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清秋列传 > 第8章 听书

第8章 听书

次日清晨,天方微亮,窗棂间漏进几缕清浅晨光,落在清秋枕边。

她难得一夜无梦,醒时只觉神清气爽。

正待伸个懒腰,屋外便传来外祖母身边老婢的声音:“小姐醒了?夫人在正厅候着,特意吩咐了,若您醒了就请过去一同用早膳,奴婢已备好了温水与香膏,姑娘快些梳洗吧。”

“知道了,这就来。”清秋应着,披了件月白夹袄起身。

外祖家的侍女皆是手脚麻利的,不多时便端来铜盆,热水冒着袅袅白雾,混着胰子淡淡的桂花香气。

梳头时,侍女取了支素银流苏的簪子,轻轻绾住她半束的长发,余下的青丝如瀑般垂在肩头,镜中的少女眉眼清秀,气色比往日好了许多。

行至正厅,暖意扑面而来。

外祖母正坐在花梨木圆桌旁,见她进来,忙笑着招手:“月儿来了?快坐。昨夜睡得可还安稳?”

说着便将手边一碗甜汤往前推了推,瓷碗是温润的白釉,碗中芙蓉花瓣与奶酥红白相间,恰似雪后初晴时天边的云霞,“这是我清晨去后园采的芙蓉花,特意给你做的雪霞羹,你小时候最馋这个,快尝尝还合不合口味。”

清秋舀了一勺入口,清甜的花香混着奶酥在舌尖化开,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熨帖了五脏六腑。

她正点头称好,外祖母又指着桌上几碟点心:“还有这傍林鲜,是用今早刚采的笋尖和香菇做的;冰雪冷元子裹了层黄豆粉,凉丝丝的解腻;那蜜浮酥柰花,奶酥浮在蜜水上,都是你小时候爱吃的。”

说着便往她碗里夹了块冷元子,眼神里满是疼惜,“你如今身子虽比从前结实了些,可还是太瘦,想来是小时候生下来就瘦小,伤了根骨。定要多吃些,好好补补。”

外祖母亲手做的吃食,总比别处多了几分暖意,清秋边吃边听,心里满是暖意。

正吃到一半,外祖母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个锦盒递给她:“月儿,女儿家总爱打扮些。你阿娘当年可是京城贵女里最会打扮的,衣柜里的衣裳首饰能摆满整个屋子。我给你备了些新做的绫罗衣裳,还有几支嵌珠的簪子,你用过早膳,再去账房支些银子,去拥翠楼再选些喜欢的料子,做几身时新的衣裳。”

她说着,目光落在清秋脸上,像是透过她,看到了当年巧笑倩兮的女儿。

“好,清秋知道了,多谢外祖母。”清秋接过锦盒,指尖触到锦缎的纹路,心里暖暖的。

用过早膳,清秋便带着侍女遇生和玉蘅往拥翠楼去。

这拥翠楼是京城最大的首饰衣料铺子,门面是朱红漆的,门楣上挂着块鎏金匾额,“拥翠楼”三个字笔力遒劲。

刚一进门,便有伙计迎上来,脸上堆着笑:“姑娘里边请,今儿刚到了江南新织的云锦,还有南海来的珍珠,您瞧瞧?”

铺子里珠光宝气,架子上挂着各色绫罗绸缎,绯红的、月白的、葱绿的,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柜台里摆着珠玉簪钗,翡翠的镯子、赤金的耳坠,琳琅满目。

可清秋心里想着别的事,只随手拿起一支银镀金的梅花簪,又选了块浅碧色的素绸,应付着付了钱,便带着侍女往外走。

“小姐,你看前面!”刚出拥翠楼,遇生忽然拉了拉她的衣袖,手指着不远处的茶楼。

那茶楼挂着青布幡旗,上面写着“听风楼”三个墨字,幡旗在风里轻轻飘着,楼内隐约传来说书人的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间或夹杂着听众的喝彩声,“咱们去听听吧?今儿难得出来,就听一小会儿?”

清秋看了看天色,日头刚过正午,离回府的时辰还早,便笑着点头:“好,就去听听。”

一进茶楼,小二眼尖,见清秋一行人身着绫罗,气度不凡,忙快步迎上来,嘴里说着吉祥话:“姑娘里边请,楼上有雅间,视野好,还安静。”不等清秋开口,便高声吆喝:“二楼雅间四位——”那声音清亮,混着说书人的讲书声,倒也热闹。

几人刚在雅间坐定,楼下的说书人便拍了拍醒木,声音陡然拔高:“在座诸位,今日咱们接着讲赵国史!上一回说到,赵国鲁氏继后本是三朝元老鲁元礼之女,那身份何等尊贵,何等显赫!”

话音刚落,便有听众高声问道:“嗨呀,既是这般贵女,怎的只做了个继后?难不成赵国皇帝已有正妻?”

“这位客官问得好!”说书人又拍了下醒木,眼神扫过台下,“要理清这其中的缘由,得从三十年前说起。当今赵国皇帝,并非先帝亲子——先帝膝下无子,只得从宗室子弟中选个过继。那时宗室里稍富庶的子弟,大多是酒囊饭袋,每日只知声色犬马,哪里有半点君主的样子?”

