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喻的手机亮起,周叙白的消息简短而克制:
“今晚八点,青松大厦2107。”
没有解释,没有询问她的意愿,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符号。
但温喻知道——她可以拒绝。
周叙白从一开始就给了她随时退出的权利。
她回复: “好。”
不是因为必须服从,而是因为她想去。
周叙白的办公室比往常更暗,只开了一盏暖黄的台灯。
他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书,见温喻进来,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坐下。
“今天做什么?”温喻问。
“聊天。”他合上书,封面是《心理学与权力结构》。
温喻眨了眨眼:“……只是聊天?”
“只是聊天。”周叙白的目光平静,“调教一个sub,不是驯兽。”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清晰:
“我要的是你的‘自愿’,不是你的‘服从’。”
温喻的心脏微微收紧。
他们聊了很多——
关于温喻的绘本创作,关于周叙白经手的案件,甚至关于母亲对她的规训。
周叙白没有评判,只是偶尔提问:
“你喜欢画那些荆棘缠绕的鸟吗?”
“如果有一天,你母亲不再干涉你的选择,你会做什么?”
“你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让温喻沉默了很久。
“我不知道。”她最终诚实地说,“我只是……觉得和你在一起时,很‘清醒’。”
周叙白微微点头,像是早就预料到她的答案。
“那就够了。”他说,“现在,你该回家了。”
温喻愣住:“就这样?”
“就这样。”他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调教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温喻。”
“我要你每一步都走得清醒。”
回家的路上,温喻收到周叙白的第二条消息:
“下次见面前,思考一个问题——‘你愿意为我放弃什么?’”
温喻盯着屏幕,心跳加速。
这不是命令,不是测试,而是一个引导。
他在教她思考,教她辨别自己的底线,教她理解权力交换的真正含义。
她回复: “我会认真想。”
周叙白已读,但没有再回复。
接下来的两周,周叙白没有主动联系她。
温喻照常工作、生活、创作,但那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她脑海——
“你愿意为我放弃什么?”
她尝试列出答案:
?母亲的期待?
?社交场合的“完美形象”?
?一部分的自我掌控权?
但每写下一个,她都会划掉,因为不确定。
直到某天深夜,她在绘本的草稿上无意识画出一条锁链——锁链的一端缠绕着鸟的脚踝,另一端却是松开的。
她突然明白了周叙白的用意。
他不是真的要她放弃什么。
而是让她明白——
真正的权力交换,不是剥夺,而是选择。
第三周,温喻主动发消息:
“我想见你。”
周叙白回复得很快: “理由?”
温喻打字: “我有答案了。”
半小时后,周叙白发来地址: “青松大厦2107,今晚八点。”
温喻没有回复“好”。
她只是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衣领——这次,她没有穿母亲喜欢的颜色,也没有刻意避开。
她穿了一条深红色的裙子,像她绘本里那只鸟的羽毛。
——鲜艳的,自由的,却自愿被荆棘缠绕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