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叙白的书房里有一盏铜制台灯,灯光暖黄,照在桌面的文件上,映出深浅不一的阴影。
他正在起草一份新的“协议”——如果那能称之为协议的话。
《阶段性适应指南》
不是契约,不是规则,而是一份 “可随时撕毁的参考建议” 。
第一条就用加粗字体写着:
“你有权在任何时候说‘我需要暂停’。”
他停笔,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思考片刻后又补充:
“这不是失败,而是你对自我认知的尊重。”
温喻收到这份文件时,正在咖啡馆修改新绘本的草图。
手机震动,屏幕亮起——
“发你一份参考。不需要现在回复。”
附件是一份排版简洁的文档,没有咄咄逼人的条款,反而像一本“使用说明书”。
她往下滑动,看到几条让她怔住的内容:
? “初期适应期(1-3个月):仅限语言指令,无实质约束。”
? “中期探索期(视你的接受程度而定):可尝试基础肢体引导。”
? “后期……”
“后期”后面是空白。
文档末尾有一行小字:
“由你决定何时填写。”
温喻的指尖悬在屏幕上,胸口泛起一阵奇异的暖流。
——他在给她时间。
——也在给她“反悔”的空间。
当晚,温喻回复了一条消息:
“如果我永远不想进入‘后期’呢?”
周叙白的回复很快:
“那就永远不填。”
紧接着又发来一条:
“调教的本质不是‘改造’,而是‘发掘’——如果你没有,我不会强求。”
温喻盯着这句话,忽然想起青崖曾说的:
“真正的属性,只属于你自己。”
她慢慢打字:
“那如果……我想试试‘初期’?”
这次,周叙白直接打来了电话。
“现在,”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低沉而清晰,“闭上眼睛。”
温喻下意识照做。
“想象你站在一扇门前。”他的语速很慢,“门后是你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现在告诉我——”
“你是因为好奇而想推开,还是因为‘想成为我期待的sub’而想推开?”
温喻的呼吸滞了一瞬。
——他依然在教她区分“自我”与“迎合”。
三天后,温喻在周叙白的公寓里进行了第一次正式“适应训练”。
内容简单到让她意外——
“学会区分‘服从’和‘讨好’。”
周叙白坐在沙发对面,手里拿着一枚银币:“正面,你去倒茶;反面,我去。”
硬币弹起,落地。
反面。
他起身走向厨房,温喻却下意识跟着站起来——二十年的礼仪训练让她无法安然坐着等别人服务。
“停。”周叙白头也不回,“服从是‘做我要求的’,不是‘做你以为我想要的’。”
温喻僵在原地。
——第一课,破除“讨好本能”。
一个月后的绘本签售会上,有位读者提问:
“温老师,您的作品里总有一种‘被束缚却自由’的矛盾感,灵感来自哪里?”
温喻的目光扫过台下——最后一排,周叙白穿着休闲西装,指尖正轻轻敲击膝盖。
那是他们约定的“确认”小动作。
她微笑回答:
“有些人以为自由是毫无约束,但其实……”
她无意识摸了摸手腕,那里曾系过一条早已摘下的银链。
“真正的自由,是拥有说‘不’的权利。”
台下,周叙白唇角微扬。
——她学会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