮目相看。”

他慢慢走到叶端身侧,抬首望着祠堂上悬挂的牌匾,轻声道:“于长荣圆满之事,是要冤陷忠良,就非本王所愿。本王便要将这暗日划破,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风再起,蜡烛灭掉,再燃起,火花噼啪作响。

叶端转头看着卫衡:“殿下之意,是愿助臣女查明真相,还父帅清白。”

卫衡点点头:“素闻叶姑娘自幼拜我朝名医陶烜为师,陶公博学多闻,尤为善于解除疑难。本王想通过叶姑娘,请陶公出山,助你我查明真相。”

叶端却道:“殿下莫怪,三月前,师父已去云游山海,不游玩一年半载是不会回来的,眼下我也寻不到他。臣女见过边关游医写的症状,猜测将士们是因毒素入体,窒息而亡。但究竟是何毒素,臣女不曾知晓,不过毒素定与黑烟有关。听说藏书阁的古籍中记载着许多死状异常之案,便想去找找看。”

“原来如此。”卫衡道:“山间升起的黑烟究竟为何,既关乎策漠军兵败之由,也关乎漠州北境军民安危。叶姑娘可有把握查清?”

叶端神色坚定:“正如殿下所言,为了父帅清白,也为边关军民不为隐患所扰,臣女必当竭力查明真相。”

“好,”卫衡道,“本王便给你争取三日时间,叶姑娘,真相大白之前,本王可保叶家无虞。”

“殿下此言当真?”

“本王一诺,重于千金。”卫衡说着,举起右手,“本王可与你,击掌为誓。”

叶端抬手,“啪!”一大一小两只手掌,紧紧贴在一起,二人嘴角都起了笑意。

祠堂烛光明亮,叶端给卫衡奉一杯茶:“殿下深夜为国事不辞辛苦,喝口茶润润嗓子……”

卫衡接过茶盏,看着杯中的茶水,轻轻晃动:“叶姑娘还是信不过本王?”

叶端微微一笑,仪态端庄:“殿下莫怪,叶家上下几十口人都在你手上,臣女这也是无奈之举。”

卫衡未语,仰面将毒茶一饮而尽。

“殿下放心,这毒一月后才会发作。等真相查明,叶家无虞,臣女自会将解药奉上。”

卫衡提起镣铐,望着叶端道:“叶姑娘,该做的戏,还是要做的。”

他重新为叶端戴上镣铐,押着她,走出祠堂。

“姑娘——”香蕊哭着扑过来,摔在地上。

卫衡道:“这个丫鬟看着机灵,留下来照顾苏夫人吧。”

一旁的侍卫连威便颔首:“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