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同书页般一页页翻过,看似重复,内里的底色却在悄然变换。顾云深的生活节奏依旧精准,备课、上课、研究、会议……时间被填充得满满当当,不留一丝缝隙。然而,某些东西,如同藤蔓般,正沿着他秩序井然的世界的缝隙,悄然攀爬、生长。
那顿办公室的晚餐,像一枚投入静湖的卵石,涟漪并未随着林星的离开而平息,反而在顾云深的心底一圈圈地扩散开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些细微的惯性与认知。
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他与手机的关系上。
那台设备,对他而言,向来是纯粹的工具——接收邮件、查阅资料、处理必要的工作沟通。它安静,高效,如同他身体的一个无机质延伸。但最近,它似乎被赋予了新的、陌生的功能。
起因,是一次极其偶然的、打破沉默的讯息。
那是一个周三的下午,顾云深刚刚结束一场耗时颇长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内容枯燥,争论不休,耗费心神。他坐在回程的车里,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车窗外的阳光有些刺眼。就在等红灯的间隙,他习惯性地解锁手机,屏幕上,除了几封未读的工作邮件,没有任何多余的信息。
指尖无意识地在空荡荡的聊天列表滑动,最后,停顿在了与林星的对话框上。那个界面,依旧停留在数天前,他发出的那句“谢谢”和“对不起”。
鬼使神差地,他点开了输入框。
要说什么?问他是否在忙?似乎过于刻意。分享会议的疲惫?更是无稽之谈。
就在他准备退出时,目光掠过车窗外。路边绿化带的角落里,一丛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正迎着阳光,开得恣意而蓬勃,与周围精心修剪却显得刻板的景观植物形成了鲜明对比。那蓬勃的生命力,莫名地触动了他脑海中某个与林星相关的联想。
几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他抬起手机,对着那丛野花,调整角度,避开杂乱背景,拍下了一张照片。他的拍照技术和他的人一样,严谨、规整,构图平稳,焦点清晰。
然后,他做了一件连自己都感到意外的事情——他将这张照片,发送给了林星。
没有配文。只有一个孤零零的、与工作、与学术、与他所有日常都毫无关联的图片。
发送成功后,他立刻将手机屏幕按熄,仿佛做了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指尖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他试图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前方的路况,但胸腔里,某种陌生的、类似于期待又混杂着些许不安的情绪,在悄然鼓动。
几分钟后,手机传来一声轻微的、区别于邮件和工作信息的提示音。
顾云深几乎是立刻拿起了手机。
林星的回复很快,是一张照片。照片拍得有些模糊,角度也歪斜,显然是在行进中匆忙拍摄的——一片老旧居民楼的墙头,一只圆滚滚的橘猫正慵懒地趴在那里晒太阳,眯着眼睛,表情惬意又带着点倨傲。照片下面,跟着一行文字:
“顾老师!这花好看!像小星星![笑脸] 看!这是我刚遇到的‘楼长’,比上次那个‘首席监工’还胖!”
看着那张构图糟糕却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和那句将野花比作“小星星”的、带着林星式天真烂漫的回复,顾云深紧绷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松弛了下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的笑意,从眼底缓缓漾开。
他没有再回复。
但这一次无声的、跨越空间的图片分享,却像打开了一个无形的闸门。
从此,线上聊天,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
主动发起者,更多时候,是林星。
他会在他等餐的间隙,拍下餐馆玻璃窗上凝结的水珠,配文:“顾老师,你看像不像水晶?”
他会在雨后的黄昏,拍下天边一道模糊的彩虹,兴奋地发来:“快看!有彩虹!可惜手机拍不清楚!”
他会在路过某个街角时,拍下地上用粉笔画着的、歪歪扭扭的太阳笑脸,说:“不知道哪个小朋友画的,看着就开心!”
他甚至会拍下自己午餐吃的、加了两个蛋和好多生菜的煎饼果子,炫耀般地说:“今天犒劳自己!超级好吃!”
他的分享琐碎、随机、毫无意义,却充满了对生活最细微之处的感知与热爱。每一张图片,每一句话,都像是他那个鲜活世界的一个切片,透过冰冷的手机屏幕,源源不断地传递到顾云深这边。
而顾云深,这个习惯了在严谨逻辑和宏大叙事中构建世界的人,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耐心,甚至是……隐秘的期待,去接收这些碎片。
他依旧很少主动发起话题,回复也往往简洁。有时是一个“嗯”字,有时是“看到了”,有时甚至什么都不回。
但他从未觉得这些分享是一种打扰。
相反,在批阅论文感到疲惫时,在会议间隙感到枯燥时,在深夜独处感到清冷时,手机那端传来的、带着林星气息的图片和只言片语,像一滴滴温润的泉水,悄无声息地滴落在他干涸已久的心田上,带来一丝丝不易察觉的滋润与慰藉。
他开始在路过某些地方时,下意识地寻找可能让林星觉得“有意思”的景物。他会拍下图书馆窗外恰好落在飞檐上的鸟儿,会拍下研究室那盆无人照料却顽强生长的绿萝新发的嫩芽,甚至会在一个加班的深夜,拍下窗外寂静的、只剩下路灯勾勒出轮廓的校园,然后沉默地发送出去。
他依旧不配文字。但他的行为本身,已经是一种无声的回应与靠近。
林星似乎也默契地理解了他的沉默,从不追问,只是每次收到后,都会发来一个更加灿烂的笑脸,或者一句“顾老师您也注意休息呀!”
这种建立在分享欲之上的、无声的交流,像一条纤细却坚韧的丝线,跨越了身份、学识、生活环境的巨大鸿沟,将两个原本平行的世界,微妙地连接了起来。
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就在这日常的、琐碎的、无声胜有声的渗透中,悄然滋生。
它不像戏剧般浓烈,没有宣言般明确。它只是存在于每一次手机提示音响起时,顾云深那瞬间变得柔和几分的眼神里;存在于林星看到顾云深发来的、哪怕只是一个句号的回复时,那抑制不住上扬的嘴角里;存在于两人之间那份越来越不需要语言来解释的默契里。
顾云深依旧在理智上困惑,无法准确定义他与林星之间这种日益亲近的关系。但情感上,他发现自己正在逐渐习惯,甚至……依赖这种连接。
依赖那份毫无保留的快乐分享,依赖那份不带任何目的的纯粹关心,依赖那个总能在他过于秩序化的世界里,投下一抹意外亮色的、鲜活的存在。
夜色深沉。
顾云深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林星刚刚发来的一张照片——夜空中的一轮皎洁的明月,周围绕着几圈朦胧的光晕。照片拍得依旧不算好,有些晃动,却别有一种质朴的美感。下面跟着一行字:
“顾老师,今晚的月亮好圆!像个大灯泡![呲牙]”
顾云深看着那张照片和那句带着林星式比喻的留言,没有回复。
他只是抬起头,望向窗外真实的夜空。那轮明月高悬,清辉遍洒,与他手机屏幕里的影像重叠。
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而温暖的满足感,如同月华般,悄然漫过心间。
他知道,有些界限,正在这无声的分享中,变得模糊。
而某些更为深刻的东西,正在这模糊的界限之下,破土而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