“先帝可是个精明人,一心要选个能治国的明君。思前想后,最终选了先祖十二世孙——也就是当今的赵皇。这赵皇当年家业落魄,住在郊野,每日勤耕苦读,身边只有一位糟糠之妻,许平君是也,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却常接济邻里,贤名在雍城无人不晓。”

“后来赵皇被封为东宫太子,进了东宫,却半点没染上骄纵的性子,不贪声色,不恋安逸,反倒比往日更谨慎自持,每日帮着先帝打理朝政。东宫之中,只有许平君一位正妃,那时雍城的贵女,不知有多少想嫁进东宫做侧妃,可赵皇全都一一婉拒,只说‘此生有平君一人足矣’。”

“就这么过了八年,先帝驾崩,赵皇即位。巧的是,就在他登基那年,元后许平君生下了嫡子,这孩子是宗室首嗣,一出生便被立为太子——”

“等等!”说书人话没说完,便有听众急了,“太子?我听说前些年赵国送了位太子来咱们魏国为质,难不成就是这位嫡太子?他怎么会来做质子?”

“各位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说书人端起茶碗喝了口茶,又接着讲,“这赵国鲁氏,是百年世家,鲁元礼更是三朝老臣,在朝野上下威望极高。他老来得女,对这幺女鲁氏疼得不得了,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别说要星星要月亮,就是要天上的太阳,鲁元礼怕是也会想法子去摘。”

“可这鲁氏女,偏想要一样比太阳还难得的东西——”说书人故意顿了顿,台下听众果然急了,纷纷催着:“别卖关子了,快讲!”

“这鲁氏女,想要的是赵国的后位!”

“这怎么行!”台下一片哗然,“赵皇与元后夫妻情深,连侧妃都不愿纳,怎么会废了元后,立鲁氏为后?”

“奇就奇在这儿!”说书人一拍醒木,声音沉了几分,“小太子八岁那年,元后许平君竟在宫中暴毙!听说她死的时候七窍流血,面色青紫,死状极惨。可谁也没想到,不过三个月,鲁氏就风风光光地进了宫,成了赵国的继后!”

清秋坐在雅间里,听得入了神,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帕子。

正想接着听,身边的玉蘅忽然轻声提醒:“小姐,方才府里的人来传话,说夫人又给您做了一桌子菜,特意叮嘱咱们,让您早些回府,别错过了饭点。”

清秋回过神,心里还想着那惨死的元后和年幼的太子,只觉一阵酸楚,轻轻叹了口气:“好,走吧。”

回府,果然一桌子菜冒着热气,外祖母见她回来,忙拉着她坐下,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月儿快吃,这道红焖肘子是你爱吃的,我让厨房炖了两个时辰,入口即化;还有这清蒸鲈鱼,是今早刚从河里捞的,鲜得很。”

清秋被外祖母的热情包围着,虽已有些饱腹,还是奋力吃了大半碗饭。

清秋浅浅午睡了半个时辰,醒时揉了揉眼,见窗纸已斜斜映着午后的暖光,侍女玉蘅正端着铜盆立在床侧。

“小姐醒了?”玉蘅轻声道,又引着她到妆台前坐下。

铜镜是打磨光亮的菱花镜,映出清秋素净的脸庞——她本就肤白,是那种透着莹润的瓷白,未施粉黛也显得气色通透,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鼻尖小巧,唇瓣是淡淡的樱粉色,虽无艳色,却自有一种清雅气韵。

妆台上已摆好了入宫的衣裳,是件浅青色暗纹宫装。

那料子是江南新织的云锦,在光下能瞧见细细的银线织就的缠枝莲纹,不仔细看几乎隐在底色里,低调又显精致。

领口与袖口处,是绣娘用浅碧色丝线绣的莲瓣,针脚细密得看不见线头,花瓣边缘还缀了几缕银线,走动时会随着动作泛出极淡的光泽,不张扬,却衬得她脖颈愈发修长白皙。

“小姐皮肤白,穿这青色最显气色。”玉蘅说着,替她换上宫装,又取过一条同色的宫绦,在她腰间轻轻系了个如意结,宫绦末端垂着两颗小小的珍珠,走动时会轻轻晃动。

梳头时,玉蘅未用繁复的发髻,只将她的长发松松挽成一个随云髻,用一支赤金嵌红宝石的簪子固定。那簪子样式简洁,簪头是一朵小小的梅花,红宝石被雕成花瓣模样,色泽明艳却不刺眼,与石青色的宫装相衬,既显端庄,又不掩她的清丽。

清秋对着铜镜瞧了瞧,见镜中人眉眼清雅,衣饰素净却不失精致,既合了入宫的规矩,又没失了自己的性子,便轻轻点头:“这样就好。”随后携了玉蘅与遇生,提着裙摆往府外走去,准备入宫。

这章走走亲情线,交代一下男主部分背景,接下来几章会试着改进文字描述,详略得当[撒花][撒花][撒花]各位看官,可以点个小收藏吗?持续关注大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听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